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綜合活動課《發掘自我的寶藏》教學教案設計

格式
docx
大小
31.54 KB
頁數
3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1-07,离现在 2 35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領域/科目

綜合活動領域/輔導活動

設計者

周暐峻

實施年級

七年級

總節數

__2__節,__90__分鐘

單元名稱

發掘自我的寶藏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a-IV-1

探索自我與家庭發展的過程,覺察並分析影響個人成長因素及調適方法。

1a-IV-2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多元能力,接納自我,以促進個人成長。

核心

素養

A.自主行動A1身心素質自我精進

-J-A1

探索與開發自我潛能,善用資源促進生涯適性發展,省思自我價值,實踐生命意義。

學習內容

Aa-IV-1

自我探索的方法、經驗與態度。

Aa-IV-2

自我悅納、尊重差異與自我成長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生涯規劃教育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J3 覺察自己的能力與興趣。

J4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

教材來源

康軒版教科書、自編補充

教學設備/資源

PPT、學習單、小白板

學習目標

1. 能藉由自我內省,探索自我特質與概念。

2. 能對於他人特質進行觀察,並適當表達。

3. 能經由他人的回饋,增進對自我的認識。

4. 藉由相互回饋,獲得完整自我概念。







教學活動設計(特質密碼)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準備活動

  1. 清點班級人數、小組位置

3’


教師引導語言:

什麼是(特質)?

剛同學怎麼說(特質)?

同組同學有沒有要補充說明(特質)?

有沒有別組同學要來補充解釋(特質)?















教師引導語言:

等一下,我會認知思考別人的特質,不會亂寫不屬於他的特徵




觀察特質不同原因:

情境因素、不同面向

成長背景



引起動機

  1. 回顧上週主題-「一個蘿蔔一個坑」,課程內容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2. 破題本週主題-特質密碼,課程內容為認識自己,並發下學習單,提醒今天課程後須完成本學習單。

3’

主要活動1

  1. 帶領學生看到學習單上有許多特質形容,因有些形容詞較難理解,請各位同學嘗試解釋之。

  2. 請學生利用十分鐘的時間,從各項特質中勾選出符合自己的特質。

    1. 提醒學生不要與他人討論,由自己完成圈選。

    2. 提醒學生認真填寫,不可有隨意圈選的情形。

    3. 在學生座位間走動,了解學生填寫的情形,並鼓勵學生有問題時舉手發問。

    4. 若學生找不到符合自己的特質描述,可鼓勵學生在空格中寫下符合自己的特質描述。

  3. 帶領學生討論:「觀察自己所圈選的特質中,有哪些相似之處?」

  4. 請學生自由發表。


10’

主要活動2

  1. 各位同學已圈選自己所擁有的特質,但你曾想過在別人眼中,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嗎?透過下列的活動試著選出你對他人特質的觀察。

  2. 講解請學生在組內以順時針傳遞學習單,在你認為學習單主人有的特質下劃線。

  3. 依序傳給同組成員,傳完一組五人

  4. 帶領學生討論問題1:是否有人他人與自己圈選的完全一樣?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

20’

總結活動

教師歸納統整:內在特質很難完全了解,需要平日觀察探索自己,也可透過師長、家人同學朋友們的回饋,幫助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特質。


(第一節結束)

9’



教學活動設計(周哈里窗)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準備活動

1.清點班級人數、小組位置

3’


教師引導語言:

透過上次的活動,我們了解個人特質不一定都會被他人觀察到,甚至有時候連自己都沒有察覺,在今天這個活動中,將幫助你檢視對自我特質的了解情形








擴大公開我的好處:

與人容易交流、不易遭致誤會、獲取更多資訊、


如何擴大公開我:

自我介紹、分享公布

與人互動、聽取回饋

心理測驗、自我覺察



教師引導語言:






引起動機

  1. 回顧上週主題-「特質密碼」,別人認識的自己與自己認識的你並不一定相同

  2. 破題本週主題-周哈里窗,課程內容為周哈里窗的內涵,並發下學習單,提醒今天課程後須完成學習單內容。

3’

主要活動1

  1. 參考課本P120頁簡介周哈里窗的內容,由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他人不知道四個向度,將內在自我分成公開我、隱藏我、盲目我、未知我,並分別說明其意義。

  2. 請學生就上禮拜特質密碼的結果,將各項特質填入周哈里窗適當的位置。

  3. 待填寫完畢後,帶領學生統整不同區塊的圈選數量,並帶領學生討論問題12,哪個區域的我最大、哪個區域的我最小,為什麼?

15’

主要活動2

  1. 帶領學生討論問題3、擴大公開我,有什麼樣的好處?

  2. 教師引導:更認識自己,有甚麼樣的好處?別人更認識你,有什麼樣的好處?

  3. 帶領學生討論問題4、要如何擴大公開我?

  4. 教師引導:『公開我』和其他三個自我狀態的關係如何?我可以透過哪些方式,擴展自己的『公開我』?

15’

總結活動

  1. 針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想法或行動) 進行整理。

  2. 針對活動目標進行回饋:誠實面對自己,真誠尋求他人回饋,增進自我了解。


(第二節結束)

9’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