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教材教案評選方案

格式
docx
大小
88.03 KB
頁數
22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7-02-24,离现在 8 24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06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

教材發展與推廣計畫--優良教材教案評選

壹、目的:

為全面普及本市防災教育推廣,深化教學廣度及深度,期藉辦理全市教案甄選,以激發全市教材發展能量,達成符合本市在地化教材開發之目的,俾深植全市市民災害防救概念。

貳、優良教材教案評選辦法:

一、徵選對象

()本市公私立各級學校(含幼兒園),各校至少送件一件

()對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有興趣者皆可報名參加,可以個人或團隊(作者最多以三人為限)的方式報名參選。

二、徵選主題

()參賽之教材設計主題和教學概念需與「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學習內容」相關(國小、國中、高中見附件二幼兒園見附件三)。

()教材請以幼兒園、國小、國中或高中職學生為教授對象。

()教材主題分為「災害與防救」、「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和「氣候變遷之影響與調適」等三個組別,請擇一主題參賽。

三、繳件作業規定

()收件時間:即日起至10655日(五)下午4時。

()每人或每個團隊,至多以報名三件教材為限,若同時跨個人與團體者,件數加總亦不得超過三件,完成報名程序者即可參加。

()各校()至少送件一件,送件份數亦列入年度考評加分項目中。

()各學制獨立繳交—完全中學之國中、高中學制,以及國小及其國小附幼等應分別繳交

()繳交以聯絡箱或郵寄報名方式(郵戳為憑,甄選報名表及教材教案均需一式3份,請附上紙本及電子光碟,缺一者,視為未完成報名)寄送至承辦學校。

幼兒園組—

1.公立幼兒園(大安、文山、信義、士林、內湖、松山區):信義幼兒園唐佩愉組長(聯絡箱320)電話:27297527#16、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6424號。

2.公立幼兒園(中山、中正、大同、萬華、北投、南港區)北投幼兒園謝雪珍組長(聯絡箱:323)電話:28237022、地址:臺北市北投區明德路2085號。

3.私立幼兒園:士林幼兒園謝淑華老師(聯絡箱:317)電話:28853842#16、地址:臺北市士林區通河街1792

國小組—景美國小陳佳雯主任 (聯絡箱:077)

臺北市文山區景文街1082932-2151#120

國中組—福安國中許尤美主任 (聯絡箱:202)

臺北市士林區延平北路72502810-8766 #120

高中職組—百齡高中劉文正主任(聯絡箱:242)

臺北市士林區承德路4177號、28831568#512

信封請註明「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教材教案徵選」。

四、報名作業

報名文件請至https://sites.google.com/view/tp-disasterplan下載,包含:「徵選報名表」(附件一)、「教材設計表」(附件二三)及「作品版權聲明書」附件五,請依附件之表格撰寫。教材之審查內容包括:教案學習單教學成效評量教學省思參考或補充資料。請注意著作財產權,教材中若有引用著作權資源,請標明來源出處。

五、獎勵辦法

獎項

名額

每位作者

每件獲獎作品獎勵

特優

15

特優獎狀、小功1

禮券2000

優選

25

優選獎狀、嘉獎2

禮券1000

佳作

25

佳作獎狀、嘉獎1

禮券500

入選獎

入決審者

獎狀


六、徵選期程

七、評選委員

邀集災害與防救和氣候變遷之影響與調適等二個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和實務教師,組成「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教材教案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

八、評選方式聘請防災教育相關學者專家成立評選小組進行評選。

()教學目標(30%)

教學目標、設計理念、能力指標能達到防災教育的目標─「災害與防救」、「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和「氣候變遷之影響與調適」

()教學活動(30%)

  1. 教學設計是否可融入在學科領域中進行。

  2. 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流程具在地性、連結性、實用性、創新性及執行性,時間分配的合宜性等。

()教學資源(20%):教材、媒體或學習單等的設計與運用情形。

()教學評量與省思(20%):兼顧形成性及總結性的多元評量與教學省思。

()其他注意事項:

  1. 非依格式撰寫稿件者,一律不予計分。

  2. 資料外觀是否美觀、包裝是否精美等表面效度均不在評分之列。

  3. 參選教案不得以過去獲獎作品繳交,並不得一稿多投。

九、其他事項

()參加徵選之教材,若有侵犯他人著作權或智慧財產權而涉訟者,應自行負相關法律責任,主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獲獎勵之教材,若經證實違反上述規定者,主辦單位有權撤銷其資格並追回獎金及獎項。

