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1
,离现在 3
年 21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幼兒園專用
幼兒園專用
04
1
2
3
幼兒園與防災教育
壹、學前階段防災教育的相關規定 ....................................
一、災害防救教育相關規定 .......................................
二、幼兒教育相關規定 ..............................................
貳、幼兒安全意識的建立 .................................................
參、防災及幼好生活 ........................................................
一、連結《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實施防災教育 ...
二、幼兒園防災教育實施通則 ....................................
火災
壹、火災安全教育的知識 .................................................
一、火災對生活的影響 ..............................................
二、火災安全教育的重要知識 ....................................
貳、火災安全教育的技能 .................................................
一、覺察與辨識 ........................................................
二、求生能力 ...........................................................
參、火災安全教育的教保活動建議 ....................................
一、教學目標 ...........................................................
二、教學內容/方法 ...................................................
三、教學評量 ...........................................................
地震災害
壹、地震災害安全教育知識 ..............................................
一、地震災害對於生活的影響 ....................................
二、地震安全教育的重要知識 ....................................
貳、地震災害安全教育技能 ..............................................
一、覺察與辨識 ........................................................
二、求生與應變 ........................................................
三、生活預防 ...........................................................
參、地震災害安全教育的教保活動建議 .............................
一、教學目標 ...........................................................
二、教學內容/方法 ...................................................
三、教學評量 ...........................................................
007
007
008
010
011
011
012
016
016
016
026
026
028
030
030
030
032
040
040
041
045
045
046
046
055
055
057
058
1
1
2
3
幼兒園與防災教育
壹、學前階段防災教育的相關規定 ....................................
一、災害防救教育相關規定 .......................................
二、幼兒教育相關規定 ..............................................
貳、幼兒安全意識的建立 .................................................
參、防災及幼好生活 ........................................................
一、連結《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實施防災教育 ...
二、幼兒園防災教育實施通則 ....................................
火災
壹、火災安全教育的知識 .................................................
一、火災對生活的影響 ..............................................
二、火災安全教育的重要知識 ....................................
貳、火災安全教育的技能 .................................................
一、覺察與辨識 ........................................................
二、求生能力 ...........................................................
參、火災安全教育的教保活動建議 ....................................
一、教學目標 ...........................................................
二、教學內容/方法 ...................................................
三、教學評量 ...........................................................
地震災害
壹、地震災害安全教育知識 ..............................................
一、地震災害對於生活的影響 ....................................
二、地震安全教育的重要知識 ....................................
貳、地震災害安全教育技能 ..............................................
一、覺察與辨識 ........................................................
二、求生與應變 ........................................................
三、生活預防 ...........................................................
參、地震災害安全教育的教保活動建議 .............................
一、教學目標 ...........................................................
二、教學內容/方法 ...................................................
三、教學評量 ...........................................................
007
007
008
010
011
011
012
016
016
016
026
026
028
030
030
030
032
040
040
041
045
045
046
046
055
055
057
058
2
4
5
6
7
風災與水災
壹、風水災安全教育的知識層面 .......................................
一、風水災對生活的影響 ..........................................
二、風水災安全教育的重要知識 ................................
貳、風水災安全教育的技能層面 .......................................
一、覺察與辨識 .......................................................
二、求生與應變 .......................................................
三、生活預防 ...........................................................
參、風水災安全教育的教保活動建議 ................................
一、教學目標 ...........................................................
二、教學示例 ...........................................................
三、教學評量 ...........................................................
坡地災害
壹、坡地災害的安全教育知識 ..........................................
一、坡地災害對生活的影響 .......................................
二、坡地災害安全教育的重要知識 .............................
貳、坡地災害安全教育技能 .............................................
一、覺察與辨識 .......................................................
二、求生與應變 .......................................................
三、生活與預防 .......................................................
參、坡地災害安全教育的教保活動建議 .............................
一、教學目標-知識、態度、技能 .............................
二、教學內容/方法 ..................................................
其他災害
壹、認識其他災害 ...........................................................
貳、各種常見其他災害 ....................................................
一、電器使用安全 ....................................................
二、生物病原防疫安全 .............................................
三、生活防災 ...........................................................
四、空氣品質 ...........................................................
參、其他災害的教保活動建議 ..........................................
一、生活防災教學目標--預防、整備與行動 ................
二、呼應課程綱要的學習 ..........................................
三、危機意識與心理建設 ..........................................
幼兒園校園災害防救計畫與教學資源
壹、幼兒園校園災害防救計畫 ..........................................
一、建立幼兒園概況基本資料 ...................................
二、設置幼兒園災害防救組織 ...................................
貳、我國的防災教學資源 .................................................
一、災害防救資源 ....................................................
二、學前教育資源 ....................................................
參、國外的防災教學資源 ...............................................
一、美國的防災相關資源 ..........................................
二、日本的防災相關資源 ..........................................
070
072
076
077
077
079
081
083
084
085
089
096
096
096
102
102
103
104
104
104
107
114
114
114
115
119
120
121
121
122
123
128
128
129
131
131
132
132
132
134
3
4
5
6
7
風災與水災
壹、風水災安全教育的知識層面 .......................................
一、風水災對生活的影響 ..........................................
二、風水災安全教育的重要知識 ................................
貳、風水災安全教育的技能層面 .......................................
一、覺察與辨識 .......................................................
二、求生與應變 .......................................................
三、生活預防 ...........................................................
參、風水災安全教育的教保活動建議 ................................
一、教學目標 ...........................................................
二、教學示例 ...........................................................
三、教學評量 ...........................................................
坡地災害
壹、坡地災害的安全教育知識 ..........................................
一、坡地災害對生活的影響 .......................................
二、坡地災害安全教育的重要知識 .............................
貳、坡地災害安全教育技能 .............................................
一、覺察與辨識 .......................................................
二、求生與應變 .......................................................
三、生活與預防 .......................................................
參、坡地災害安全教育的教保活動建議 .............................
一、教學目標-知識、態度、技能 .............................
二、教學內容/方法 ..................................................
其他災害
壹、認識其他災害 ...........................................................
貳、各種常見其他災害 ....................................................
一、電器使用安全 ....................................................
二、生物病原防疫安全 .............................................
三、生活防災 ...........................................................
四、空氣品質 ...........................................................
參、其他災害的教保活動建議 ..........................................
一、生活防災教學目標--預防、整備與行動 ................
二、呼應課程綱要的學習 ..........................................
三、危機意識與心理建設 ..........................................
幼兒園校園災害防救計畫與教學資源
壹、幼兒園校園災害防救計畫 ..........................................
一、建立幼兒園概況基本資料 ...................................
二、設置幼兒園災害防救組織 ...................................
貳、我國的防災教學資源 .................................................
一、災害防救資源 ....................................................
二、學前教育資源 ....................................................
參、國外的防災教學資源 ...............................................
一、美國的防災相關資源 ..........................................
二、日本的防災相關資源 ..........................................
070
072
076
077
077
079
081
083
084
085
089
096
096
096
102
102
103
104
104
104
107
114
114
114
115
119
120
121
121
122
123
128
128
129
131
131
132
132
132
134
004
防災教育手冊
防災教育手冊
005
防災教育手冊
防災教育手冊
006
本手冊的編寫動機出發於幼兒園夥伴的相互提醒 :
我們希望園舍安全—因為我們背負保謢幼兒生命安全的責任。
我們希望面對災害時,我們和幼兒們都有應變能力,並且做對求生動作。
我們要建立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幼兒園裡被稱為老師的教師、教保員,對應自己被賦予責任的班級以及幼兒的實際狀況,應用適當的學習
原理及遊戲相關理論進行教保活動。本手冊希望達成協助幼兒園老師們認識生活環境裡的災害風險,進而
在教保工作中讓幼兒理解潛藏在生活周邊,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各種危險,建立安全意識,建構自我保護
能力的目標。第二至六章專章討論火災、地震、水災、坡地災害及其他災害,並且編寫幼兒園教保活動建議 ;
本章從法規分析幼兒園防災教育的定位與內容。以下,「壹、學前階段防災教育的相關規定」從現行法規
討論學前教育和防災教育;「貳、學前階段幼兒安全意識的建立」說明教育部對於幼兒園防災教育定位;
「參、防災及幼好生活」從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觀點討論防災教育的意義及實施原則。
幼兒園與防災教育
1
PA
R
T
007
《災害防救法》規定各級政府應實施災害防救教
育。《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規定 2 歲以上至進入
國民小學就學之幼兒有接受適當教育及照顧之權
利。下列分防災教育與幼兒教保兩部分,從法規
層面分析幼兒園防災教育主管機關的相關規定。
一、災害防救教育相關規定
災害防救法
2000
年訂定的《災害防救法》( 最近一次修正
為 2019 年 ) 第 4 條規定災害防救主管機關在中
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 ( 市 )
為縣 ( 市 ) 政府。同法第 6 條規定行政院設中央
災害防救會報,決定災害防救之基本方針、核
定災害防救基本計畫及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
機關之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同法第 22 條則是就
各級政府平時應依權責實施項目加以規定,詳
細條文如下: 為減少災害發生或防止災害擴大,
各級政府平時應
依權責實施下列減災事項:
要言之,各級政府都有實施災害防救教育、訓
練及觀念宣導,建置災害防救體制的責任。
教育部主管各級學校及所屬機構災害防
救要點
前身為 2003 年發布之《教育部各級學校校園
災害管理要點》,2014 年 11 月修正名稱為《教
育部主管各級學校及所屬機構災害防救要點》,
明確將幼兒園辦理災害防救事項納入。2020 年
7
月 22 日修正發布部分規定,並自 2020 年 8
月 1 日生效,幼兒園相關部分不變。總計十三
要點中,第九至十三點對於幼兒園及學校實施
災害準備工作,有明確具體規範。摘錄如下:
壹、學前階段防災教育
的相關規定
災害防救上必要之氣象、地質、水文
與其他相關資料之觀測、蒐集、分析
及建置。
災害潛勢、危險度、境況模擬與風險
評估之調查分析,及適時公布其結果。
地方政府及公共事業有關災害防救相
互支援協定之訂定。
災害防救團體、災害防救志願組織之
促進、輔導、協助及獎勵。
災害保險之規劃及推動。
有關弱勢族群災害防救援助必要事項。
災害防救資訊網路之建立、交流及國
際合作。
其他減災相關事項。
災害防救計畫之擬訂、經費編列、執行
及檢討。
災害防救教育、訓練及觀念宣導。
災害防救科技之研發或應用。
治山、防洪及其他國土保全。
老舊建築物、重要公共建築物與災害防
救設施、設備之檢查、補強、維護及都
市災害防救機能之改善。
008
第九點 ➜ 為強化聯繫並於災害發生或有發生
之虞時能迅速傳遞訊息,各直轄市政府教育局
與各縣(市)政府、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校、幼兒園及機構應充實通訊及必要資訊設
備,並與本部通報系統聯結,以確保通報網絡
暢通,並建置緊急聯絡人(首長、業務主管、
業務承辦人)資料於本部校安中心網站;緊急
聯絡人員如有異動,應隨時辦理更新作業。
第十點 ➜ 學校應定期蒐集分析校內災害事件
類型,檢討校園安全及災害防救工作狀況,並
得據以辦理獎懲,提升實施成效。
本部對於學校、機構及個人執行災害防救工作
有顯著功勞者,應予以表彰。
第十一點 ➜ 為推動防災教育,學校、機構應
編列預算支應。
第十二點 ➜ 本部得將下列事項,納入統合視
導或訪視項目:
第十三點 ➜ 各直轄市政府教育局及各縣(市)
政府得準用本要點規定,督導主管學校及幼兒
園辦理災害防救工作。
幼兒園依教育部主管各級學校及所屬機構災害
防救要點規定,撰寫校園災害防救計畫。地方
政府也以此要點及教育部補助防災教育計畫,
審查所屬幼兒園的校園災害防救計畫。
二、災害防救教育相關規定
2011
年立法院通過《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該法並於次年(2012)元旦正式實施,即實
施所謂「幼托整合政策」,建立二歲至入國民
小學前幼兒之教育及照顧體系,依據該法制定
公布之教保服務相關法規逾四十則。
以下先說明《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再說明《幼
兒園與其分班設立變更及管理辦法》與幼兒園
實施防災教育之相關規定,有關《幼兒園教保
活動課程大綱》相關內容另於「肆、防災及幼
好生活」討論。
關 鍵 提 醒 :
對於園長/行政老師
1.
行事曆是否標記防災演練
(防災演練的類別、時間應該公開於幼兒園行事曆上)
2.
幼兒園校園防災計畫書是否完整
對於一般教保老師 (導師)
1.
清楚自己在幼兒園校園防災應變組織裡的職務
2.
防災演練日:哪一個幼兒沒有出席?上一次演
練時沒有出席的幼兒表現如何?
各直轄市政府教育局及各縣(市)政督
導其主管學校、幼兒園辦理災害防救事
項情形。
各直轄市政府教育局及各縣(市)政府統
籌規劃幼兒園應辦理災害防救事項情形。
009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立法目的在於保障 2 至
6
歲幼兒接受適當教育及照顧之權利,確立幼
兒教育及照顧之方針,促進幼兒身心健全發
展。於 2012 年公布實施後,迄今(2020 年)
有過四次修正,總計 59 條文。有關教保服務
機構就安全與緊急事件處理規定如下:
第二十五條 ➜ 教保服務機構應就下列事項訂
定管理規定、確實執行,並定期檢討改進。
幼兒園與其分班設立變更及管理辦法
本辦法制定公布於 2012 年 1 月 11 日,後歷經
三次修正,根據其立法總說明,第 39 至 44 條
的立法說明為「幼兒園應確保幼兒到園、離園之
安全;辦理防災計畫、事故傷害防治;緊急傷病
施救措施;園舍安全管理及門禁;辦理校外活動
應注意安全;知悉服務之幼兒園發生疑似性侵
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之通報義務等[1]。」
第四十條 ➜ 幼兒園應依相關規定,訂定公共
安全與複合型防災計畫及事故傷害防制規定,
並對園內相關人員及幼兒實施安全教育,定期
環境、食品安全與衛生及疾病預防。
安全管理。
定期檢修各項設施安全。
各項安全演練措施。
緊急事件處理機制。
辦理防火、防震、防汛、防海嘯、防核、人身
安全、避難逃生及事故傷害處理演練。 幼兒
園應保存前項演練及園內事故傷害相關之紀
錄,以備查考。
簡言之,幼兒園必須針對環境及人員建立安全
管理機制,並且落實演練。
安全教育幼兒園老師們必須用心思考的一個層
面。落實安全教育,訂定公共安全與複合型防
災計畫,定期辦理火災、地震、水災等避難逃
生演練是幼兒園的必要工作。鑒於安全教育的
重要,《教保服務人員條例》規定教保服務人
員每年必須參加 18 小時以上教保專業知能研
習,其中包含 3 小時以上安全教育相關課程。
教育主管機關有督導管理幼兒園責任,除了辦
理各項包含防災之能的安全教育研習之外,幼
兒園評鑑也將實施避難演練、建立包括天災之
緊急事件處理機制等列入檢核重點[2]。
010
幼兒依其生理、心理,有不同的發展目標與表
現,環境也是影響其表現的重要因素。例如:
2
歲與 5 歲幼兒之間,發展與表現有相當大的
差異,且即使同年齡幼兒之間也會出現發展落
差。適性發展、自主學習是學前教育階段的基
本原則。
幼兒在幼兒園接受教育與照顧的時間,短者
數週、數月,長則 3 年、4 年。幼兒園老師們
透過每日的教學與保育活動,培養幼兒基本
生活能力、良好生活習慣及自主的學習態度。
老師應該對應幼兒的身心發展狀況,規劃協
助其建立防災的基本認識與自我保護能力的
教保活動。根據教育部顧問室在 2010 年提
出的 5 歲幼兒防災素養內涵及能力對應指標
[3],下列 4 項目標可以視為幼兒園畢業前
的防災教學目標:
教育部於 2020 年提出建構韌性防災校園防災
願景[4],針對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
大學等階段研擬出各學習階段應要達成的防災
教育目標,幼兒園階段目標為安全意識、國小
階段目標為懂災害、會判斷,國中階段目標為
能自救、會互助,高中階段目標為協助學校與
社區,並能自主防災規劃及運作。
教育部於 2011 年至 2014 年以高災害潛勢中
小學為優先輔導與補助對象,推動「防災校園
網絡建置與實驗計畫」。2015 年開啟幼兒園
防災教育實驗示範園建置工作,至 2017 年完
成 26 所的輔導與建置。幼兒園數量龐大及公、
私立等樣態複雜,校園網絡建置推廣甚難,然
鑒於學前階段教育的重要性,幼兒又是災害發
生時脆弱性較高的族群,普遍建置幼兒園防災
校園,推動幼兒園防災教育,建立幼兒安全意
識是當前要務, 如何以幼兒為本位發展出合宜
的防災教育課程是幼兒園老師們的挑戰。
教保服務人員專業背景、教學理念不一。從臺
灣幼兒教育的發展歷史看來,幼兒教育的理念
已逐步從知識灌輸的論述,轉向自由遊戲或是
引 導 式 學 習。 幼 兒 的 學 習 圖 像 也 從「 專 心 聽
講」,轉化到「自信、主動、能與人合作、對
生活環境關心、有勇氣面對問題、有能力解決
問題」的樣貌。面對未來多變的社會,我們需
要培養幼兒擁有多元的能力[5]。
幼兒園防災教育的課程規劃不但須顧及幼兒階
段獨特的需求,同時也須關注各學習階段的銜
接,以利未來的學習。學前階段培養幼兒建立
安全意識作為國小階段懂災害、會判斷的基礎,
以至國中、高中、大學階段之自救、互助、協
助社區,最終達到自主防災規劃及運作之目標。
貳、幼兒安全意識的
建立
建立幼兒正確的防災知識與概念。
培養幼兒具備生活常見災害之警覺意識。
培養幼兒正向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
培養幼兒具備防災的自我保護能力。
圖 1-1 防災校園各學習階段目標願景圖
011
幼兒教育的理念在於提供幼兒自由遊戲或是引導
式學習。面對未來多變的社會,我們需要培養幼
兒擁有包括安全意識、自我保護的多元的能力。
臺灣各級政府相繼推動防災教育,並有向下扎
根幼兒園趨勢。例如:臺北市訂定幼兒園防災
教育中程計畫(2017 年 2 月 3 日)[6],以
提升幼兒園抗災能力為目標,以實現「防災.
