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105學年度武漢國中閱讀社群申辦教師學習社群計畫申請書
壹、社群資料
社群召集人 | 張碧純 | 職稱 | 閱讀推動教師 | 電話 | 03-4806468#213 | |||||||||
社群成員是否包含國教輔導團員 | □是■否 | |||||||||||||
領域別 | ■國語文□本土語言□英語□數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 □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其他議題 | |||||||||||||
關注焦點 | □有效教學□多元評量□補救教學□差異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 □學習成就評量□課堂即時補救教學■閱讀□其他________ | |||||||||||||
組成目的 | 1.凝聚學校本位閱讀素養教學共識 2.完成符合國際評量規範之閱讀素養文本及命題 3.結合晨讀活動推動閱讀素養課程 4.結合自然與社會領域推動閱讀素養命題與課程 5.從課文出發,結合課程與閱讀理解 6.進行閱讀寫作課程共備、觀課及議課 | |||||||||||||
預定運作方式 (請利用下方空白處呈現本計畫之內涵架構,含運作主軸、子項目及行動策略等) | ||||||||||||||
計畫成員(至少6位,如欄位不足請自行延伸) | ||||||||||||||
姓名 | 職稱 | 任教年資 | 姓名 | 職稱 | 任教年資 | |||||||||
張碧純 | 閱讀推動教師 | 11年 | 張月娟 | 導師 | 17年 | |||||||||
賴昭安 | 導師 | 14年 | 陳秋華 | 導師 | 10年 | |||||||||
吳麗菁 | 專任教師 | 10年 | 鍾月玲 | 導師 | 14年 | |||||||||
廖翎雯 | 導師 | 11年 | ||||||||||||
進度規劃(至少8次,如欄位不足請自行延伸) | ||||||||||||||
場次 | 日期 年月日時 | 實施內容 | 實施方式 (參照運作方式) | 服務單位/講師職稱/姓名 (未聘講師該欄免填) | ||||||||||
1 | 105.09.13 | 文本共讀 | 共同備課 | 廖翎雯 | ||||||||||
2 | 105.09.20 | 文本及命題之審題 | 討論及修改 | 張月娟 | ||||||||||
3 | 105.10.18 | 閱讀課—如何讀懂題目敘述 | 共同備課 | 張碧純 | ||||||||||
4 | 105.10.25 | 閱讀課—如何讀懂題目敘述 | 觀課 | 張碧純 | ||||||||||
5 | 105.11.01 | 閱讀課—如何讀懂題目敘述 | 共同議課 | 賴昭安 | ||||||||||
6 | 105.12.20 | 文本共讀 | 共同備課 | 張淑怡 | ||||||||||
7 | 106.03.07 | 文本及命題之審題 | 討論及修改 | 陳秋華 | ||||||||||
8 | 106.03.14 | 課文本位學習單製作原則 | 經驗分享 | 吳麗菁 | ||||||||||
預期效益與具體檢核方式 | ||||||||||||||
預期效益 | 具體檢核方式 | |||||||||||||
產出類PISA試題 | 類PISA試題文章及題目紙本(電子檔)呈現 | |||||||||||||
產出課文本位學習單 | 紙本(電子檔)呈現 | |||||||||||||
設計學校本位之閱讀課程 | 共同觀課 | |||||||||||||
貳、課程大綱
課程名稱 | 文本共讀 | ||||
課程時間 | 105 年9 月13 日14 時00 分~15時00分 | ||||
課程講師 | 廖翎雯 | 服務單位 | 武漢國中 | 職稱 | 導師 |
實施方式 | 經驗分享 | ||||