()參加徵選之教材,若與徵選內容不符或表件填報不完整,將視同放棄參賽資格。

()本活動獎項視評審審議結果,得以從缺。獲選作品需授權由本局建置於防災教育網上,版權屬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所有

()辦理單位對徵選內容與相關事項保有修改之權利。

()凡參加報名者,視為已閱讀並同意遵守本活動之規定。

()各校至少送件一件,該校作品若榮獲佳作以上,業務承辦人嘉獎乙次。

()教學設計參賽作品文稿格式:

1.標題以標楷體16號字型繕打。

2.內文均以標楷體12號字型、單行間距繕打,並插入頁碼。

3.一份教學設計稿件,以15-20頁為限。

4.版面之邊界請勿更改(上、下各2.54公分;左、右各3.17公分)

5.如有多媒體檔案則全部控制在12MB以內。

6.資料外觀是否美觀、包裝是否精美等表面效度均不在評分之列,故請響應環保,勿作過度包裝,平實呈現即可。

7.幼兒園組請用附件()格式,國小、國中、高中職組請用附件()格式。

()獲優選以上獎項之作品,將安排作者於本市106年度防災教育教案發表教師增能研習會中,分享教學設計理念,並於當日頒發禮券。

()榮獲特優/優等及佳作之優良作品將彙編成光碟,作為充實防災教育教學、資源共享之參考。

(十一)本教案甄選為本市重大推廣政策,各校均須參與,凡至收件截止日止仍未繳件單位,一律納入校長年度考核評比依據。

(十二)有關教案甄選細節諮詢請逕洽:高中請洽:百齡高中劉文正主任,電話(02)28831568#512;國中請洽:福安國中許尤美主任,電話:(02)2810-8766分機120;國小請洽:景美國小陳佳雯主任,電話:(02)2932-2151#120;幼兒園請洽:信義幼兒園陳美君園長,電話:(02)2729-7527


参、本案奉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

附件一

06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

優良教材教案徵選報名




收件號碼

(由承辦學校填寫)

主題

名稱


作 者

基本資料

第 一 作 者

第 二 作 者

第 三 作 者

姓名




服務學校




職稱




聯絡地址


聯絡電話

(O)

(H)

(行動)

(O)

(H)

(行動)

(O)

(H)

(行動)

E-mail


傳真號碼


備註

  1. 本報名表及教學設計文稿紙本各3份,並將文稿WORD電子檔、文稿PDF電子檔及其他相關教學資料(如教材、素材、學習單……等)燒製成光碟1份,106551600送交指定學校彙整。

  2. 敬請填寫切結事項,未簽具者一律退件。

切結事項

(由第一作者簽具)

  1. 本人保證所列作者符合「徵稿參加對象」。

  2. 本人保證著作無剽竊、抄襲及違反學術倫理或有侵害他人著作財產權之事項

  3. 本人已熟知比賽須知及實施計畫所列規範,倘違反規範而獲獎者,其獎狀及獎金收回,並視情節予以議處。

  4. 本人同意所投文稿之版權,提供臺北市教育局出版或建置防災教育網站等使用。

第一作者 具結人:

承辦人: 單位主管: 校長:

1

附件二

06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優良教材徵選活動教材設計表

標題(16號字型)

作者名

摘要

摘要內文


關鍵字:

  1. 教學活動設計架構圖



  2. 教學活動設計表

    教學設計名稱


    教學設計者

    (須與報名表的作者一致)

    適用學程

    國小 國中 高中

    建議教學時間

    (4節為限)


    防災教育主題

    災害與防救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之影響與調適

    科別/版本/

    領域/單元/


    設計理念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認知、情意、技能)

    具體目標(與單元目標相對應)




    參考資料

    書籍:

    影片:

    學習單:

    網站:

  3. 教學活動設計流程(一個單元以4節課為設計原則。請自行增加表格使用。)

具體目標

教學設計流程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與標準


【準備活動】


【發展活動】


【綜合活動】





肆、教學省思




伍、教學活動照片(可自行增加)

照片

照片

說明

說明

陸、附件:教學相關資料 (可掃描成圖檔附在下方)




一份稿件以15-20頁為限※



1

附件三

06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

優良教材徵選活動教材設計表

標題(16號字型)

作者名

摘要

摘要內文


關鍵字:

  1. 教學活動設計架構圖



  2. 教學活動設計表

教學設計名稱

(主題名稱)


教學設計者

(須與報名表的作者一致)

活動名稱


教學時間


適用年齡


適用學程

幼兒園

建議教學時間


防災教育主題

災害與防救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之影響與調適

設計理念

(活動緣起)