及幼.好生活」為願景,是學前教育深耕,落
實幼兒防災知能學習之一例。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2017 年 8 月 1
日 ) 總綱揭示宗旨:陶養幼兒擁有愛人愛己、
關懷環境、面對挑戰、踐行文化的素養,並奠
定終身學習的基礎為其宗旨;使幼兒成為重溝
通、講道理、能思考、懂合作、有信心、會包
容的未來社會公民。本手冊以課程大綱的實踐
為依歸,提供幼兒有意義的防災教育學習方向。
參、防災及幼好生活
一、連結《幼兒園教保活動課
程大綱》實施防災教育
幼兒教育是各教育階段的基礎,《幼兒教育及
照顧法》揭示幼兒園教保服務之實施,應與家
庭及社區密切配合,以達成九項目標;其次,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訂立身體動作與
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及美感六大領
域,各領域分別訂立領域目標、課程目標,以
及學習指標[5],其中學習指標是依四個年
齡層(2-3 歲、3-4 歲、4-5 歲及 5-6 歲)的
分齡規劃。
幼兒園透過統整各領域課程的規劃與實踐,
陶養幼兒擁有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定義是:
「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
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5]。圖 1-2
列出課程架構與六大核心素養內涵:
圖 1-2 幼兒園課程大綱架構圖
總綱
宗旨 | 總目標 | 實施通則
身體動作
與健康
領域目標
課程目標
學習指標
領域目標
課程目標
學習指標
認知
領域目標
課程目標
學習指標
語文
領域目標
課程目標
學習指標
社會
領域目標
課程目標
學習指標
情緒
領域目標
課程目標
學習指標
美感
幼兒的六大核心素養
知覺辨識 | 表達溝通 | 關懷合作 | 推理賞析 | 想像創造 | 自主管理
012
二、幼兒園防災教育實施通則
參照《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5],茲
擬定以下七個防災教育實施通則,以期達成
培養幼兒安全意識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生活經驗及幼兒園的
教保目標編擬防災教育課程計畫,以統
整方式實施
防災教育課程計畫可以學年、學期為單位規
劃, 但 必 須 是 統 整 方 式 實 施、 與 長 期 計 畫 結
合。例如:配合國家防災日地震避難演練,將
避難演練活動結合認識校園活動融入 9 月主
題,依幼兒狀況設計為 1 週或數週的活動 ; 又
如針對各年齡層發展特性(2 歲或是 3 歲、4
歲、5 歲),或是新生、舊生不同的班級適應
程度,設計「認識老師」、「我要大聲說」、
「注意聽」、「我很會走路」、等察覺辨識環
境、訓練靈活展現基本動作技能的活動。覺察
辨識地震警報聲、幼兒園地震逃生路線、閱讀
逃生地圖等防災教育活動可以融入幼兒園教保
活動課程,連結幼兒健康安全教育,落實身體
健康、自我照顧及自我保護內涵。其他認知、
語文、 情緒、社會等各領域亦可統整實施。
依據幼兒園的課程取向,選擇適宜的教
材,規劃合宜的安全教育課程
安全包含有準確的求生 / 逃生動作,但是安全
意識的培養沒有絕對的標準教材。老師應從所
在地的生活環境中選材,設計符合辦園理念及
幼兒生活經驗的活動。例如:單元教學的幼兒
園可以設計時間、目標明確的「察覺火災」、
「地震」、「颱風來了怎麼辦」等單元教學活
動;採取蒙特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體系等教
學特色的幼兒園可以在日常作息中引導幼兒
討論用火、用水、用電等議題,培養災害相關
的 覺 知 辨 識、 表 達 溝 通、 關 懷 合 作、 推 理 賞
析、想像創造及自主管理等能力。
配合統整的教保活動課程計畫,規劃多
元的、持續的防災學習活動
教保服務人員須為幼兒規劃安全、正向與有意
義的學習情境,並隨著課程的變動而持續調
整,促進幼兒對生活環境與事物的持續探索,
覺知辨識:
運用感官,知覺自己及生活環境的訊
息,並理解訊息及其間的關係。
表達溝通:
運用各種符號表達個人的感受,並傾聽
和分享不同的見解與訊息。
關
懷合作:
願意關心與接納自己、他人、環境和文
化,並願意與他人協商,建立共識,解
決問題。
推理賞析 :
運用舊經驗和既有知識,分析、整合及
預測訊息,並以喜愛的心情欣賞自己和
他人的表現。
想像創造:
以創新的精神和多樣的方式表達對生活
環境中人事物的感受。
自主管理:
根據規範覺察與調整自己的行動。
013
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系統思考以及與他人溝通
並共同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颳風下雨地
震等自然現象,社區、學校避難逃生行動等文
化,都是生活環境中的文化與自然環境素材,
可以取材規劃為防災教育課程,提供幼兒主動
參與、親身體驗與擴展生活經驗的機會。
重視師生互動與信賴的關係,促進有效
學習
老師須對幼兒的需求有敏銳的覺察力,建立
親切、和樂接納的環境,與幼兒園同儕充分
的互動,建立幼兒自主的探索、自由學習的
環境,提高幼兒學習意願與成效。
可以分齡、混齡或融合教育的方式進行,
在協同合作溝通中,延展幼兒的學習
分齡教育方式或許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混齡
或融合教育的方式進行幼兒教保活動,也有利
於幼兒學得相互體諒及幫助、以及與他人分享
等利社會行為,在防災教育層面也很有意義。
照顧全體幼兒,尤其關照有特殊需求的
幼兒(包括區域弱勢、經濟弱勢和特殊
幼兒),提供合宜的教育方式
幼 兒 因 為 生 理 發 展、 心 理 狀 態、 家 庭 背 景、
環境因素及文化習慣的不同,即使相同年齡
的幼兒在各方面能力的表現也可能出現差異。
老師應透過其專業能力,覺察班級中有特殊
需求的幼兒,並提供必要的協助。
建立幼兒園、家庭與社區的網絡,經營
三者間的防災、抗災夥伴關係
幼兒園教師、教保員在師資職前培育階段學習
學前階段幼兒發展特性,關注幼兒在身體動作
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及美感等各
方面的成長,以及六大素養的陶養 ( 圖 1-2);
任職教保服務工作後,在關注眼前幼兒獨特的
發展任務,設計合宜的活動課程之餘,應率先
學習災害相關知識,建構防災素養,並進而配
合社區相關活動,提供或協助幼兒家庭及社區
建立災害防救資源,落實幼兒防災教育。
依 據《 幼 兒 教 育 及 照 顧 法 》,「 教 保 服 務 之
實 施, 應 與 家 庭 及 社 區 密 切 配 合 」( 同 法 第
11
條 ),「舉辦促進親子關係之活動」( 同法
第 12 條 ),因為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親密
互動關係,幼兒園實施防災教育可望帶動建
立三者間的防災、抗災夥伴關係。
本手
冊以下第二至七
章逐步建立災害及教學
資源,應有利於幼兒園老
師們自我檢視與應用,從幼
兒階段開始落實培育未來公
民應有的社會責任。各章末
提供數則幼兒學習單、親
子學習單示例,供老師
們構思防災教育時
的參考。
014
015
016
關於火災安全教育的知識,以下分別就火災對
生活的影響、以及火災安全教育的重要知識
等,說明如後。
一、火災對生活的影響
「一場火雖然沒有帶走我的生命,卻帶走了我
一輩子的幸福。」
「家人為什麼要救我,醫生為什麼要救我,覺
得自己的世界變了,晚上睡覺時,都會夢到一
些可怕的東西,例如火,就不敢睡覺。」
「從火災受傷後,一年多我已經動了 20 幾次
的手術,還是沒有辦法恢復原來模樣,現在只
有一句成語可以形容,就是體無完膚。我真的
好累,我的家人也好累,我對不起我的家人。」
「 橘 紅 天 空 彷 彿 末 日,2020 年 加 州 大 火 已 燒
毀超過 400 萬英畝土地。這場大火迫使數萬
居民撤離。」
「印尼雨林大火代價高,逃不出的毒煙瀰漫,
鄰近居民也被迫生活在霾害之中,肺已成為人
體空氣清淨機。」
「 近 代 史 上 最 嚴 重 的 野 生 動 物 災 難 」 最 新 研
究:澳洲森林大火使 30 億野生動物遭殃!這
是大火對環境及生態的傷害。
生活中處處會用到火,正確用火會帶來生活的便利,但火也可能產生災害造成生活不變、甚至影響
生命與財產的安全。因此,預防火災的觀念應該從小開始就培養,缺乏火災知識是非常嚴重的安全
問題。以下從幼兒教育的角度,就火災安全教育討論如後。
壹、火災安全教育的
知識
前面都是火災對人的傷害,一些看似輕描淡寫
的敘述,其實都是我們難以體會的痛。火災對
生活的影響層面非常廣泛,小至物品燒毀、煙
味難消、毒氣殘留,大至環境污染、生態浩劫、
影響氣候…等。面對火災,或許我們無力立即改
變它;但如果可以讓孩子從小瞭解火災安全教
育的重要性,學習相關的重要知識和技能,讓
孩子能有避免或面對火災的意識與素養,便是
我們推動火災安全教育最主要的用意與期許。
二、火災安全教育的重要知識
火災安全教育是一項很專門的知識,加上火災
情境具有多樣性與多變性,要完全地掌握相關
知能、或是在火災情境中準確地辨別火災的類
型並選擇正確的應對方式,都是很不容易的
事。幼兒園老師的任務,不在於傳授複雜的火
災安全教育知能,而在於喚起幼兒常保對火災
安全教育的意識、掌握火災安全教育的重要知
識、以及面對災害能夠快速地離開災害現場以
保障自身安全為主要目標。
火 災
2
PA
R
T
017
許多人在談論火災時,都會把火災的情境講得
很可怕,而對多數沒有火場經驗的人而言,這
樣的內容是很有說服力的。當我們聽到這種火
關 鍵 提 醒 :
火 災 應 變 時 , 應 該 要 問 「 現 在 火 災 發 展 到 什 麼
階 段 了 , 我 應 該 怎 麼 辦 ? 」
火 災 發 生 時 , 向 下 逃 生 是 主 要 原 則 , 如 果 此 時
人 是 在 地 下 室 則 是 要 向 上 逃 生 。 但 如 果 發 現 下
方 出 路 已 被 濃 煙 或 火 勢 嚴 重 阻 擋 去 向 , 就 不 該
急 著 向 下 逃 生 , 應 該 先 選 擇 關 門 求 生 待 救 或 其
他 路 徑 逃 生 。
火 災 危 害 的 關 鍵 , 事 實 上 是 火 所 產 生 的 煙 熱 。
只 要 設 法 減 少 煙 熱 的 危 害 , 對 安 全 的 威 脅 就
可 大 幅 降 低 。
以下先從一個真實案例談起:
在 一 個 演 講 場 合, 有 一 個 消 防 專 家 說:
「火災發生時,逃生記得要往下。」,台
下有一個聽眾立刻站起來駁斥:「樓下失
火絕不能往樓下跑,有一次我家樓下後方
爆炸,開門張眼一片黑看不到樓梯…氣味
很嗆,即使摀濕毛巾也走不了幾步!這是
真實火災的經驗!千萬不能往下!」
許多人在談論火災時,都會把火災的情境
講得很可怕,而對多數沒有火場經驗的人
而言,這樣的內容是很有說服力的。當我
們聽到這種火災應變時,不是問「火災該
怎麼辦?」,而應該要問「現在火災發展
到什麼階段了,我應該怎麼辦?」
火災基本應變能力-見火就逃,濃煙就躲
災應變時,不是問「火災該怎麼辦?」,而應
該要問「現在火災發展到什麼階段了,我應該
怎麼辦?」
由於火災隨時會變化,火災的應變就是「應
付變化」,要先懂火才能在不同的火災階段
找到正確的應變策略。當大家不瞭解火災的
變化時,就急著談火災的應變技巧,便很容
易出現不會應用、甚至錯誤應用的狀況;一
如前述案例中,如果只記得消防專家說:「火
災 發 生 時, 逃 生 記 得 要 往 下。」, 卻 不 知 道
該在什麼時機使用,這樣的火災安全教育的
知識,便無法達到保障安全的目標。
讓我們再回頭看看消防專家主張:「火災發生
時,逃生記得要往下。」這個逃生原則,主要
是針對火災初期的情境而言。當我們面對的是
火災發生的初期時,其實是有機會逃生的,因
為此時還沒產生會致人於死的煙熱,此情境跟
案例中的聽眾所說曾經面臨的濃煙密佈情境是
完全不一樣火災階段。如果在樓梯間已經看到
濃煙時,就不應該選擇向下逃生。
018
媒體傳遞的火災訊息也往往不甚精確,容易造
成誤導。譬如,2020 年發生在臺北市的 KTV
火災事件,因為大樓正在進行電梯施工,將整
棟建物之樓板打穿,再加上起火處是一個沒有
門的儲藏室,導致火災發生之後濃煙四竄,但
媒體傳遞的傷亡主因卻是 「 消防設備關閉」或
「員工應變錯誤」(金宏安全,2020)[1],
便是媒體傳遞火災訊息不精確的實例。
「對火災了解不夠」是火災的第一大危害,
對於火災可能產生的問題與因應,我們必須
盡可能加以瞭解,不可抱著似懂非懂的態度,
以減少火災的危害。
2. 把滅火想得太容易
火災安全教育的三大挑戰 - 對火災不
夠瞭解、把滅火想得太容易、沒有完善
計畫及訓練
火 災 破 壞 力 很 大, 人 們 聽 聞 火 災 就 會 心 生 恐
懼。 一 般 而 言, 在 推 動 火 災 安 全 教 育 的 過 程
中,我們經常面對以下三大挑戰:
1. 對火災不夠瞭解
前述問題是大家在面臨火災安全教育時所關注
的問題,但似乎每次聽到的答案都不一樣。無
論是專家、書籍或是網路訊息,可能都不盡相
同或有爭議,造成大家到最後不知如何是好;
「幼兒園火災警
報器響起,先找
火點?還是先疏
散?」
「小火要先自行
滅火嗎?那什麼
樣子算是小火?」
「看到濃煙時,
關門躲在房間內,
就安全了?」
「如果要滅火,
要用甚麼滅火工
具?」
「如何確認火勢
已經撲滅?如何
判斷火勢無法撲
滅?」
「我家住 25 樓,
雲梯車不夠高,
發生火警我怎麼
辦?」
「發現火災時,火
勢不大,但有幼兒
在附近,先滅火還
是先疏散?」
「如何判斷甚麼火
可以滅?甚麼火不
能滅?」
「發生火警,
到底要往上跑
還是往下跑?」
「小火多久會變大
火?小火如何變成
大火?小火不滅就
一定會變大火嗎?」
「濕毛巾摀口鼻,
到底有沒有辦法擋
住火災的煙氣?」
019
除非具備初期滅火能力,且能夠正確回答以上問
題,否則不建議將「初期滅火」列為火災應變首
要選項;尤其起火處附近有幼兒時,更應以「疏
散」為優先考量。千萬不要有「火如果滅了,幼
兒就安全了」的想法,因為就算火滅了,滅火過
程所產生的煙熱都會對幼兒造成傷害。
在幼兒園談火災,重點不在教導孩子如何滅
火, 而 應 以 教 導 孩 子 順 利 逃 生 為 優 先 考 量。
聖 誕 樹 燒 起 來, 不 到 5 秒 鐘 火 就 竄 燒 到 天 花
板,20 幾秒後房間內就產生「閃燃」;沙發
椅燒起來的話則大約要 4 分鐘後才會讓房間
發 生 閃 燃。 而 且 即 使 是 同 一 種 燃 料, 型 態 不
一 樣 的 話, 燃 燒 現 象 也 會 不 一 樣; 例 如 鐵 條
不容易燒,但鐵粉不僅容易燒,還會自燃。
滅火過程要經過許多專業判斷,不能憑直覺;
例如八仙火災事件中,舞台上有人用二氧化
碳對著台下滅火,反而揚起粉塵,擴大火勢。
因此把滅火想的太容易這是火災防災教育的
第 二 大 危 害。 多 數 人 對 滅 火 工 具 不 熟 悉, 學
校訓練用的室外油盤跟真實室內火災的樣態
其實截然不同,不能將滅火想的太容易。
3. 沒有完善計畫及訓練
當幼兒園警報器響起,不管是否真的發生火
災,立刻執行疏散是相對安全的做法。疏散
的流程、園長與老師的分工、不同的作息時
間有哪些不同作法…等,不該是等到真的火災
應變時才思考的問題,而是在防災計畫階段
就應該想清楚的流程;又例如,聞到煙味時
是應該找尋煙味的源頭、還是馬上執行疏散?
都是在防災計畫中就應該規劃好的流程。
防災計畫規劃得完善,教育訓練就能有具體的
方向。例如火警警報器響起時,負責察看者最
好能在 30 秒內正確判讀火警受信總機訊號、關
警報音響並清楚區分主警鈴及地區警鈴、操作
廣播設備並知道廣播內容要講的內容。基礎計
畫與訓練需要做好,辦理演練才有實質的效果。
防災計畫必須先列出應變的基本原則,如「人
命 優 先、 侷 限 火 勢 次 之、 搶 救 財 物 最 後 」。
對應情境需要不同的策略,如聞到煙味、火
災警報器響起、鄰居告知看到火災等,要儘
可能擴大可能面臨的情境,逐一討論出對應
策略。所謂的對應策略,需要包括「每個人」
在「甚麼時機點」或「地點」要「做甚麼事」?
