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導向課程發展檢視表單(附錄一)

格式
pdf
大小
560.27 KB
頁數
16
作者
AB2027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1-19,离现在 6 27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附錄 

素養導向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參考表單 

說明:本系列表單係依國際發展趨勢、學理、課程綱要與現場實務操作之需求所計

設而成,各級學校/各領域/各教師社群可依不同的使用目的,彈性地調整下列的表

單格式與內容,以因應不同學校及教師們的個別需求。詳細內容可見素養導向課程

與教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之相關章節。 

 

附表一:素養導向課程發展檢視參考表-概念、內容、主題的設計 

(各級學校/各領域/跨領域適用) 

向度 

要點 

檢視 

1.學生的主動性 

1-1 概念、內容或主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1-2 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 

□ 

2.嚴謹性 

2-1 主題必須具有挑戰性 

□ 

2-2 能夠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與反省能力 

□ 

background image

 

3.聚焦重要的主題 

3-1 聚焦少許但相對重要的某些主題 

□ 

3-2 主題在不同年段重複出現,以強化關鍵概念 

□ 

4.連貫性 

4-1 學校所設計的主題應該進行有系統的規劃 

□ 

4-2 能反映學科或跨學科從基本到較為進階概念的學習 

□ 

5.課程教學評量的校準 

5-1 學校所規劃之課程、教學與評量之間應妥善地對準 

□ 

5-2 發展能評價學生學習成果與行動的新式評量方法 

□ 

6.學習的可遷移性 

6-1 關注學生在一個特定情境脈絡中的學習 

□ 

6-2 學生能夠將所學遷移到另一個情境脈絡中 

□ 

7.學習的可選擇性 

7-1 提供不同學生的不同的主題或專題 

□ 

7-2 教師能針對學生自己所選擇的主題或專題給予建議 

□ 

 

background image

 

附表二:素養導向課程發展檢視參考表-設計程序 

(各級學校/各領域/跨領域適用) 

向度 

要點 

檢視 

1.教師的主動性 

1-1 學校教師具備專業知識、技能與專門學識 

□ 

1-2 學校教師能運用他們的專業設計課程 

□ 

2.情境的真實性 

2-1 學生的學習經驗能與真實世界進行連結 

□ 

2-2 應用跨學科與協同合作的教與學方式 

□ 

3.主題或概念間的關聯性  3-1 給予學習者發現不同主題或概念之間關聯性的機會 

□ 

3-2 發現這些主題或概念與校外實際生活產生關聯的機會 

□ 

4.課程設計的彈性 

4-1 因校、因時制宜的適應、動態課程發展觀 

□ 

4-2 學校教師應有能力發展、更新與校準課程 

□ 

5.可參與性 

5-1 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投入學校課程發展 

□ 

5-2 確保學校課程實施的自主權 

□ 

 

background image

 

附表三:校本課程目標發展表 

(各級學校適用)

 

校本課程目標 

對應總綱之核心素養 

(一)  

 

(二)  

 

(三)  

 

 

background image

 

附表四:○○國民小學校本課程總體架構-節數分配 

(國小適用) 

課程類型 

領域學習課程 

彈性學習課程 

    

國  本  英  數 

社  自  藝  綜  體 

 

 

 

 

一年級 

上 

 

 

 

 

 

 

 

 

 

 

下 

 

 

 

 

 

 

 

 

 

 

二年級 

上 

 

 

 

 

 

 

 

 

 

 

下 

 

 

 

 

 

 

 

 

 

 

三年級 

上 

 

 

 

 

 

 

 

 

 

 

 

 

 

下 

 

 

 

 

 

 

 

 

 

 

 

 

 

四年級 

上 

 

 

 

 

 

 

 

 

 

 

 

 

 

下 

 

 

 

 

 

 

 

 

 

 

 

 

 

五年級 

上 

 

 

 

 

 

 

 

 

 

 

 

 

 

下 

 

 

 

 

 

 

 

 

 

 

 

 

 

六年級 

上 

 

 

 

 

 

 

 

 

 

 

 

 

 

下 

 

 

 

 

 

 

 

 

 

 

 

 

 

領域/主題 

學期 

background image

 

 

附表五:○○國民中學校本課程總體架構-節數分配 

(國中適用)

 

課程類型 

領域學習課程 

彈性學習課程 

    

國  英  數  社 

自  藝  綜  科  體 

 

 

 

 

七年級 

上 

 

 

 

 

 

 

 

 

 

 

 

 

 

下 

 

 

 

 

 

 

 

 

 

 

 

 

 

八年級 

上 

 

 

 

 

 

 

 

 

 

 

 

 

 

下 

 

 

 

 

 

 

 

 

 

 

 

 

 

九年級 

上 

 

 

 

 

 

 

 

 

 

 

 

 

 

下 

 

 

 

 

 

 

 

 

 

 

 

 

 

 

 

 

 

領域/主題 

學期 

background image

 

附表六:○○國民小學校訂課程架構 

(國小適用)

 

    彈

程             

年級

 

 

 

 

 

 

 

一年級 

上 

 

 

 

 

 

下 

 

 

 

 

 

二年級 

上 

 

 

 

 

 

下 

 

 

 

 

 

三年級 

上 

 

 

 

 

 

下 

 

 

 

 

 

四年級 

上 

 

 

 

 

 

下 

 

 

 

 

 

五年級 

上 

 

 

 

 

 

下 

 

 

 

 

 

六年級 

上 

 

 

 

 

 

下 

 

 

 

 

 

 

background image

 

附表七:○○國民中學校訂課程架構 

(國中適用)

 

    彈

程             

年級

 

 

 

 

 

 

七年級 

上 

 

 

 

 

下 

 

 

 

 

