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全國中學教師藝術教育學習教學設計競賽
~舞台頂.戲棚腳~ | ||||||
劉 | 姥 | 姥 | 逛 | 大 | 戲 | 園 |
設計者
曾
啟明.呂麗君.施明楓
92.09
第一屆全國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學設計競賽
壹、主題名稱:舞台頂‧戲棚腳~劉姥姥逛大戲園
貳、課程說明:
動機與目的:
技能目標:為使學生能具備舉辦活動的規劃設計與執行能力,因此設計課程的系列活動,讓學生能將視覺藝術中設計流程完整學習,觸類旁通在行為動作中學習按部就班的重要。
認知目標:能學習尋求多元的知識網絡,建立參與活動的基本常識和智能,有效運用社會資源,充分表現出
情意目標:能在活動中學習群體溝通協調與合作的重要,並於結束後積極參與各項工作檢討,提出建言與對未來活動可改進的項目與努力的方向;從生活週遭環境與過往經驗中,認識「人與環境」的多元關係,透過藝術教育觸發對人文的思考,養成其人文精神與素養,將藝術的知識轉化成隨時可以蒐集、探索、剪裁、理解、應用、創作的能力,使其成為藝術領域的欣賞者、探索者及文化的守護者。
學校本位:結合彈性時數與學校行事的時間展現學生快樂學習的學校本位活動,使行政和教學達到雙贏的局面。
教材之設計與過程:
教學單元 | 舞台頂‧戲棚腳~ 劉姥姥逛大戲園 | 節數 | 12節 | |||||
適用年級 | 七年級、八年級 | 人數 | 40人 | |||||
學生先備條件 |
| |||||||
教學資源 |
| |||||||
教材設計過程 | ||||||||
序號 | 教材名稱 | 科別 | 教材說明 | 圖片 | 教材形式 | |||
1 | 走著瞧 | 美術 | 了解博物館的發展與類型。 認識不同類型的藝術展覽空間形式。 | PPT多媒體 學習單 | ||||
2 | 博物館大富翁 | 美術 | 藉大富翁復習博物館的類型、使用規則等等。 | 活動教具: 博物館圖卡、字卡、館內人員職稱卡、機會牌、命運牌、骰子 | ||||
3 | 聲東擊西 | 音樂 | 認識參加藝文活動的行前功課 | PPT多媒體 學習單 | ||||
4 | 音樂大補帖 | 音樂 | 活動教具 | |||||
5 | 舞台春秋 | 表演 | 認識舞台的形式 | PPT多媒體 學習單 | ||||
6 | 表演大力丸 | 表演 | 活動道具 | |||||
7 | 跟我一起來看Show | 美術 | 了解設計的流程、海報、邀請卡與節目單的製作,並應用。 | PPT多媒體 學習單 | ||||
8 | 幕起前 | 音樂 | 了解團體活動的分工組織及運作方式 | PPT多媒體 檢核表 | ||||
9 | TV Show | 表演 | 從電視節目的類型認識舞台配置 | PPT多媒體 | ||||
10 | TV Show-VCR | 表演 | 剪輯各類型的節目作為介紹 | 電視節目VHS剪輯: 華視新聞 TVBS新聞 全民開講 小燕有約 鐵獅玉玲瓏 亞洲娛樂中心 超級變變變 東風西洋風 V接客 RAW摔角 |
學理依據:
教材特色:以空間內之舞台活動融合視覺、音樂與表演藝術,提供學生以學藝活動之機會,展現學習藝術與人文領域三科課程之聯結與互動性的成果。
藝術詞彙:
A、展覽空間:
替代性空間:替代性空間是八○年代開始由藝術家自身發起的展覽空間,其興起主要原因是藝術家發覺—面對民眾的藝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展覽無法實踐藝術普及化的功能,就失去其主要價值。例如:二號公寓、伊通公園、華山藝文特區、台中20號鐵道倉庫…。
行動美術館:行動美術館:攜帶運作及解說人員到偏遠地區學校展出、解說並協助學生自己辦個作品小展覽「行動」的概念不單單能運用在美術上,工藝品、文物展、美展等全都可以進行行動計畫。