攜帶「甚麼工具」?而更重要的是,考量「在
場人員之間的互動及關連」。
以下提出擬定防災計畫可以參照的 SMART 原
則:包含明確性(S)、可評量性(M)、可
達成性(A)、相關性(R)與時間限制(T)等,
茲將各項原則及其具體內容,詳述如表 2-1。
「幼兒園火災警報
器響起,第一件事
該做什麼?先找火
點、還是先疏散?」
「幼兒園聞到煙
味,第一件事該
做什麼?」
020
防災計畫撰寫完成之後,要透過訓練讓每個人清楚了解計畫記載的工作內容,包括編組以外的人員
作為也需明確規範,例如:「幼兒在聽到火災警報聲,就知道要去教室找老師報到」。計畫需可能
包含各種情境與對應策略,再執行演練。演練的目的是讓大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災害做出反應,
並檢視訓練的成果及不足,再修正及改進。
火災的分類
想要做好火災的因應,就應該考慮到不同物質會產生不同的燃燒狀況,例如木頭燃燒速度慢,一開
始會產生白煙;汽油燒起來的速度很快,會產生黑煙;輪胎不易引燃,但燒起來後很難撲滅,所以
有效因應火災必須將不同特性的火災歸類。
目前依消防署規定,火災分成以下四類(A、B、C、D),以下簡要說明如後:
原則
具體內容
明確性
Specific
策略目標中須清楚說明人、事、時、地、物。
例如:「1 號老師」在聽到火災警報後,教室沒有任何異常,立即「勘查疏散動線
是否安全」,並於「30 秒內」回到「教室」,與「2 號老師」從安全疏散動線疏
散幼兒,疏散之後,回報指揮官。
可評量性
Measurable
策略目標能夠以數字或準確的描述來被測量或執行。
例如:勘查逃生動線是否安全須於 30 秒內完成。
可達成性
Achievable
策略目標必須是教職員與幼兒能力內做得到的。
例如:老師疏散自己班級的幼兒,不是疏散全幼兒園的幼兒。
相關性
Relevant
策略目標必須是跟應變組織的任務和目的相關。
例如:火災疏散後要通知家長、並通報教育局,就是跟目的有關;老師於災害應
變時注意儀容顯然就跟目的無關。
時間限制
Time-Bound
所有的目標都必須有明確且合理的時間規範。
例如:火災發展的時序以分鐘為單位計算。
表 2-1 擬定防災應變計畫的 SMART 原則
021
固體物質火災,如木材、紙張、布料等可燃性固體所引起
金屬火災,由鋰、鈉、鉀、鎂等金屬引起
油類火災,由石油、汽油、瓦斯等引起之火災
電氣火災,由電氣設備如電器、變壓器、電線、配電盤引起
A 類火災
D 類火災
B 類火災
C 類火災
這類火災發生時,一開始燃燒速度不會太快,會先冒白煙然後從表面開始產生火焰,向四面八方擴散,
而最可怕的是燃燒過程會往可燃物的內部碳化,所以又稱為深層火災,也就是表面火焰被撲滅後,物
質內部還是有很高的溫度,隨時會再度起火燃燒,例如過年拜拜時燒金紙(錫箔),用棍子攪拌一下
餘燼又燒起來,廟裡的香爐冒火,都是同樣的情形。所以煙蒂亂丟,掉在沙發或紙堆時,就會慢慢碳
化至沙發或紙堆的內層,一段時間後就可能發火燃燒,這就是 A 類火災的特性。根據這種燃燒特性,
我們可以發現搶救 A 類火災,最好用水,以降溫為主,乾粉或氣體滅火器都不是很理想之選擇。
這類火災不容易碰到,且都是禁水性物質,一碰到水就炸,發生火災時反應速度也非常快,所以遇到類
似火災建議立即逃離現場,不要試圖滅火,因其滅火之方式只能用完全乾燥之沙或平常不容易買到的特
殊滅火器。
這類火災通常是液體,主要燃燒其揮發出來的蒸氣,只有表面會有火焰,不像 A 類火災會有往深層燃
燒之現象。這種火災只要撲滅其表面之火焰後,不容易再引起復燃,也不會繼續冒煙,相較於 A 類較
容易判斷是否已經撲滅,但因這類火災燃燒的是氣體,燃燒速度非常快,也是最容易引起爆炸的火災,
所以初期處置不當,很容易引起擴大燃燒。
目前針對 B 類火災,多以窒息及切斷連鎖反應為主之方式來滅火,如乾粉或泡沫。過去因 B 類火災的
物質都比水輕,認為用水搶救,油浮在水面上隨著水流到處擴散,會擴大火勢,不主張選擇以降溫為
主的水來滅火。但隨著科技之發展,現已研發出水、細水霧滅火設備,可以用水來撲滅油類火災。時
代在進步,很多消防觀念也必須與時俱進。
這類火災稱「電氣」引起,是指在導電狀況中起火燃燒之火災,包括電線或電弧放電均屬於這類火災,
並不侷限於電器用品。搶救這類火災可以選擇乾粉、海龍替代品、二氧化碳。過去一樣不主張用水搶
救電氣火災,因為會有觸電之危險,但細水霧一樣可以用來搶救電氣火災而不導電。
電線短路後斷電所產生的火花引燃電線表皮,引起電線表皮燃燒,因為在斷電狀態,而燃燒之物質為
電線表皮,必須視為 A 類火災,就要用水來搶救效果最好,但萬一沒斷電,就會產生危險,此時最佳
之選擇就是水或細水霧,既能適用 C 類火災,又是搶救 A 類火災最有效之物質。
022
火災分類
內容
滅火方式
A
類
固體物質火災
木材、紙張、布料等可
燃性固體引起之火災
最好用水,以降溫為主。
乾粉或氣體滅火器都不理想。
B
類
可燃物液體
可燃性氣體
可燃性油脂火災
石油、汽油、油漆、
瓦斯、一些蠟和塑料
引起之火災
目前多以窒息及切斷連鎖反應為主之方
式來滅火,水、細水霧、泡沫、乾粉、
二氧化碳等滅火器,都可以用來撲滅油
類火災。
C
類
電氣火災
涉及通電中之電氣設
備,如電器、變壓器、
電線、配電盤之火災
水、細水霧、乾粉、海龍替代品、二氧化
碳等滅火器都可以用來撲滅電氣類火災。
但斷電後的電器產品,應視為 A 類火
災,需用水來搶救效果最好。
D
類
金屬火災
鋰、鈉、鉀、鎂等金
屬引起之火災
此類金屬物質都是禁水性物質,一碰到
水就炸,發生火災時反應速度也非常快,
遇到類似火災建議立即逃離現場,不要
試圖滅火,因其滅火之方式只能用完全
乾燥之沙或特殊滅火器。
K
類
廚房火災
食用油引起之火災
專屬的 K 類滅火器,我國又稱家庭用滅
火器,滅火藥劑以強化液為主。
在上述的火災分類中有一個很大的缺口,就是
沒有把廚房火災單獨分類。廚房使用的油單獨
分類是因為食用油必需要加熱到一定高溫才
會 起 火, 跟 汽 油、 酒 精 的 燃 燒 特 性 完 全 不 一
樣。食用油不容易起火燃燒,也代表它們滅火
的難度比較高,所以多數市面上的滅火器對食
用油火災是沒有用的,尤其沒有辦法有效降
溫, 火 勢 會 復 燃。 再 加 上 這 類 火 災 通 常 發 生
在廚房,搶救時要考慮的跟其它火災不一樣,
要注意環保及降溫,藥劑成分不能污染廚具,
滅火器以強化液為主。目前如中國國家標準
(CNS) 已 經 把 廚 房 火 災(K:Kitchen) 獨
立出來,故將火災分五類(A、B、C、D、K),
表 2-2 列出五類火災的內容和滅火方式。
表 2-2 火災分類及其滅火方式列表
023
火災的分類只是讓大家比較容易判斷滅火的
方式,但多數火災都不會是單一類的火災,
如鋰電池充電時爆炸,引燃周邊的窗簾、木
桌,如果鋰電池還在充電且持續炸,則這個
火災就是 A、C 類並存的火災,等到鋰電池
斷電後,火災又變成 A 類。一般我們最常面
對是 A 類火災及 K 類火災。
火災的發展階段
火災的發展牽涉的因素非常多,例如台灣八仙
樂園粉塵火災,從起火到完全熄滅歷時不到
30
秒,因為這個火災發生在一個開放空間沒
水的游泳池內,現場除了群眾的衣物外,沒有
其他可燃物可以讓火勢繼續發展。如果這個火
災發生在室內,粉塵不僅會燃燒還有可能引起
爆炸,進而引燃室內的其他可燃物,導致火災
持續擴大。
談火燒的速度,必須從火災發展的過程談起。
研究資料顯示,一棟建築物發生火災時,正常
燃燒的話,火苗初起約 2-3 分鐘就會產生濃
煙及高溫。在這 2-3 分鐘內,高溫的空氣會
讓 呼 吸 困 難, 濃 煙 會 使 眼 淚 鼻 涕 直 流, 以 至
於人在逃生的過程中很容易就倒下了。平常
的 2-3 分鐘或許可以跑很遠,但是除非建築
物 ( 包括一般家屋 ) 裝置了火災警報器,否則
火災很少能馬上發現,再加上人在火場時周圍
溫度不斷上升、煙不斷變濃,這樣的環境會讓
行動能力下降,以致逃離火場的速度減慢。火
災時錯誤的以為有很充裕的逃生時間,但事實
上,在高溫濃煙的火場根本無法堅持下去。
建築物火災在 3-5 分鐘就會致人於死,所以
火災應變最關鍵的是「正確判斷火災發展的時
期」。一般建築物火災發生的初期,會先看到
火或白煙,隨著火災的發展,會看到煙、溫度
會越來越高、煙越來越濃、燃燒面積越來越大,
最後「煙、熱」燒破了房子的玻璃,濃煙從破
窗開始外竄,接觸新鮮空氣之後,這些濃煙再
度化成猛烈火勢,火越燒越大,直到燒完為止。
消 防 專 業 所 稱 的 火 災 初 期, 是 指 從 起 火 到
火 勢 開 始 擴 大 這 段 時 期。 這 個 時 期 會 看 到
「火」,但還不會感覺到熱。接著火災進入
成 長 期, 火 勢 會 擴 大, 溫 度 上 升, 此 時 會 產
生「 煙 」, 接 下 來 溫 度 就 會 急 速 上 升, 這 時
就 會 感 覺 到「 熱 」, 當 熱 到 一 定 程 度 後, 就
會使房間全面燃燒。這個產生煙、感覺熱到
全面燃燒的階段叫成長期,是災害應變最關
鍵的時期。從房間全面燃燒開始,火災就會
進入一個穩定的燃燒狀態,稱為最盛期。
所謂物極必反,最盛期後就是衰退期,而衰退
期的發生還是跟燃燒基本理論有關, 80%的
可燃物燒完了,火災就會進入衰退期。任何火
場應變要成功,不管逃生或滅火,都必須在火
災成長期完成,而且最好是成長期初期。前述
火災各階段的各項特徵整理如表 2-3。
024
火災階段
狀況
現象
火災初期
剛剛起火燃燒之時期
從 起 火 到 火 勢 會 開 始 擴 大 這 段 時 期, 這 個 時 期 會 看 到
「火」或「淡煙」,但還不會感覺到熱。
成長期
火勢就會擴大
火勢擴大溫度上升,開始產生「煙」,溫度急速上升,
感覺到「熱」,甚至到房間全面燃燒。這階段是災害應
變最關鍵的時期。
最盛期
穩定的燃燒狀態
房間全面燃燒開始。
衰退期
火災燃燒開始減緩
約 80%的可燃物燒完了,火災就會進入衰退期,或者火
場溫度每分鐘下降攝氏 7-10 度,也代表進入衰退期。
表 2-3 火災各階段及其特徵
025
火災時看到火或淡煙但還沒有熱,代表發現得
夠早,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來做應變;如果煙已
從天花板開始往下蓄積,此時的煙已經會讓人
眼 淚 直 流, 看 不 清 前 方, 代 表 發 現 火 災 有 點
晚,應變的容許時間不會超過 1 分鐘;煙很
濃又感覺到熱的話,大概幾秒鐘內就會沒命。
關 鍵 提 醒 :
請牢記火災階段的判斷:
初期見「火」、稍晚見「濃煙」、最後會「熱」。初期的火和煙都不可
怕,火勢成長後的不管是火或煙才可怕,所以當判斷是火災初期時就應
趕緊逃生。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偵煙式
探測器動作
自動
撒
水
設備啟動
未設
自動
撒
水
設
備
設有自動
撒水設備
火警偵知
回報火災 派 遣
部屬 滅火
火 警 出 勤
火
勢
成
長
時 間 ( 分 鐘 )
1分30秒
或更少
致命的熱、火
及煙是可以
被控制的
未安裝自動撒水
設備,逃生機率
明顯下降
閃燃後無人能存活
沒有自動撒水設備
火勢將無法控制
消防人員開始射水
2-3 分鐘
8 分鐘
10 分鐘
119
119
住 宅 火 災 時 間 軸
閃 燃
3-5 分鐘
圖 2-1 住宅火災時間軸
026
濃煙
火災中的煙比火更早帶來人命危害。濃煙會
成為火災中的主要殺手,不僅是因為它的速
度快,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是多數人
對濃煙不夠瞭解。
建築物剛發生火災時,都會產生垂直往上飄
的白煙(因為水氣蒸發),當火繼續擴大,
會開始冒黑煙,再經過一段時間,如果發煙
量大於煙的排放量,煙層就會累積下降,煙
的密度越來越大,溫度越來越高,有毒氣體
越來越多,能見度越來越低,這是大部分建
築物火災煙的發展過程。
不同的物質,燃燒時所產生煙的顏色也會不一
樣,但多數建築物火災初期會產生白煙,經過
一段時間燃燒後,水分被烘乾,煙的顏色也會
開始改變,如燃燒木頭就會變成棕色,塑膠或
油漆表面就會變成灰煙夾雜黑煙。
火災開始的白煙還不算是濃煙。所謂的濃煙,
相關文獻多以能見度來認定,並且判斷這些濃
煙是否已達危害人命的程度;簡要整理如下:
綜合言之,當煙的水平能見度不超過 5 公尺
就代表這個煙已經非常濃,此時接踵而來的
就是高溫及大量有毒氣體。但是如果在一片
漆黑什麼都看不見的深夜,無法用能見度來
作 為 判 斷 的 依 據, 此 時 就 以 煙 層 距 地 面 1.8
公尺的基準,也就是人站高呼吸會不會吸到
煙作為是否是濃煙的判斷依據。
「濃煙」可以從煙層高度、能見度來判斷,
「熱的變化」是其中最關鍵的。溫度越來越
高,那面對一定是「濃煙」;僅是能見度很低,
煙沒有越來越濃,也不覺得煙有溫度,那所
面對的情境應該算「有煙」。
關於火災安全教育的技能,以下分就覺察與
辨識、求生能力等說明。
一、覺察與辨識
依 據 美 國 的 研 究 資 料 4, 幼 兒 對 火 有 著 一 種
自然的好奇。他們想知道火的形狀和感覺,
火的用途以及火是如何燃燒的,所以幼兒 ( 包
括 學 步 的 幼 兒 ) 多 數 都 會 喜 歡 玩 弄 火 柴、 打
火機或蠟燭,因此造成的住宅失火並不少見。
且依據美國紐約消防局的資料 5,在這種類型
的火災中喪生者的平均年齡為四歲。
貳、火災安全教育的
技能
煙是燃燒不完全的產物,裡面含有固體、
液體及氣體。
煙會讓人眼淚直流、造成呼吸道灼傷。
煙是熱的、會遮蔽視線及造成心理恐慌。
如果低頭看不到自己的腳尖,就代表
身處在濃煙中。
水平能見度不超過 5 公尺算濃煙。
煙層距離樓地板高度在 1.8 公尺以內
時也算濃煙。
027
重要事實
好消息
給幼兒的安全教育知能
幼兒看到消防員服裝和面
罩會害怕,並躲開消防員。
幼兒可以知道消防員在裝備
前後都是友好、特殊的幫手!
消防員是我們的好幫手! 消防員穿著特
殊裝備,才能保護大家的安全!
許多家庭沒有安裝火災警
報器,讓人無法及時在火
災避開致死主因 - 煙。
火災警報器可以偵測劇毒的
煙,安裝火災警報器可以保
護自己的生命。
聽聽看:火災警報器會發出「嗶、嗶、
嗶」的聲音,有些還會講出:「火災、
火災」
很多幼兒不熟悉火災警報
的聲音,所以不知道聽到
警報聲該如何反應。
幼兒可以學習警報器的警報
聲及沒電的聲音,並區分其
差異。
聽聽看:火災警報器會發出「嗶、嗶、
嗶」的聲音或講「火災、火災」。
想想看:聽到火災警報器的聲音後,該
怎麼做?
幼兒在火災中會被嚇到,
經常躲在壁櫥、床下或家
具後面。
大人可以教幼兒逃生、關門,
並去外面的安全聚會場所。
幼兒還應該學會留在戶外,
直到消防員說可以回去。
讓幼兒討論並畫出逃生地圖。戶外是遠
離火和煙的安全場所。
火和煙擴散迅速,只有很
少的時間能夠逃到戶外。
幼兒能知道每個房間最近的
安全出口,並火災發生時儘
速逃離。
讓幼兒與家長共同繪製家庭逃生計畫及
演練。
讓幼兒分享演練經驗。
幼兒可以練習低姿爬行,
但不容易瞭解低姿爬行的
使用時機。
幼兒可以學會低姿爬行的正
確姿勢。
老師可透過課程,讓幼兒演練低姿爬行
姿勢。
讓幼兒結合逃生地圖,練習低姿爬行,
爬到安全出口。
表 2-4 適合幼兒的火災安全教育知能
以下彙整火災安全教育常見的事實情況、以及適合幼兒的相關知能,詳如表 2-4,教師可用以製作
教案與教學的參考。
028
定義:閃燃是火災發展過程中一個現象,會造成
侷限空間之可燃性物質同時起火燃燒。
請幼兒說出家中火柴和打火機的放置
位置,能知道打火機不是玩具,正確
回應時應給予表揚鼓勵。
只有大人在場時才可使用火。
認識緊急出口及安全門。
發現火災要大聲叫醒家人。
看到火要立刻向大人求援,不管火多小。
看到火不可以躲起來,要趕快通知大
人並離開現場。
發現火災時,不要急著站起,以免被濃
煙嗆傷。要先穩定心情判斷火災階段。
教導小朋友不要怕消防隊員。
五歲以下的小朋友無法自己完成停、
躺、滾的動作,需要大人協助或增加
練習的機會。
教導小朋友認識 119 三個數字且記住
119
專線,並演練撥打。
二、求生能力
火災雖千變萬化,但多數初期火災的
狀況都相似,如果能教導幼兒在火災發
生時的幾項求生能力,有助增加幼兒的防
災意識並增加自救的機會。圖 2-2 火場求
生流程圖彙整出各種變數情況時該做的
求生動作。針對火場求生,茲列出
以下十個幼兒應具備的
求生能力:
029
圖 2-2 火場求生流程圖
門不燙
是
是
門外
無濃煙
出房門
逃生
關房門
門外
有濃煙
濃煙定義
能見度低於5公尺
煙層高度
離地面1.8公尺以下
非安全避難空間:
房間為易燃隔間
(如木屋、鐵皮屋)
門不擋高溫
(如玻璃、塑膠)
門不擋煙
(如有氣窗、通風孔)
房間無對外窗
等待救援
站至窗邊明顯處
低姿勢爬行至安全
避難空間關門待救
遠離火源關房門
判斷是否為安全避難空間
手肘手掌平貼地面
手掌要在頭的前方
雙膝跪地採高跪姿
上半身下壓
口鼻靠地
沿牆壁前進
否
否
勿直接探頭察看避免嗆傷
030
一、教學目標
二、教學內容 / 方法
防災教育須有系統的規畫,並須依據幼兒身心
發展狀況,透過探索和參與、體驗活動,培養
幼兒防災知識與安全行為的能力。認識消防
隊、認識熱及煙、認識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認
識家庭逃生計畫、緊急狀況撥打 119 等消防
安全知識都可以規劃為火災安全教育活動。
可以藉畫圖或圖卡,進行團體或小組朗誦、複
誦遊戲。透過歌曲和故事的方式,加強幼兒學
習火災安全知識的效率。
透過如聯絡簿上註記教學內容等方式,進行幼
兒園與家庭的互動,提醒幼兒父母和照顧者在
家中帶領幼兒繼續學習。
利用社區資源,規劃參觀消防局(隊)、防災
科學教育館等活動。
表 2-5 是依據《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六
大領域、領域內涵制定火災安全教育教學目標的
一例。幼兒園老師可以依照本章所述之火災知
識、求生技能設計適合自己班級的教學活動。
參、火災安全教育的
教保活動建議
領域
領域內涵
教學目標
身 體 動 作
與健康
培養幼兒「覺察與模仿」、
「 協 調 與 控 制 」、「 組 合
與創造」的身體行動能力,
能 靈 活 展 現 基 本 動 作 技 能
並能維護自身安全。
● 聽從指令,快速進行集合。
● 身體下肢有力,具穩步走跳的能力。
● 軀體具平衡性、協調性
● 調整與控制自己的行動,以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表 2-5 幼兒園火災防災教育能力指標規劃表
知道火的危險
識別火災警報聲
習得火災應變基本能力
認識家庭逃生計畫
知道 119 緊急電話
031
認知
蒐集訊息
整理訊息
解決問題
● 知道火的危險
● 知道熱的危險
● 知道冒煙的危險意涵
● 識別火災警報聲
● 運用嗅覺辨識煙味
● 辨識安全出口
● 知道火災要逃到戶外
● 演練不同的失火情境下的疏散路徑
● 知道發現火不論大小首先要大聲求救
● 知道消防隊員與消防滅火的工作
● 知道撥打 119 的時機
● 知道安全用火的情境
語文
探索與覺察
協商與調整
愛護與尊重
● 聽得懂避難演練的指示語
● 感覺不舒服時能向他人清楚表達
● 述說他人聽得懂的話語
● 說出家人於災害發生時的集合地點
社會
探索與覺察
協商與調整
愛護與尊重
● 肯定自己並照顧自己
● 關愛親人
● 樂於與他人相處並展現友愛情懷
● 主動關心自己所處環境的安全
● 知道災害對於生活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情緒
覺察與辨識
表達
理解
調節
● 探索自己面對火災時可能的情緒
● 災時克服恐懼情緒勇敢求救
● 運用動作表情語言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 探索自己和他人面對火災所產生多種情緒的原因
● 運用策略調節自己的情緒
美感
表現與創作
● 探索生活中常見防災符號、圖像及顏色的意義
● 運用藝術素材與工具,表現對於火災防範的想法
● 嘗試以視覺藝術或戲劇表演等方式宣傳防災概念
032
至於火災教學育活動的實施方式,老師可以依
據班級幼兒狀況使用團體 ( 全班甚至全園 )、
小組 ( 搭配學習區 )、個人等方式,設計主要
三、教學評量
茲介紹三份個人學習
單示例、一份親子學
習單示例,可供評量
幼兒對於火災安全教
育的相關知能。
學 習 概 念, 引 導 幼 兒 探 究, 以 至 演 練 學 習。
表 2-6 幼兒園火災防災教學主要概念、探究方向
與教學方法規劃的一個例子。
主要
概念
火有哪些用途?
什麼是火災?
如果遇到火災,會發生什
麼事?
我可以做什麼來保護
自己、身邊的人?或
是減少傷害?
如果現在發
生火災,怎
麼辦?
探究
方向
透 過 閱 聽( 新 聞、 圖
片 ) 或 生 活 實 際 的 體
驗 等, 與 幼 兒 討 論 在
生 活 中, 火 有 哪 些 用
途?
什麼情況才是火災?
了 解 幼 兒 對 火 災 的 認
知情形
1.
跟孩子談談有沒有看過
或 經 歷 過 火 災? 聽 過 大
人 談 過 火 災? 或 看 過 火
災相關的報導?
2.
如果遇到火災,可能會
發 生 什 麼 事? 對 我 們 可
能產生什麼影響?
1.
想想火災發生之初,
會 有 哪 些 徵 兆 ( 火
災 警 報 響、 聞 到 煙
味、燒焦味等 ) ?
2.
火災時會看到什麼
(
冒煙、起火等)
3.
可以怎麼保護自己
或身邊的人?
防災避難演練
方法
● 團體討論
● 學習單
● 透過圖片、影片進
行討論
● 學習單
● 團體討論
● 歌曲和故事或即
興創作、表演。
● 團體或個
別演練,
孰悉緊急
避難方式
● 學習單
表 2-6 幼兒園火災防災教學主要概念、探究方向與教學方法規劃表
關 鍵 提 醒 :
火災緊急應變應融入幼兒園全園性之防災計畫。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演練時也應與幼兒討論其他班
級師生的可能行動,落實自我保護行動。
依所在地區之資源,進行參觀、體驗教學活動,
例如:消防局(隊)、防災科學教育館等。
033
如果發生火災時,我會怎麼做?說說看,把你會做的事情畫下來。
【先讓孩子發表,例如 : 我會告訴大人、我知道安全出口、我知道要趕快逃到安全的地方 等,
再讓孩子把想做的應變方式畫出來】
火災發生時,我會這麼做!
請把你想到的應變方式畫下來: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034
不躲浴室
不搭電梯
可以怎麼做:
應 關 門 退 回 室 內 , 並
打 開 對 外 窗 戶
塑 膠 門 易 融 化
通 風 百 葉 無 法 阻 隔 濃 煙
容 易 因 斷 電
受 困 在 電 梯 內
可以怎麼做:
見 火 就 逃
失火了,怎麼辦?
失火了,有濃煙
失火了!可以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
請小朋友和家人一起討論,下面的圖告訴我們什麼事?
失 火 了
我 可 以 怎 麼 保 護 自 己
失 火 了
我 可 以 怎 麼 保 護 自 己
失 火 了
我 可 以 怎 麼 保 護 自 己
※ 發生火災時,火在門外,測試上方門板(縫)是熱的,我可以怎麼做 ?
開窗求救,撥打 119
關門、塞門縫
摸上方門板(縫)測溫
失火了!如果碰上了下面圖中的情況,可以怎麼保護自己?
請小朋友和家人討論後,請家人寫下來。
※ 發生火災時,火在門外,測試上方門板(縫)是熱的,我可以怎麼做 ?
大喊失火、警示家人
開門逃出
隨手關門
往下往外、安全逃生
失 火 了
我 可 以 怎 麼 保 護 自 己
035
失 火 了
我 可 以 怎 麼 保 護 自 己
※ 發生火災時,火在門外,測試上方門板(縫)是熱的,我可以怎麼做 ?
開窗求救,撥打 119
關門、塞門縫
摸上方門板(縫)測溫
失火了!如果碰上了下面圖中的情況,可以怎麼保護自己?
請小朋友和家人討論後,請家人寫下來。
※ 發生火災時,火在門外,測試上方門板(縫)是熱的,我可以怎麼做 ?
