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素養導向海洋主題課程手冊

格式
docx
大小
481.28 KB
頁數
22
上傳者
Windows 使用者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09,离现在 0 1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教師手冊



素養導向校訂課程教材


Sea & City Smart主題探究課程


我的好鄰居-與海做朋友/一年級








基隆市仁愛國民小學

一年級教師群研發編輯/陳如玉、廖詠潔、郭惠玲、

李貞珍、黃亦琪、陳雯慧


、主題名稱我的好鄰居--與海做朋友

實施年級:一年級

課程設計理念

基隆是一個海洋城市,為了讓學童充份了解我們居住的環境,並對海洋生物有足夠的知識可以感受海洋世界多采多姿的面貌,本課程以循序引導的方式,依據學習目標,設計一系列共六個學習單元。

這六個學習單元結合語文與生活領域,以感官和知覺,探索海洋生物與環境的關係,讓學童以自己喜愛的藝術創作方式,並透過上台發表及介紹,呈現出個人對海洋獨特的美感體驗。

學習重點與學習目標

領域學習表現


校訂學習內容

生活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A.基隆海洋環境的感受與認識。


能經由實地踏查及運用五官感受、認識基隆與海洋有關的事物。



領域學習表現

校訂學習內容

活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B.常見海洋生物外型及名稱的認識。

運用感官觀察、辨認常見海洋生物的名稱及外型。








領域學習表現


校訂學習內容

語文6-I-3  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主題明確的段落。

生活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語文 6-I-3 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主題明確的段落

E 海洋小書的創作。

1 利用收集的海洋生物資料,進行海洋小書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2 用完整的句子,完成自己的海洋小書。



領域學習表現


校訂學習內容

語文 2-I-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語文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生活 1-I-3  省思自我成長的歴程,體會其意義,並知道自己進步的情形與努力的方向。

生活 5-I-1 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F 海洋小書的評鑑。

1 能用正確流利發音介紹自己小書的內容。

2.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他人的發表。

3.省思自己創作小書的歴程,體會創作的意義,並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4.從小書的創作中,感知與欣賞海洋之美,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課程架構

  根據5E學習模式,我們設計六個學習單元:「行腳『海』邊」、「悅讀『海』書」、「選擇『海』友」、「介紹『海』伴」、「創作海洋小書」、「誰的小書最讚」。

首先揭開課程序幕的是行腳『海』邊單元教師帶領學童步行至海洋廣場用五官感受海洋與基隆的距離覺察海洋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接著悅讀『海』書單元中,學童將閱讀三本海洋主題繪本,開啟學童對海洋世界及海洋生物的認識

第三個單元是選擇『海』友」,教師將提供豐富的網路與書面資料引起學童對海洋生物的好奇探究之心讓學童依據興趣分組後在第四個單元介紹『海』伴時探索最喜歡的海洋生物並用多元策略整理及歸納所蒐集的資料獲得系統性的知識

第五個單元創作海洋小書」,教師引導學童運用前述單元中所得到的海洋生物知識結合想像力創作圖文並茂的海洋小書最後一個單元是誰的小書最讚」,學生將上台介紹個人創作的海洋小書在共同分享與回饋的過程中,省思個人的優缺點及可改進的方向

5E學習模式














課程架構



單元二:行腳「海」邊(2

了解行腳活動的學習內容

用五官感受及觀察海洋

完成任務單

單元一:悅讀「海」書(6

閱讀繪本小黑魚

閱讀繪本逛逛水族館

閱讀繪本海洋大書BLUE





單元六:誰的小書最讚6節)

聆聽教師介紹海洋小書

上台分享個人的海洋小書

欣賞全班每個人的作品

自評及互評


單元選擇「海」友(4

閱讀教師提供的海洋書籍

欣賞教師提供的影音資料

根據興趣分組










單元創作海洋小書14

分組討論擬定小書內容

畫出海洋小書圖片

寫出海洋小書故事內容

單元介紹「海」伴(8

透過多元方式蒐集海洋生物資料

用魚骨圖整理所蒐集的資料

繪製海洋生物頭套

上台分享及介紹小組所選擇的海洋生物








伍、教學單元安排

單元一:行腳「海」邊(教學節數2)

