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壹、競賽背景與目的:
為激勵全國教師、教保服務人員及師資生增加對於婦女與兒童人權的關注,關懷婦女與兒童在族群、社會、職場、家庭、宗教等各層面落實人權的現況,並培養師資生與教師對此議題的認識和思辨能力,將主題融入課程教案,以落實精進師資素質計畫之推動,並增進全國教師、教保服務人員、師資生互相觀摩學習的機會,特舉辦本項競賽。
貳、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
二、主辦單位: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三、協辦單位:台灣好世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參、參賽組別與資格限制:
本競賽活動分為幼兒園教案設計競賽及國小教案設計競賽
幼兒園教案設計競賽:分為教師組及學生組,不能師生混合。
每件作品得以個人或團體(一至四人)報名參加。
國小教案設計競賽:分為教師組及學生組,不能師生混合。
每件作品得以個人或團體(一至四人)報名參加。
參賽資格:全國各師資培育大學幼教學程師資生、小教學程師資生、在職幼兒教保服務人員、在職小教教師。
各組將依據繳件先後順序受理審查
肆、競賽方式與報名需知:
報名方式:
每件作品至多四人共同製作
需繳交「書面資料(附件1-6)」
繳件內容需包含以下項目:
活動報名表(附件1)。
參賽作品封面(附件2)。
教案主題網(幼兒園)/單元課程架構圖(國小)及詳案(附件3):請以迴紋針或長尾夾固定後,一式3份。
授權暨承諾書(附件4):簽名處需以作者及共同作者本人親自簽名,請勿用電腦繕打。
參賽身分切結書(附件5)簽名處需以作者及共同作者本人親自簽名,請勿用電腦繕打,請附上可辨識身分及其相關證明文件影本。
◎例如:師資培育大學修課成績單、學生證、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證明書、教師證、職員證(以上擇二附影本即可)。
形式審查表(附件6):請檢核文件皆已繳交確認,簽名處需以作者及共同作者本人親自簽名,請勿用電腦繕打。
主辦單位收到報名資料後,將回覆電子郵件確認收到。
競賽時程:
資料繳交時間:自即日起至112 年4月10日(星期一)止,紙本資料以郵戳為憑,電子郵件以參賽者寄送時間為準。
公告得獎名單:112 年5 月10日(星期三)上網公布結果並後續發函通知。
頒獎日期:112 年5月21日(星期日)於國立東華大學教育學院(詳細地點將於5/10一併公告)。
投稿教案無論得獎與否皆不寄回;投稿者若要求寄回,請註明並檢附回郵信封及郵資。
評審方式:
聘請現職教師及相關領域專家人士組成評審團隊進行審查
審查標準如下:
評分規準 | 參考構面 | |
內容及理念 | 30% | 1.教案設計理念與教學目標明確 2.分析學習者需求 3.掌握議題教育精神 |
教學與創新 | 40% | 1. 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所實施教育階段的適切性 2. 內容符應素養導向教學原則 3. 教學策略採用的多元性與互動性 4. 突破或轉化傳統的思維模式與作法 |
評量機制 | 30% | 1. 評量設計與教學目標間的關連性 2. 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方式的兼顧 3. 多元評量的策略運用 |
伍、報名獎勵及競賽獎額:
報名獎勵
1.凡報名者皆可獲贈台灣好世協會出版品,可任選搭配不同書籍,一份報名表索取書籍全部加起來最多10冊,郵資由主辦單位支付。
2.於報名表勾選欲索取之書籍及冊數,主辦單位收到報名表後,根據勾選需求寄書給該報名表之通訊作者。數量有限,以報名順序為依據,先選先得,索罄不補。
競賽獎額
幼兒園教案設計競賽
1.教師組:
經評審委員評分後,錄取獎項有:
卓越獎一名,致贈文具費用4,000
元;
菁英獎一名,致贈文具費用3,000
元;
傑出獎一名,致贈文具費用2,000
元;
上述獎項將公開頒發獎狀乙紙,得獎作品需無償授權收錄於婦女、兒童人權教案設計競賽成果冊於相關活動進行展覽。競賽作品未達優良基準者,得予從缺;主辦單位得視實際參賽情形綜合調整各組獎勵名額或增設佳作,以資鼓勵。
2.學生組:
經評審委員評分後,錄取獎項有:
卓越獎一名,致贈文具費用4,000
元;
菁英獎一名,致贈文具費用3,000
元;
傑出獎一名,致贈文具費用2,000
元;
上述獎項之指導教師(共3名)皆致贈文具費用2,000
元。
上述獎項將公開頒發獎狀乙紙,得獎作品需無償授權收錄於婦女、兒童人權教案設計競賽成果冊於相關活動進行展覽。競賽作品未達優良基準者,得予從缺;主辦單位得視實際參賽情形綜合調整各組獎勵名額或增設佳作,以資鼓勵。
國小教案設計
1.教師組:
經評審委員評分後,錄取獎項有:
卓越獎一名,致贈文具費用4,000
元;