大喊失火、警示家人
開門逃出
隨手關門
往下往外、安全逃生
失 火 了
我 可 以 怎 麼 保 護 自 己
036
如果發生火災,怎麼跑到安全的地方?請畫出來。
火 災 求 生 ~ 避 難 圖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家 庭 逃 生 計 畫
請家人跟你一起討論下面 5 個問題 :
1. 門窗是否容易開啟?
2. 門窗可否直接通往戶外?
3. 有無逃生障礙?
4. 有無逃生的工具?
5. 逃生工具如何使用?
【老師在學期初的家長日或親師活動裡事先說明火災安全教育活動的內容及時間,請家庭協同
參與。活動進行期間透過聯絡簿等詳細說明,並提供消防署火場逃生相關資訊,再進行此家庭
逃生計畫親子學習單活動。】
火災發生時,我會這麼做!
再來要請和你的家人一起討論家庭逃生計畫。然後畫出你家的火災求生/避難圖。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家 庭 逃 生 計 畫
037
如果發生火災,怎麼跑到安全的地方?請畫出來。
火 災 求 生 ~ 避 難 圖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家 庭 逃 生 計 畫
請家人跟你一起討論下面 5 個問題 :
1. 門窗是否容易開啟?
2. 門窗可否直接通往戶外?
3. 有無逃生障礙?
4. 有無逃生的工具?
5. 逃生工具如何使用?
【老師在學期初的家長日或親師活動裡事先說明火災安全教育活動的內容及時間,請家庭協同
參與。活動進行期間透過聯絡簿等詳細說明,並提供消防署火場逃生相關資訊,再進行此家庭
逃生計畫親子學習單活動。】
火災發生時,我會這麼做!
再來要請和你的家人一起討論家庭逃生計畫。然後畫出你家的火災求生/避難圖。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家 庭 逃 生 計 畫
038
039
040
地震是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古時候人們對地球科學的了解有限,不知地震其實是地球正常的一種運
動方式;有鑑於地震造成的危害與恐懼,讓各地的人們發展出不同的想像與神話故事,如「地牛翻身」
便是臺灣民間對地震的普遍說法。
當前的科技尚無法對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規模等產生準確的預測。但已能透過「地震預警系統」,
在地震發生後的數秒內快速估算地震影響範圍和震害程度,爭取應變的時間,減輕地震對人們造成的
危害。幼兒園老師該如何自保並且帶領幼兒面對地震災害呢?以下分「地震災害安全教育知識」、「地
震災害安全教育技能」以及「地震災害安全教育的教保活動建議」三部分敘述。
地震災害
臺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
(如圖 3-1),兩大板塊的擠壓碰撞使得臺灣
地震活動頻繁(如圖 3-2),每年平均觀測到
地震事件 37,000 個,有感地震 1,180 個,顯
著有感地震 135 個 [1],與地震共存是臺灣人
不可逃避的宿命;因此,理解地震相關知識,
並建立正確的防災觀念,有助我們在地震災害
來臨時,臨陣不亂。本節先說明地震災害對於
生活的影響,再說明地震安全教育的重要知識。
壹、地震災害安全
教育知識
圖 3-1 臺灣位處板塊交界帶
圖 3-2 臺灣的地震環境圖
一、地震災害對於生活的影響
自然界中的地震,如果沒有影響到任何人類
並 造 成 傷 亡, 就 是 一 種「 自 然 現 象 」, 然 而
當地震發生在人類活動區域內,就像 921 地
震因為斷層帶經過人所活動的地區,帶來許
多的嚴重災害,我們就稱之為「地震災害」,
一般可分成直接性災害與間接性災害 [2]。
3
PA
R
T
041
直接性災害
地層斷裂:
當斷層活動沿著斷層的兩側發生數公分
到 數 公 尺 的 錯 動 時, 就 會 造 成 地 面 破
裂、地層隆起或陷落的情況,地表也會
出現規模不一的斷裂。如果建築物正好
跨越斷層帶,建築物就會因而倒塌。
崩塌:
斷層活動時造成的激烈振動,會使鄰近
斷層的地區發生大量的崩塌,造成災害。
土壤液化:
地震發生時,強烈的震動會使原本吸附
在岩層與土壤中的水份滲出,使其「液
化」造成地層不穩,建築物地基因失去
支撐,容易使建築物產生下沈、傾斜或
倒塌的情況。
地層下陷:
發生地層下陷會損壞一個都市的溝渠、
地下水道、河流兩岸的堤防等,甚至導
致海水倒灌,對開發密集的都市造成致
命的影響。
海嘯:
如果斷層造成海底的地形變化,則會攪
動海水而形成較長的波浪,並向四周傳
布。地震在大洋深海傳播時所引起的起
伏波浪 ( 振幅 ) 通常僅約數十公分至 1、
2
公尺,當波浪傳到陸地附近時,海底
的深度變淺,其速度會變慢,振幅會成
長 為 數 倍, 此 即 為 海 嘯。2004 年 南 亞
海嘯、311 東日本大震災就是因為地震
後產生大海嘯造成重大的傷亡 [2]。
間接性災害
二、地震安全教育的重要知識
面對地震災害的不確定性,在瞭解地震發生的
原因後,進一步學習防震知識,學習地震時的
就地避難動作,減少自己免於地震災害的風險。
地震發生的原因
地震可依發生的原因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兩
類。人工地震是指因為人為的因素,造成人們感
受到地表搖晃,例如核爆、興建水庫;一般所稱
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可分為地體
構造運動(板塊運動)、火山活動(火山噴發)
與衝擊性地震(隕石撞擊、原子彈)[3]。
火災:
地震時劇烈的震動會直接破壞如水管、
瓦斯管及電線等,外洩的瓦斯若碰上電
線走火或其它助燃物便會引起火災。
建築物傾毀:
如房屋倒塌、橋粱斷裂、道路坍方、甚
至水壩被破壞等災害,導致人
員與財物損失 [2] 。
042
圖 3-3 地震發生原因圖
地震規模與震度
地震報告中可見到「規模」與「震度」兩種資料
地震發生的原因
核爆
興建水庫
地體構造運動
(板塊運動)
火山活動
(火山噴發)
衝擊性地震
(隕石撞擊、原子彈)
人工地震
自然地震
軟流圈
岩石圈
海洋地殼
大陸地殼
火山弧
海溝
規 模 (magnitude) 指 地 震「 釋 放 出 來 的 能
量 」, 表 達 時 直 接 使 用 數 字 而 不 加 單 位, 並
顯示到小數第一位,例如「規模 5.0」、「規
模 7.3」的方式來表示,數字的後面不加「級」
字。 全 球 有 不 同 測 量 規 模 的 方 法, 臺 灣 所 採
用的計算方式為芮氏規模M L (Local) [2]。
地震震度係指地震發生時,民眾所感受到振動
的激烈程度,或是建築物、地形地貌因振動所
造成的破壞程度。臺灣過去的震度分為 0 至 7
級,級數越高,代表地表的振動越劇烈,造成
的影響也越嚴重。為改善臺灣地震震度發布的
問題,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交通部中央氣
象局新版地震震度分級表將震度改為分成 10
級(如表 3-1)[2],分別為 0 級無感、1 級微
震、2 級輕震、3 級弱震、4 級中震、5 弱和 5
強為強震、6 弱和 6 強為烈震、7 級劇震。新
版的地震震度分級制度,強化震度與地震災害
關聯性,增加地震震度分級級數,希望能有助
於提升救災、以及各單位地震應變效能。
地震規模
地震震度
043
震度分級
人的感受
屋內情形
屋外情形
0
級
無感
人無感覺
1
級
輕震
大多數的人可感到搖晃,
睡眠中的人有部分會醒
來。
電燈等懸掛物有小搖晃。
静止的汽車輕輕搖晃,類似卡車經
過,但歷時很短。
2
級
輕震
大多數的人可感到搖晃,
睡眠中的人有部分會醒
來。
電燈等懸掛物有小搖晃。
静止的汽車輕輕搖晃,類似卡車經
過,但歷時很短。
3
級
弱震
幾乎所有的人都感覺搖
晃,有的人會有恐懼感
房屋震動,碗盤門窗發出聲音,
懸掛物搖擺。
靜止的汽車明顯搖動,電線略有搖
晃。
4
級
中震
有相當程度的恐懼感部
分的人會尋求躲避的地
方,睡眠中的人幾乎都
會驚醒。
房屋搖動甚烈,少數未固定物品
可能傾倒掉落,少數傢俱移動,
可能有輕微災害。
電線明顯搖晃,少數建築物牆可能
剝落,小範圍山區可能發生落石,
極少數地區電力或自來水可能中
斷。
5
弱
強震
大多數人會感到驚嚇恐
慌,難以走動。
部分為固定物品傾倒掉落,少數
傢俱可能移動或翻倒,少數門窗
可能變形,部分牆壁產生裂痕。
部分建築物牆磚剝落,部分山區可
能發生或十,少數地區電力、自來
水、瓦斯或通訊可能中斷。
5
強
幾乎所有的人會威到驚
嚇恐慌,難以走動。
大量未固定物品傾倒掉落,傢俱
移動或翻倒,部分門窗變形,部
分牆壁產生裂痕,極少數耐震較
差房屋可能損壊或崩場。
部分建築物牆磚剝落,部分山區
發生落石,鬆軟土層可 能出現噴
沙噴泥現象,部分地區電力、自
來水、瓦斯或 通訊中斷,少數耐
震較差磚牆可能損壊或崩塌。
6
弱
烈震
搖晃劇烈以致站立困難。
部分耐震能力較差房屋可能損壞
或倒塌,大量傢俱大幅移動或翻
倒,門窗扭曲變形。
部分地面出現裂痕,部分山區可能
發生山崩,鬆軟土層 出現噴沙噴
泥現象,部分地區電力、自來水、
瓦斯或通訊中斷。
6
強
搖晃劇烈以致無法站穩。
部分耐震能力較差房屋可能損壞
或倒塌,耐震能力較強房屋亦可
能受損,大量傢俱大幅移動或翻
倒,門窗扭曲變形
部分地面出現裂痕,山區可能發生
山崩,鬆軟土層出現 噴沙噴泥現
象,可能大範圍地區電力、自來
水、瓦斯或通訊中断。
7
級
劇震
搖晃劇烈以無法依意志
行動。
部分耐震較強建築物可能損壞或
倒塌,幾乎所有傢俱都大幅移動
或翻倒。
山崩地裂,地形地貌亦可能改變,
多處鬆軟土層出現噴沙噴泥現象,
大範圍地區電力、自來水、瓦斯或
通訊中斷,鐵軌彎曲。
表 3-1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新版地震震度分級表(2020)
044
抗震保命 3 步驟
回顧臺灣地震歷史重大災害 921 集集地震,在已知死因者中,顱內損傷者、顱骨骨折(破裂)者、
軀幹之骨折、軀幹之開放性傷口及胸、腹及骨盆之內傷人數多 [4],因幼兒較為脆弱且體力不如
成人,幼兒園在進行避難與疏散時,更應就近就便,因地制宜採取保護措施,指導幼兒在地震
搖晃時保護身體的頭頸部、內臟等部位,避免墜落物砸傷,盡可能躲在桌子下或以具有緩衝的
物品保護。面對地震災害的不確定性,最重要的是學習地震當下就地避難動作,並透過實地就
地避難演練 ( 趴下、掩護、穩住 ),減少自己受傷的風險。
關 鍵 提 醒 :
為瞭解或感受震度的實際影響,目前各部分縣市
配置有地震體驗車,建議可先洽當地消防局。
地震發生前,建議平時就應做好「緊急避難包」
以及「家庭逃生路線」的準備。
045
地震雖難有準確的預知,若能爭取數秒至數十秒
的預警時間來應變,也能達成有效的地震減災。
本節從對地震災害的覺察與辨識談起,再說明
如何求生與應變作為以及採取生活預防行動。
一、覺察與辨識
辨認強震速報警報音
目前國民中小學校園皆裝設有「強震速報系
統」[5],能立即收到地震警報並透過學校廣
播器播放地震警報音,讓師、生有地震來臨的
心理準備。幼兒園除了申請裝設「強震速報系
統」,直接播放向全園師生示警之外,亦可以
透過「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PWS)
接收來自行動寬頻系統發送的即時地震訊息
[6]
,準備就地避難,即時掌握應變的時機。
貳、地震災害安全
教育技能
關 鍵 提 醒 :
請確認幼兒園安裝的強震速報系統是否與幼兒園廣播器完成連接。
若 幼 兒 園 未 安 裝 的 強 震 速 報 系 統 , 則 可 以 廣 播 或 鑼 鼓 聲
替 代 速 報 警 報 聲 。 平 時 便 要 演 練 , 做 到 師 生 都 孰 悉 地 震
警 示 時 立 即 就 地 掩 蔽 。
除 了 察 覺 辨 識 地 震 警 報 聲 之 外 , 更 要 落 實 培 養 幼 兒 感 知
地 震 時 立 即 就 地 掩 蔽 的 應 變 、 求 生 能 力 。 即 使 是 微 震 、
輕 震 , 即 使 沒 有 大 人 廣 播 或 鑼 鼓 聲 宣 布 地 震 , 感 知 地 震
便 應 出 聲 告 知 大 家 , 並 且 進 行 就 地 掩 蔽 。 ( 幼 兒 園 常 常
進 行 熱 鬧 的 活 動 , 老 師 對 於 地 震 的 覺 知 往 往 不 如 幼 兒 。 )
師生討論地震災害情資
臺灣地理環境的特性,經常遭受地震等天然危
害的衝擊而導致民眾的生命財產損失,若能預
先注意過去曾發生地震災害的地區,或未來有
較高的地震致災機會的地區資訊,在面對地震
災害侵擾時,才能將傷亡等損失降到最低。
046
二、求生與應變
求生
幼兒園地震災害應變
關於幼兒園地震災害應變,請參看第七章幼
兒園校園災害防救計畫與教學資源。簡言之,
幼兒園災害應變全體教職員工相互合作、共
同推動「平時階段」和「應變階段」的災害
防救工作,保護幼兒與教職員工免於人身傷
害,將災害之影響減至最低。
圖 3-4 地震保命三步驟
三、生活預防
了解自家風險
事先了解自家的風險,可有效降低遭受地震襲
擊後的生命、財產損失。如建築是否位於斷層
帶附近、建物是否老舊、是否位於土壤液化區、
是否有瓦斯管線或捷運經過等等。如果自家風
險較高,應考慮搬遷或視情況為自家投保地震
險。若有機會整修房子時,應一併考慮地震防
護的安全性,如加固樑柱、按圖施工、確實監
工、不可為了打通房間而隨意移除樑柱、不因
騎樓外觀與使用方便而移除騎樓樑柱等 [8]。
家具以能事先固定為佳,其他活動式家具及
家 電 產 品, 為 防 止 翻 倒、 掉 落 或 移 動, 建 議
使用家具固定器具加以固定,其中實用可靠
的方法為利用 L 型金屬零件及螺絲等將家具
固定在牆壁上;無法以螺絲固定時,亦可用
支柱或黏貼墊的組合方式處理。有關所示居
家安全環境檢查圖詳如圖 3-5 [8]。
固定家具與重物
即時警報聲響,全園師生選擇相對安
全的地方進行「趴下、掩護、穩住」,
就地掩蔽的地震保命三步驟如圖 3-4
所示 [1],直到地震結束。
待地震稍歇時,幼兒應聽從老師指令,
以就近就便隨手可及具緩衝作用之物
品保護頭頸部,依平時規劃之緊急避
難疏散路線,進行避難疏散。
抵達戶外集結地點後,各班老師應確
實點名,確保每位幼兒皆已至安全地
點,並安撫幼兒情緒。
047
圖 3-5 居家安全環境檢查圖
048
當大規模地震發生之後,電力、自來水、瓦斯等維生管線會中斷,若此時自家住宅結構完好沒有倒塌,
則大部分的民眾會選擇留在家中避難。此時,需要依靠平常家中儲備的生活必需品,以度過無法輕易
取得外界物資的時間。依照每個家庭與成員不同的需求,準備的物資會有所不同,最基本的食物可準
備礦泉水、罐頭、泡麵、無需加熱即可食用的食物、點心(巧克力等)、營養補充食品等;而老年人
與嬰幼兒會有特殊的需要,平時應準備常備藥品、紙尿褲、濕紙巾、奶粉等。其他的生活用品包含生
活用水、衛生紙、生理用品、塑膠袋、乾電池、手電筒等。預估準備大約 3 天的份量 [8]。
除了日常的物資外,還需要準備緊急避難包,作為前往他處避難時使用。緊急避難包最好放置於玄關
或大門附近等隨手可取得之處,以下列出避難包的準備物品供參考,可視個人的需求增減:緊急糧食、
醫療及清潔品、禦寒保暖衣物、貴重物品、鞋子等如圖 3-6 所示 [8]。
●
事先規劃好逃生路線與相關計畫,並且不定期邀請家中成員演練。
●
逃生計畫圖的畫法是把每個樓層的平面圖簡單按照方位繪出,並明顯標示出門、窗、滅火器
的位置。接著再用大箭頭,標示出危難發生時,從每個房間起應該遵循的逃生方向。
●
家中每處都能規劃兩個以上的逃生方向,主要逃生路線從門通往大門或逃生梯、次要逃生路
線則從無鐵窗封閉的開放式窗戶離開。
●
事先與家人約定屋外的集合地點,避免因集合地點四散,誤以為家人尚未逃離,而冒險返回
現場救援。
●
逃生路線上務必保持暢通,不能堆放雜物。尤其是逃生梯與走道,請不定期檢查、淨空雜物 [8]。
準備防災用品
準備緊急避難包
準備逃生計畫
關 鍵 提 醒 :
地震發生前小觀念
1.
日常儲備的意識
2.
重要物品集中放置
3.