實施內容 | 一、以段落結合之角度切入文本 二、以心智圖呈現文本大綱與細節 (一)使用心智圖的注意事項 (二)如何用輕鬆畫出心智圖 (三)如何讓心智圖在文本及圖片上互相轉換 三、心智圖在命題上的運用 (一)使用心智圖命題的注意事項 (二)如何利用心智圖的層次命題 四、對話與回饋 |
課程名稱 | 文本及命題之審題 | ||||
課程時間 | 105 年9 月20 日14 時00 分~15時00分 | ||||
課程講師 | 張月娟 | 服務單位 | 武漢國中 | 職稱 | 導師 |
實施方式 | 經驗分享 | ||||
實施內容 | 一、國文科閱讀理解教學之模式 二、國文科閱讀理解教學之實際運用 三、實例探討:以〈差不多先生傳〉為文本作實例探討 四、實作:以文學性連續文本設計試題 五、對話與回饋 |
課程名稱 | 閱讀課—如何讀懂題目敘述 | ||||
課程時間 | 105 年10 月18 日14 時00 分~15時00分 | ||||
課程講師 | 張碧純 | 服務單位 | 武漢國中 | 職稱 | 閱讀推動教師 |
實施方式 | 共同備課 | ||||
實施內容 | 一、介紹閱讀理解在閱讀題幹運用之意涵 二、段考試題閱讀理解之實例 1.利用閱讀策略閱讀社會科段考試題 2.自然科段考試題與課文之聯結 三、會考國文試題的閱讀理解 1.長敘述文本的分段 2.判斷題幹的關鍵字 3.關鍵字與題幹理解 四、對話與回饋 |
課程名稱 | 閱讀課—如何讀懂題目敘述(觀課) | ||||
課程時間 | 105 年10 月25 日14 時00 分~15時00分 | ||||
課程講師 | 張碧純 | 服務單位 | 武漢國中 | 職稱 | 閱讀推動教師 |
實施方式 | 觀課 | ||||
實施內容 | 一、介紹閱讀理解在閱讀題幹運用之意涵 二、段考試題閱讀理解之實例 1.利用閱讀策略閱讀社會科段考試題 2.自然科段考試題與課文之聯結 三、會考國文試題的閱讀理解 1.長敘述文本的分段 2.判斷題幹的關鍵字 3.關鍵字與題幹理解 四、對話與回饋 |
課程名稱 | 閱讀課—如何讀懂題目敘述 | ||||
課程時間 | 105 年11 月1 日14 時00 分~15時00分 | ||||
課程講師 | 賴昭安 | 服務單位 | 武漢國中 | 職稱 | 導師 |
實施方式 | 議課 | ||||
實施內容 | 一、重新複習閱讀課 二、從共同備課到詳盡規畫 三、閱讀課程提供的閱讀策略 四、未來閱讀課程的思考與展望 五、對話與回饋 |
課程名稱 | 課文本位學習單製作原則 | ||||
課程時間 | 105 年12 月20 日14 時00 分~15時00分 | ||||
課程講師 | 吳麗菁 | 服務單位 | 武漢國中 | 職稱 | 導師 |
實施方式 | 經驗分享 | ||||
實施內容 | 一、介紹課文本位學習單製作之意涵 二、歷史科課文閱讀理解之實例 1.利用閱讀策略閱讀歷史課本 2.利用因果句填充方式進行歷史科課文本位學習單製作 3.利用「找一找」、「想一想」策略進行課文本位學習單製作 三、學習單運用之帶領與實例 1.如何帶領學生利用學習單閱讀課文 2.使用學習單之注意事項 3.關鍵字與題幹理解 四、對話與回饋 |
課程名稱 | 文本共讀 | ||||
課程時間 | 106 年3 月7 日14 時00 分~15時00分 | ||||
課程講師 | 張淑怡 | 服務單位 | 武漢國中 | 職稱 | 衛生組長 |
實施方式 | 經驗分享 | ||||
實施內容 | 一、以段落結合之角度切入文本 二、以心智圖呈現文本大綱與細節 (一)使用心智圖的注意事項 (二)如何用輕鬆畫出心智圖 (三)如何讓心智圖在文本及圖片上互相轉換 三、心智圖在命題上的運用 (一)使用心智圖命題的注意事項 (二)如何利用心智圖的層次命題 |
課程名稱 | 文本及命題之審題 | ||||
課程時間 | 106 年3 月14 日14 時00 分~15時00分 | ||||
課程講師 | 陳秋華 | 服務單位 | 武漢國中 | 職稱 | 導師 |
實施方式 | 經驗分享 | ||||
實施內容 | 一、國文科閱讀理解教學之模式 二、國文科閱讀理解教學之實際運用 三、實例探討:以〈那默默的一群〉為文本作實例探討 四、實作:以非文學性連續文本設計試題 五、對話與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