創造力融入教學:資訊時代的創新教育實踐

格式
doc
大小
51.5 KB
頁數
6
上傳者
Custom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1-03-17,离现在 14 22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淺談創造力融入教學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吳佳蓉

壹、前言

在這資訊科技發展快速的時代,不論是創意思考或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每一位公民所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教育部在2003年「創造力資訊教育白皮書」中提到,創新是知識的生產及應用,而創造力即是不斷地創新及突破,知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是創新能力,學習成效的教育指標是創造力,創造力的培養為世界教育共同的趨勢,由創造力及創新能力所結合的創造力教育已經成為現今教育所重視的課題(邱婉芬2005教育部,2003)。


貳、文獻探討

一、創造力教學定義

創造力教學代表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創新、創意的教學模式來進行課堂學習。沈翠蓮(2006提到,造力教學包括創意的教和創意的學,師生在教學互動的歷程中會產生創意教學相長,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多元活潑的教學方式和多樣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學習,以培養學生樂於學習的態度和提升學習能力(吳清山,2002

造力教學除了是發展和使用新奇的、原先的或創造性的教學方法之外,最終的目的在於達成教學或教育的目標造力教學的主體為教師與學生,目的為引起學生注意和維持學習動機,以產生有效的學習,而教師在創造力教學中也能改變舊有教學方式,運用創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提昇教學成效(林偉文2003邱珍琬2002

綜上所述,造力教學就是教師藉多元教學方式和內容,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進而達成教育目標。

二、創造力教學之內涵

創造力教學是指引進新的教學觀念、方法或工具,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也學到方法、技巧,以及相關的態度、觀念、理想(林生傳,1998)。另外,陳龍安(2005)將創造力分為三類:1.創造思考也稱為創造力,即擴散思考能力;2.創造思考能力是一種心理歷程:包括觀察、探索、發現問題、試驗,並於歷程中找出可行的途徑,或是生產新成果或其產品的過程;3.創造思考能力是一人格特質。

綜上所述,創造力教學的內涵在於教師運用創意將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評量整合實施,教師必須設定學習的目標,重視學生學習的績效,強調學生的競爭優勢,評量方式不侷限於紙筆測驗,而是採用多元的測驗評量方式,創造力教學除了讓學生獲得許多新穎的知識外,更讓學生在品性和人格上產生質變,塑造出認知、情意、技能兼具的優秀公民,也讓教師達成教學上的目標。

三、創造力融入教學

在學校,創造力教學有許多種形式,像是教師使用「繪本創意教學」、「資訊融入教學」、「心智圖法教學」授課,或者是學校的「科展」活動等等,都能充分發揮教師及學生的創造力表現。在國內許多學術研究也提出創造力教學的過程中,教與學的互動是良好的,創造力教學可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增進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實施創造力教學的班級學生在寫作方面較未接受創造力教學之學生更優異,多數學生肯定且支持創意教學的活動,不論是教師或學生都能夠教學相長(吳俊明2010林青雅,2010陳名琪2007錢昭君2009)。

綜上所述,創造力融入教學已是現在的趨勢,不僅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就,也增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參、創造力教學之應用

一、應用在學習及思考上的創造力

不論是教師或學生,都應有其發揮創造力的空間,教師運用專業及創造力讓學習變得更生動活潑,學生運用創造力發現更多不一樣的學習內容,創造更多的新點子及新想法。創造力是累積的,它對於學習及思考有很大的幫助,曾有學者說過:「創意的產生,是百分之七十的努力與經驗,百分之二十不同凡想的認知與勇氣,以及百分之十的靈機一現」。如果能夠不斷的努力,保有好奇及探索的心,培養獨特的見解及能力,就能在很多事情上達到成功。像是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是因為不斷思考,達爾文反覆思索、從不懈怠,愛因斯坦有好奇心、決心、並且勤奮工作,他們都是成功的人。只是在現今升學壓力及文憑主義中,太多的學校及家長往往重視課業表現及才藝成績更勝於孩子的創意能力及創造力表現,但是,學校成績真的能代表一位學生的整體表現嗎?成績好是否就代表此學生為好學生?是否就代表此學生具有思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是否在未來面對困難時,依然能夠勇敢面對解決問題?這些都是教育人員所需要深入思考的。

二、創造力教學策略和方法

1.鼓勵與讚美:在課前進行課程宣導及課前的暖身,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言、多動腦,並試著去瞭解學生的創意,當學生想出特別的點子時,要給予信心、讚美及認同(陳龍安,2008)。

2.小組討論與合作:教師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彼此討論的空間,藉由小組合作的方式,互相討論、學習與分享。不僅增加學生彼此的互動,也增進學生提出問題及發表的意願。

3.腦力激盪法:在課堂或課餘,給予學生充分想像的主題或活動,像是學習單或者是正規課程之外的遊戲式學習,都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及創造力。