傳統型博物館:包含各文化中心的展覽場,都屬於此類,四週的牆面掛平面作品,展場內可擺雕塑或裝置。
工作室型:藝術家在工作室的空間進行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定期開放工作室供民眾參觀,作品完成後就在工作室展出,這個過程可以促進藝術的普極化,藝術家也能夠得到部分贊助的經費。
線上美術館: 提供大眾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接觸藝術,強調藝術與民眾的交流與教育功能。
B、舞台型式:
鏡框式舞台:此種舞臺是在一個鏡框內,觀眾在舞台的正前方,鏡框口裝有幕,可遮掩或展示舞臺。例如文化中心表演廳、學校禮堂及國家戲劇院。鏡框式舞台在表演區上方有一個很高的空間,做為懸吊燈光和佈景之用,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後臺」空間。
開放式舞台:舞台兩邊沒有布幕,僅有一面牆隔開後台區與觀眾區。例如演唱會、走秀舞台、古希臘劇場等。舞台延伸到觀眾席,三面皆有觀眾,表演者與觀眾的互動較佳。
中心式舞台:又稱圓形劇場:它的表演區在中心,通常是四方形、長方形或圓形。通常沒有高起的舞臺面。此種劇場打破鏡框式舞臺的觀眾與演員之間的組合,由於座位不多因此演員與觀眾之間的關係較為密切。例如馬戲團表演、運動場。
黑盒子劇場:「黑盒子」的特色是劇場四周均為黑色,機動性強,舞台與觀眾席都可以隨意變化。例如實驗劇場、皇冠小劇場等。「黑盒子」可以配合創作者的需求,而大型劇場則是創作者配合劇場的特性。這是「黑盒子」與大型劇場十分不同的地方。
C、表演場所類型
室內劇場:只要在室內空間中符合有觀眾席、舞台區、準備區等區位安排,能提供音樂表演活動進行演出,不受天氣變化的限制例如: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教室…等。
戶外劇場:為一個對外開放的空間,能克服戶外燈光音響等問題,及天氣的變化,例如:二二八公園劇場、戶外運動場…等。
D、工作執掌內容:(參見工作組織架構圖)
總監:勘查了解場地;擬定排演時間進程;與各組隨時溝通;檢討各組提出需要改進之處;預演彩排。總監下設有三大組,分別是前台執行、後台執行及藝術組。
前台執行:撰寫與演出有關之企劃案、演出節目手冊、文字圖片整理;節目流程安排;節目相關宣傳與紀錄;貴賓招待引導。前台執行組下設財務組、攝影組、美宣組、公關組。
後台執行:配合演出設計相關配備、確認後台各項製作進度、驗收各組工作。後台執行下設場務佈置組、音控組、道具組、與服裝造型組。
藝術組:演出相關活動,包含彩排預演。藝術組包含有導演、場記、演出人員與主持人。
◆工作組織架構圖
(六)課程架構
參、教學設計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學設計表 | |||||||||||||
主 題 | 舞台頂‧戲棚腳~劉姥姥逛大戲園 | 教學年級 | 七年級、八年級 | ||||||||||
子 題 | 視 | 音 | 表 | 教學節數 | 共 12節 | ||||||||
學 習 重 點 | 基本能力 | 分段能力指標 | |||||||||||
1.認識展演空間。 | ◎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 2-4-7 2-4-8 3-4-9 | |||||||||||
2.了解展演空間的禮儀並在生活中實踐。 | |||||||||||||
3.認識劇場活動之分工架構與工作內容。 | ◎規劃、組織與實踐。 ◎主動探索與研究。 | 1-4-1 3-4-10 | |||||||||||
4.能組織工作流程表,並確實檢視執行工作進度。 | |||||||||||||
