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北投國中107學年社會領域防災教育教案:颱風災害與應對策略

格式
doc
大小
59 KB
頁數
1
上傳者
administrato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09-25,离现在 7 2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北投國中107學年度1學期社會領域防災教育議題融入教學教案設計

颱風

設計者

王人禎

臺灣的氣象災害

授課時間

45分鐘

教學目標

1.能說明形成颱風的環境條件及定義。

2.能了解颱風行進的方式與西南氣流造成西南部災害之關係。

3.能說出颱風可能帶來哪些災害。

4.能說出可降低颱風所帶來災害程度之作法。

5.能體悟颱風可能造成災害但仍是臺灣主要的水資源來源。

分段能力指標

1-4-1 1-4-2 1-4-7

教學資源

課本、投影片

評量方式

口頭報告、學習單


教學流程

內容說明

時間

備註

引起動機

以颱風的衛星照片和網路新聞照片,由學生反應帶出主題

2分鐘


發展活動

1.能說明形成颱風的環境條件及定義。

2.利用「颱風路徑統計圖」說明颱風經常路徑臺灣的方向和地區。

3.說明颱風的氣流旋轉方向,並以莫拉克颱風為例,解釋西南氣

流容易造成臺灣西南部災害的原因。

4.說明颱風輕颱後帶來的災害類型:水災、土石流、海水倒灌。

5.說明可降低颱風所帶來災害程度之作法:加強水土保持、減少高山地區之開發、不要過度抽取地下水。

6.小組討論:

提供2015年蘇迪勒颱風和2018山竹颱風之路徑圖,請學生分組討論:(1)受颱風影響之地區、(2)該地區可能出現的災害、(3)可降低災情的作法。

20分鐘



15分鐘


回饋與統整

1.教師做歸納統整

(1).總結因颱風路徑之不同,對各地區會造成不同的影響和災害

(2).解釋颱風雖可能造成重大災害但仍是臺灣主要的水資源來源。

2.表揚優勝小組。

5分鐘


3分鐘


[在此鍵入]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