師生步行至海洋廣場,感受認識基隆的海洋環境就在生活周遭。

課前準備:

1.教師群先行踏查至海洋廣場的「安全、適切」路線(學校仁二路愛四路信一路(田寮河邊)中正路(文化中心)飛鳶廣場海洋廣場)。

2.留意天氣資訊是否適合步行單元。

3.各班自行徵求「愛心家長」隨行協同照顧學生安全(可視各班家長人數多寡,將學生做分組,以利照顧)。

  1. 引起動機:

教師進行:行腳「海」邊行前教育,並發下學習任務單。

1.我們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哪裡?

2.為了這次的單元你帶了哪些東西?

3.路上要遵守那些規定或注意事項?

  1. 發展活動

利用學習任務單,進行觀察後,記錄自己在海洋廣場所見所聞與「海洋」有關的事物

1)我看到

(碼頭、海港大樓、郵輪、魚、老鷹…)

2)我聽到

(海浪聲、海風、船鳴、…)

3)我聞到

(海水的味道…)

4)我喜歡

(哪些景色、事物或生物?如:海洋廣場、郵輪、老鷹…)

5)我覺得

(哪些地方不夠好?如:海水臭臭的、海面上垃圾很多…)

  1. 綜合活動:

引導學童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紀錄發表給大家聽並思考經過實地踏

查與紀錄後,能感受體認到基隆的環境生活與海洋的密切性

  1. 經過實地踏查與紀錄後,你對海洋更了解了嗎

  2. 你能向大家介紹海洋廣場

  3. 上台介紹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是我的好鄰

我是一年_____班的小魚兒,名叫___________

今天是__________日,老師帶我們來到___________________

1)我

(碼頭、海港大樓、郵輪、魚、老鷹…)

2)我

(海浪聲、海風、船鳴、…)

3)我

(海水的味道…)

4)我喜歡

(哪些景色、事物或生物?如:海

洋廣場、郵輪、老鷹…)

5)我覺得

(哪些地方不夠好?如:海水臭臭的、海面上垃圾很多…)




單元二:悅讀「海」書 (教學節數6)

師生共讀主繪本「小黑魚」,教師導讀副繪本「逛逛水族館」、「海洋大書BLUE」。

活動一:「小黑魚」

  1. 引起動機:

教師引導學生回想生活中的經驗。教師提問:

1.小朋友知道魚兒住在哪裡嗎?

(生答:水裡、魚缸裡、海裡等)

2.小朋友知道海裡面有魚兒,那還知道哪些生物也住在海裡嗎?
(生答:小丑魚、海星、海綿寶寶等)

  教師小結: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書的小黑魚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海洋生物。

  1. 發展活動

1.教師以PPT呈現小黑魚繪本。

2. 教師進行提問:

  1. 看繪本封面進行討論,猜一猜故事內容。

  2. 想一想,小黑魚會遇到哪些海洋生物呢?

3.教師隨著故事內容發展,簡單介紹故事所提到的各種生物,並著重於介紹生物的外型:

  1. 小黑魚、小紅魚:不知道是什麼魚,身體很小,可能只有小朋友的手指頭那麼小。

  1. 淡菜、蠔、蛤、貽貝:有硬硬黑黑的外殻,可以保護裡面軟軟的身體。

  2. 鮪魚:比小黑魚、小紅魚都大很多,一口就可以吃掉好多小魚,大鮪魚的身體比老師張開雙手還要長。身體的上面是背部,顏色是藍黑色的;身體的下面是肚子,顏色比較白。

  3. 水母:身體很柔軟,而且是透明的。形狀很像一把雨傘,下面掛著好多彩帶。有些水母會發出像彩虹顏色的光,看起來就像是綜合口味的果凍一樣。

  4. 龍蝦:身上穿著堅硬的盔甲,頭頂上有兩根長長的觸鬚,兩隻手就像是鉗子一樣,被夾到的話會很痛,甚至會流血。

  5. 怪魚:不知道是什麼魚,看起來比小黑魚大一些,身體有不同的顏色,但是都往同一個方向游。

  6. 海鰻:身體像蛇一樣,細細長長的,大概像教室裡的燈管一樣長。

  7. 海草、海藻:在石頭上長得又多又密,對於小黑魚來說像就像是長滿了樹木森林一樣。

  8. 珊瑚:和糖果一樣有各種美麗的顏色,看起來像石頭,但是其實是動物。

(10)海葵:長得像椰子樹、棕櫚樹,但是也是動。最上面像樹枝、樹葉一樣的搖擺的叫作觸手,可以用來捕捉食物。

三、綜合活動

  1. 教師請學生發表聽完故事的感想。

  2. 教師再次播放小黑魚繪本PPT請學生一一說出生名稱,以及此種生物的外型特色。

  3. 教師總結:大海是個多彩多姿的世界,有各種不同外型的生物,有些甚至長得像樹木、石頭,花草,但是其實都是動物,非常有趣。

  4. 完成小黑魚學習單。

(1) 用手指沾取紅色印泥,在學習單的魚型圖案裡面印上許多紅色指印,當做小紅魚。

(2) 在眼睛處畫出小黑魚。

(3) 在周圍空白處畫出喜歡的海洋生物。



班級_________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仁愛國小校本課程Sea & City Smart

🐟🐟🐟🐟🐟🐟🐟🐟

把小黑魚在大海裡遇到的海洋生物塗上顏色

螃蟹

鰻魚

龍蝦

海葵

海草

果凍

鮪魚

怪魚

海龜

水母

請用大姆指沾取紅色顏料當成小紅魚蓋滿大魚的身體,,再畫出小黑魚當成大魚的眼睛













活動二:「逛逛水族館」

一、引起動機:

  1. 教師播放小黑魚PPT繪本,請學生重述故事。

  1. 教師提問:小朋友在哪裡可以很近、又很清楚的看到小黑魚故

事中遇到的各種海洋生物呢?(生答:海產店、浮潛、海邊、水

族館、海生館、海科館⋯⋯等)

  1. 學生分享去到水族館、海生館、海科館的相關經驗。

二、發展活動

教師用PPT呈現繪本「逛逛水族館」,並逐頁朗讀,並簡介

  1. 書中

提到的海洋生物,鼓勵學生說出該生物的外型特色(如:有硬硬的殻、全身都很軟好像沒有骨頭、長得就像魚的形狀⋯⋯等)。

  1. 教師引導學生將具有相同外型特色的生物分在同一類,並說明

該分類名稱:魚類、軟體動物類、甲殻類⋯⋯等。

  1. 教師引導學生在繪本中找出像是小黑魚、小紅魚、怪魚的生物。

三、綜合活動

  1. 教師準備海洋生物圖卡,讓學生說出名稱及外型特色,以及可

能屬於哪一種分類。

  1. 教師總結:我們可以在水族館中看到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我

們可以依據牠們的外型特色分類。


活動三:「海洋大書BLUE

一、引起動機

  1. 教師展示「逛逛水族館」繪本PPT,請學生說出書中的海洋生物的名稱和外型特色。

二、發展活動

  1. 教師用PPT呈現繪本「海洋大書BLUE」,並詳細介紹P6-P11「大海裡的動物家族:魚類、軟體動物類、甲殻類、海洋哺乳類、海洋爬蟲類」、「鰭與鰭狀肢」、「鰓與噴氣孔」。