5.熟悉演出活動並進行彩排預演。 | ◎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欣賞表現與創新。 ◎尊重、關懷與合作 | 1-4-1 1-4-2 3-4-9 3-4-11 | |||||||||||
6.完成相關準備工作。 | |||||||||||||
7.演出 | |||||||||||||
8.能欣賞演出活動。 | |||||||||||||
9.會後進行工作檢討與資料彙整,完成活動紀錄。 | ◎表達溝通與分享。 | 1-4-4 3-4-10 | |||||||||||
準 備 活 動 | |||||||||||||
活動名稱 | 時間分配 | 教 師 | 學 生 | ||||||||||
活動一: 登堂入室~認識展演空間 | 視覺藝術 | 拍攝空間照片,製作PPT、學習單 熟悉操作多媒體器材。 | 準備筆記本、筆 | ||||||||||
音 樂 | 收集圖片檔,製作PPT、學習單 熟悉操作多媒體器材。 | 準備筆記本、筆 | |||||||||||
表演藝術 | 收集圖片檔,製作PPT、學習單 熟悉操作多媒體器材。 | 準備筆記本、筆 | |||||||||||
活動二: 幕起前~分工與上台前的準備 | 視覺藝術 | 收集圖片檔,製作PPT、學習單 熟悉操作多媒體器材。 | 準備各項媒材製作海報、邀請卡、節目單;筆記本、筆 | ||||||||||
音 樂 | 確定各班演出文本,製作學習單、製作發聲練習的圖表。 | 討論決定演出文本、筆記本、筆 | |||||||||||
表演藝術 | 收集圖片檔,製作PPT、工作進度檢核表、熟悉操作多媒體器材。 | 各組準備海報紙一張、筆 | |||||||||||
活動三 燈亮中~彩排 | 視覺藝術 | 提醒道具注意事項、舞台區位介紹 | 準備筆記本、筆、道具製作規劃 | ||||||||||
音 樂 | 指導唱腔、收集文本資料背景。 | 準備筆記本、筆 | |||||||||||
表演藝術 | 收集圖片檔,製作PPT、剪輯VHS、熟悉操作多媒體器材。 | 準備筆記本、筆 | |||||||||||
活動四 大家來扮戲~演出 | 視覺藝術 | 確認各班出場次序、班級座位安排 | 攜帶道具、活動紀錄器材 | ||||||||||
音 樂 | 協助確認器材設備 | 攜帶詞本 | |||||||||||
表演藝術 | 協調各班主持人 | 演出練習與準備 | |||||||||||
活動五 扯後腿,練腿力~ 活動檢討與感恩 | 視覺藝術 | 準備成果檔案的範本與格式 | 活動紀錄收集彙整 | ||||||||||
音 樂 | 教師事先看過演出紀錄帶,列出演出的優缺點。 | 準備筆記本、筆 | |||||||||||
表演藝術 | 整理自籌備活動到演出的過程中的優缺點。 | 準備筆記本、筆 | |||||||||||
教 學 活 動 | |||||||||||||
對應學習重點序號 | 對應能力指標序號 | 教 師 | 時間分配 | 學 生 | 學習評量 | 教學資源 | |||||||
1 | 2-4-7 2-4-8 3-4-9 | 活動一:登堂入室 視覺藝術: 一、來去博物館 1.博物館的發展與歷史 2.博物館的分類與例子 3.博物館的功用與重要性 二、展覽活動的空間規劃— 1.傳統型美術館:故宮、文化中心 2.替代性空間:華山藝文特區、伊通公園… 3.工作室型:竹圍藝術工作室 4.行動美術館:隸屬國美館 5.線上美術館 三、活動驗收:美術大富翁 | 30 15 45 | 1.配合教師授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回答問題。 2.課後配合學習單統整學習內容。 | 1.回答問題 2.學習單 | 1.走著瞧.ppt 2.學習單 3.單槍投影機 4.手提電腦 5.螢幕 | |||||||
