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94.07.12通過)
(95.12.26修改)
(98.07.14修改)
(100.02.22修改)
(101.12.11修改)
凡經行政院衛生署評鑑核可之教學醫院,經本會評鑑,具有下列條件者,始得為本學會認可之內視鏡教學醫院:
分類 | 評分項目 | 評分子項 | 得分 | 備註 |
一 、 醫 院 標 準 ︵ 70 分 ︶ | (一) 設施 (5分) | 1.院內需設有獨立之消化系內視鏡檢查室及專用檢查台,並有明顯指標,上下消化道檢查室一分隔設立。 5分:有獨立檢查室檢查台。 3分:無獨立檢查室檢查台。 0分:無設立 | ||
(二) 人員及 師資 (15分) | 1.本會會員且為指導醫師二名或以上 (5分) | 必 要 條 件 | ||
2.至少半數(含)以上內視鏡室技術人員需擁有效期內(6年)之消化系內視鏡技術師證書,且半數以上需擁有3年內效期之保證作業研習會參加證明。 (5分) | ||||
3.每一內視鏡室檢查台需有合理之技術人員數。 5分:1台檢查檯,2位技術人員 4分:1台檢查檯,1.5位技人員 3分:1台檢查檯,1位技術人員 2分:3台檢查檯,2位技術人員 1分:1台檢查檯,0.5位技術人員 | ||||
(三) 內視鏡業務及設備 (15分) | 1.內視鏡病例量每年至少:上消化道900例、下消化道150例(硬式直腸鏡不計在內) 腹腔鏡及ERCP共50例,或腹腔鏡膽道手術及膽道鏡共50例(外科可分組申請之) (5分) | 必 要 條 件 |
2.應具備足夠之內視鏡檢查基本器械、消毒機。 5分:每1檢查檯,搭配1台消毒機,3支胃鏡或2支大腸鏡(上下消化道獨立分開) 4分:每1檢查檯,搭配1台消毒機,3支胃鏡或2支大腸鏡(上下消化道未獨立分開) 3分:每1檢查檯,搭配0.5台消毒機,3支胃 鏡或2支大腸鏡(上下消化道獨立分開) 2分:每1檢查檯,搭配0.5台消毒機,3支胃 鏡或2支大腸鏡(上下消化道未獨立分開) 1分:手工浸泡消毒 | ||||||||||||||||||
3.具備急救設備(含電擊器、急救藥物、血氧機、氧氣、抽吸機、)。 5分:25公尺以內有急救設備 1分:有氧氣 0分:完全沒急救設備 | ||||||||||||||||||
(四) 品質管理 (35分) | 1.應訂定內視鏡檢查標準作業程序 5分:醫師及技術人員之檢查標準流程 3分:醫師或技術人員其一之檢查標準流程 0分:無標準流程 | |||||||||||||||||
2.器械應依規定消毒,並定期完成感染管制內容。 5分:1年3次感控抽查,有紀錄(若不合格,是否有追蹤改善)。 | 必 要 條 件 | |||||||||||||||||
3.內視鏡檢查人數與檢查器械之比例是否恰當。 每一檢查台/4小時(半天)之檢查人數
| ||||||||||||||||||
4.受訓醫師應依標準作業程序操作 | ||||||||||||||||||
5.應有完整的檢查紀錄及報告,並即時完成。 5分:報告內容符合內視鏡學會基本規範。 | ||||||||||||||||||
6.對特殊病例應有檢討會議及記錄(含死亡或併發症個案) 5分:會議紀錄 |
7.應提供有關檢查及衛教相關資料。(大腸鏡術前、後檢查需知;瘜肉切除術需知;ERCP檢查注意事項;提供DVD播放;與受檢者直接衛教) 5分:符合以上敘述5項 4分:符合以上敘述4項 3分:符合以上敘述3項 2分:符合以上敘述2項 1分:符合以上敘述1項 | |||||
小計 (總分:70分) | |||||
二 、 教 學 標 準 ︵ 30 分 ︶ | (一) 教學場所及教材 (10分) | 1.應有獨立討論室及教學設備 | |||
2.應有適當之教學器材及消化系醫學期刊(圖書館室亦可) | |||||
(二) 教學課程及活動 (20分) | 1.每三年書面審查之有效期限內需提報至少三個電子內視鏡病例討論會個案。(5分) | 必要 條件 | |||
2.課程內容應合於消化系內視鏡專科醫師訓練綱要 | |||||
3.院內相關討論會每月至少舉行乙次。 | |||||
4.應有操作(檯邊)教學及病例討論會課程表 | |||||
5.每訓練一人,兩年內應有一篇以上消化系內視鏡相關會議報告或刊登於國內或國外之論文 | |||||
小計 (總分:30分) | |||||
總分 (總分:100分) | |||||
特有設備: |
1.總分達70分以上者合格,69分(含)以下者不合格。
2.必要條件一項不通過,視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