  2. 教師將學生每3~5人分成一組,並發下各組1張海洋生物分類海報。

  3. 教師在黑板上以表格呈現魚類、軟體動物類、甲殻類、海洋哺乳類、海洋爬蟲類這五大類,並依照繪本所示,介紹每一類各兩種生物,並記錄在黑板表格中。

  4. 教師引導學生分組完成海報上的分類表格。

三、綜合活動

  1. 教師請學生上台展示小組完成的海洋生物分類海報,並讓每位學生逐一說出五大類海洋動物中的生物名稱。

  2. 教師總結:海洋生物裡藏著非常多有趣的學問,等著小朋友進一步發現。

四、延伸活動

  1. 教師介紹P62索引頁的使用方法。























單元三:海伴(教學節數4)

學生經由老師導探索海洋再依學生喜愛海洋將其分

老師課前準備:

由於低年級學生目前尚無蒐集資料的能力,由老師先準備以下資料:

1.書面資料:

繪本:小黑魚、逛逛水族館、海洋大書BLUE、海洋繪本套書(一套5)、海洋小學堂、海洋小百科、通往海底的奇妙旅程

2.教師製作教學投影片,共12種海洋生物,分別是:章魚、鯨魚、海葵、水母、龍蝦、鰻魚、海龜、鮪魚、螃蟹、海馬、海豚、鯊魚等。

3.學生若家裡也有相關書籍,也帶來學校與同學分享。

  1. 引起動機:

1.老師引導學生想一想之前讀過的三本繪本中,認識了哪些海洋生物,請說一說;最喜歡哪一種海洋生物,與同學分享。

2.到海洋廣場踏查,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請學生說一說。

二、發展活動

1.老師先簡介以下書籍:

海洋繪本套書(一套5)、海洋小學堂、海洋小百科、通往海底的奇妙旅程。

2.詢問學生是否有帶海洋相關繪本與同學分享。

3.將學生3-4人一組輪流閱讀繪本。

4.播放教學投影片

12種海洋生物,分別是:章魚、鯨魚、海葵、水母、龍蝦、鰻魚、海龜、鮪魚、螃蟹、海馬、海豚、鯊魚等。


三、綜合活動

請學生寫出三種最喜愛的海洋生物,老師將單子收回並協助分組。


單元四:選擇海伴(教學節數8)

從蒐集的資料觀察,整理出海洋生物的外型、構造、運動方式及生活環境

一、引起動機

().海洋探險出發

1.教師讓學生透過繪本「小黑魚」、「海洋繪本套書」內容對海洋生物的介紹,了解海洋生物的的特性、分布、特徵、習性、天敵等

2.故事內容說明: 「小黑魚」

黑黑的小游,讓他顯得與眾不同,也因此逃過一劫,沒有像小紅魚被大鮪魚吃掉,但小游很想和小紅魚,一起悠遊在美麗的海中,不再受大魚威脅…當孩子和小游一樣,開始想、開始思考,就能發揮自己的潛力,更能像小游和小紅魚一樣,團結在一起,以小摶大,解決所面臨的生存問題,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海洋繪本套書」

海洋繪本系列套書共有五本:

  《海底小霸王—鯊魚》、《極地小家庭—企鵝》

  《偽裝小高手—海馬》、《美麗小社區—珊瑚》

  《小魯的生日禮物—白鯨》

().海洋樂讀

1.學生參與海洋繪本閱讀

2.教師提出下列問題:

(1).哪些生物在海洋生活?

(2).這些生物在外表或行為上有什麼特徵?