教學內容

學習指標

防災素養

指標

教學資源











參、教學省思




肆、教學活動照片(可自行增加)

照片

照片

說明

說明

照片

照片

說明

說明

伍、附件:教學相關資料 (可掃描成圖檔附在下方)




一份稿件以15-20頁為限※

附件四

小學生應具備的防災素養

學習階段

國民小學(12年級)

宗旨

建立對危險、災害的基本認識、訓練避災及自我保護能力

目標

1.建立學生有關危險及災害的正確知識與概念。

2.培養學生具備對危險或災害之警覺意識。

3.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觀。

4.訓練學生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

素養類別

項目

編號

對應之素養內涵

防災知識

災害知識

A1

能認識環境中常見的警報(告)號誌及訊息的意義。

A2

能說出危險或災害的名稱或事件。

A3

能描述生活環境中的危險或災害。

防備知識

A4

能敘明生活周遭環境中潛在的危險或災害。

A5

能說出避免危險或災害發生的方法。

應變知識

A6

能知道危險發生時該如何避開,或災害發生時的逃生方式。

A7

能知道災害發生時的通報及求救方法。

防災態度

防災

警覺性

A8

)能運用五官來察覺環境中可能發生的危險或災害。

防災

價值觀

A9

能體認當危險或災害發生時,最先要保護身體安全。

A10

能體認做好防範危險或災害的工作是必要的。

防災

責任感

A11

體認到自己有責任照顧好自己,並避免受到危險或災害的波及。

A12

能避免從事危險行為,以免威脅他人及自身的生命安全。

防災技能

準備活動

A13

能配合家庭或學校減少危險、防災演練的準備工作。

應變能力

A14

能在危險、災害發生時做出正確的避災動作或迅速脫離災害環境。

A15

當發現或覺得有危險或災害警報發生,能告知家人、朋友或師長。

)代表此為一般性防災素養指標,但此指標又與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極端氣候及複合式災害有關。


學習階段

國民小學(34年級)

宗旨

建立對災害、危險的基本認識,了解防災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避災。

目標

1.建立學生正確的災害知識與概念。

2.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觀。

3.訓練學生進行防災準備及如何有效避災。

素養類別

項目

編號

對應之素養內涵

防災知識

災害知識

B1

能列舉災害對人體所造成的傷害。

B2

能覺察到災害發生前的徵兆、現象。

B3

能知道各種災害發生的可能原因。

防備知識

B4

能描述災害預防與個人安全之間的關係。

應變知識

B5

具備災害發生時安全求生的知識。(能描述家庭防災卡的內容及用途)

B6

能了解災害發生尋求協助的管道。

防災態度

防災

警覺性

B7

能覺察周遭環境的變化。

B8

能注意,並了解災害相關訊息。

防災

價值觀

B9

能了解防災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防災

責任感

B10

能體認防災準備是自己日常生活中應作的工作。

B11

能隨時注意自己與同伴的安全。

B12

能體認自己有責任協助防災工作之準備。

防災技能

準備活動

B13

能參與防災、減災相關的演練行動。

B14

具備理解災害相關訊息的能力。(能協助準備家庭防災卡)

應變能力

B15

能在災害發生時做出正確的避災反應。

B16

能在災害發生時或災害發生後迅速脫離災害環境。


學習階段

國民小學(56年級)

宗旨

建立基礎防災知識,培養積極防災態度,認同防災工作之價值,並具備自我避難求生技能及能協助部分的防災工作。

目標

1.建立學生正確的防災知識與概念。

2.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觀,並能關懷身邊的家人及同伴。

3.訓練學生避難求生的能力及協助部分防災工作的能力。

素養類別

項目

編號

對應之素養內涵

防災知識

災害知識

C1

能說出常見災害的類型。

C2

能知道所居住的地區或所處的環境可能發生何種災害或危險。

C3

能知道各種災害發生的現象與主要原因 (自然災害是人為因素過度改變環境所導致;人為災害則因能源資源不當安裝使用所導致) 。

C4

能了解災害對於人類生命、生活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防備知識

C5

能列舉災害預防的準備工作。

C6

能區別各項災害的防範措施。

應變知識

C7

具備災害發生時的安全求生知識。

C8

能列舉災害發生尋求協助的管道。

防災態度

防災

警覺性

C9

能察(警)覺所處生活環境的潛在危險或不安全之處。

防災

價值觀

C10

能知道做好防災工作能減少災害所造成的損失與傷亡。

C11

能明白避免災害是尊重他人和自身的生命意義。

防災

責任感

C12

能體認自己有責任協助作好部分的防災工作。

C13

能知道因人類過度使用化石能源,造成異常天候發生的頻率增加。

C14

能在災害發生時(後),能關懷、照料同伴及家人。

C15

能在災害發生時(後),運用適當的途徑(如1991留言平臺等)告知家人近況。

防災技能

準備活動

C16

能依據師長指導及防災訊息,協助防災準備工作。

應變能力

C17

能描述災害訊息,並做出正確的反應。

C18

能在災害發生後主動尋求協助。

代表此一防災素養指標即為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極端氣候及複合式災害相關的防災素養。


