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域/科目 | 綜合活動領域/輔導活動 | 設計者 | 周暐峻 | ||||
實施年級 | 七年級 | 總節數 | 共__2__節,__90__分鐘 | ||||
單元名稱 | 發掘自我的寶藏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1a-IV-1 探索自我與家庭發展的過程,覺察並分析影響個人成長因素及調適方法。 1a-IV-2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多元能力,接納自我,以促進個人成長。 | 核心 素養 | A.自主行動:A1身心素質自我精進 綜-J-A1 探索與開發自我潛能,善用資源促進生涯適性發展,省思自我價值,實踐生命意義。 | |||
學習內容 | 輔Aa-IV-1 自我探索的方法、經驗與態度。 輔Aa-IV-2 自我悅納、尊重差異與自我成長 | ||||||
議題 融入 | 實質內涵 | 生涯規劃教育 |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涯J3 覺察自己的能力與興趣。 涯J4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 | ||||||
教材來源 | 康軒版教科書、自編補充 | ||||||
教學設備/資源 | PPT、學習單、小白板 | ||||||
學習目標 | |||||||
1. 能藉由自我內省,探索自我特質與概念。 2. 能對於他人特質進行觀察,並適當表達。 3. 能經由他人的回饋,增進對自我的認識。 4. 藉由相互回饋,獲得完整自我概念。 |
教學活動設計(特質密碼)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備註 |
準備活動
| 3’ | 教師引導語言: 什麼是(特質)? 剛同學怎麼說(特質)? 同組同學有沒有要補充說明(特質)? 有沒有別組同學要來補充解釋(特質)? 教師引導語言: 等一下,我會認知思考別人的特質,不會亂寫不屬於他的特徵 觀察特質不同原因: 情境因素、不同面向 成長背景 |
引起動機
| 3’ | |
主要活動1
| 10’ | |
主要活動2
| 20’ | |
總結活動 教師歸納統整:內在特質很難完全了解,需要平日觀察探索自己,也可透過師長、家人同學朋友們的回饋,幫助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特質。 (第一節結束) | 9’ |
教學活動設計(周哈里窗)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備註 |
準備活動 1.清點班級人數、小組位置 | 3’ | 教師引導語言: 透過上次的活動,我們了解個人特質不一定都會被他人觀察到,甚至有時候連自己都沒有察覺,在今天這個活動中,將幫助你檢視對自我特質的了解情形 擴大公開我的好處: 與人容易交流、不易遭致誤會、獲取更多資訊、 如何擴大公開我: 自我介紹、分享公布 與人互動、聽取回饋 心理測驗、自我覺察 教師引導語言: |
引起動機
| 3’ | |
主要活動1
| 15’ | |
主要活動2
| 15’ | |
總結活動
(第二節結束)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