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高商美感教育主題課程成果報告

pdf
2.83 MB
22 頁
cere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5 108 美感教育課程推廣計畫
107學年度第 1學期 學校實驗課程實施計畫
種子教師
主題式課程
成果報告書
委託單位:
教育部
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執行單位:
國立臺東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執行教師:
張莉菁
教師
輔導單位:
東區
基地大學輔導
1
目錄
實驗計畫概述
一、 實驗課程實施對
二、 課程綱要與教學進度
實驗課程執行內容
一、 核定實驗課程計畫調整情形
二、 實驗課程執行紀
三、 教學研討與反思
四、 學生學習心得與成果
經費使用情形
一、 收支結算表
附件
一、 成果報告授權同意書
二、 著作權及肖像權使用授權書
1
實驗計畫概述
一、實驗課程實施對象
國立臺東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張莉菁
4
■普通班 □美術班 □其他
144 名學生
二、課程綱要與教學進度
課程名稱:時尚質感環保杯套
課程設定
應用為主的高階歷程
每週堂數
■單堂
□連堂
教學對象
□國民中學 年級
□高級中學 年級
■職業學校 一年級
施行課堂
■高中高職多元選修 or 基本設計
□國中彈性學習或社團。
□視覺藝術課程中
學生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 先修科目:
□曾修美感教育實驗課程:50~100 字概述內容即可)
■並未修習美感教育課程
* 先備能力:(概述學生預想現狀及需求)
具有美的形式原理單元概念,透過質感構面的學習,實踐生活中實用又有創意的作品。
2
一、課程活動簡介300 字左右的整體課程介紹)
概述關於美感課程計畫帶領了解美感的七大構面藉由生活周遭的質感做觀察,請
學生用五感仔細感受各種質感特性,讓學生記錄下各種質感,並深度介紹各種質感運用
於生活的實際案例。
讓學生思考質感與時代的價值觀,並從人類文明的演進的角度反思質感產生的變
化及對地球環境造成的影響,藉此融入環境教育議題思考身為地球公民的我們如何
「減塑」,從改變材質去著手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
介紹質感的特性以及如何運用才能符合使用者需求,如何挑選正確地材料和合適
的工法,如何發揮質感的優點,依照不同需求及特性,作適切搭配,展現個人風格與品
味。
以設計基本款的杯套中,在提把與杯身的設計上,帶入另一單元主題「結構」運用
案例分析結構構面的探討讓學生思考還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杯套好拿及平衡也讓
學生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3
二、教學目標
既有目標/能力指標:(指學生在該構面預期已經有的能力)
學生大多已對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能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辨識及描述各種質感的特性。能感受及識別質感的差異,能體會不同時代的價值觀。
學生將會:(根據核心概念的訂立,描述預期造成的影響,教師可參照附件一,
描述預期的構面學習階段目標)
以提升學生公民意識與環境和平共存的觀念,帶入環境教育跨領域議題的美
感課程,面對不斷創新與多元材料開發下,我們的生活環境有什麼改變,有什麼
值得提出共同探討的議題
設計讓學生可以反思並身體力行實踐於生活的課程讓學生重視生活美感的
提升實踐美感生活。
核心概念:
關鍵問題:
1. 合宜的生活美感並融入環保議題
2. 質感與結構構面的能力
3. 能將美感的七個構面整合運用在生
活中對美感有感。
1. 除考慮實用功能外是否也一併考慮色
彩、比例在視覺上的視覺美感性
2. 除提供範例是提把式的結構組合方式
請學生思考是否能夠再創造出其他結
構方式的可能
學生將知道/知識:
學生將能夠/技能:
(理解的知識)
1. 了解何謂結構知道結構的作用是能
夠改變力量傳遞的方向
2. 了解「材料」「技法」是構成質感
的兩個主要元素大多數的質感是可
以被製造出來
(理解的技能)
1. 改變材料的狀態來創造新結構
2. 正確地使用材料和合適的工法發揮質感
的優點
4
三、教學策略:(表現任務及歷程)
第一階段先讓學生知道甚麼是美感生活中的美感是甚麼再讓學生知道怎麼提升自
己的美感,學習經由美感 7大構面去檢視,可成為美感的基礎。
第二階段藉由跨領域的環境教育議題去反思生活環境的美感與環保間相互連結的關
係,進而喚起學生對身為地球公民的應盡之責,並強化其與環境共生共存的意識。
第三階段從對環境危害最嚴重的塑膠物發想起,如何減塑及配合政府限塑政策,省思
可以怎麼做藉由環保杯套的使用來建立學生將美感實踐於生活的應用加入時尚設計
的元素限制帶進質感與結構的兩大構面的主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同時考慮兼具美感
與實用性。
各項單元如進度表所列。
四、預期成果:(描述學生透過學習,所能體驗的歷程,並稍微描述所造成的影響)
期盼學生透過此課程的學習,能用心體會各類型的質感將各種質感印記在心裏
往後在生活的運用上,會依材質特性不同選用的構件組成將其安排恰當。
能將結構設計達到力學平衡的基本要求依據需要支撐的重量來配置結構體的數量
講究比例均衡與美感的展現。了解適宜的結構配置才能兼顧功能與美感。
以課程融入美感生活與環保透過設計時尚質感具環保杯袋植地球公民愛地球的責
身體力行!支持限塑政策響應環保。
參考書籍:(請註明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等資訊)
《如何培養美感》/漢寶德/聯經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0/04/30
教學資源:
http://www.aade.org.tw/ 美感有感
http://www.aesthetics.moe.edu.tw/ 美感電子書
http://lepau.tw/drink-horn-cup-holder/ 環保飲料杯套 DIY
https://today.line.me/tw/pc/article/ 皮革款讓飲料看起來像是名牌!