國中學生應具備的防災素養

學習階段

國民中學

宗旨

建立完整之防災與應變知識,具備災害警覺意識、熟悉防災器具使用方式及初步救護之能力。

目標

1.建立學生災害防範與應變的知識與概念。

2.加強學生災害警覺意識。

3.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觀。

4.訓練學生熟悉防災器具使用及初步救護的能力。

素養類別

項目

編號

對應之素養內涵

防災知識

災害知識

D1

能分辨常見災害的類型與其定義。

D2

能說明生活環境中可能造成傷害的危險因素。

D3

能指出國內與國外各種類型災害事件,並能加以說明。

防備知識

D4

能熟悉防範災害的方法與程序。

D5

能指出當災害發生時,生活環境中的避災地點及逃生路線(包括:能繪製出初步防災地圖,並知道社區防災救護中心的資訊)

應變知識

D6

能在災害發生時能採取妥適應變措施。

D7

能在災害發生後知道如何協助進行救護。

防災態度

防災警覺性

D8

能注意生活環境中災害防範的資訊。

D9

能保持警覺心留意環境中潛在的危險。

防災價值觀

D10

能體認防災的意義、重要性與價值。

D11

能體認救護工作的意義、重要性與價值。

防災責任感

D12

能主動發現所處環境之潛在危險,並報告師長及家人。

D13

災害發生時在確保自身安全及無危害前提下,能主動幫助他人。

D14

能體認自己可以和家人或同學合作,完成部分的防災或救護工作。

防災技能

準備活動

D15

能參與並熟悉防災器具、設備使用之訓練

D16

能參與災害救援救護相關的訓練。

應變能力

D17

能在災害發生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及適當因應行動。

D18

能在災害發生時做出正確之救護措施。

D19

能在災害發生時鎮定正確通報災害地點與情境。

D20

能讓自己和他人脫離危險和災害的威脅。

高中職學生應具備的防災素養

學習階段

高級中學、高級職校

宗旨

建立正確的防災知識,養成積極主動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災及救護技能。

目標

1.充實學生防災、救災與應變之知識。

2.培養學生積極主動之防災救災態度與觀念。

3.培養學生具備防災、應變與救災防救技能。

素養類別

項目

編號

對應之素養內涵

防災知識

災害知識

E1

能說出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與特性。

E2

能分析災害發生的過程以及其與人、環境之間的關連性。

防備知識

E3

能了解災害預防的工作項目與步驟。

E4

能分析出生活環境中引發災害的因子,並設法加以改善。

E5

能了解本地可能發生哪些複合式的災害,並及早因應及防備。

應變知識

E6

能在災害發生時,採取適當應變措施與救援行動。

E7

能了解不同類型災害發生後,處理及救援的順序。

防災態度

防災警覺性

E8

能留意各項防災警訊出現異常,並做出正確之反應。

E9

能留意各項防災設施是否可以正常操作使用。

E10

能警覺自身生活空間的危險因子,並設法排除以維持安全環境

E11

能覺察環境的安全狀況及永續性,並加以維護及改進。

防災價值觀

E12

能理解災害預防勝於災後的處理。

E13

能體認防災是社會資本投入災害處理的最好方法。

防災責任感

E14

能體認防災救護工作是個人應盡之責任。

E15

能主動將防災資訊傳遞給他人,並和師長或家人討論如何減少潛在危險或災害的發生。

E16

當有災害發生,有責任協助學校及社區進行防災及救護工作。

防災技能

準備活動

E17

能操作生活中的各項防災、救援設備與器具。

E18

能瞭解所處環境的避難路線與場所所在地方。

應變能力

E19

能在災害發生時選擇正確的避災方式與場所。

E20

能在災後協助社區或學校進行災後救援工作。

代表此一防災素養指標即為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極端氣候及複合式災害相關的防災素養。