().教師引導學生描述對海洋生物特性的認識與瞭解,並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蒐集更多的資料。

二、發展活動

().海洋探索趣

1.就繪本「小黑魚」、「海洋繪本套書」繪本內容閱讀,讓學生透過故事內容選擇一種海洋生物做探究。

2.用心智圖整理出所選海洋生物的外型特徵、構造特性、運動方式、覓食方式及生活環境分布區域、生活習性、天敵……等資料

3.進行小組討論。

()海洋探險家

1.教師請學生從上節介紹的海洋生物當中選擇一種(鯊魚企鵝海馬珊瑚白鯨、水母、海鰻、龍蝦),從學習單上剪下圖案並著色,製作成頭套。

2.學生在製作完成的帽子上寫下生物名稱,並互相討論帽子上的海洋生物行為與外型特徵,接著運用肢體動作,設計該海洋生物的代表性動作。

3.學生上台分享自己著色的帽子,並表演代表動作,由台下同學與教師共同評分,為每一種海洋生物票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動作。

三、綜合活動

1.教師請各組依序上台分享內容。

2.由台下同學與教師共同評分與回饋

四、延伸活動

().悠遊海洋世界

1.教唱魚兒水中游

2.讓學生帶著設計完成的頭套,搭配上節課海洋生物票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動作唱跳。繞著路線走,一起唱著:魚兒魚兒水中游,游來游去樂悠游,倦了臥水草,餓了覓小蟲,樂悠遊樂悠遊,水晶世界任自由。

3.學生依據自己頭套的海洋生物替換歌詞及做動作。

4.學生可互相交換帽子,嘗試做不同的動作。

().海洋拳賽

1.學生二人一組玩海帶拳,先與學生約定海帶的動作,例如可分為上、前、下、左右等四個搖擺動作,讓學生練習熟練動作。

2.接著開始比賽,二人猜拳,贏的人先喊:海帶啊海帶,一邊比出海帶的動作,對方若選擇做出同樣的動作,就判出局,贏的人可以繼續找別人挑戰。

().變形海洋拳

1.教師請學生將上節課所製作的頭套戴在頭上,並與學生約定每種頭套的代表動作後,再開始進行變形海洋拳的遊戲。

2.二人猜拳,贏的人先喊出海洋生物的名字:例如水母啊水母,一邊比出水母的動作,對方必須不受影響做出其他六種海洋生物的動作,萬一做出同樣的動作,就判出局,贏的人可以繼續找別人挑戰。

().海洋生物變身賽

1.配合頭套代表的海洋生物特性,請學生從家中帶來各種裝飾品(例如有色膠帶、圍巾、手套、衣服等),裝扮在身上,做更進一步的裝飾與變身。

2.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與建議修正,例如:

(1).神秘又美麗的珊瑚你會怎麼裝扮?

(2).企鵝的特色是什麼?可以怎麼造型?

(3).水母最引人注意的外型是什麼?

(4).海馬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5).海鰻的特徵是什麼?

(6).鯊魚會怎麼打扮自己呢?

(7).小白鯨有什麼特徵?怎麼裝飾比較像?

(8).龍蝦有什麼特徵?可以怎麼造型?

3.教師需提醒學生裝扮在身上的物品應牢靠、不易脫落,以便於活動。

().海洋生物大風吹

1.教師帶領學生玩大風吹遊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遊戲的進行以學生身上的海洋生物造型與特色為主,例如:大風吹,吹什麼,吹白色的、能隨意移動的、有多對腳的、會偽裝的、會唱歌的…,教師帶領示範一次之後,讓學生自行舉例。



單元五: 創作海洋小書(教學節數14)

先編寫小書故事內容再依據內容完成插畫

一、引起動機:

老師引導學生回溯舊經驗並提問:

1.我們上學期曾經看過的繪本小黑魚、逛逛水族館、海洋大書blue三本書中,我們認識了那些海洋生物

2.你們在上學期中選擇的最喜愛的海洋生物是什麼?你還記得牠的外型構造、運動方式及生活習慣嗎?想一想、說一說。

二、發展活動:

  1. 教師利用「小黑魚」的影片喚起兒童對這本書的記憶並產生興趣。

https://youtu.be/pHvgjlIQRxw

  1. 請學生就故事主角、故事開始、故事經過、故事結局等部分進行分析:故事裡有幾個主角?是哪些?

