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國中107學年度第1學期綜合活動領域「防災教育」教案
主 題 | 防災教育 | 設計者 | 陳玉瑩 | ||||
單 元 | 關鍵時刻 | 課程 時間 | 135分 | ||||
教學目標 | 1.學習求生應變基本原則與方法,能於面對危機時妥善因應。 2. 藉由災變情境體驗,了解「知道」不一定等於「做到」,體認實踐的重要。 | 設計日期 | 107.10 | ||||
能力指標 | 綜合4-4-1 4-4-2 | ||||||
三節 | |||||||
教學流程 | 內容說明 | 時間 | 備註 | ||||
引起動機 | 教師引導學生參閱課本第92頁,並請學生分享經歷自然災害的經驗。 | 5 | |||||
發展活動 |
教師說明學生手冊第92頁的故事,請學生就學生手冊的問題,進行思考。
【What’s up?】
【滅火器操作指南】 教師指導學生複習滅火器操作練習,也可以請學生出來演練,讓其他學生檢核是否做得正確。並引導學生思考使用滅火器的注意事項,整理在學生手冊第93頁。 【回饋與統整】 教師歸納與統整:面對災變,「行動」、「實踐力」與「反應力」的重要性。(第一節結束) ----------------------------------------------- 第二節開始 【引起動機】 媒體上常聽到黃金救援時間,請問黃金救援時間到底是多久? 【當意外來敲門】 1.教師介紹體驗規則: (1)依教師宣布的情境,在十秒鐘內採取反應。 (2)十秒鐘之後,回到教室原來的位置。 2.教師宣布情境並倒數計時:突然天搖地動,教室電燈、電扇搖晃劇烈……,時間到喊「停!」。 3.教師請學生看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及位置後,回座位,並請學生舉手回應。 *教師特別留意有幾個人跑出教室、有幾個人留在原座位不動。 4.學生填寫學習單,且進行自評、互評,圈起的星星數目越多,表示自己的行動越正確、越安全。 5.進行全班分享。 6.教師引導修正反應討論:從前面的分享與釐清,相信面對於災變,大家會有比較適當的反應,如果再發生前面情況,自己的修正反應會是如何? 7.教師歸納:我們面對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災難應變方式,常常都只是知道,而不會行動。藉由這個活動,我們又再次體認。 【SOS關鍵數字】 1.教師說明: (1)請同學先填寫學生手冊第95頁題目。 (2)核對答案: ①如果不喝水,超過三天,人就可能危及生命。 ②如果不吃東西,超過七天,人就可能和死神相會。 ③西元2008年四川大地震,有些學校房子在十五秒內倒塌。 ④如果沒有呼吸,超過三分鐘,人就可能一命嗚呼。 2.教師介紹說明關於地震應變「關」、「開」、「蔽」、「散」的要領,並帶領學生進行一些動作的模擬演練。 3.教師小結:在許多重大災難中奇蹟式存活下來的人,都是掌握了生命條件,並藉著堅強的求生意志,突破一般人的限制。我們透過這些關鍵數字的了解,期能在面對災變的時候,運用更多理性的概念知識,爭取我們生存機會。 【回饋與統整】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學生手冊第95頁「分享與省思」內容:「根據自己居住的環境,若發生地震時,會應用哪些策略來應變?」 【廣播站】 教師提醒:下次上課前請將第97頁的「求生檢核表」完成。 (第二節結束) ----------------------------------------------- 第三節開始 【引起動機】 請各組學生利用5分鐘的時間討論並完成學習單「求生背包」。 教師檢視各組答案,給予回饋。 【求生金字塔】 1.教師介紹「求生金字塔」,包括裝備、訓練、知識和意志力,請學生將ABCD代號依文字描述填入正確的位置。 2.「求生金字塔」了解檢視 【求生檢核表】 1.教師引導分享。 2.教師補充說明:學生手冊第99頁資訊補給站 【分享與省思】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學生手冊第97頁「分享與省思」內容: (1)對自己而言,求生金字塔的哪一層準備度最弱,要如何加強? (2)想一想,經過本單元活動後,我增加了哪些災難應變的知識、技能與策略? 2.教師歸納 | 15 10 10 5 3 20 10 10 2 10 10 10 10 | 滅火器 救命背包學習單 | ||||
回饋與統整 | 教師歸納統整,並再次提醒防災準備的重要。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