1

附件五

06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優良教材徵選活動

作品版權聲明書

本人同意將參加「106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優良教材徵選活動獲獎作品,提供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印行,並供所屬公私立學校、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基於教學與研究之目的無償使用,且保證所提供之內容絕無抄襲或侵犯他人著作權、肖像權之情事,如有涉及違法等情事,概由本人自負刑責。特立此書為憑。

此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立 書 人(第一作者): (簽名)

身分證統一編號:


戶籍地址:


服務機構


連絡電話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附件六

兒防災素養內涵及能力對應指標

建立防災的基本認識,訓練幼兒學習自我保護能力

目 標

1.建立幼兒正確的防災知識與概念。

2.培養幼兒具備生活常見災害之警覺意識。

3.培養幼兒正向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

4.培養幼兒具備防災的自我保護能力。

素養類別

項 目

編號

對應之素養內涵

對應之能力指標

防災知識

災害認知

A1

能說出災害對自身及生活週遭環境的影響

A1-1能說出常見災害對家庭生活的影響

A1-2能說出常見災害對幼兒園學習生活的影響

A1-3能說出常見災害對社區生活的影響

A2

能知道生活週遭環境中可能發生的災害

A2-1能說出生活中可能遭受的常見災害名稱

A2-2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災害的特徵

A2-3能說出天然災害與人為事故的差異

防備知識

A3

能說出生活週遭環境中可能形成災害的原因

A3-1能說出各項常見災害發生的可能原因

A3-2 能說出當人類不愛護環境時,會對自然可能產生的災害

A4

能描述災害預防與自身安全之間的關係

A4-1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災害的預防方法

A4-2能說出自身能力可及的災害預防方法

A4-3能舉例說明各項災害預防方法對自身安全保障的關係

應變知識

A5

能知道災害發生時的逃生方式

A5-1能舉例說出家庭常見災害發生時的逃生方式

A5-2能舉例說出幼兒園常見災害發生時的逃生方式

A5-3能舉例說出社區常見災害發生時的逃生方式

A5-4能簡要說明幼兒園逃生路線圖的放置位置與內容

A6

能說出災害發生時的求救方法

A6-1能說出聯繫113110119的時機與操作方法。

A6-2能說出災害發生時的求救對象與時機

防災態度

防災警覺性

A7

能留意生活週遭環境的變化

A7-1能舉例說出自身曾經遭受災害的經驗

A7-2能與同儕或師長分享氣象預報的資訊

A7-3能留意親、師、友的互動變化,並嘗試描述之

A8

能察覺生活週遭環境中可能發生的災害

A8-1能指出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災害與地點

防災價值觀

A9

能了解保護自身安全的重要

A9-1能說出愛惜生命的重要性

A9-2能說出愛惜環境的重要性

A10

能知道防災工作的重要性

A10-1能說出對防災人員的感謝

A10-2能說出惡作劇與不當行為對防災行動的負面影響與後果

A10-3能對遭受災害影響的親、師、友表達關心

A10-4能說出各項防災工作對於保障自身安全的幫助

防災責任感

A11

能將防災融入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A11-1能說出掌握災害訊息的常見管道。

A11-2能說出自己在生活中可做的防災行動

A11-3能與家人分享防災的重要性

A12

能在生活中隨時注意自身的安全

A12-1能知道災害發生時逃生的方法

A12-2能說出可能影響防、救災工作的行為與可能後果

A12-3能說出在家庭中可以幫助家長的防災行為

A12-4能說出在幼兒園中可以幫助師長的防災行為

A12-5能說出在社區他人中可以幫助家長的防災行為

防災技能

準備行動

A13

能聽從年長者指示配合執行防災、減災相關準備工作

A131能適切轉述親師有關防災工作的提醒與做法

A132能聽從年長者的指示,協助安撫同儕或弟妹的不安情緒

A13-3能不慌張地聽從年長者的防減災指示

A14

能聽從年長者指示參與防災

A14-1能正確完成年長者指示的防減災演練行動

A14-2能知道幼兒園中約定的逃生路線,並完成演練動作。

A14-3能知道家庭中約定的逃生路線,並完成演練動作。


應變行為

A15

能做出防災的自我保護動作

A15-1能適切的描述災害發生的過程與內容。

A15-2能察覺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災害並主動尋求協助

A15-3 能說出防災的自我保護口訣並做出相映動作。

A16

能聽從年長者指示迅速脫離災害環境

A16-1能依據幼兒園的逃生路線圖,正確的脫離災害環境

A16-2能依據家庭的逃生路線圖,正確的脫離災害環境

A16-3能辨別災害發生的類型,並說出脫離災害環境的方法

A16-4能依據年長者的指示,完成迅速脫離災害環境的約定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