菁英獎一名,致贈文具費用3,000
元;
傑出獎一名,致贈文具費用2,000
元;
上述獎項將公開頒發獎狀乙紙,得獎作品需無償授權收錄於婦女、兒童人權教案設計競賽成果冊於相關活動進行展覽。競賽作品未達優良基準者,得予從缺;主辦單位得視實際參賽情形綜合調整各組獎勵名額或增設佳作,以資鼓勵。
2.學生組:
經評審委員評分後,錄取獎項有:
卓越獎一名,致贈文具費用4,000
元;
菁英獎一名,致贈文具費用3,000
元;
傑出獎一名,致贈文具費用2,000
元;
上述獎項之指導教師(共3名)皆致贈文具費用2,000
元。
上述獎項將公開頒發獎狀乙紙,得獎作品需無償授權收錄於婦女、兒童人權教案設計競賽成果冊於相關活動進行展覽。競賽作品未達優良基準者,得予從缺;主辦單位得視實際參賽情形綜合調整各組獎勵名額或增設佳作,以資鼓勵。
陸、參賽作品規範
參賽作品連同書面資料一併繳交。
活動報名表、參賽作品封面、教案主題網/單元課程架構圖+詳案、授權暨承諾書、參賽身分證明/切結書及相關證明文件影本、形式審查表等,請參見附件一~六。
婦女、兒童人權教案設計涵蓋內容: 教案內容以一完整主題為範圍,並以4節課為原則進行設計,內容涵蓋:教學設計理念說明、主題或單元架構圖/表、學習單元設計,諸如:學習重點、適用學習領域、學習對象、學習目標、學習活動設計、評量規劃、教學資源、教具與教學媒體應用、教學(設計)省思與建議等,詳細請參酌附件四。
教案書面資料以20頁為限,含圖片、表單、學習單附件等資料。
授權暨承諾書請參見附件四;參賽身份切結書及其他相關證明請參見附件五。
教案設計相關資源:有關教育部發布令公告之各領域、「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各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附件請至國家教育研究院以關鍵字「課程綱要」搜尋下載
柒、收件方式與時程:
開放報名:即日起至112 年4月10日(星期一)止。
下載教案競賽格式範例、報名表,可至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最新公告;或是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https://tgeea.org.tw/event/contributions/29295/下載。
紙本資料:請以掛號郵寄或親送方式寄到「974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1 號,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收,並註明「第一屆台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稿件」。
電子檔:請寄電子郵件至此競賽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捌、注意事項:
所有參賽作品,請依照本公告辦理報名,需同時寄送「紙本資料」及「電子檔」才算完成報名手續;兩項只完成一項者,視為報名資格不符(資格不符者,恕不退件;如需退件者,請自行附上回郵信封)。
所有參賽作品內容應保證作品為原創作品、無抄襲仿冒情事,如經發現一律註銷參賽資格。
非經授權之圖片與文字一律不得應用(若引用他人資料需註明出處及來源),若違反著作權相關之規定或與他人產生任何智慧財產權之糾紛,參賽者應自行解決並負擔相關法律責任,主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比賽得獎作品,若經證實違反上述規定或因涉訟而敗訴者,主辦單位將有權追回已頒發之獎金及獎項。
參賽作品一律不退件,如有需要請自行留存資料與檔案。
已參加過其他公開競賽之得獎作品,不得重複參賽。如發現違反相關程序和規定且經評審會議或相關機關議罰者,立即註銷參賽資格,若已獲獎,則追回獎勵。
所有獲獎教案需無償授權收錄於台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設計競賽成果冊,於相關活動進行展覽。
玖、聯絡資訊:
計畫聯絡人: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陳楷萱、簡愛
地址:974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1號(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本競賽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1】
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報名表
收件編號 (請勿填寫) | 教案總頁數 (限定:20頁以內) | |||