1、2 | 2-4-7 2-4-8 3-4-9 | 音樂: 一、欣賞演出前的準備 二、欣賞展演活動的禮儀 三、認識音樂展演空間— 1.室內:傳統音樂廳 2.戶外:大安森林公園 3.移動型:電子花車 四、活動驗收:音樂大補帖 | 10 10 10 15 | 1.配合教師授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回答問題。 2.課後配合學習單統整學習內容。 | 1.回答問題 2.學習單 | 1.聲東擊西.ppt 2.學習單 3.單槍投影機 4.手提電腦 5.螢幕 | |||||||
1 | 1-4-1 3-4-10 | 表演藝術 一、舞台型式— 1.鏡框式:文化中心舞台 2.中心式:馬戲團舞台 3.開放式:服裝秀伸展台 4.黑盒子劇場:皇冠小劇場 二、活動驗收:表演大力丸 | 30 15 | 1.配合教師授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回答問題。 2.課後配合學習單統整學習內容。 | 1.回答問題 2.學習單 | 1.舞台春秋.ppt 2.學習單 3.單槍投影機 4.手提電腦 5.螢幕 | |||||||
對應學習重點序號 | 教 師 | 時間分配 | 學 生 | 學習評量 | 教學資源 | ||||||||
4 | 3-4-10 | 活動二:幕起前 視覺藝術 1.設計流程 2.範例解說:卡片、節目單 3.分組製作邀請卡、節目單、海報 | 20 25 45 | 1.在時間內完成各項工作。 2.發送邀請卡與張貼海報。 | 1.學習單 2.海報、邀請卡、節目單製作 | 1.跟我一起去看show.ppt 2.學習單 3.單槍投影機 4.手提電腦 5.螢幕 | |||||||
4 | 音樂 1.認識聲音及共鳴 2.認識口腔與咬字 3.指導唸詞、配唱 | 10 20 15 | 1.確定詩詞吟唱文本 2.練唱 | 1.學習單 2.練唱 | 語文領域教師協助指導學生選擇表演文本 | ||||||||
3、4 | 1-4-1 3-4-10 | 表演藝術 1.瞭解劇場工作內容與分工 2.利用分工組織圖進行工作分配與檢核 | 30 15 | 1.運用工作組織表 2.規劃執行工作項目 3.小組合作 | 1.執行檢核表 2.學習單 | 1.幕起前.ppt 2.學習單 3.單槍投影機 4.手提電腦 5.螢幕 | |||||||
5、6 | 1-4-1 1-4-2 3-4-9 3-4-11 | 活動三:燈亮中 視覺藝術 1說明活動攝影紀錄注意事項 2.指導道具製作 3.舞台區位介紹 | 10 15 20 | 1.攝影紀錄、文字紀錄(新聞稿) 2.道具製作與保管 | 1.紀錄整理 2.道具製作巧思與保管狀況 | 1.TV Show.ppt 2.學習單 3.單槍投影機 4.手提電腦 5.螢幕 6.攝影機 7.相機 8.各項美工用具 9.視聽教室舞台 | |||||||
5、6 | 音樂 1.選配樂、配器 2.歌謠練唱指導 | 15 30 | 1.練習搭配器樂演出 2.歌謠練唱 | 1.練唱默契 | 1.樂器 2.詞譜 | ||||||||
5、6 | 1-4-1 1-4-2 3-4-9 3-4-11 | 表演藝術 1.練習隊形變換 2.練習進出場 3.修正舞台走位 4.主持人練習 5.確認演出所需的器材設備 測試 6.演出內容彩排 | 10 10 5 5 5 10 | 1.完成隊形變換練習 2.熟悉進出場方式 3.確定舞台走位 4.進行演出彩排 5.各項工作檢核 6.確認演出流程表 | 1.彩排內容 2.工作執行狀況 | 1.表演場地 2.相關音響設備(麥克風、音響) | |||||||
7、8 | 1-4-1 1-4-2 3-4-9 3-4-11 | 活動四:大家來扮戲 視覺藝術 1.道具使用 2.指導活動攝影、拍照、紀錄 | 非課程時間 | 1.演出紀錄 | 拍照與錄影紀錄 | 視聽教室 *正式演出時間安排在彈性時數和學校行事的時間。演出完畢後留下來欣賞其他班級的演出。 | |||||||
7、8 | 音樂 1.帶上場前的發聲練習 | 1.發聲練習 2.上台演出 | 準備練習 | ||||||||||