擬定家庭逃生計畫
地震發生時,因無法預知搖晃的方式,可能會因物品
左右位移,反而造成人員受物品碰撞而受傷。
「 黃 金 三 角 」 是 迷 思
049
圖 3-6 緊急避難包用品圖
050
圖 3-7 1991 報平安留言平臺
幼兒園依當學年各項資料修訂,建議 1 學年 1 次 [9]。
根據幼兒園環境概況、園內建物之平面配置、救災設備配置、園內曾發生之災(特性)分析及危
險評估改善。
請專業技師公會團體協助,配合幼兒園軟硬體設施設備耐震能力檢討,擬定短中長期改善方案,逐步
改善現有缺失 [10]。
發生大規模災害時,交通、通訊往往相當混亂且可能中斷,家庭成員聯繫變得急迫卻困難,可善用內
政部消防署設置之「1991 報平安留言平臺」(如圖 3-7 所示)。幼兒園平時可到前述平台設定報平
安留言電話號碼,告知全體教職員工生約定電話並宣導操作方式,以利災時透過網路留言板及電話語
音等方式進行查詢和發布留言,達到聯繫家人或朋友之效用。1991 報平安留言平臺可透過實際操作
測試,熟悉使用方式;於平時測試時,應先敘明此為測試或演練,避免災時造成混淆 [9]。
幼兒園校園災害防救計畫統整
幼兒園環境安全自主檢查與災害潛勢調查
幼兒園環境安全及耐震能力檢討與改善
1991 報平安專線聯繫
幼兒園的地震防災準備
維護幼兒安全是幼兒園的責任。平時做好地震防災準備,才能從容應付可能突如其來的災害。
051
●
教職員工防災教育實務增能培訓
●
防災教育融入課程與教學,利用主題活動宣導。
●
藉由社區研習,提升家長災害防救素養 [7]。
幼兒園每學期應至少舉辦 1 次演練,使全體人員熟悉不同災害情境之應變作為。演練目的在於使幼兒
園人員熟悉不同災害情境之應變作為,以提升應變技能。在演練過程中,全園人員應全數參與,所有
作業應隨災害時序有詳細紀錄,以利事中查證及事後重構與檢討 [7]。
由於地震災害為突發狀況,當幼兒園教職員工生都熟悉避難疏散演練後,則可進行無預警演練,模擬
災害各類情況之演練,使師生都能熟悉災害應變,亦可邀請家長、社區資源加入演練,以提升區域防
災之能力 [7]。
老師應就幼兒園一日作息表細節思考,推演不同情境或場域時的避難與疏散應變流程。當地震來臨
時,每個人所處的地點都不相同,面對不同的地點,該如何做出應變呢?由於環境不同,避難方式也
不同,要以培養地震應變判斷的能力,取代標準答案的訓練。
為使幼兒瞭解地震災害發生時之應變與災後之處置作為,可利用情境想定融入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進
行討論或演練。常見的情境想定包括:幼兒入園、室內活動室、室外活動空間、盥洗室(包括廁所)、
餐點時間、午休時間、搭乘幼童專用車、幼兒離園時間…等。應擬定地震發生時的應變流程,針對不
同時間、地點及對象,預想災害可能情境,掌握發生時間、地點與受影響人事物,思考可能的狀況,
彙整討論架構的狀況,搭配災害時序,運用在矩陣式防災腳本中,完成各式狀況的因應處置思考。有
關幼兒園地震防災演練矩陣式腳本示例如表 3-2。
在災前建立緊急救護與救助機制,可確保幼兒園在災時能發揮最大防災、減災功能。
●
幼兒園視實際情形來整備災害應變器材,由專人於固定地點進行保管,並定期檢查﹔器材損壞或超
過使用期限須進行替換。
●
幼兒園之教保服務人員、護理人員,每二年應接受教學醫院或主管機關認可之機構、學校或團體
辦理之救護技術訓練八小時,平時應建立園內緊急救護用品統計,整備災時所需之緊急醫療救護
設備、器材及資源。
防災教育實施
幼兒園避難疏散演練
建立緊急救護與救助機制
052
幼兒園地震防災演練矩陣式腳本
腳本設
定思維
事項
發生時段
□ 幼兒入園 □ 室內活動室 □ 室外活動空間 □ 盥洗室(包括廁所)
□ 餐點時間 □ 午休時間 □ 搭乘幼童專用車 □ 幼兒離園
地震程度
震度:(設定震度 4 至 7 之間)。
※ 震度等級設定與情境設想,請參照附件「地震震度分級(4 至 7 級)與防災演
練腳本情境設想參考表」
震度影響
□ 有電力 □ 無電力(震度若達 5 弱含以上,影響建物及設備,有可能電力中斷)
□ 有通訊 □ 無通訊(震度若達 5 弱含以上,手機基地台、網路訊號有可能中斷)
應變啟動
□ 有電則採用全園廣播,或另有特殊機制。
□ 電力中斷採替代方式:哨音、手鐘或其他。
複合災害
□ 建物結構受損(位置、嚴重程度):
□ 人員受傷(地點、人數、受傷情形):
□ 火災(地點、火勢大小):
□ 坡地災害、土石流(方位、嚴重程度):
□ 其他:
※ 災害設定得視行政(緊急應變編組)、老師、幼兒需模擬學習或須加強部分,
採階段式訓練逐漸精熟,以增進應變能力。
外部支援
□ 消防 □ 警政 □ 衛生(醫院、診所) □ 社政(含鄰里、區公所)
□ 大眾運輸 □ 電力公司 □ 無
雨天備案
□ 維持全規模演練(著雨衣、攜雨具)
□ 變更疏散集合地點進行全程模擬(改至能避雨之集合位置)
□ 行政採部分動員(緊急應變編組改至能避雨之集合位置)
□ 幼兒採部分動員(所有幼兒僅做趴下、掩護、穩住,不實施疏散)
□ 其他:
想定
年 月 日 時 分( )時段,發生震度( )地震,地震持續 秒
(造成:□ 電力 □ 通訊中斷,□ 產生複合性災害),震動停止後,幼兒園進行避難疏散。
表 3-2 幼兒園地震防災演練矩陣式腳本示例
053
演練進程
時間
情境設想
( 狀況設定 )
指揮官
通報組
避難引
導組
搶救組
老師
幼兒
( 一 ) 災害發生與
察覺
地震速報系統警報
發生地震
判斷原則:選擇能保護頭頸之桌下或堅固物掩護為佳,
避開恐衍生物品墜落、傾倒或玻璃飛濺之位置。
( 二 ) 避難疏散及
應變啟動
地震稍歇成立緊急
應變小組
( 三 ) 災情掌握與
清查回報
● 人員安全清查
● 校園安全巡檢
● 校園安全巡檢
● 回報及災損評估
( 四 ) 緊急搜救與
傷患救助
( 五 ) 複合災害處
置回報
( 六 ) 幼兒安置與
災後通報
檢討會議
演練後應召開檢討會議,以廣蒐各組意見與交流討論,增進投入及參與規劃。
平時建立園內幼兒及教職員工詳細資料、園舍建築資訊、掌握即時通報家長方式與向上通報等災情通
報流程,建立園外應變支援單位通訊錄,以便災時請求支援。
由輔導業務承辦單位如保育組協助班級老師適當引領幼兒抒發對災害的觀感,再進一步輔導特殊個案
(藉由集體創作或活動、運用媒介物幫助溝通、運用相關宣導海報、手冊、網站及專書等方式),亦
可動員老師、鄰近相關人力及民間團體進行幼兒心靈輔導或適時支援協助。
建立災情蒐集與傳遞機制
規劃臨災及災後幼兒心理撫慰機制
054
表 3-3 平時減災整備工作分配表
組別 /
任務
負責
單位
協助
單位
負責工作
園長 /
負責人
● 依據校園災害防救計畫內容進行權責分工,交付負責單位執行
並監督執行狀況。
● 訂定自評機制,負責確認各項災害防救業務之執行成效。
方法
● 負責統一對外發言,得由各組人員兼任。
減災整備
設備採購
● 掌握幼兒園所在區域災害特性,進行幼兒園災害潛勢評估,編
修幼兒園因應地震、颱洪等相關災害防救計畫,並明訂各災害管理週期
工作事項、執行人力。
● 製作幼兒園災害防救圖資,如校園防災地圖等。
● 協助園長 / 負責人每學期至少召開 1 次防災工作會報,汛期或
業務執行有需求時得加開。會議應邀集相關組 / 人員參與,進行工作規劃、
協調分工、管控執行情況與進度、綜整工作成果及檢討。
● 如遇災害發生之虞,應召開緊急會議,確保各項應變作為布署
得宜,並於災後檢討改善。
防災教育
● 規劃幼兒園防災教育課程與教師研習。
● 依據幼兒園防災教育課程規劃內容,推動相關課務實施。
● 掌握幼兒園所在區域環境與災害特性,納入課程。
防災演練
● 規劃防災演練、防災週系列宣導活動等年度重大工作事項及
期程。
預算統籌
● 針對各項活動經費進行審核、整理,納入幼兒園年度預算編列。
● 各項計畫執行及小組運作所需之會計、事務及採購等行政事務
處理。
心理輔導
● 參考教育部出版《災難(或創傷)後學校諮商與輔導工作參考
手冊》規劃災難(或創傷)之介入與合作原則。
055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強調以個體與生活環
境互動為基礎,防災教育融入課程與教學中是
有計畫的提供幼兒學習機會,以幼兒為主體思
考,幼兒所處的生活環境是學習的來源,提供幼
兒主動參與、親身體驗的遊戲機會,以統整身體
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和美感六
大領域課程的規劃與實踐。
類別
項目
對應課綱領域
地震災害防災教育教學目標
老師須重視幼兒喜歡遊戲的天性,善用時
機,依據幼兒年齡、經驗、幼兒園地理位置
與家庭社區環境及災害潛勢設計活動,從其
所在地的生活環境中取材,引導幼兒運用感
官,覺知自己和生活環境的訊息,願意關心
環境,學習與發現調整自己的行動,過程中
避免以標準答案的訓練指導。老師更應關照
有特殊需求的幼兒,提供必要的協助,以期
讓每個幼兒將防災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能適
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 [11]。本節針對
地震災害安全教育的教保活動提出建議。
一、教學目標
依據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101 年度校園
師生防災素養檢測計畫,將幼兒園地震災害防
災教育教學目標分知識、態度、技能三面向規
劃 ( 如圖 3-8); 再參照《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
大綱》進行三面向地震災害防災教育教學目標
的細規劃 ( 表 3-4)。
依據防災素養面向所設定之地震災害防災教學
目標,茲擬定地震災害防災教學目標與課程架
構圖 ( 圖 3-8) 與地震災害防災教育教學目標
規劃表 ( 表 3-4)。
參、地震災害安全教育
的教保活動建議
地震災害
防災教學
目標
地震
災害知識
防災知識
地震
防備知識
(預防及準備)
地震
應變知識
(方法與程序)
防災態度
防災警覺性
(關心環境
危險因子)
防災價值觀
(重視生命)
準備活動
(防災演練、
整備)
防災技能
應變能力
(地震避難
要領)
抗震保命
三部驟-
趴掩穩
圖 3-8 地震災害防災教學目標與課程架構圖
056
表 3-4 幼兒園地震災害防災教育教學目標規劃表
防災知識
災害知識
認知
● 認識地震災害警示音或警告號誌及訊息的意義。
● 知道周圍環境中的危險或地震災害。
● 知道若發生地震災害會造成身體的疼痛或受傷。
防備知識
語文認知
● 說出生活中潛在危險或地震災害。
● 說出至少一名家人的聯絡電話。
● 知道緊急避難包的功能。
● 說出避免接觸危險或地震災害的方法。
應變知識
● 知道地震災害發生時的應變方法。
● 說出地震災害發生時的求救的方法。
● 知道家庭的逃生避難路線。
● 知道幼兒園的逃生避難路線。
● 理解校園防災地圖中的圖像符號意義。
● 準備家庭防災卡、緊急避難包。
防災態度
防災警覺性
社會情緒
● 辨識生活環境中的危險,維護自身的安全。
● 透過感官來覺察環境中可能發生的地震災害。
● 覺察與辨識遇到地震災害時自己的情緒。
防災價值觀
● 體認避免危險並維持自身安全是重要的。
防災技能
應變能力
身 體 動 作 與
健康認知
● 配合參與防震演練。
● 聽到地震災害警示音能做出就地避難掩護
(趴、掩、穩)的動作。
● 模仿大人做出避難掩護保護頭頸部的動作。
● 熟練防災帽的穿戴。
● 當地震災害發生時,能確實聽從家人或師長
指示。
● 辨別相對安全的位置並正確避難。
● 依據師生約定的避難路線進行疏散。
057
二、教學內容 / 方法
地震災害一直是近幾年來重要討論的議題。幼
兒園除了將防災教育與園本位之主題課程結合
之外,更應該將幼兒家庭納入防災教育的一環,
培養幼兒能在不同環境下保有災害的應變能力。
藉由實地觀察與設計自製遊戲等多元活動中讓
幼兒從做中學習地震災害的自我、環境保護方
式,以培養幼兒對環境覺察之能力,並體認自
己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團體活動
防災知識的搶答 :
以地震來前的防震減災工作、地震來臨
時的鎮靜自保動作、如何求生應變、緊
急避難包需要準備的物品及放置位置等
相關知識,設計題目,讓幼兒搶答。
防災知識 ΟX 遊戲 :
地面以地線區隔 Ο、X 兩區,以地震來
前的防震減災工作、地震來臨時的鎮靜
自保動作、如何求生應變、緊急避難包
需 要 準 備 的 物 品 及 放 置 位 置 等 相 關 知
識,設計題目,正確的答案請站至 Ο 的
區域,反之則請站至 X 的區域。
實際演練與行動 :
利用不同情境發生地震,進行應變討論
與實作。
情境思考
1
下午 1:10 發生芮氏規模 5.9 地震,幼兒
園所在地區震度達 5 強。各班櫃子劇烈搖
晃,幼兒正好在 1 樓教室睡覺。1 樓辦公
室內有部分公文櫃傾倒、吊扇掉落 [12]。
情境思考
2
下 午 2:50 發 生 芮 氏 規 模 6.9 地 震, 動
物園所在地區震度達 6 強,園內遊客驚慌
失措、大聲尖叫,園區內人員混亂,幼兒
園校外教學有 6 個班在室外正結束教學,
準備返園的幼兒被遊客衝散。同時,有 2
班幼兒已在動物園門口準備發車的幼童專
用車內,正就座準備回家 [12]。
情境思考
3
凌晨 1:00 在家裡睡覺中,發生芮氏規模
6.0 地震,震度達 6 弱。
情境思考 / 狀況處置
不同的時間、規模的地震,幼兒園可能會有
不同的應變處置。擬設 3 種不同的地震發生
情境,請想像您的幼兒園(或是班級)會是
如何的狀況,要怎麼辦才能保住大家的安全。
058
小組活動
個別活動
防災知識九宮格敲敲樂﹕
以地震來前的防震減災工作、地震來
臨時的鎮靜自保動作、如何求生應變、
緊急避難包需要準備的物品及放置位
置 等 相 關 知 識 圖 片,1 次 9 張 圖 片 放
置九宮格板中,設計題目,正確(或
錯誤)的答案,請以玩具錘子敲擊。
防震知識小書創作﹕
以地震來前的防震減災工作、地震來
臨時的鎮靜自保動作、如何求生應變、
緊急避難包需要準備的物品等內容進
行小組創作並展示發表。
個人學習單﹕
準備緊急避難包、認識幼兒園疏散避
難路線等地震災害防災教育知識。
親子學習單﹕
準備緊急避難包、認識家庭疏散避難
路線、家庭防災卡等地震災害防災教
育知識。
三、教學評量
在幼兒園中,團體活動、小組活動、以及個人
學習等是常見的學習方式。在團體與小組活動
中,老師可以透過口語評量、防災演練、闖關
遊戲等方式,了解幼兒的學習成果。在個人學
習方面,個人學習單、親子學習單等則是常見
的評量方式。以下以不同類型的學習單為例,
提出地震災害防災教育可用之學習單。
059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你知道地震來臨前所要準備的「緊急避難包」內容有哪些嗎?
請你把正確的物品圈起來。
我 是防震小 天使 學習 單
準備 緊急避 難 包 (1)
我 是防震小 天使 學習 單
準備緊急 避難 包( 1)
急救用品
手電筒
乾 糧
哨 子
水
060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你知道地震來臨前所要準備的「緊急避難包」內容有哪些嗎?
請你把正確的物品在□中打。
我 是 防震 小天 使學習 單
準備 緊急 避難包 (2)
我 是 防震 小天 使學習 單
準備 緊急 避難 包(2)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你知道地震相關的知識嗎?請你把正確的知識圈起來。
先打開大門
以免門被擠壓變形而無法逃生
事先和家人討論好
「家庭防災卡」中的項目
先準備好「緊急避難包」
躲在堅固的桌子下保護頭頸部
我 是 防 震 小 天 使 學 習 單
~ 防 震 知 識 ~
我 是 防 震 小 天 使 學 習 單
~ 防 震 知 識 ~
061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你知道地震來臨前所要準備的「緊急避難包」內容有哪些嗎?
請你把正確的物品在□中打。
我是 防震 小天 使學 習單
準備 緊急 避難 包( 2)
我是 防震 小天 使學 習單
準備 緊急 避難 包( 2)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你知道地震相關的知識嗎?請你把正確的知識圈起來。
先打開大門
以免門被擠壓變形而無法逃生
事先和家人討論好
「家庭防災卡」中的項目
先準備好「緊急避難包」
躲在堅固的桌子下保護頭頸部
我 是防震小 天 使 學 習 單
~防震知識 ~
我 是防震小 天 使 學 習 單
~防震 知 識 ~
062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你知道地震稍歇時如何疏散到幼兒園戶外集結點嗎?
請你畫出路線圖。
我 是防震 小 天 使 學 習 單
~ 認識 幼 兒 園 疏 散 避 難 路 線 ~
我 是防震 小 天 使 學 習 單
~ 認 識幼 兒 園 疏 散 避 難 路 線 ~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請親子共同討論家中緊急避難包置放的位置 (請家長協助填寫)。
家中緊急避難包內置放有哪些物品?可用畫出或拍照等方式呈現。
我 是防震 小 天使親 子 學習單
~準 備 緊急避 難 包 ~
我 是防震 小 天使親 子 學習單
~準 備 緊急避 難 包 ~
063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你知道地震稍歇時如何疏散到幼兒園戶外集結點嗎?
請你畫出路線圖。
我 是 防 震 小 天 使學習單
~認 識 幼 兒 園 疏 散避難路線~
我 是 防 震 小 天 使學習單
~ 認 識 幼 兒 園 疏 散避難 路 線 ~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請親子共同討論家中緊急避難包置放的位置 (請家長協助填寫)。
家中緊急避難包內置放有哪些物品?可用畫出或拍照等方式呈現。
我 是防 震小天 使 親子學 習單
~準 備 緊 急避難 包 ~
我 是防 震小天 使 親子學 習單
~準 備 緊急避 難包 ~
064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我是 防震 小天 使親 子學 習單
~認 識家 庭防 災卡 ~
我是 防震 小天 使親 子學 習單
~認 識家 庭防 災卡 ~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地震稍歇時,家人如何從家裡疏散到戶外安全集合點?