參賽組別 | □幼教師資生□小教師資生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在職小教師 | |||
教案名稱 | ||||
教學課程 領域 | 例如:認知領域/英文領域 | 教學總時間 | 分鐘/節 | |
教學設計 理念 | (以200 字簡述教學內容/中英文呈現皆可) | |||
指導教師 (若有可填,非必填) | 姓名 /職別 | |||
指導教師簽名 | ||||
任職學校或單位 | ||||
聯絡電話 | ||||
作者一 基本資料 (通訊作者) | 姓名 |
| ||
就讀/在職學校或單位 | ||||
聯絡電話 | ||||
作者二 基本資料 | 姓名 | |||
就讀/在職學校或單位 | ||||
聯絡電話 | ||||
作者三 基本資料 | 姓名 | |||
就讀/在職學校或單位 | ||||
聯絡電話 | ||||
作者四 基本資料 | 姓名 | |||
就讀/在職學校或單位 | ||||
聯絡電話 | ||||
好世協會出版品數量勾選(至多十本) |
⬜1《走出暗櫃》,______本 ⬜2《彩虹之約》,______本 ⬜3《真愛的條件》,______本 ⬜4《謊言,假話,胡謅學─論美國宗教右派與臺灣反同基督徒》,______本 ⬜5《同志亦基督徒》,______本 ⬜6《愛無分別─基督教與婚姻平權》,______本 ⬜7《我們何懼之有?基督信仰與同志群體的會遇》,______本 (詳細書籍介紹請見附件七) |
【附件2】參賽作品封面
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活動報名表
編 號: (由承辦單位填寫)
作品名稱:
注意事項:參賽作品封面請勿書寫校名及作者名
※本表可自行影印或複製
【附件3(幼教)】
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格式範例(主題網+教案詳案)
一、主題網
二、教案詳案
單元/主題名稱 | 班級/幼兒年齡 | |||
活動名稱 | 活動時間 | 分鐘/節 | ||
設計者 | ||||
活動緣起 | ||||
課程目標 | (註:請說明在此活動中連結使用的課程目標) | |||
學習指標 | (註:請說明在此活動中連結使用的學習指標) | |||
教學資源 | (請說明在此活動中使用/需要的教學資源) | |||
活動內容與過程 | 教學提示 | |||
引起動機 (連結幼兒舊經驗並可引發出新經驗的各類活動,幼兒主動提出尤佳) 發展活動 (此階段的活動要能連結學習指標的能力與學習面向,活動方式如何能讓幼兒選擇、參與及體驗是規劃與實施時,必須考量的重點) 綜合活動 (根據對發展活動的觀察,引導幼兒透過分享整理發展活動的心得,具有鞏固發展活動所經歷的經驗或能力之目的。且從這裡連結出下次活動的開始,這些活動可以是連結到家庭或真實生活當中) | (教學時,教師應注意的事情) |
三、評量計畫
表現標準 |
主題教學評分說明 |
評量方式 (如:高層次評量、實作評量、口語評量及檔案評量等) |
評量工具 (如:檢核表、學習單等) |
【附件3(小教)】
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格式範例(單元課程架構圖+教案詳案)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敘寫重點可包括:
(一)總體學習目標
(二)本單元前後各節如何相互配合,以利讀者瞭解案例發展的脈絡
(三)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四)核心素養的展現(如整合知識、情意、能力,學習歷程與方法、學習情境與脈絡、實踐力行的表現)
(五)學習重點(表現與內容)的概述與銜接
(六)重要教學策略與評量
二、單元課程架構圖(繪製一張課程架構圖,格式不拘)
三、教案詳案
領域/科目 | 設計者 | ||||
實施年級 | 總節數 | 共_______節 | |||
單元名稱 | |||||
課程類型 | □ 議題融入式課程 □ 議題主題式課程 □ 議題特色課程 | 課程實施時間 | □ 領域/科目: □ 校訂必修/選修 □ 彈性學習課程/時間 | ||
設計依據 | |||||
總綱 核心素養 | ●總綱核心素養說明 ●僅列舉出高度相關之總綱核心素養精神與意涵 | ||||
領域學習重點 | 核心素養 | ●領綱核心素養說明 ●僅列舉出高度相關之領綱核心素養精神與意涵 | 羅列所融入的教育議題 | 核心素養 | |
學習表現 | ●列出相關的學習表現,且能具體表現在學習目標上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能明確地連結 | 學習主題 | |||
學習內容 | ●列出相關的學習內容,且能具體表現在學習目標上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能明確地連結 | 實質內涵 | |||