7、8 | 表演藝術 1.發節目單、引導觀眾入座 2.主持人開場與串場 3.場記做演出前的摧場 | 整體狀況 實際演出 | |||||||||||
9 | 1-4-4 3-4-10 | 活動五:扯後腿,練腿力 視覺藝術 1.成果檔案編輯與規劃指導解說 | 5 | 1.確認海報已撤下 2.收集所有活動紀錄之文字、圖像資料。 3.規劃成果檔之內容與製作進度表、工作分配。 | 成果檔完成 | 檔案夾 記錄資料 | |||||||
音樂 1.看演出錄影帶 2.唱腔檢討 3.票選MVP | 5 5 5 | 1.觀賞演出錄影帶 2.MVP票選:表現最佳工作人員與表演人員。 3.心得分享 | 票選結果 心得分享 | 錄影帶 錄放影機 單槍投影機 | |||||||||
表演藝術 1.總監主持、各組報告、活動流程檢討 2.慶功宴 | 15 10 | 1.總監主持、各組工作報告 2.活動流程檢討(需紀錄) 3.慶功宴 | 會議紀錄 會議招開 | 檢討紀錄表 |
肆、教學評量
◎學習單如附件1-1~1-4、1-5活動檢核表
◎評量表如附件2-1~2-2
伍、教學心得與期望
源起:以學校本位─「快樂學習」以及學校活動─「詩歌吟唱」的班際比賽, 為主題課程設計的主軸,結合「語文領域」和「藝術與人文領域」進行統整課程設計。
預期成效:期望學生透過課程設計,進而學習活動的規劃設計與執行能力,在做中學的過程中,學習到按部就班的重要。
教學過程與結果:學生在過程中經由教師有系統的組織課程內容,並已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期能與學生的先備知識經驗相結合。學生在領域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深入其中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與意義,並且能將所學到的新知識馬上化為實踐,應用在詩詞吟唱的班際比賽中。讓學生能夠從簡入繁,按部就班的一一完成所有的準備工作,從容不迫的完成演出。
未來展望:提供教師在配合學校行事上的規劃,讓學生藉由此次學習經驗能夠擴大延伸到「音樂直笛比賽」、「英語歌謠比賽」、「校慶活動才藝大賽」、「畢業旅行晚會」、「畢業典禮」…等各項活動,藉此達到快樂學習成長。
陸、參考資料
(一)書籍:
《國中藝術與人文》課本(七上)、(七下):康軒91版
《會動的三度空間-舞台視覺美學》林宜毓著,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民89。
《藝術家雜誌》319期,台灣替代空間與公部門的遇合,林平主持,p248-255,民90.12
《如何參觀美術館》張心龍著,雄獅,民84。
《音樂大師》台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
(二)網站:
1. arts.tom.com伊通公園
2.www.etat.com伊通公園
3.www.t2t-travel.com華山藝文特區
4.www.art-trend.com.tw20號倉庫
5.www.microchina.com交響樂手位置
6.www.ilccb.gov.tw宜蘭演藝廳
7. http://www.metmuseum.org/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8.http://sql.tmoa.gov.tw/maya/index.htm 馬亞.叢林之謎(國立台灣美術館)
9. http://ticket.acer121.com/元碁售票系統
10.http://www.arts.com.tw/news/9806/980623-1.htm海棠藝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