請親子共同討論畫出路線圖並實際演練。
我是 防 震 小 天使親 子學 習單
~認識 家 庭疏 散避 難路 線~
我是 防 震 小 天使親 子學 習單
~認 識 家 庭 疏散避 難路 線~
065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我 是防震 小 天使親 子學習單
~認 識家 庭 防災卡 ~
我 是防震 小 天使親 子學習單
~認 識家 庭 防災卡 ~
066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在幼兒園裡發現許多櫃子和器具為防止發生地震翻倒、掉落或移動, 已事先固定。
請小朋友回家後跟家人共同尋找家中活動式家具及家電產品,建議使用家具固定器具加以
固定,並用照片、圖示記錄下來。
我 是 防震 小 天使親 子學習單
~保護我 的 家~
我 是 防震 小 天使親 子學習單
~保護 我 的家~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 _____________________
067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在幼兒園裡發現許多櫃子和器具為防止發生地震翻倒、掉落或移動, 已事先固定。
請小朋友回家後跟家人共同尋找家中活動式家具及家電產品,建議使用家具固定器具加以
固定,並用照片、圖示記錄下來。
我是防 震小天使 親 子學 習單
~ 保護我 的 家~
我是防 震小天使 親 子學 習單
~ 保護 我 的家~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 _____________________
068
069
070
壹、
風水災安全教育的知識層面
臺灣五、六月為梅雨季,六至十月為颱風季,
帶來十分驚人的雨量,又因台灣地形河身短、
坡度大、水流急的特徵以及水庫淤積,因此
風災與水災
臺灣在夏、秋季時常有颱風來襲,雖然帶來豐沛的降雨量,但也帶來了災害;加上近年氣候變遷影響,極
端氣候發生頻率日益增加,洪旱災害頻率、規模與損失有加大的趨勢。防災除了需要配合環境特性,更重
要是透過多元教育,使幼兒能夠有正確的認知,培養正面的防災態度,以強化面對災害時的應變能力。本
章以風水災的安全教育為重點,分三節進行探討:第一節為風水災安全教育的知識層面、第二節為風水災
安全教育的技能層面、第三節為風水災安全教育的教保活動建議。
時常面臨洪水及乾旱等風險。茲將近年臺灣
曾造成重大災害的颱風整理如表 4-1
年份 / 颱
風名
造成的災情
照片
1996
年
賀伯
阿里山測站於 7 月 31 日單日降水累計雨量達 1094.5
毫米,創歷史紀錄。颱風帶來強風豪雨,航空、鐵路交
通全面停飛、停駛,公路坍方、橋樑斷裂,嚴重受損。中、
南部沿海地區海水倒灌,臺北縣巿多處嚴重淹水。南投
縣水里鄉、信義鄉、鹿谷鄉山洪爆發,多人慘遭活埋。
全臺電力、電信受損嚴重。計有 51 人死亡,22 人失蹤。
賀伯颱風災情
資料來源:柯金源攝
表 4-1 近年來臺灣曾造成嚴重災情之颱風一覽表
4
PA
R
T
071
2001
年納
莉
由於颱風停留時間過久及其貫穿的特殊路徑所致,降下
豐沛雨量,造成北臺灣嚴重水患。臺北市捷運及臺鐵臺
北車站淹水,部分山線、海線及花東線中斷;多處地區
引發土石流災害;近 165 萬戶停電,逾 175 萬戶停水。
共有 94 人死亡,10 人失蹤。全台有 408 所學校遭到
重創,損失近 8 億元;工商部分損失超過 40 億元;農
林漁牧損失約 42 億元。
納莉颱風災情
資料來源:聯合報
2008
年辛
樂克
豪雨重創中部地區,尤以南投最為嚴重,造成后豐斷橋、
豐丘山崩及廬山溫泉區飯店倒塌等災情。計有 14 人死
亡,7 人失蹤,農損約 9 億元。
資料來源:楊士德攝
2009
年莫
拉克
累積雨量超過臺灣整年的平均降雨量 2,500mm,造成
嚴重災情,涵蓋中南部及台東地區。主要災害類別有水
災、土石流、坡地崩塌、橋梁斷裂、河海堤損毀、交通
中斷及農業災情等。計 677 人死亡、失蹤 22 人、重傷
4
人,農業產物損失及民間設施毀損共計 194.1 億元。
當時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發生大規模崩塌, 491 名村民
不幸罹難。那瑪夏鄉民族村 80 多戶民宅遭土石流沖毀,
造成 16 人死亡、25 人失蹤。六龜鄉下新開地區,居民
遭山洪沖失及土石淤埋,有 4 人死亡、24 人失蹤。曾
文溪、東港溪、林邊溪與太麻里溪的水災災情亦相當嚴
重,總淹水面積約 765 平方公里。八條公路遭土石崩落
破壞,橋樑受損事件以高雄市 97 座橋樑受損為最多。
莫拉克颱風災情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072
圖 4-1 颱風生成示意圖
一、風水災對生活的影響
依 據 中 央 氣 象 局 統 計,1911 至 2019 年 臺
灣 共 有 188 個 颱 風 登 陸, 以 東 岸 的 宜 蘭 至
花蓮間登陸次數為最多,每年約有 3 至 4 個
颱 風 侵 襲; 其 次, 颱 風 登 陸 時 間 以 8 月 最
多, 次 為 7 月 和 9 月。 在 災 害 種 類 方 面,
1958~2017
年間,颱風災害佔 66%,水患 /
水災佔 22%[5],顯示颱風及水患 / 水災仍
是臺灣主要的災害類型。
颱風災害
颱風是一種強烈熱帶氣旋,是在熱帶海洋上所
發生的低氣壓,一種熱帶海洋上非常猛烈的空
氣漩渦,如圖 4-1[3]。當熱帶氣旋近地面
中心附近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小時 62 公里
或每秒 17.2 公尺時,我們就稱它為颱風。
西元 1805 年,英國海軍上將蒲福,根據地面
塵土飛揚和樹枝擺動的情形,把風速分為十三
級,稱為「蒲福風級」。到了 1940 年,美國
氣象機構以蒲福風級為基礎,利用現代測風儀
把風速分為十七級。颱風依中心附近最大風
速,區分輕度、中度及強烈颱風,輕度颱風的
中心附近最大風速再每秒 17.2 到 32.6 公尺
之間,相當於八到十一級風。中度颱風的中心
附近最大風速在每秒 32.7 到 50.9 公尺之間,
相當於十二到十五級風。強烈颱風的中心附近
最大風速在每秒 51 公尺以上,相當於十六級
以上的風,如表 4-2[4]。
073
圖 4-2 臺灣降雨特性
颱風
級數
風的名稱
風的說明
速度
輕度颱風
8
大風
寸步難行,樹枝被折斷。
17.2-20.7
9
烈風
煙囪被吹倒,屋頂瓦片被吹翻。
20.8-24.4
10
狂風
樹木被連根拔起,房屋會遭受嚴重災害。
24.5-28.4
11
暴風
風力更強,許多建築物被吹壞。
28.5-32.6
中度颱風
12
颶風
災害更大。
32.7-36.9
13
37.0-41.4
14
41.5-46.1
15
46.2-50.9
強烈颱風
16
51.0-56.0
17
56.1-61.2
表 4-2 颱風分級表(依蒲福風級分)
水災災害
豪(大)雨最常發生在 5、6 月的梅雨季及 7
至 9 月颱風季,或因春秋季的鋒面及夏季強盛
西南氣流產生對流性降雨所致[7],中央氣
象局「雨量分級」能反映出短延時強降雨之致
災性,以 24 小時累積雨量的條件,增列大豪
雨「3 小時累積雨量達 200 毫米以上」之雨
量標準,豪(大)雨發布時,山區易發生山洪
暴發、落石、坍方、土石流;平地則易發生積
淹水,如表 4-3[8]。
074
名稱
雨量
警戒事項
照片
大雨
80 mm/24h
以上
或 40 mm/h 以上
山區:可能發生山洪暴發、
落石、坍方。
平地:排水差或低窪地區 易
發生積淹水。
雨區:強陣風、雷擊。
資料來源:東森新聞
豪雨
200 mm/24h
以上或 100
mm/3h
以上
山區:山洪暴發、落石、
坍方、土石流。
平地:易發生積淹水。
雨區:強陣風、雷擊、甚至
冰雹。
資料來源:udn
大豪
雨
350 mm/24h
以上或 200
mm/3h
以上
山區:山洪暴發、落石、
坍方、土石流、崩塌。
平地:積淹水面積擴大、河
川中下游防河水溢淹。
雨區 : 強陣風、雷擊、甚至
冰雹。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超大
豪雨
500 mm/24h
以上
山區:大規模山洪暴發、落石、
坍方、土石流、崩塌。
平地:易有大範圍積淹水。
雨區:強陣風、雷擊、甚至
冰雹。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
● 對未達特報之連續性降雨或未能事先掌握的突發性降雨,在研判有致災之虞時,中央氣象局
將輔以天氣即時訊息方式發布。
● 因各地對雨量承受度不同,致災性也會不同,使用上應瞭解所在位置之環境特徵。
表 4-3 雨量分級表
075
類型
定義說明
圖片
內水淹水
豪雨 / 暴雨發生時,因地勢平坦、排水系統不良,或降雨
量超出排水系統設計標準,造成局部之積淹水,待降雨
結束後淹水便逐漸消退,其淹水區域與降雨區域之重合
度較高。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外水淹水
河川上游集水區發生豪雨 / 暴雨時,當洪峰流量超出堤防
設計標準,河川水位暴漲而溢堤或潰堤,以致洪水進入
堤防保護區內。此類淹水經常發生於河川下游地勢較平
坦之地區。此類型之淹水區域與最大降雨區域未必相同。
資料來源:氣候災害研究中心
暴潮溢淹
颱風的強烈天氣系統作用(強風與氣壓驟變)引發的風
暴潮,將造成海面異常升降現象,又因河水沿海地區地
勢低窪,當受影響的海區潮位遠超過禦潮設施之設計標
準,就會使海水位暴漲,海水湧進內陸,造成巨大破壞。
資料來源:壹週刊
表 4-4 淹水類型災害說明表
當很短的時間內降下很大的雨(短沿時強降
雨)、或是連續下了很久很大的雨(累積降
雨),超過河川或排水系統的負荷,造成淹
水的情形。淹水依據成因與條件分為以下三
類型[9]:
內水淹水(堤防保護區內排水溝之水)
豪雨 / 暴雨發生時,因地勢平坦、排水系統
不良,或降雨量超出排水系統設計標準,造
成局部之積淹水,待降雨結束後淹水便逐漸
消退,其淹水區域與降雨區域之重合度高。
外水淹水(河川行水區之水)
河川上游集水區發生豪雨 / 暴雨時,當洪峰流
量超出堤防設計標準,河川水位暴漲而溢堤或
潰堤,以致洪水進入堤防保護區內。此類淹水
經常發生於河川下游地勢較平坦之地區。此類
型之淹水區域與最大降雨區域未必相同。
暴潮溢淹(海水位暴漲,湧進內陸)
颱 風 的 強 烈 天 氣 系 統 作 用( 強 風 與 氣 壓 驟
變)引發的風暴潮,造成海面異常升降現象;
又因河水沿海地區地勢低窪,當受影響的海
區潮位遠超過禦潮設施之設計標準,就會使
海水位暴漲,海水湧進內陸,造成巨大破壞。
淹水成因
076
圖 4-3 水庫水位差異圖
颱風會帶來好處嗎?
颱風帶來的雨量是臺灣很珍貴的水資源來源,
如果颱風不來或是來了降雨不足、又或者降雨
沒能降在主要集水區域,這都可能造成水庫蓄
積水量不足,導致發生乾旱災害的可能。
颱風期間突然風停雨止,
表示颱風走了嗎?
颱風離開時,通常風雨是逐漸減小的,不會突
然停止。當颱風登陸時,狂風暴雨突然停止的
時候,是颱風眼經過的現象;通常在二、三十
分鐘以後,狂風暴雨會再突然來臨,不要以為
颱風走了。
颱風登陸才會有災害?
颱風挾帶強大的風壓力,颱風眼外緣處風造最
大破壞力最強,在颱風眼所經之處災害相較嚴
重,若颱風眼並未登陸僅沿海岸經過,但風速
最大部分在陸上掃過,仍會造成嚴重災害。所
以颱風災害,視所在地的風速大小,並非颱風
不登陸,即無災害。
一般而言,颱風愈強且愈接近陸地,雨災則愈
嚴重。但是也有例外,1987 年琳恩颱風通過
巴士海峽向西北西行進,僅暴風圈掠過南部,
但因受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雙重影響,造
成北部地區豪雨成災。
颱風風雨最強部分在颱風中心的四周,當颱風
中心轉移至陸地時,因其挾帶狂風和暴雨,會
造成許多嚴重災害。例如颱風挾帶狂風之強大
壓力,可能造成吹倒房屋、拔起大樹、吹落招
牌、吹毀農作物、傷害人畜等。若暴雨急降來
不及排泄,則可能造成山洪暴發,河水暴漲,
造成淹水、沖毀房屋、設備設施、道路、橋樑
等。
二、 風 水 災 安 全 教 育 的 重 要
知識
未出現大流行的災難。然而我們可以藉由探討
此項正在進行的全球性疾病流行事件,認識生
物病原災害的背景知識,以及健康和公共衛生
的管理措施,培養正確的災害風險意識和面對
疾病災害的態度。
颱風災害教育知識
颱風會帶來好處嗎?
颱風帶來的雨量是臺灣很珍貴的水資源來源,
如果颱風不來或是來了降雨不足、又或者降雨
沒能降在主要集水區域,這都可能造成水庫蓄
積水量不足,導致發生乾旱災害的可能。
颱風期間突然風停雨止,
表示颱風走了嗎?
颱風離開時,通常風雨是逐漸減小的,不會突
然停止。當颱風登陸時,狂風暴雨突然停止的
時候,是颱風眼經過的現象;通常在二、三十
分鐘以後,狂風暴雨會再突然來臨,不要以為
颱風走了。
颱風登陸才會有災害?
颱風挾帶強大的風壓力,颱風眼外緣處風造最
大破壞力最強,在颱風眼所經之處災害相較嚴
重,若颱風眼並未登陸僅沿海岸經過,但風速
最大部分在陸上掃過,仍會造成嚴重災害。所
以颱風災害,視所在地的風速大小,並非颱風
不登陸,即無災害。
一般而言,颱風愈強且愈接近陸地,雨災則愈
嚴重。但是也有例外,1987 年琳恩颱風通過
巴士海峽向西北西行進,僅暴風圈掠過南部,
但因受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雙重影響,造
成北部地區豪雨成災。
颱風風雨最強部分在颱風中心的四周,當颱風
中心轉移至陸地時,因其挾帶狂風和暴雨,會
造成許多嚴重災害。例如颱風挾帶狂風之強大
壓力,可能造成吹倒房屋、拔起大樹、吹落招
牌、吹毀農作物、傷害人畜等。若暴雨急降來
不及排泄,則可能造成山洪暴發,河水暴漲,
造成淹水、沖毀房屋、設備設施、道路、橋樑
等。
077
圖 4-4 生活氣象 APP
貳、風水災安全教育
的技能層面
海上颱風警報:
預測颱風之七級風暴風範圍可能侵襲臺
灣本島、澎湖、金門或馬祖一百公里
以內海域時之前二十四小時,應即發布
海上颱風警報,將可能受侵襲之各海域
列入警戒區域,以後每隔三小時發布一
次,必要時得加發之。
陸上颱風警報:
預測颱風之七級風暴風範圍可能侵襲臺
灣本島、澎湖、金門或馬祖陸上之前
十八小時,應即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將
可能受侵襲之直轄市或縣市行政區列入
警戒區域,以後每隔三小時發布一次,
必要時得加發之,並發布必要之風雨預
測相關資料。
風水災相較於其他災害,是可能藉由氣象預
報及警戒訊息,預作準備並加以防範。我們
可利用電視、電台、生活氣象 APP、行動水
情 APP 的預警訊息,掌握最新訊息,以提高
警覺加以防範。
一、覺察與辨識
颱風預警
水災災害知識
臺灣的水災常來得又快又急,發生的主要原
因為暴雨,驚人雨量導致排水不及、河道河
道無法大量積蓄水量、坡度大上游的溪流在
短時間內便會流至下游,造成洪水。
乾旱災害避險
臺灣用水依用途分為農業用水、生活用水和
工業用水等三大類,近年隨著經濟轉型、都
市化以及生活品質提升,生活用水比例漸增,
其對水質及水量之穩定性要求較高,故多以
水庫為主要水源。但臺灣由於地狹人稠、山
坡陡峻,以及颱風豪雨雨勢急促,大部分的
降雨皆迅速流入海洋。面對可能的乾旱災害,
必 須 共 同 節 水 因 應, 例 如, 隨 手 關 水、 漏 水
情形即刻檢修或通報,以及平時節水 ( 洗澡採
淋浴、馬桶二段式沖水、減少洗車…)、回收
用水 ( 洗米洗菜水澆灌花木…)、選用節水標
章器材,養成日常節水習慣。
078
豪(大)雨預警
中 央 氣 象 局 發 布 豪 大 雨 可 能 縣 市 時( 如 圖
4-5
),提醒民眾對降雨災害的警覺,提前準
備應變措施加以防範。
河川水位警戒
經濟部水利署以中央氣象局預報雨量納入水庫
蓄水現況、洪水演算及淹水的門檻值所計算出
的警戒訊息,提供防救災人員及民眾預警資
訊,爭取時間做好防災準備。
圖 4-5 豪雨特報警示圖
圖 4-6 河川水位警戒示意圖
一級警戒水位發布時
表示洪水上漲至計畫洪水位之預警時
間約 2 小時,建議地方政府防汛單位
依據《災害防救法》第 24 條執行勸告
或指示撤離,並作適當安置所需時間。
二級警戒水位發布時
表示洪水上漲至計畫洪水位之預警時
間約 5 小時,建議地方政府防汛單位
及救災機關動員準備(人員、機具及
材料)所需之時間。
三級警戒水位發布時
建議於河川區域活動之民眾、車輛、
機具、財物自行離開等及關閉河川區
域[10]。
079
二、求生與應變
颱風來時應注意事項[13]
關 鍵 提 醒 :
以下是關於颱風來臨時可能出現的迷思或行為:
玻璃貼膠帶有用嗎?
颱 風 來 臨 但 未 見 風 雨 , 可 以 登 山 、 到 海 岸 或 堤 防
上 觀 巨浪景觀嗎?
颱 風 天 好 無 聊 , 可 以 出 門 逛 街 看 電 影 嗎 ?
根 據 內 政 部 建 築 研 究 所 的 研 究 指 出 , 貼 了 不 同 形 式
的 膠 帶 或 全 部 貼 滿 的 狀 態 下 , 並 沒 有 增 加 窗 扇 的 抗
風 壓 能 力 , 膠 帶 的 功 用 比 較 傾 向 於 減 少 玻 璃 破 碎 時
的 飛 濺 。
當 颱 風 警 報 響 起 , 各 級 政 府 成 立 災 害 應 變 中 心 , 將
山 區 、 海 邊 劃 定 為 警 戒 區 域 後 , 如 果 民 眾 無 故 不 聽
勸導,擅自進入警戒區,或堅持不願意下山、上岸、
離 開 海 岸 而 遭 危 難 或 受 困 , 需 要 出 動 救 援 , 依 《 災
害 防 救 法 》 災 害 應 變 中 心 得 就 搜 救 所 需 費 用 請 求 被
救 援 者 支 付 。 此 外 , 若 有 不 聽 勸 導 者 則 可 依 違 反 災
害 防 救 法 處 5 萬 到 2 5 萬 元 以 下 罰 鍰 。
災 防 假 ( 俗 稱 為 颱 風 假 ) 是 根 據 天 然 災 害 停 止 上 班
及 上 課 作 業 辦 法 , 為 了 保 護 民 眾 生 命 財 產 安 全 , 避
免 在 通 勤 遭 遇 交 通 困 難 並 承 擔 危 安 風 險 , 甚 至 造 成
生 命 財 產 損 失 所 訂 定 。 如 果 颱 風 天 沒 有 好 好 待 在 家
裡 跑 出 門 , 就 失 去 政 府 放 災 防 假 的 本 意 。
如住宅堅固,不受強風、海嘯、 洪水影響,
應留在家中。
若停電時,請儘量使用手電筒,若使用燭
火應遠離可燃物。
不可至海岸、溪流或堤防上觀浪、戲水、
撿拾石頭、捕魚及釣魚。
看到斷落的電線,不可用手觸摸,應通知
電力公司。
颱風期間若不得已在外駕車應減速慢行,
注意交通安全,行駛中車輛遇強風侵襲,
應停於路邊或找安全處所掩避,不可強
行駕駛。
勿至河邊搶收作物或工作,以避免被洪水
圍困。
080
水災災害發生時應注意事項[16]
關 鍵 提 醒 :
幼 兒 園 疏 散 注 意 事 項
1.
平時定期演練,讓幼兒能聽從師長指示,依規劃路
線進行疏散練習。
2.
老師在引導避難時,應思考協助行動不便或有特殊
情況幼兒之人力安排。
3.
疏散時提醒幼兒不跑、不推、不語。
4.
疏散至避難場所後,應立即清點人員及回報,並安
撫幼兒情緒。
5.
優先安頓幼兒,包含情緒安撫及相關物資發放。
6.
向相關單位進行通報或尋求協助。
淹水時以「垂直疏散避難」為原則,迅
速登上牢固的高處避險(如移往建築物
較高樓層或附近地勢較高處、大樹上),
等候救援人員營救。
避免涉水、避開滾落石、泥擰滑坡、段
落電線。
儘量不外出,道路、側溝與坑洞因積水
而連成一片,難以辦認,徒增危險。
洪水流量大,不了解水情勿涉險,要在安
全地帶等待救援。
保存好各種尚能使用的通訊設施,可與外
界保持良好的通訊聯繫。
關閉電源,以避免或降低觸電機率。
發出求救信號,如晃動衣服或樹枝,大聲
呼救等。
081
三、生活預防
颱風、豪雨來襲雖然可怕,但能預先掌握預警
資訊,只要確實做好相關防範措施就可以避免
或降低遭受侵害。颱風及淹水災害的預防與應
變,從事前整備階段就要做出反應,以防止或
降低災害的發生與傷害損失。
颱風災害的預防與保護措施
颱風來襲前,應注意電視、廣播、網路、生活
氣象 APP 或利用「166」、「167」氣象錄音
電話,隨時關注颱風消息,了解最新颱風動向
並查詢災害潛勢區。
河岸邊、沿海、地勢低窪地區居民應注意潮
汐,有河水氾濫或海水倒灌之虞,應及早遷移
至地勢較高區域。
居住在山坡地或土石易崩落之處的居民,應做
預防性疏散撤離。
檢查電源、瓦斯管路、注意爐火,以防災害。
準備手電筒、乾電池及行動電源以因應停電之
需及求援之用。
檢查門窗是否牢靠,關閉非必要門窗,必要時
可加釘木板。
房屋外、庭院內,各種懸掛物件應即取下或加
強固定 (如廣告招牌、陽台花盆),庭園樹
木均應加支架保護。
清理雨水溝及排水渠道,保持暢通以利排水,
準備沙包。
部分水溝、坑洞被水淹蓋潛伏危險性,勿強行
通過。
外出時隨時注意是否有物品掉落。
發現淹水或交通受阻地段,用電話或就近通知
派出所或消防單位。
若有災害損失,應通知警察派出所或消防單
位。
災害過後打電話向親友報平安應長話短說,避
免佔線。
進行環境整理、聯繫垃圾清運等措施。
若有受不可抗力災害損失應整理損失清單、照
片或證明文件。
颱風來襲前的防範整備[13]
颱風過後應注意事項[15]
可多備 1 至 2 日之食物、水,以防斷電停
水不時之需。
如果居住在鄉間,除前述一般注意事項外,
尚應檢查牛欄、豬舍、雞舍。以免造成損
失,
或將所蓄養之動物移往較安全地方。
082
圖 4-7 行動水情 APP
淹水災害的預防措施
收 聽 相 關 訊 息( 如 氣 象、 廣 播、 生 活 氣 象
APP
、行動水情 APP( 圖 4-7) 或利用「166」、
氣象錄音電話、網站)以瞭解最新動態,並查
詢災害潛勢區以為因應。
隨時關心中央氣象局有關颱風、豪雨預報並注
意居處是否在警戒範圍內。
如住所在河邊、海邊、地勢低窪,有淹水之虞,
及早遷移至較高的地方或是撤退到相對安全的
地方。
平時應注意屋頂、門窗及牆壁檢修及保持居家
附近排水溝通暢。
颱風、豪雨期間應避免外出,平時應準備防雨
器具、簡易醫療用品、電晶體收音機、照明用
具、並儲存三日份之飲水、食物及燃料等儲備
於高處,以防斷電、停電及缺糧。
民眾應共同維護河川區域及排水溝暢通,勿隨
意傾倒垃圾等,如發現損壞應主動通知權責單
位修復。
清理居家附近排水溝、備妥簡易防汛備料(如
砂包)等,以備防汛之需。另颱風豪雨期間,
應隨時注意居家附近河川、溪流水位及氣象資
訊,主動與村(里)長保持聯繫,以配合
政府
執行撤離疏散措施。
淹水災害發生前,預防與整備[10]
[13]
若災害造成設施毀損,先行修繕損壞之水、電
管線,減少漏水及漏電危害。
檢查水池、水塔、飲水機等相關用水設備,使
飲用水達到法定標準。
環境整理,並連繫相關單位載運廢棄物、垃圾
等。
衛生維護,進行消毒環境等措施。
未能處理之衛生問題,應立即與地方衛生單位
(如衛生局、環保局)聯繫解決。
發現淹水或交通受阻地段請用電話或就近通知
派出所或消防單位
若有災害損失,請通知警察派出所或消防單
位,作為災害檢討之統計,並作防災之
改進參考。
災害過後打電話向親友報平安應長話短說,避
免佔線。
若有受不可抗力災害損失應整理損失清單、照
片或證明文件。
淹水災害後應注意事項[17]
083
林 明 瑞 等 於 2014 年 提 出 對 各 學 習 階 段 師 生
之防災素養檢測計畫報告[19],引據葉欣
誠等人研究提出防災素養架構圖,將防災素
養 分 : 防 災 知 識、 防 災 態 度 與 防 災 技 能 三 個
幼兒園進行風、水災害防災教育也是實施安全教育的另一層面。
以下分教學目標、教學示例、教學評量三項提出的建議。
圖 4-8 防災素養架構圖
防災素養
防 災 技 能
防
災
態
度
防
災
知
識
防
災
價
值
觀
防
災
責
任
感
應 變
能 力
動 活
備
準
應
變
知
識
防
備
知
識
性
覺 警
災 防
防 災 知
識
防災素養
防 災 技 能
防
災
態
度
防
災
知
識
防
災
價
值
觀
防
災
責
任
感
應 變
能 力
動 活
備
準
應
變
知
識
防
備
知
識
性
覺 警
災 防
防 災 知
識
面向,三面向再下分為八個項目,建立圖 4-8
之 防 災 素 養 架 構。 為 趨 近 離 災、 避 災 目 標,
包括幼兒園的各學習階段教育都應實施防災
教育落實培養學生防災素養。
參、風水災安全教育的教保活動建議
084
表 4-5 幼兒園風水災害防災教育教學規劃表
素養類別
項目
課綱對應領
域
教學目標
防災知識
災害知識
語文
辨識風水災的警報及訊息的意義
理解校園防災圖像符號意義
認知
觀察風水災害發生時的危險狀態 ( 風大、雨大 ) 或場域。(屋外、
低窪、海岸等)
防備知識
認知
整理生活環境中發生風水災害的可能原因
整理風水災害來臨前的防範措施
應變知識
認知
知道風水災害發生時的避災方法
認知
整理風水災害發生時的求救的方法
防災態度
防災警覺性
身體動作
覺察環境中可能發生風水災的危險或災害
認知
認識防災預警的重要性,以減少傷害。
防災價值觀
社會
覺察並避免危險是維持自身安全的重要觀念
情緒
表達面對風水災害時可能引起的焦慮、緊張情緒
運用策略調節對風水災可能引起的焦慮、緊張情緒
瞭解面對風水災害時保持鎮定的重要性
防災技能
準備活動
社會
將習得之防減災觀念、作法與經驗運用於生活情境中
應變能力
身體動作
風水災害發生時,能做出避災的行為 ( 室內、高處 )。
覺察辨識風水災時可能的危險場域,保護自己和他人
語文
以口語表達風水災害發生時求救的方法
社會
知道並辨識他人傳達之重要訊息,災害發生時能確實聽從家人或
師長指示。
一、教學目標
幼兒園階段防災教育主要宗旨,是讓幼兒對於
危險、災害能有初步認識,並學會如何避災及
保護自己。在規劃防災教育時,必須考量各園
的實際環境條件以及幼兒身心發展,設計能融
入課程的防災學習,並有計畫且持續地進行防
災教育以及演練,以培養師生安全行動的態度
與能力。幼兒園融入風水災教育的課程架構,
可以包含身體動作、社會、認知、語言、情緒
五大領域,配合各園的特性、所在環境條件、
或社區例行事項等共同組成。茲依據林明瑞等
之防災教育素養架構 ( 圖 4-9),並參照《幼兒
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之六大領域,規劃幼兒
園風水災害防災教育教學如表 4-5 。
085
二、教學示例
防災教育須有系統的規畫,使幼兒在安全的環境
並符合身心發展基礎上參與、探索與學習、培養
幼兒安全行為並具備基本的防災知識與生活應用
的能力。表 4-6 進一步將風災與水災教育活動可
能包含的主要概念及相關內容列舉,例如:颱風
來了會發生什麼事?,配合前面所撰寫的災害知
識可供老師相互對照。老師可依所在縣市之資
源,規劃參觀、體驗教學活動,例如:風雨體驗
屋、氣象局、各縣市防災科學教育館等。
颱風來了!