  2. 故事是如何開始的?

(1)在大海的深處,有一個小魚們的快樂天堂,牠們都是紅色的,只有一隻的顏色像蚌殼一樣黑黑的,牠游得比牠的兄弟姊妹更快,牠的名字叫做:「小黑魚」。

(2)有一天這群小紅魚都被可怕的大鮪魚一口吃掉了,只有小黑魚逃過一劫。

(3)牠在深邃的大海裡游蕩,心裡害怕、很孤獨,也很悲傷。

  1. 故事的經過如何?

  1. 雖然一下子變得孤獨與無助,但是小黑魚並不退縮;反而勇敢地面對逆境,讓牠有機會去見識大海的其他生物。

(2)牠看見一個由彩虹果凍組成的水母。

(3)牠看到一隻龍蝦,牠走起路來好像一個在水中移動的機器

(4)牠看到了從糖果般的石頭長出來像一座森林的海藻。

(5)牠看到了一些奇特的魚,牠們好像被一條隱形的線拉住。

(6)一隻尾巴好長、好長已經記不得有多長的海鰻。

(7)海葵看起來好像是隨風搖曳的粉紅色棕櫚樹

(8)小黑魚遇見另一群友善的小紅魚,牠開心的說:「我們一起去玩、一起去看一看吧! 」

(9)小紅魚說:「我們不能去,大魚會把我們全部吃掉!」。小黑魚說:「但是你們不能只是躲在這裡, 我們一定要想一些辦法!」

  1. 故事的結局如何?

  1. 小黑魚想了又想,忽然間牠說:我們可以游在一起,就像海裡最大的魚。


  1. 牠教大家各就各位,游在一起,小紅魚們終於學會游在一起扮成一隻超級大紅魚,小黑魚說:「我來當魚的眼睛。」
    就這樣,牠們在清涼的早晨游,在明媚的中午游,最後把大魚們都嚇跑了!

  2. 觀看小黑魚演戲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pQ0WLDpRnE

https://youtu.be/06KQo0_CwKM

(因為影片解說不是以國語發音,所以可能需要老師加以說明,但影片很棒的肢體動作,加上原本已熟悉的故事內容,應該可以更加深學生故事內容的印象。)


6. 說完故事及看完影片後,老師和兒童討論一下故事內容及角色特色的描寫:

(1)本書的主要角色是誰?

(2)小黑魚居住在什麼地方?

(3)小黑魚和兄弟姐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4)當小紅魚們被大鮪魚吃掉後,小黑魚有什麼感覺?

(5)當小黑魚遇到大海的其他生物,他看到的水母是什麼樣子?(請小朋友模仿水母運動的方式。)

(6)當小黑魚看到了龍蝦,他如何形容龍蝦走路的樣子?(請小朋友模仿龍蝦走路的模樣。)

(7)小黑魚看到海裡的森林,那是什麼?(請小朋友模仿海藻漂動的模樣。)

(8)小黑魚遇到了海鰻,海鰻有什麼特色?

(9)小黑魚看到了「隨風搖曳的棕櫚樹」,請問這是什麼?(請小朋友模仿棕櫚隨風搖曳的模樣。)

(10)最後,小黑魚遇見了另一群小紅魚,他邀請小紅魚一起去玩,小紅魚卻不敢答應,為什麼?

(11)對於小紅魚擔心的問題,小黑魚想出什麼方法解決?

(12)最後,小黑魚和小紅魚們在一起發生了什麼事?

