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老師語速適中,口語輕鬆幽默,孩子如沐春風,營造師生間互學的優質學習氛圍。
6.教學過程中,當進行小組活動時,老師能適時檢視學生學習情形,並進行個別的指導。與各組的互動頻
繁,關注學生學習。
7.運用有效教學技巧,引發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能透過有層次的發問技巧,引導學生思考。
8.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正確掌握任教單元的教材內容。運用校內外資源,如家長與志工人力接受訪
談,及帶領學生移地體驗。
9.由老師說小組遊戲規則,翻轉以學生當小老師教大家怎麼玩,效果出奇的好。因為學生當演員,感覺上
每生觀賞時投入角色中,師生互動氛圍佳。
10.課程設計,團討後,回到個人的自主學習與反思,並以學習單紀錄反思過程,蒐集批改後,該項職業
所需的能力,會成為學習計畫表的依據。這是讓學生在脈絡下的情境學習,設計很縝密。
11.老師在課程結束前,仍掌握時間邀請寫得不錯的一位學生分享自主學習的部分,未完成的學習單部分
交待成為回家作業,延續課程學習。
12.老師希望自己上課說得少,學生做的多,有明顯翻轉成功。
建議
1.提醒聆聽與專注可改為引導性語言,並說各組報告完,會邀請回饋、補充或提問的都可以加分。
2.針對學生報告很帥和工作的相關性,若能引出學生思考,被訪談者這樣說其實是對自己充滿自信。
3.校長這份職業是小朋友天天接觸的,針對小組報告不是很深入時,可以邀請其他組學生補充。
4.老師對學生的回答常是老師直接回應,可在轉問上多增加機會加給其他學生。例如:可改為問另一學生
剛剛他說什麼?讓學生彼此專注傾聽。
5.針對遊戲規則,透過影片及團體提問,學生已經明白,所以再次呈現 PPT 說明規則,此步驟可省略或
改為問還有什麼規則不清楚嗎?
6.公開課通常為一節課,若課堂中有數個任務,可以先把任務資料,如:桌遊,可先放在各組桌上的文具
盒,節省發送時間,老師也能更優雅、從容。
7.教師站立位置可再多留意,尤其是帶領團體討論的時候,讓自己隨時可以關注到全班同學,同學也能清
楚看到教師。
8.當學生對職業的選擇是有刻版印象時,可以如何澄清,可在後續的課程進行。
9.能力強項表項目很多,其實可以考慮以迦納的多元智能歸為八大類,或許學生更容易理解自己的優勢智
能,在完成後續自己的學習計畫表時可以更清楚如何去探索自己的能力,培養自己所缺乏的部份,成為其
職涯素養。
六、教學者省思
綜合活動領域,一定要盡可能的貼近真實情境,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才能夠深化並活用々目前的教材文
本比較偏離生活脈絡,因此有賴教師設計與轉化課程的功力々此次設計主題式活動課程,就是改編教科書
內容,將生涯探索的主題配合職涯的概念,搭配素養導向的設計原則,發展出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課
程,並在課程的最後讓學生有具體實踐的活動。
本次公開課選在第 7節,約略是主題式活動課程的中間部分々設計者的想法是,學生具備部分的學習
基礎,再來進行後續的深入分析與討論,對學生的學習深化與思考,會更能夠有所助益。綜合活動有時常
被說只有活動,似乎缺乏多元的學習策略,因此,在共備教學活動時,我們先確認課綱的核心素養,以及
對應的學習重點與學習內容,以此設定具體學習目標,再依照學習目標逐一發展教學活動,如此,可以配
合目標設計出幫助學生獲得知識、態度、技能的學習策略,讓學生能更有效的達成學習目標。
此外,教師公開課到底會不會有壓力呢?其實難免會有,就算是本身已經做了好幾次,壓力依然會存
在。但是,透過共備討論,卻可以降低自己的不安,也能幫助自己更加熟悉課程,當教師熟悉課程之後,
真正在課堂上要關注的,便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如何透過提問引發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串聯學
生的回答、以及學生學習的差異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