八年級 

上 

 

 

 

 

下 

 

 

 

 

九年級 

上 

 

 

 

 

下 

 

 

 

 

 

 

 

 

background image

 

 

附表八:中小學校訂(含高中校訂必修、多元選修)課程 

-課程設計與編寫 

(各級學校/各領域/跨領域適用)

 

    彈 性 學 習 課 程             

年級

 

校訂 

課程名稱 

課程設計理念 

總綱或領綱

核心素養 

課程目標  教學單元/節數 

 

○年級 

上/下 

 

 

 

 

 

 

   

background image

 

附表九:中小學校訂(含高中校訂必修、多元選修)課程規劃成果 

(各級學校/各領域/跨領域適用)

 

    彈 性 學 習 課 程
年級            

 

校訂課程名稱 

課程設計理念 

總綱或領綱 

核心素養 

課程目標 

教學單元/節數 

 

○年級 

上 

 

 

 

 

 

下 

 

 

 

 

 

○年級 

上 

 

 

 

 

 

下 

 

 

 

 

 

○年級 

上 

 

 

 

 

 

下 

 

 

 

 

 

○年級 

上 

 

 

 

 

 

下 

 

 

 

 

 

○年級 

上 

 

 

 

 

 

下 

 

 

 

 

 

○年級 

上 

 

 

 

 

 

下 

 

 

 

 

 

background image

 

附表十:校本課程模組規劃表

 

(各級學校/跨領域適用) 

年級 

課程模組名稱 

總綱或領綱 

核心素養 

教學單元名稱 

教學活動設計重點 

○年級

(總節

數) 

○○○○(節數) 

 

○○○○(

領域或科目

/節數) 

 

○○○○(

領域或科目

/節數) 

 

○○○○(

彈性或校訂

/節數) 

 

○○○○(節數) 

 

 

 

 

 

 

 

○○○○(節數) 

 

 

 

 

 

 

 

註:課程模組的功能在於建立部定與校訂課程彼此之間的脈絡關聯性,讓學生的學習能夠產生學習遷移。 

background image

 

附表十一:教學單元設計參考格式-教案表單 

(各領域/跨領域適用)

 

一、教學設計理念 

二、教學單元設計(說明版) 

領域/科目 

 

設計者 

 

實施年級 

 

總節數 

共_______節,_____分鐘 

單元名稱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  列出相關的學習表現,且能具

體表現在學習目標上 

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能明

確地連結。 

核心 
素養 

  僅列舉出高度相關之總綱或領

綱核心素養。 

學習內容 

  列出相關的學習內容,且能具

體表現在學習目標上 

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能明

確地連結。 

議題 
融入 

學習主題 

  參閱議題融入說明手冊,適切選擇可融入的議題及其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  以總綱十九項議題為考量、並落實議題核心精神,列出將融入的議題實質

內容。 

  議題融入不是必要的項目,可視需要再列出。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不是必要的項目,可視需要再列出。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學習目標 

  以淺顯易懂文字說明各單元學習目標。 
  建議配合「學習表現及學習內容雙向細目表」之內容,提供更完整的素養導向編寫原則與示例

的連結。 

  可參考「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雙向細目表」之編寫方法。 

background image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  摘要學習活動內容即可,呈現合呼素養導向教學的內涵。 
  學習活動略案可包括引起動機、發展活動、總結活動、評

量活動等內容,或以簡單的教學流程呈現。 

  教學流程需落實素養導向教學之教材教法,掌握整合知識

情意技能、結合生活情境與實踐、凸顯學習策略與學習過
程等。 

 

前述之各個次單元不必全部列出,可挑選部份合適的次單
元進行說明,重點在於完整說明各活動的組織架構,不必
窮盡敘述。

 

 

可適時列出學習評量的方
式,以及其他學習輔助事
項,原則如下: 
  簡要說明各項教學活

動評量內容,提出可採
行方法、重要過程、規
準等。 

  發展核心素養、學習重

點與學習目標三者結
合的評量內容。 

  檢視學習目標、學習重

點/活動與評量三者之
一致關係。 

 

羅列評量工具,如學習
單、檢核表或同儕互評
表等。

 

試教成果:

(非必要項目) 

試教成果不是必要的項目,可視需要再列出。可包括學習歷程案例、教師教學心得、觀課者心得、
學習者心得等。 
參考資料:

(若有請列出) 

若有參考資料請列出。 

           註:本表單由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之課程轉化探究」研究計畫團隊 

              共同研發完成。 

background image

 

一、教學設計理念 

二、教學單元設計(空白表單) 

領域/科目 

 

設計者 

 

實施年級 

 

總節數 

共_______節,_____分鐘 

單元名稱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核心 
素養 

 

學習內容 

 

議題 
融入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試教成果:

(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

(若有請列出) 

 
附錄: 
 

                      註:本表單由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之課程轉化探究」研究計畫團隊 

              共同研發完成。 

 

background image

 

附表十二:教學單元設計參考格式-雙向細目表

 

(各領域/跨領域適用)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單元或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註:本雙向細目表是教學單元設計的輔助工具,主要功能是引導設計者與教學者透過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的多種對應關係,可以是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多的關係,進而發展學習目標,以整體規劃各單元之學習

經驗。 

background image

 

附表十三:素養導向教學設計參考檢視表 

(各領域/跨領域適用)

 

年級 

教師 

授課單元 

學科素養(若有) 

核心素養 

 

T1 

 

 

 

 

T2 

 

 

 

 

T3 

 

 

 

 

年級 

教師 

授課單元  融合知識、情意

與技能 

教與學的策略

與方法 

情境營造 

實踐與行動 

 

T1 

 

 

 

 

 

 

T2 

 

 

 

 

 

 

T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