教材來源 | 若依據現行教科書版本請列出出處或自編 | ||||
教學設備/資源 | ●教學媒材或教學設備均屬之 |
學習目標 |
●以淺顯易懂文字說明各活動之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撰寫請務必同時考量學習表現及學習內容,以呈現出如何結合學習表現和學習內容來設定學習目標,以提供所欲培養的核心素養與學習活動的連結。 ●述寫方式建議可參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各領域課程手冊、或議題融入課程手冊的參考示例。 |
四、單元學習活動設計
節次 |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內容/實施方式/時間 | 時間 | 學習評量/備註 |
●摘要學習活動內容即可,呈現合乎素養導向教學的內涵。 ●學習活動略案可包括引起動機、發展活動、總結活動、評量活動等內容,或以簡單的教學流程呈現。 ●教學流程需落實素養導向教學之教材教法,掌握整合知識、情意、技能、結合生活情境與實踐、凸顯學習策略與學習過程等。 ●學習活動設計應注意學習目標、學習重點/活動與評量三者之一致關係。 | ●列出學習評量的目標與方式,並說明所使用的評量工具,如學習單、檢核表或同儕互評表等。 ●加註學習活動中須加強說明之內容。 |
五、評量計畫
表現標準 | A | B | C | D | E |
單元評分指引 | 未達D級 | ||||
評量方式 (如:高層次評量、實作評量、口語評量及檔案評量等) | |||||
評量工具 (如:檢核表、學習單等) |
六、 附錄
●參考資料:若有參考資料請列出
●學習/評量工具:可列有關之補充說明,或提供學習單、評量工具等
【附件4】
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授權暨承諾書
教案名稱:( )
本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之教案參加「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經評審獲獎後,國立東華大學和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享有著作財產權,同意授權國立東華大學和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可將該項教材、教案等予以重製、公開發表或發行等教育用途使用,並註明該教材、教案等為本人著作之旨。
有關本人參加「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願意承諾事項如下:
一、該教學資源內容(含教材、教案、學習單、素材、媒體等)確實由本人自行創作,且無侵害他人著作權及智慧財產權之情事。
二、日後如有任何侵權之糾紛,本人願意出面處理並自負法律責任,與計畫團隊無涉。如因此致計畫團隊有損害者,本人願負賠償之責。
三、如有侵害著作權等相關法規經法院判決確定者,本人願意繳回所有原發之獎勵及稿費等。
此致
國立東華大學/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作者一姓名: (親筆簽名) 身分證字號:
(通訊作者)
聯絡電話: 電子郵件:
聯絡地址:
作者二姓名: (親筆簽名) 身分證字號:
聯絡電話: 電子郵件:
聯絡地址:
作者三姓名: (親筆簽名) 身分證字號:
聯絡電話: 電子郵件:
聯絡地址:
作者四姓名: (親筆簽名) 身分證字號:
聯絡電話: 電子郵件:
聯絡地址: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本表可自行複製與影印
【附件5】
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參賽身分證明/切結書
茲證明
參賽者: (親筆簽名)為以下四種身分之一
1. ⬜全國各師資培育大學之幼教學程師資生
2. ⬜全國各師資培育大學之小教學程師資生
3. ⬜在職幼兒教保服務人員
4. ⬜在職小教教師
投件參加「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並附上可辨識參賽身分切結書或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影本
❖例如:師資培育大學修課成績單、學生證、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證明書、教師證、職員證(以上擇二附影本即可)。
若有違反上述聲明,或有不實情事者,將追回獎金(勵)及願負法律及契約責任,特立具結書為證。
參賽者: (親筆簽名)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本表可自行複製與影印
【附件6】