7. 聽完也討論完故事,我們也來編一個有關屬於我們自己的海洋故事:

(1)教師播放「小書製作」 美勞影片,並說明規則及篇幅(如:小書的摺法、 在老師與大家討論完自己想像的故事情節並角色扮演之後,要先畫出故事內容,再依照畫出的故事內容,每頁寫出一到三句的句子將故事呈現出來,總共十頁即可。)https://youtu.be/RrB5reKCd80

(2)因為小書故事內容共有十頁,故需兩本小書,摺好兩本小書並進行組合黏貼之後,準備畫圖。

(3)透過老師幫小朋友拍攝上學期做好的書面報告的PPT之呈現,喚起學生對自己的書面報告的記憶。

(4)教師進行提問:

你從你之前所選定的最喜愛的海洋生物發現什麼?牠的外型有哪些特徵?牠喜歡居住在什麼樣的環境?牠可能會有那些朋

友?

(5)教師先將兒童分組(四或五人一組),發下提問單或以黑板板書寫下問題引導兒童思考,讓兒童發揮想像力,每人均在小組中發表自己的想法,以做為小書的故事內容:

(a)你的海洋故事主角是誰?他的個性如何?是活潑的?還是害羞的?

(b)他會有哪些朋友?

(c)他會跟朋友去哪裡探險?

(d)在探險的過程中,他們看到了什麼?他們會遇到誰?發生什麼事?

(e)最後,他們的感覺如何?他們的周遭有什麼變化嗎?

(6) 教師引導學童依照自己的故事內容為小書書名命名。

(7)小組討論發表之後,拿出已做好的小書,教師指導學童先畫好小書的封面,並把自己想像的主角畫下來,再依照自己創作的故事情節先後順序畫出海洋動物,每頁以一個情節為限,共畫十頁。

(8)教師提醒學童每一頁都要留寫文句的空位。

8.畫完之後,教師一邊揭示小黑魚的PPT,並依照書裡的語句進行仿作教學:

(1)說明本課重要修辭,並指導學生進行照樣句型練習:

如書中內容:「在大海的深處,有一個小魚們的快樂天堂,牠們都是紅色的,

只有一隻的顏色像蚌殼一樣黑黑的,牠游得比牠的兄弟姊妹更快,牠的名字

叫做:『小黑魚』。」

(2)教師在每頁中挑出一到兩句的重要語句,指導學童要依照自己所畫的內容寫出以「照樣造句」為方式的語句。

如小黑魚故事中開始的內容:

例一:在大海的(深處),有一(隻)(黑色)的(小黑魚)。

可仿寫成:在大海的(石頭邊),有一(隻)(可愛)的(小章魚)。

例二:牠(游)得比(牠的兄弟姊妹)更(快)。

可仿寫成: 牠(長)得比(其他海洋生物)更(大)。

(3)如小黑魚故事中經過的內容:

例:牠看到一隻(龍蝦),牠(走起路來)好像一個在() (移動)(機器)

可仿寫成:牠看到一隻(小丑魚),牠(跳起舞來)好像一個在(舞台上) (表演)(舞者)

(4)如小黑魚故事中結尾的內容:

例:就這樣,牠們在(清涼)(早晨) (),在(明媚)(中午) ()

最後(把大魚們都嚇跑了)

可仿寫成:就這樣,牠們在(大海)(海面上) (),在(海底)(石頭邊)

(),最後(跳出最棒的舞步)

(5)教師指導學童每頁敘述的文句以一到三句為限。

三、綜合活動:

1.教師請學童再檢視自己創作的小書,包括封面上的書名、姓名是否完整、文句是否通順、字體是否端正、圖畫部分是否還有需要加強的部分,若有不足之處應再細心補好。


單元六: 誰的小書最讚(教學節數6)

上台分享小書的內容師生共同建立評量標準及方式,再進行自評互評與教師回饋最後引導學生省思並改進

一、引起動機

1.老師請學生拿出完成的「海洋小書」

2.老師先示範小書如何分享,與學生

討論互評項目(台風、流暢度、音

量、禮貌,評分方式)

二、發展活動

學生上台分享自己創作的小書。

三、綜合活動

老師將「海洋小書」給學生輪流閱讀。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