主要
概念
颱風來了會發生什麼事?
我們可以做什麼,來保護自
己、身邊的人或減少傷害?
如果現在颱風發生了,怎麼辦?
(
防災避難演練 )
探究
方向
透過閱聽(新聞、圖片、
氣象播報)或實際雨天的
體驗等,與幼兒討論什麼
是颱風?颱風所產生的可
能影響?
探討颱風來之前的訊息來
源及預防作為……
(
颱風 / 豪大雨是可以預先
知道的,探究可以保護自
己的方法 )
如果颱風正在發生,該怎麼做?
透過防災避難演練,孰悉緊急避
難方式,學習自我保護行動
備註
老師可依所在縣市之資源,進行參觀、體驗教學活動,例:風雨體驗屋、氣象局、各縣市防災科
學教育館等。
表 4-6 風水災教育活動所包含的主要概念及相關內容列舉
關 鍵 提 醒 :
風水災害教學目標的選用,需考量幼兒年齡層及
其身心發展,是提供老師在課程進行中或課程進
行後,透過檢視幼兒的學習狀況來省思教學,以
調整後續的防災教育課程進行。
例如,以2 歲班而言能聽從指令,依規劃路線進行
疏散避難是課程重點;對於3歲至5歲班級舊生而言,
覺察環境中可能發生風水災的危險或災害,實際行
動自我保護及如何尋求協助是課程重點。
086
以 下 就 主 要 概 念 一「 颱 風 來 了 會 發 生 什 麼
事?」、 概 念 二「 我 們 可 以 做 什 麼, 來 保 護
自 己、 身 邊 的 人 或 減 少 傷 害?」 為 例 設 計 教
學示例,但老師須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進行
(
團 體、 分 組、 小 組 … 等 ), 也 必 須 考 量 所 處
主要概念:颱風來了會發生什麼事?
活動名稱:
颱風的印象
適用年齡:
2-4
歲
【學習指標】
認 - 中 -1-2-2
觀察自然現象特徵的變化
認 - 小 -1-2-3
以圖像或符號記錄自然現象的簡單訊息
語 - 中 -2-3-1
敘說時表達對某項經驗的觀點或感受
【教學資源】
「颱風天」學習單
颱風的紀錄片及新聞報導
活動內容概述
探究重點
【引起活動】
回顧颱風的紀錄片及新聞報導
【發展活動】
1.
請幼兒分享自己的經驗或從影片中看到了什麼及想
法。
2.
透過回顧引導幼兒畫出自己對颱風印象深刻的部分
3.
說明學習單任務,帶「颱風天」學習單回家與家人
討論他們對颱風的印象畫下來再帶回幼兒園。
【統整活動】
整理幼兒對颱風的印象與感受
透過影片引起幼兒對颱風的印象或
經驗。
示例一 「颱風來了 ~ 颱風的印象」活動計畫
地區的潛勢災害,在面臨風水災時,可能遭
受災害的狀況,例如居住於低窪、邊坡地區
的警示疏散應優先考量納入防災教學中,也
建議設計教學學習單以加深學習效果。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颱風來的時候,外面的天氣、房子、樹木、道路、行人會發生?和爸爸、媽媽討論把它畫下來
文字說明:
圖畫:
087
班級: 姓名:
颱風來的時候,外面的天氣、房子、樹木、道路、行人會發生?和爸爸、媽媽討論把它畫下來
文字說明:
圖畫: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颱風來的時候,外面的天氣、房子、樹木、道路、行人會發生?和爸爸、媽媽討論把它畫下來
文字說明:
圖畫:
088
主要概念:颱風來了會發生什麼事?
活動名稱:
颱風模擬屋
適用年齡:
4-6 歲
【學習指標】
認 - 中 -2-2-2
與他人討論自然現象特徵間的關係
語 - 中 -1-4-2
知道能使用圖像記錄與說明
語 - 中 -2-3-2
說出簡單的因果關係
【教學資源】
模擬屋、人偶、花灑器、噴水器、
吹風機、電風扇、沙包
活動內容概述
探究重點
【引起活動】
展示模擬屋及各式器具
(
人偶、花灑器、噴水器、吹風機、電風扇、沙包 ),並提供幼兒實際
操作各項器具的機會。
【發展活動】
1.
模擬屋實驗,分為風組、雨組以及風雨組,進行實際
體驗操作
狀況一、門窗關與不關
狀況二、人走在路上或在屋裡
2.
以圖像紀錄體驗時發生的事。
3.
小組按體驗結果進行分享。
4.
討論颱風來時還會發生什麼事?探究如何面對或解決的
方式。
【統整活動】
三小組全班分享實驗結果。
引起幼兒對模擬屋及各項器具的
好奇心及操作意願,進而延伸到模
擬屋的實驗。
透過模擬屋體驗提供幼兒發現問
題及蒐集訊息的機會。
透過體驗,覺察颱風來時造成的可
能後果,對生活與環境的影響。
示例二 「颱風來了 ~ 颱風模擬屋」活動計畫
089
主要概念:我們可以做什麼,來保護自己、身邊
的人或減少傷害?
活動名稱:防颱小達人 ( 颱風
來臨前要準備什麼? )
適用年齡:
4-6 歲
【學習指標】
認 - 小 -3-1-1
探索解決問題的可能方法
社 - 中 -1-3-1
辨別生活環境中能做或不能做的事
社 - 大 -1-5-3
辨識生活環境中的危險,維護自身的安全
【教學資源】
各項防災物品 ( 糧食、水、藥品、電池、手電筒、
雨衣、備用衣、手機、防災卡、沙包…) 的實物或圖
卡並包含防災不需用品 ( 玩具車、積木…)。
場所圖卡 ( 家裡、山區登山、海邊觀浪、路上逛街 )
活動內容概述
探究重點
【引起活動】
展示各項防災物品,與幼兒討論這些物品的功能。
【發展活動】
1.
讓幼兒透過分組,進行防災採購遊戲,
並在採購後進入正確安全的場所。
2.
請幼兒分享自己採購的防災物品原因及
想法,並檢視採買後是否回到安全的場所。
【統整活動】
回顧活動過程,分享感受。
了解幼兒對這些物品的功能了解程度
引導幼兒思考颱風來臨前,需要準備採買的物品?
透過分享與幼兒共同檢視颱風天需採買的物品,並
連結概念 1 的學習經驗,颱風天要待在安全場所的
認知
示例三 「颱風來了 ~ 防颱小達人」活動計畫
三、教學評量
口語、學習單、遊戲闖關、防災演練…等都是可用的評量方式,例如防災演練時老師可以觀察幼兒於情境
下獨立運作的真實能力,下列以學習單為示例提供參考。
090
颱 風 消 息 報 你 知
~ 學 習 單 ~
颱 風 消 息 報 你 知
~ 學 習 單 ~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從哪裡可以知道颱風的最新消息
請在□勾選:
電視氣象
氣象局網站
故事書
收音機收聽氣象訊息
電話166、167
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查詢系統
091
小朋友,從哪裡可以知道颱風的最新消息
請在□勾選:
颱 風 消 息 報 你 知
~ 學 習 單 ~
颱 風 消 息 報 你 知
~ 學 習 單 ~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颱風天好好待在家,避免涉險外出
勿觀浪、戲水、釣魚
低 窪 地 區 儘 早 遷 往 高 處
隨 時 收 聽 颱 風 消 息
1 6 6
1 6 6
1 6 7
1 6 7
092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防 颱 工 作 準 備 好 了 嗎 ?
~ 親 子 學 習 ~
防 颱 工 作 準 備 好 了 嗎 ?
~ 親 子 學 習 ~
多一分準備,少一分災害,製作家庭防颱計畫,防患未然,減少災害發生。
爸爸媽媽還有小朋友家人共同討論,假設颱風即將來襲,家裡要準備的防颱工作有那些?
動手寫下來或畫下來。
清理家裡附近的水溝
檢查門窗,壞了要先釘好
緊急避難包(含食物、飲水、手電筒…等)
戶外懸掛物、陽台花盆取下
其他
修剪花木樹枝,以支架固定好
093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防 颱 工 作 準 備 好 了 嗎 ?
~ 親 子 學 習 ~
防 颱 工 作 準 備 好 了 嗎 ?
~ 親 子 學 習 ~
多一分準備,少一分災害,製作家庭防颱計畫,防患未然,減少災害發生。
爸爸媽媽還有小朋友家人共同討論,假設颱風即將來襲,家裡要準備的防颱工作有那些?
動手寫下來或畫下來。
清理家裡附近的水溝
檢查門窗,壞了要先釘好
緊急避難包(含食物、飲水、手電筒…等)
戶外懸掛物、陽台花盆取下
其他
修剪花木樹枝,以支架固定好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颱 風 帶 來 的 好 處 與 壞 處
~ 親 子 學 習 ~
颱 風 帶 來 的 好 處 與 壞 處
~ 親 子 學 習 ~
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討論,想一想!
颱風帶來哪些的好處和壞處,親子一起動手連連看喔!
094
095
096
一、坡地災害對生活的影響
坡地災害的原因可能是天災、也可能是人禍。
臺灣地質脆弱或坡度陡峭的地區,當颱風豪雨
來時往往會發生坡地災害事件,小則造成道路
中斷或民眾財產損失,大則導致人命傷亡[2]。
例如 2019 年 6 月 28 日下午 2 時 40 分桃園市
復興區臺 7 線 32.5 公里處發生落石坍方,造成
交通雙向中斷 ( 圖 5-4);2009 年發生八八風災,
當時高雄縣小林村的小林部落慘遭滅毀。人類
在山坡地違規超限開發、大肆砍伐山林、夷平
山脊,改變大自然的地貌,山林因受破壞而降
低對水資源的涵養功能,加速水土流失,每逢
颱風過境或地震發生之際,坡地災害伴隨而至,
道路坍方、民生供電、通訊、自來水與天然氣
管線中斷…等,無不重創整個社會。
坡地災害
近年由於氣候變遷影響,天災發生頻率及強度更勝以往[1]。每逢颱風豪雨,臺灣往往會發生坡地
災害事件,小則造成道路中斷或民眾財產損失,大則導致人命傷亡等災情[2]。以 2009 年莫拉克
颱風侵臺為例,當時破紀錄的降雨量便重創臺灣,也造成了坡地災害。有關坡地災害的成因,有地形、
地質等內在因素;外在因素為地震、颱風;此外,人為因素如選址不當、坡地過度開發等,也是可能
影響的成因[3]。本章希望能透過幼兒園老師對於坡地災害的理解,進而在教保活動中讓幼兒認知
生活裡潛藏的坡地災害,建立安全意識,進而培養自我保護的能力。
二、坡地災害安全教育的重
要知識
臺灣是一個山多、雨多、地震多且地質脆弱的
島嶼。山坡地面積占總面積達 70% 以上,當
強震鬆動坡地的土石,在如颱風強降水催化
下,極容易發生崩塌、落石、地滑與土石流等
坡地災害,是我們在面對防災議題時不可忽視
的學問。
臺灣的環境特性
在地震帶上的臺灣,以其坡陡流急的自然環境
加上氣候變遷下短延時強降水的影響,在水土
保持不佳之城市與鄉村,都有機會遭遇不同類
型的坡地災害,威脅著人類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壹、坡地災害的安全教育知識
5
PA
R
T
097
臺灣受到造山運動的影響,超過了 200 座的
3000
公尺以上的高山,其中 3,952 公尺的
玉山主峰最高[5]。臺灣山脈大致呈南北走
向,而源自山區的河流則成東西分流,山地
面積大約佔了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最為廣大,
形成了「坡陡流急」的特性[8]。
臺灣的氣候溼熱多雨潮濕,一般而言,全島
雨量分布受地形影響,隨高度之增加而遞增,
高山多於平地,東岸多於西岸,每年的雨水量
相 當 大, 而 且 集 中 夏、 秋 兩 季, 平 均 年 降 雨
量高達 2,500 毫米,是世界平均雨量的 3 倍
之多,但是伴隨著季節、位置、標高的不同,
北部與南部雨量之季節性變化及降雨性質,
呈現顯著的不同,降雨量也隨之變化。南部
地區夏季雨多,北部地區、東部地區全年有
雨,東部沿海各地年雨量自 1500~3000 毫米
不等,西部平原地帶則多在 1,500~2,000 毫
米,中部山區平均年雨量多在 3,000 毫米左
右,迎風山坡地可達 4,000~5,000 毫米。臺
灣東北角雨量驚人,除了雨量是全島最大,
更是全東亞最潮濕的地方[9]。臺灣亦是太
平洋生成颱風的路徑,每年的 6 月至 9 月是
颱風季會帶來充沛的雨量。
●
臺灣的地形特徵,山高陡坡、山脈南
北縱向、河川東西分流、氣候溼熱多
雨潮濕、地質脆弱、地震多
關鍵提醒
約六百萬年前菲律賓板塊擠壓歐亞板塊,大
規模的造山運動將臺灣島從海底沉積地層推
上了陸塊,如果以地質常用的時間單位「百
萬年」而論,地球年齡已經四千六百歲了,
臺 灣 只 有 六 歲。 臺 灣 地 形 陡 峻, 山 高 水 急,
河流下切劇烈,輸沙量龐大。
臺灣位於地震頻繁的環太平洋火環帶上,因
為位於活動板塊的交接處,板塊碰撞產生巨
大壓力,不但推擠出高聳的山脈,也壓得岩
盤不斷地破裂,地震隨之發生。但是許多「無
感地震」無法感覺到,就必須藉由靈敏的地
震儀來偵測[10]。
山多
1.
雨多
地質脆弱
2.
3.
地震多
4.
098
斜坡上不穩定的土壤或岩塊,沿著邊坡向下發
生較為快速的地質作用。
圖 5-1 山崩翻覆
圖 5-2 落石坍方
圖 5-3 大山崩
山崩
落石
1.
2.
岩塊垂直墜落、或向下傾斜的岩塊失去重心發
生翻覆,稱為落石如圖 5-1,常造成人車傷亡
和損毀或交通癱瘓,例如 2019 年 6 月 28 日
下 午 2 時 40 分, 桃 園 市 復 興 區 臺 7 線 32.5
公里處 28 日發生落石坍方,便造成交通雙向
中斷,如圖 5-2[13]。
關鍵提醒
●
坡地災害有很多種類
不是每次都泛稱「土石流」。
發生在溪谷地形中土石與水混和的流動體
( 類似預拌混凝土 ) 才能稱為土石流。
常見的坡地災害類型
茲將臺灣常見的四種坡地災害類型分別說明如下。
099
三、地滑與順向坡滑動
斜坡上不穩定之土體向下移動,規模大的稱
之 為「 走 山 」, 如 圖 5-3[14]。 當 岩 層 不
連續面之傾斜方向與邊坡之傾斜方向一致,
走向大致平行,兩者走向之夾角在 20°以內
(
如 圖 5-4), 較 易 發 生 順 向 滑 動, 順 向 坡 要
設有擋土牆,坡地開發、蓋房子或買房子時,
圖 5-4 順向坡與逆向坡
圖 5-5 九份二山大規模坍塌
四、土石流
土石流是泥、砂、礫石及巨石等物質與雨水
混合後,呈流體或半流體狀,沿著河道或溝
渠等路徑,集體快速由高處流至低處的自然
現象,其外型與一般常見之混凝土砂漿極為
相似,因此又被喻成 「天然預拌混凝土」。
每逢豪雨來襲,溪谷之中泥沙和土石常隨洪
最 好 能 避 開 順 向 坡, 以 避 免 危 險。1999 年
921
地震,造成整個九份二山順向坡岩體洩
下,發生大規模崩塌 ( 圖 5-5),剝離土石以
極高的速度崩落,並在東南側下方之石門峽
谷受阻而堆積,形成天然土石壩,堵塞澀仔
坑溪及韭菜湖溪而形成堰塞湖[17]。
水 傾 瀉 而 下, 形 成 土 石 流; 因 流 速 快, 衝 擊
力大、沖蝕力道強,常對所流經的溪流兩岸
與下游居民造成嚴重的破壞,如圖 5-6[18]
[19]。另一種是礫石型土石流,例如 2001
年桃芝颱風來襲,南投縣水里鄉郡坑村便出
現礫石型土石流,如圖 5-8[20]。
圖 5-6 土石流
圖 5-7 2001 年桃芝颱風─南投縣水里鄉郡坑村
礫石型土石流
100
圖 5-8 土石流形成地形
(左圖是高雄市旗山溪上游土石流溝;右圖是臺南市羌黃坑溪土石流)
歷史上重大坡地災害
每逢颱風過境或地震發生之際,此類坡地災害
會伴隨而來。
1996
年的賀伯颱風挾著強風豪雨侵襲,尤
其是南投山區及阿里山地區災情慘重,造成
嚴重之山崩及土石流,共造成 51 人死亡、
22
人 失 蹤、463 人 受 傷、503 間 房 屋 全
倒、880 間房屋半倒、559 公頃農田流失、
1,266
公頃埋沒,並且有 2,157 公頃遭海
水倒灌,總計農業災害損失高達 199 億元
[22]。
1999
年 的 921 大 地 震 後, 全 臺 誘 發 超 過
21,000
處的崩塌地,受影響面積達 11,300
公頃,造成中臺灣廣大面積區域土石鬆動。
根據調查,震後造成的土石鬆動讓觸發土石
流所需要的雨量遠低於地震前[28]。
1999 年
2009
年的莫拉克颱風侵襲,期間臺灣發
生多處淹水、山崩與土石流,如圖 5-10
[26]。尤以位於當時高雄縣甲仙鄉最北
端小林村的小林部落滅村事件最為嚴重,
估計造成約 500 人死亡。
2009 年
2004
年的敏督利颱風侵襲,隨後豪雨造
成嚴重的災害,多處淹水、山崩與土石流,
又 稱「72 水 災 」 如 圖 5-9[24]。 全 臺
嚴 重 淹 水 面 積 達 65,919 公 頃, 並 有 33
人死亡、12 人失蹤,僅農林漁牧損失就
高達 89 億元以上[25]。
2004 年
2001
年的桃芝颱風,降雨量特大且又集
中、在全臺造成災害性降雨,多處地區發
生土石流。全臺共計 111 人死亡,103 人
失蹤。農林漁牧損失逾 77 億元[23]。
2001 年
1996 年
101
圖 5-9 敏督利颱風帶來的豪雨
重創三級古蹟糯米橋。( 文建會 / 提供 )
圖 5-10 2009 年莫拉克颱風引發大山崩
關鍵提醒
土石流的主政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其業務職掌:
1.