教學進度表(以單元為題,單元安排之週次可自行修正)
週次
上課日期
課程進度、內容、子題(概略描述,請勿重複張貼教學策略)
單元一
美感構面入門
1
9/11
美感電子書 7大構面之概述介紹
5
實驗課程執行內容
一、核定實驗課程計畫調整情形
第八堂跨領域生活科技—因雷雕機教室施工中,所以改至美術館參訪南島國
際美術駐村藝術家特展,吸收藝術家就地取材,使用在地材質及將當地文化
內涵融入創作的藝術表現。
2
9/18
從遊戲中體驗運用五官認識質感記憶質感
單元二
美感與環境教育之省思
3
9/25
人類文明材料的發展對時代及環境造成的影響及反思
4
10/2
環境教育融入塑膠材料帶來的生態浩劫如何實踐減塑生活
5
10/9
環境與材質的搭配選擇異材質的拼接與結構種類介紹
6
10/16
設計思考是否能用其他不同結構方式製作、構思草圖
7
10/23
挑選規劃設計適合個人需求與品味的材質設計一環保杯套
8
10/30
跨領域生活科技一雷雕機的運用可刻上個人 logo 或圖像
單元三
創意設計~時尚質感環保杯套
9
11/6
設計製作環保杯套 1(意見討論及修改)
10
11/13
實踐製作環保杯2 (繼續進行、完成製作)
11
11/20
最後修整完成作品。實際使用測試,能否承重適用的飲料杯
12
11/27
進行班級作品展場佈及校慶(12/1)義賣作品,討論與心得分享
6
最後的一堂校慶義賣活動,因此校慶活動有太多回顧展示物,場地有限,故
優良作品改在美術教室展出,供每班上課時觀摩。
二、執行內容紀
7
單元一 美感構面入門
課堂 1
A 課程實施照片:
B 學生操作流程:先讓學生解美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部所架構的美感可運用
的網站介紹,一窺美感包含的重要七大構面。
C 課程關鍵思考:1.美感是否能提升競爭力?
2.萬事萬物之美是否有其規則及原理?若有那麼包含哪些?
8
課堂 2
A 課程實施照片:
B 學生操作流程:從遊戲中體驗運用五官認識質感了解從幼兒時期至今五感一
直存在的記憶。
C 課程關鍵思考不同的觸感給消費者的感受與刺激不同如何運用五感做行銷?
9
單元二 美感與環境教育之省思
課堂 3
A 課程實施照片:
B 學生操作流程:從新興保暖衣料材質「微塑膠纖維」短片了解人類文明材料的
發展,對時代及環境造成的影響。
C 課程關鍵思考:從人們的消費習慣,是否就決定了環境的未來?
10
課堂 4
A 課程實施照片:
B 學生操作流程:環境教育融入-觀察便利人生與愛地球人生一週分別累積多少
垃圾的比較。
C 課程關鍵思考:塑膠材料帶來的生態浩劫,如何實踐減塑生活?
11
課堂 5
A 課程實施照片:
B 學生操作流程:環境與材質的搭配選擇,異材質的拼接與結構種類介紹。
C 課程關鍵思考:材質的選擇影響結構的方式,有哪些材質適合你想製作的結
構?
12
課堂 6
A 課程實施照片:
B 學生操作流程:觀察各種不同結構的杯套,如網狀、接縫提把、單線結繩..
C 課程關鍵思考:設計思考是否還能用其他不同結構方式製作?構思草圖。
13
課堂 7
A 課程實施照片:
B 學生操作流程:挑選、規劃設計,適合個人需求與品味的材質,設計出一環保
杯套。
C 課程關鍵思考:考量選擇的材質與結構方式是否能夠兼具美感與承重?
14
課堂 8
A 課程實施照片:
B 學生操作流程:重大議題融入教學㇐ 環境教育、海洋議題,參觀美術館 2018
南島國際美術獎駐村作品㇐ 垃浪來襲漂流的寶物…等與環境海洋有關的創作。
C 課程關鍵思考太平洋藏寶箱漂流著的巨大浮球被藝術家改造成檳榔象徵這什
麼意涵在作品中?
15
單元三 創意設計~時尚質感環保杯套
課堂 9
A 課程實施照片:
B 學生操作流程:繪製設計圖,經討論修改後,開始製作屬於自己的環保杯套。
C 課程關鍵思考:與組員或老師討論環保杯套之設計並作修改。
16
課堂 10
A 課程實施照片:
B 學生操作流程:實踐製作-環保杯套,繼續進行、完成製作。
C 課程關鍵思考:所作杯套是否符合美感與結構是否能夠承重 750cc 飲料。
17
課堂 11
A 課程實施照片:
B 學生操作流程:將所自己製作的環保杯套用 750cc 的飲料罐裝水實際使用測
試,能否承重、平衡,作調整後完成作品。
C 課程關鍵思考:結構是否堅固?杯套的美感是否還需要更修整?
18
課堂 12
A 課程實施照片:
B 學生操作流程:將自己的作品上台發表,並分享製作此課程之心得。
C 課程關鍵思考:這個主題課程帶給我那些省思與意義?
19
三、教學觀察與反思
此次的課程內容有搭配參觀台東美術館展出的「南島國際美術獎作品展」,其
中有藝術作品「圾浪來襲」「漂流的寶物」剛好引導學生關注海洋垃圾汙染
的問題,未來的教學規劃,可朝向融入環境議題及跨領域合作,強化學生除
了學習美感之外,更要愛護地球的觀念。
四、學生學習心得與成果
(學生學習回饋)
20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