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興嘉國民小學教案設計(簡案)
教學設計主題 或名稱 | 服務志氣揚 | ||
配合領域 | □語文 □健康與體育 □數學 ■綜合活動 □社會 □藝術與人文 □自然與生活科技 □ 生活課程 | 適用年級 | 五年級 |
教學節次 | 6節 | ||
設計者 | 江庭妤 | ||
主要教學資源 | 照相機、準備文具用品、訪談記錄表 | ||
參考資源或 資料出處 | 南一綜合活動六年級上冊 | ||
教學目標 (能力指標) | 3-1-3-3 體驗主動在班級助人的感受,並分享經驗與心得。 3-2-3-1 參與校內服務活動,並分享感想與心得。。 3-2-3-2 參與社區服務活動,並分享見聞與心得。 3-3-4-1 從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中,省思與分享服務的意義與價值。 3-3-4-2 持續參與社會服務,主動關懷需要幫助的人或團體。 | ||
評量方式 | 照相錄音、、學習日誌、多元分享、同儕互評 | ||
教學活動簡述 |
| ||
教學流程 | 活動一:志願服務大家談 1.學童分享以下問題: (1)在校園裡,你做過哪些志願服務?怎樣進行? (2)為什麼你志願參與這些服務? (3)你覺得志願服務和被指定去工作,感覺上有什麼不同? (4)你喜歡哪一種方式?為什麼? (5)你認為什麼是志願服務? (6)談談你認識的志工朋友或住家附近的志工團體。 2.教師說明;將請志工和大家對談,想一想,聽取介紹前要做好那些準備? 3.介紹志工和大家認識並分享服務經驗,學童自由提問。 4.志工分享完畢,教師提問: (1)聽完志工們的經驗分享,想一想,生活週遭也有從事志願服務的團體嗎?他們在哪些地方服務? (2)可以選擇怎樣的方式,來了解他們呢? 5.學童自由發表,教師適時統整: (1)生活週遭的志願服務團體,例如:宗教慈善團體、社區巡守隊、學校愛心志工團、義交、義警等。 (2)可以邀請他們來學校或我們前往參訪,也可以透過蒐集資料來了解。 6.教師歸納總結: (1)人人可當志工但未必人人都能勝任。 (2)志工服務是志願服務:有的提供知識,有的付出時間,有的提供經驗,有的提供勞力。 活動二:激發服務熱忱 1.教師引導學童探究可行的班級社會服務項目,提供分組討論。 (1)社區裡有哪些需要服務的地方? (2)你是怎麼知道的? 例如:在報紙上看到社區公園徵求認養、看到解說員介紹本地 文化與特產、可以說故事給小朋友聽。 (3)以我們的能力,可以做哪些社會服務? 2.學童自由發表,教師鼓勵表現優異者,並引導全班統整或總結,例如: (1)社區服務的項目有環境保護、課業指導、節能宣導、藝文活動、導覽解說等。 (2)聽說社區公園徵求認養。 (3)常看到解說員介紹生態或古蹟。 (4)我們可以做淨山、淨溪、淨灘活動。 (5)與社區老人寒喧、打招呼或聊天。 3.學童共同歸畫班級社會服務。 4.教師提示: (1)社會服務時要注意哪些事? (2)個人應注意事項,例如: 認識自己的工作內容。 知道有哪些資源可以應用。 在禮貌、態度上要謙虛。 要注意被服務對象的心理感受。 面對批評要虛心檢討。 告訴家人工作的時間、地點等。 集體行動,守秩序,避免落單。 瞭解服務場所的各項安全設施、交通安全等。 (3)教師提示:怎樣讓想法實現? 選定哪些服務項目? 要全班、分組,還是個人實踐? 課堂中做還是課後做? 只做一次還是長期進行? 如何溝通意見、協調分工? 注意哪些安全上的問題? 如何讓家長知道並參與? 怎樣聯繫相關單位? 5.學童發表後,教師提問: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如何處理?請大家分組討論。 活動三:心動也要行動 1.教師帶領學童,利用適當的時間,跨出校門走出社區,實踐與體驗所規劃的社會服務。 2.活動過後,學童座談分享服務的經過和心得,發表重點: (1)服務時做了哪些分工?如何合作?有什麼期待呢? (2)計畫執行的效果怎樣?有達成目標嗎? (3)服務中,心情感受如何? (4)服務後,還願意做哪些事? 3.學童自由發表。 4.教師提問: (1)在服務過程中,應用了哪些資源? (2)當你遇到困難,可以怎樣得知、獲取社會上的資源。 5.學童發表自己將來參與社會服務可歸畫的管道或支援,請學同分組討論。 (1)你認為要做好自己喜歡的社會服務工作,需要具備哪些知 識和能力? (2)經由哪些管道或支援系統,幫助你做好準備,達成社會服 務的心願? 6.學童自由發表,教師進行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