4.隨時隨地進行創造力教學:不侷限在單一科目、或特定時間,只要情境和時間點適合,就可以進行。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創造力去學習,而教師從旁協助。

5.鼓勵廣泛吸收知識:鼓勵學生大量閱讀新知,用心觀察周遭環境,瞭解眼前事物,對於有興趣的事物加以作深入探討及瞭解。

三、阻礙創造力教學發展的因素

() 學校方面

1.重視學業成績表現:由於升學壓力及社會競爭激烈,學生必須要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才會受到讚美及認可,因此只能花更多的時間在課業上,而忽略了自身的潛能及創意。

2.定期評量過於形式化:教師有教學進度和評量的壓力,由於目前各學校都是定期舉辦考式,考試內容大多為筆試測驗,注重記憶及背誦方面,對於理解、應用及分析方面較少。

3.上課方式嚴謹:大多數教師上課仍採傳統講述教學方式,學生較少有機會發言及討論,即使在課堂上思考到問題卻無法和老師或同學作更深入的探討。

() 家庭方面

1.父母教養方式:大多數的家庭重視升學、文憑及成績,不在乎孩子是否有興趣或有能力,忽略了孩子最根本的創意思考表現。

2.長輩的不當期望:認為只有高學歷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只有好成績才能成為好學生、才是好孩子,給予孩子太多課業上的壓力,讓孩子無暇去關注其它的事情。

() 社會方面

1.性別角色:認為男生的理科表現比較好,女生的文科表現比較好,女性較無法從事科學思考等等,這些都是不當的性別角色印象。

2.社會化:要求從眾,跟隨社會的腳步,不能特立獨行,不能有天馬行空的想法。


肆、讓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潛能

「聰明的人不一定會唸書,會唸書的人不一定聰明」,這不是在告訴我們不要教孩子唸書,而是告訴我們,教育更重要的意義是如何激發出孩子的潛能,提昇他們的創造力及思考能力。當我們傳授知識給學生時,學生是否有辦法舉一反三,或者進一步解決更多的問題,思考更深層次的意涵。

一、做中學

教育的根本是「做中學」,在活動中學習,在實際情境中學習,以數學課來說,在解數學的應用問題時,並不是要學生將方法及原因記下來就好,而是希望透過更多貼近生活的例子,讓學生在未來遇到此情況或類似情形時,也可以處理自己所面對的狀況。創造力是需要被激發出來的,也是可以培養的。為了要達到培養創造思考人材的目標,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必須能夠把學生潛在能力,確實地激發出來,從而培養其創造思考能力。但在校園中,並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創意課程,也不是所有的教師都實施創造力教學,因為學校和家長忽略了孩子的創造能力,也因此孩子的學習被侷限了,創造力不受到重視。

二、原創性和思考能力

在社會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必須要不斷創新及不斷進步,才能立足世界,放遠未來,擁有創造力就是在社會上競爭最好的一項優勢,創造力必須要有原創性,才能具有其獨特性。知名的沙畫家莊明達憑著美術天賦與自修,成為國內知名的沙畫家,代表畫作包括巴黎艾菲爾鐵塔、中華民國總統府等。民國九十一年世運會足球賽,足球場上沙土變化的形狀,成為莊明達悟出沙畫構想的開端,他說,沙畫與其他美術創作不同,重點是表演的過程,雖然畫作成果也很重要,但觀眾更愛看的是沙畫家如何用靈巧的雙手、靈活的創作思維,讓沙子呈現動態的美感,對於下一個驚喜,也會更有期待。創造力是需要去發掘的,如果我們能夠隨時思考,發揮我們的想像力,每個人都能成為獨特的創意家。


伍、結語

學校不應是為了升學或文憑而誕生,教師也不應是為了考試而傳達知識給學生,潛能開發的創造力校園是孕育許多新生種子的地方,而學生正是這一顆顆需要我們用心灌溉及照顧的種子。創造力教學是希望,有時候需要些天馬行空,加上思考習慣和方法才能產生效率、更有效果。如何讓學生擁有創造力呢?除了教師的協助引導外,就是不斷的在生活裡創造新經驗。創造力帶給每一個人的,不但是好點子,也是生活的一部份。不要小看孩子的潛力,每個孩子都是小小發明家,都是最具有創造力的愛迪生。


參考文獻

吳俊明2010)。資訊科技融入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國立東華大學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基(1995)。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沈翠蓮(2006)。創意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13),1-13

林青雅(2010)。運用創意教學提升國中英語學習動機與成就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偉文(2003)。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邱珍琬(2002)。國小教師創意教學實際初等教育學刊,12247-272

邱婉芬2005)。繪本創意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譬喻修辭創造力表現之影響。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3)。創造力資訊教育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陳名琪2007)。創造力教學對五年級學童寫做創造力提升之成效分析。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龍安(2005)。創造思考的策略與技法。教育資料集刊30201-221

陳龍安(200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簡明版)。台北:心理。

錢昭君2009)。心智圖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及寫作表現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