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形式審查表
收件號碼 | (由承辦單位填寫) | ||||
教案名稱 | |||||
項次 | 審查項目 | 參賽者請自行審查 | 承辦單位審查 (此欄由承辦單位填寫) | ||
符合 | 不符合 | 符合 | 不符合 | ||
1 | 活動報名表 | ||||
2 | 參賽作品封面3份 | ||||
3 | 主題網+教案詳案3份 | ||||
4 | 授權暨承諾書 | ||||
5 | 參賽身分證明/切結書及其相關證明文件影本 | ||||
6 | 形式審查表 | ||||
切結事項 | 本人保證符合徵稿參賽對象。 本人保證書面教案資料無違反著作權及相關研究倫理事項。 本人已熟悉徵選計畫所列規範及事項,倘違反規範而獲獎時,其獎勵及稿費繳回。 具結人(含其他共同參賽作者): (※切結事項未簽具者,一律不符合參賽資格) |
※寄送前,敬請逐項檢查各項資料(含份數),如不符合規定者,即不具參賽資格,不予受理。
※收件日期為即日起至112 年3 月1 日(三)(以郵戳為憑,逾期不受理)。
※請寄送至「974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1 號(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收」(信封請註明「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競賽活動稿件」)。
※聯絡人:陳楷萱、簡愛,聯絡email:[email protected]。
【附件7】
台灣好世協會出版品介紹
1.《走出暗櫃》作者陳樂山,則是從敘事的角度,緩緩道出同志的生命故事—身份認同的故事、現身出櫃的故事、追尋信仰的故事。作者指出,性傾向的差異不是洪水猛獸,反而會讓社會更豐富且多彩。有人說,心靈的困惑不能被理解,只能被體會。這本書邀請讀者聆聽每個同志的故事,感受他們真實的生命歷程,進而去除刻板印象與偏見,接納同志。
2.《彩虹之約》作者艾蘋在書中探索臺灣同志的處境、同志神學的興起,針對臺灣教會有關同志議題之不同立場的聖經詮釋,做全面、深入的探討,解析不同詮釋背後的信仰型態,並嘗試在對立兩邊的中間搭建對話的橋樑,這本書是從聖經、神學的角度來解說同志議題。
3.《真愛的條件》作者張仁和,從長老教會〈關心同性婚姻議題之牧函〉的影響,探討基督教會應當如何來牧養、關懷因同志議題引發對立的信徒。這本書涵蓋的同志議題不僅有知性的探討,也有同志的故事,作者從基督信仰的角度出發,帶出了面對同志該如何適切的關懷與行動。
4.《謊言,假話,胡謅學─論美國宗教右派與臺灣反同基督徒》作者歐陽文風,如果說同志運動始於美國1969年的石牆起義事件(Stonewall Rebellion), 之後影響全球各國,那美國的基督徒原教旨主義或宗教右派(Religious Right) 的反同運動則是亞洲與非洲等國家反同基督徒的祖師爺!雖然美國宗教右派最終不敵文明精神,節節敗退;婚姻平權於2014年在美國成為事實,但他們口不擇言、捏造事實、扭曲學術研究,和生產偽科學的反同伎倆與胡謅作風卻向外輸出,在相對落後的社會之基督徒群體中大行其道。這本書讓你了解宗教右派與反同基督徒的真面目!反同基督徒因為宗教而反同反同婚,以為堅持真理、以為替天行道,其實根本就是胡謅亂謗!
5.《同志亦基督徒》作者歐陽文風,本書分為上下二輯。上輯聚焦於聖經裡頭對於同性戀經文的解釋、並從立基於聖經真理的解釋上來看同志基督徒運動、同性婚姻,並深刻體悟神對世人的愛。下輯收錄四位同志牧者如何從困惑、掙扎、認同到接納自己的真實生命故事,包括羅培禮牧師(Trop Perry)、柏德班卡爾牧師(Pat Bumgardner)、米爾懷特牧師(Mel White)、和約翰麥勒神父(John McNeill)。
6.《愛無分別─基督教與婚姻平權》作者歐陽文風,繼《謊言,假話,胡謅學─論美國宗教右派和臺灣反同基督徒》與《同志亦基督徒》之後,本書是歐陽文風在同志基督徒系列中的第三部曲。在大量追求婚姻平權,與反同的論辯之中,這是一本來自一位虔誠基督徒的思索。作者歐陽文風脫卻宗教的保守枷鎖,但並未顛覆教義;他從基督教義,從歷史,從社會學種種角度,一層一層剖析,理路清晰,直指核心,尋回信仰的愛。
7. 《我們何懼之有?基督信仰與同志群體的會遇》,作者鄭仰恩, 曾宗盛, 羅光喜, 邱淑嬪, 蔡銘偉, 龔立人, 陳南州, 蔡茂堂, 林信男, 王榮義, 張懋禛。2012年由臺灣神學院所主辦的雙連講座教牧研習會,主題是「基督教面對同性戀的態度與觀點」,當時主要邀請了香港和臺灣四位基督教倫理學的學者,還有本地的新舊約聖經學、教會歷史學、精神醫學、心理諮商、實踐神學的老師以及有實際牧養經驗的牧者來提供多元的觀點和論述,最特別的是還有幾位同志基督徒現身說法,分享他們的信仰經驗,可以說是基督信仰在臺灣第一次和同志群體的會遇和公開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