水土保持與山坡地保育利用管理與監測、植生綠化;
2.
水土保持與農村研究發展、建設、推廣教育;
3.
集水區與河川界點以上野溪之水土保持保育、治理及督導;
4.
土石流災害應變與防治;
5.
其他有關水土保持及農村建設事項。
102
圖 5-11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雨量
貳、坡地災害安全教育
技能
我們無法直接預測與阻擋天然災害發生,但會
有預防的指標可以依循,例如記錄降雨量,可
提早預測水患的發生;災害發生前,做好避難
疏散計畫的擬定與演練;災害發生時,啟動緊
急應變措施。臺灣近年因為山坡地過度開發,
超過大自然環境所能承受的能力,所以要持續
加強水土保持工作,推動坡地造林,以減少坡
地災害發生。
一、覺察與辨識
隨時注意防災資訊
隨時關心天氣預報,颱風、豪雨是可以預
測的。
瞭解土石流警戒基準值雨量:土石流警
戒基準值雨量,此基準值非固定數值,
會根據當時環境的狀況做災後的檢討修
正:
當水保局發布「紅色警戒」,地方
政府應進行疏散避難勸告或強制其
撤離,並作適當之安置。
黃色警戒
紅色警戒
雨量是土石流發生的重要因素,當
水保局針對該地區的土石流潛勢溪
流發布「黃色警戒」時,地方政府
應進行疏散避難勸告。
103
辨識土石流危險區
河川上游崩塌地滑區、危險溪流兩岸易崩塌
區、以及危險溪流谷口扇狀地等,往往也是人
口密集處。為避免土石流的危害,請先檢視是
否住在土石流危險地區?由周遭環境的危險徵
兆,提前對土石流預作防範。
二、求生與應變
建構防災安全機制
坡地災害和雨量有很大的關聯,老師可學習觀
測雨量,如設置簡易雨量筒,建立觀測系統,
訂定並熟悉疏散避難路線,瞭解當地有哪些培
訓通過的土石流防災專員,隨時注意防災資訊
並緊急應變。最後要檢視自己是否住在土石流
危險區,保持警戒。
雨量指標以當地的雨量記錄為參考依據,再配
合現地的地質環境狀況,來建立雨量基準的警
戒值。
土石流動指標包括現地土石震動或位移的參考
數據,同樣配合現地地質環境狀況,來建立土
石流動基準的警戒值。
獲得上述兩種指標的充足資訊後,再進一步
建立地區的預警系統。預警系統成功與否,
除了系統本身的設計是否完善,最重要的須
做 好 民 眾 的 宣 導 工 作, 以 及 完 善 的 疏 散 措
施,才能有助於掌握災害發生潛勢[30]。
水保局目前一共建了二十四個危險土石流觀
測站,透過即時影像的傳輸,可以讓中央迅
速掌握各地方山區的狀況。
建立觀測系統:
包含雨量指標以及土石流動指標:
坡地災害疏散避難 :
幼兒園周圍可能發生坡地災害時,指揮官(校
長或園長)應即時發布避難逃生指示,當需要
往校外疏散避難時,避難疏散路線可參考各村
里所擬定的「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計畫」及土
石流防災資訊網。
土石流疏散避難 :
盡量利用現有道路,勿穿越土石流潛勢溪流,
不沿著溪床或溪谷方向疏散,避難處以步行不
超過 30 分鐘為宜,避難處不能位於可能崩塌
之潛在危險地區與危險孤立的腹地。此外,避
難處要與外界有安全的通路,空間需能維持居
民日常生活作息[31]。
加強宣導土石流潛勢溪流附近居民,進行居家
環境認識與自主檢查,並教導民眾製作 DIY
簡易雨量筒,如圖 5-12[33]。
疏散避難
設置簡易雨量筒
圖 5-12 自主雨量觀測 -DIY 簡易雨量筒
104
瞭解生活中常見坡地災害的特徵
指出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坡地災害與地點
說出各項常見土石流發生的可能原因
指出自身能力可及的坡地災害預防方法
說出自己在生活中可做的防災行動
關鍵提醒
●
注意雨量紀錄,設置簡易雨量筒以隨時
注意自然現象是否演變成災害。
參、坡地災害安全教育
的教保活動建議
目前針對土石流潛勢溪流所在地區民眾,已有
土石流防災專員基礎訓練,培訓具備土石流防
災專業能力之土石流防災專員。主要任務是協
助將黃色或紅色警戒區之訊息,建立由下而上
之回報機制,通報當地災情狀況及降雨情形。
幼兒園可諮詢所在地村里長,瞭解當地是否有
設置前述防災專員。
土石流防災專員
當居住的環境或生活中、旅遊時,面臨坡地災
害,我們要如何應變?透過本章節認識與學習
坡地災害,依據幼兒園防災素養及幼兒園教保
活動課程大綱,本節茲規劃幼兒園坡地災害防
災教育教學目標及表 5-1 幼兒園坡地災害防災
教育能力指標規劃表,提出關於坡地災害安全
教育教保活動建議。
一、教學目標 - 知識、態度、
技能
防災知識
三、生活與預防
氣候變遷使強降雨成為常態,大自然反撲的力
量,往往造成人類很大的傷害。該怎麼愛護我
們生長的這片土地?又該如何做好水土保持防
範於未然?
植樹
山坡地種植的樹木,樹冠枝葉能截留雨水、被
覆地表以減少沖蝕逕流;植物向下擴展的根系
亦能盤固土壤,增加土壤孔隙,以鞏固土石,
達成水土保持、涵養水源功效。
土地利用
濫墾、濫伐及山坡地的違法利用,這些是土石
流的禍首,一旦發現非法或人為疏失,應立即
通報主管機關。在陡坡處,應避免在坡地上端
儲水、挖土、填土、採取砂石,以及避免在坡
腳建築房屋。 [38]
105
覺察遇到坡地災害發生時的情緒
瞭解遇到坡地災害發生時保持鎮定情緒
的重要性
主動辨識生活環境中的危險因素,維護
自身的安全
適切的描述坡地災害發生的過程與內容
察覺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坡地災害並主動
尋求協助
辨別坡地災害發生的類型,並說出脫離
坡地災害環境的方法
防災態度
防災技能
106
有關上述坡地災害防災教育的教學目標規劃,
老師要以幼兒的生活為中心,營造學習情境進
行教學,引發幼兒對坡地災害的認識,加深幼
兒依據自然現象特徵的變化與他人討論,然後
探索解決問題的可能方法。又如在語文領域
中,著重引導幼兒理解圖像並能表達簡單的因
果關係。再如社會領域的學習規劃,可強調引
導幼兒探索覺察生活環境中的危險,維護自身
的安全,學習樂於親近大自然、愛護生命。
類別
項目
對應領域
坡地災害防災教育教學目標
防災知識
災害知識
認知
● 觀察自然現象特徵的變化
● 知道坡地災害發生時逃生的方法
● 以圖像或符號記錄自然現象的多項訊息
● 與他人討論自然現象的變化與生活的關係
● 與他人討論生活物件與生活的關係
● 探索解決坡地災害問題的可能方法與同伴討論解決問題的方
法,並與他人合作實際執行
防備及
應變知識
語文
● 理解生活環境中常見坡地災害圖像符號
● 使用圖像記錄與說明
● 說出生活中常見坡地災害的特徵
● 說出各項常見土石流發生的可能原因
● 針對談話內容表達疑問或看法
● 在團體互動情境中參與討論
● 說出簡單的因果關係
● 說出自身能力可及的坡地災害預防方法
● 運用圖像符號規劃坡地災害疏散行動
防災態度
防災警覺性和
防災價值觀
社會
● 覺察遇到坡地災害發生時的情緒。
● 瞭解遇到坡地災害發生時保持鎮定情緒的重要性。
● 主動辨識生活環境中的危險因素,維護自身的安全。
防災技能
應變能力
身體動作
與
健康認知
● 坡地災害發生前,能確實聽從家人或師長指示。
● 適切的描述坡地災害發生的過程與內容
● 察覺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坡地災害並主動尋求協助
● 辨別坡地災害發生的類型,並說出脫離坡地災害環境的方法
表 5-1 幼兒園坡地災害防災教育教學目標規劃表
107
透過「山上的小米」情境劇的討論,將避
難場所、避難路線、緊急避難包等,老師
可以藉由幼兒一一說出或是畫出或是演
出,進行觀察評量。
問題 1
問題 2
小朋友,請幫幫我,我和阿
嬤要去住那兒啊?
小米和阿嬤要怎麼走才能呢?
要帶哪些東西呢 ? 床?棉被?
玩具?餅乾……?
教學重點:水土保持從小做起
老師透過繪本、影片以及實作的方式,讓
幼兒認識土石流的成因以及水土保持的
方式,賦予幼兒保護環境的責任,水土保
持從小做起。
實驗篇
老師播放影片「石頭家族」[40]讓
幼兒認識土石流,並知道土石流是如
何造成的。
共讀繪本《小熊種樹》[41]讓幼兒
進一步認識容易發生土石流的地方。
閱讀繪本《怕癢樹》[42],認識水
土保持防災知識,進而愛護生長的土
地 ~ 臺灣好水和好土地。
準備二個盆栽(一個有種植植物、一
個沒有種植物)、澆花器、四塊磚塊
(墊高盆栽,讓盆栽有斜度,模擬山
坡地)、二個淺盤。
墊高的盆栽分別放入淺盤中,將澆花
器裝滿水,從盆栽墊高的地方開始澆
水(澆水量一樣),觀察二個盆栽經
水流沖擊後,淺盤上有什麼變化?
選擇合適的影片與繪本
動 手 做 實 驗, 透 過 實 際 操 作, 讓
孩 子 們 觀 察 種 植 物 盆 栽 所 流 下 來
的 水 比 較 少, 學 習 水 土 保 持 的 重
要性,實驗內容如下
二、教學內容 / 方法
幼兒園若位於山坡地區,老師可依所在的社區
環境,實際帶領幼兒環境踏查,引導幼兒了解
坡地災害並衍生符合在地環境條件之問題解決
與應變能力 ; 若幼兒園非位於山坡地區,可以
過去的歷史坡地災害圖片或影片,引導幼兒學
習,進而延伸各種情境問題,師生進行討論。
教學重點:熟悉坡地災害的避難裝備、
處所和疏散路線
故事內容 :
我是小米,和阿嬤住在山上,每次下大雨,
旁邊溪水就會變成很奇怪的顏色,也看不
到溪裡面的小魚,還會聽到山裡面有「ㄥ
ㄥ」的聲音,然後就會聽到里長阿伯的廣
播,要我們趕快離開去住別的地方。
情境劇「山上的小米」篇
108
小朋友發現,沒有植物的盆栽,淺盤
上有好多黑黑的水,另一個有植物的
盆栽,淺盤上黑水較少。
透過觀察發現與了解,植物可以留住
泥土中的水分,沒有植物的泥土容易
被水沖刷,就像是山上沒有樹保護,
當遇到大雨的時候,尤其是颱風來時,
下很多很多雨,就容易發生土石流。
老師帶領小朋友一起來種樹(也可以
親子一起種樹),將小樹苗種植在盆
栽中,並學習如何照顧小樹苗。
透過「山上的小米」情境劇的討論,
將避難場所、避難路線、緊急避難包
等,老師可以藉由幼兒一一說出或是
畫出或是演出,進行觀察評量。
教學資源暨參考資料
1.
颱風土石流避難篇
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k7aTo1dv20Y
2.
基隆八斗子土石流第一現場
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8wWuH7MIeCA
3.
土石流防災大富翁
http://fema.swcb.gov.tw/Richman/
richMan/client/RichMan004.aspx
4.
土石流防災親子網
http://246kids.swcb.gov.tw/game02.html
5.
石頭家族
https://246kids.swcb.gov.tw/views/
movie_01.aspx
6.
土石流運動實圖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
media/picture.asp?id=571&kind=all
三、教學評量
幼兒園使用團體活動、小組活動、以及個人學習等是常見的學習方式。在團體與小組活動中,老師可
以透過觀察評量、口語評量、防災演練、實驗操作實作評量、闖關遊戲等方式,了解幼兒的學習成果。
以下以不同類型的學習單為例,提出坡地災害防災教育之學習單。
109
我會水土保持: 例如,照顧植物 、幫植物澆水
畫下來: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我們要愛護地球保護家園,水土保持的方式,說說看,那些是你會做的,把它畫下來。
個 人 學 習 單 ~ 水 土 保 持 ~
110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親 子 學 習 單 ~ 坡 地 災 害 ~
發生的時間: 年 月 日
發生的地點:
剪貼圖片:
說說看圖片中,你看到什麼?請家人幫你記錄下來。
請教家裡的大人,是否曾經經歷過坡地災害?和家人一起找看看當時發生的事件報導或圖片,
把它剪下來,貼在下面的□中 。說說看,你在圖片中看到什麼?
111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
113
114
生活中可能產生許多災害,輕則造成生活上的
不方便或是財產輕微損失,重則造成人命喪
失、或是付出嚴重的社會成本。災害從發生的
原因來做分類,可以粗略地分成天然災害即人
為災害兩大類,有些災害可能具有複雜的成因
或是連動關係,但仔細進行探究還是可以找出
最基礎的成因。依據《災害防救法》〔1〕定
義,所謂災害是指下列災難所造成之禍害:
其他災害
壹、認識其他災害
貳、各種常見其他災害
本 手 冊 已 於 前 面 篇 章 介 紹 火 災、 地 震、 風 水
災、坡地災害等主要災害,但在《災害防救法》
仍有提及的其他災害,可以作為防災教學主
題,老師在選擇教學主題時必須考慮幼兒在地
生活經驗以及認知發展情形。
幼兒因為對危險的感知能力尚在建構中,對於
生活中各種容易造成傷害的致災原,必須透過
適當的教學引導幼兒認識各項災害的危險性,
使其知道採取遠離災害的行動,提升災害意識。
以下將介紹幼兒園生活中常見的電器使用、病
毒菌防疫、生活防災及空氣品質等防災主題。
一、電器使用安全
安全使用電器是避免居家火災很重要的關鍵,
對於生活中的電器使用,除了教導幼兒尋求大
人協助電器使用之外,也應介紹相關用電安全
的知識,積極落實居家用電安全。
關鍵提醒
●
插座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應讓幼兒能
正確辨識插座的外觀形式,避免誤觸
造成傷害。
風災、水災、震災(含土壤液
化)、旱災、寒害、土石流災
害、火山災害等天然災害。
火 災、 爆 炸、 公 用 氣 體 與 油
料 管 線、 輸 電 線 路 災 害、 礦
災、 空 難、 海 難 陸 上 交 通 事
故、 森 林 火 災、 毒 性 化 學 物
質 災 害、 生 物 病 原 災 害、 動
植 物 疫 災、 輻 射 災 害、 工 業
管 線 災 害、 懸 浮 微 粒 物 質 災
害等災害。
6
PA
R
T
115
插頭、插座及相關電器用品都是隨手可見的生
活用品,老師可以嘗試帶著幼兒在教室內進行
示範及觀察,以加深幼兒的印象,同時利用學
習單或是聯絡簿等方式向家長說明教學目標或
分享教學成果,讓用電安全能夠落實到家庭。
不要拿筷子、玩具戳插座孔,避免觸電。
太長延長線可能使電線過熱,產生危險。
電器使用完要拔除插頭,除可避免發生
意外還可以節能。
手濕濕的時候,不可以使用電器,容易
發生觸電的危險。
會使熱累積導致過熱。
同 一 條 延 長 線 不 可 以 同 時 插 用 太 多 電
器,如果延長線沒有安全裝置就很容易
超過負荷發生危險。
應該選購具有斷電功能以及政府檢驗合格
標章的延長線,避免插座過熱引發火災。
插座應該常保持乾淨,如果有毛絮或是
灰塵累積在插座孔周圍,容易因為使用
電器時發熱而引燃毛絮、灰塵造成火災。
使用插頭時要確實將插頭插好,不然如
果有人不小心碰觸到插頭,容易發生觸
電的意外。
使用延長線時周圍應該保持淨空,避免
萬一過熱引發雜物燃燒。
二、生物病原防疫安全
本 手 冊 已 於 前 面 篇 章 介 紹 火 災、 地 震、 風 水
災、坡地災害等主要災害,但在《災害防救法》
仍有提及的其他災害,可以作為防災教學主
題,老師在選擇教學主題時必須考慮幼兒在地
生活經驗以及認知發展情形。
衛生習慣方面,學前幼兒仍處於養成階段,可
能無法經常保持自己的身體乾淨清潔,在活動
進行或遊戲時也常發生幼兒將物品或手塞到嘴
巴裡的情形,因此生物病原災害在幼兒園屢見
不鮮。一旦有幼兒發生感冒、水痘等疾病,很
容易在幼兒間造成比較大規模的接觸性傳染。
許多細菌會透過人畜接觸而傳染,幼兒通常對
於小動物、小昆蟲感到好奇和喜愛可以透過與
幼兒討論常見寵物種類以及與寵物互動前、
中、後的清潔,強化生物病原防疫的意識。避
免幼兒因為與寵物、動物接觸而感染病原。
2019
年底,全球發生 COVID-19 肺炎疫情,
此疫情的高度傳染力,促使各級學校更加重視
並落實個人、群體各種防疫措施;雖然疫情造
成生活上許多不便,但是也證明確實做好戴口
罩、勤洗手、量測體溫,的確可以有效降低季
節性各項流行性傳染型疾病的發生率。可以藉
這 個 COVID-19 肺 炎 疫 情 讓 幼 兒 理 解 如 何 避
免感染病菌 ( 洗手、戴口罩等 ) 以及如何知道
自己可能生病了 ( 量體溫、其他症狀 )。
以下就常見的洗手、戴口罩、量體溫來進行教
學說明:
116
洗手
洗手的時機
洗手要訣:內外夾攻大力腕
1 吃東西前
2 照顧小孩前
3 看病前後
4 上廁所後
5 擤鼻涕、打噴嚏後
6 觸摸寵物後
7 接觸遊戲器材後
8 接觸圖書館書本後
9 從戶外回到家裡時
1
內
:搓揉手心
2
外
:搓揉手背
3
夾
:搓揉指縫
4
弓
:搓揉指背與指節
5
大
:搓揉大拇指及虎口
6
立
:搓揉指尖
7
腕
:搓揉至手腕
正確洗手的時間長度
1 濕洗手應洗 40 ~ 60 秒
2 乾洗手則應洗 20 ~ 30 秒
確實
做好手部清潔也可以
是一個教學重點。老師可以
說明應該洗手的時機,實地帶領
幼兒至水龍頭等設備前進行洗手練
習,讓幼兒將學習與生活結合,養
成良好衛生習慣。在洗手的實際操
作上,老師可以參考下面衛生福
利部疾病管制署手部衛生簡
介宣導資料〔2〕進行
教學:
117
以紙巾關掉水龍頭
0
3
6
9
1
4
7
10
2
5
88
11
取用足以抹勻雙手表面的肥皂
掌對掌搓洗
以清水清洗
手指的指背對著另一隻手的掌面
兩手交扣搓洗
約 4 0 - 6 0 秒,然 後 你 的 手 就 是
乾 淨 的 了
左右手掌包住右手指,前前後後
旋轉式地搓洗,反之亦然
掌對掌,手指交叉搓洗
將雙手潤濕
以拋棄式紙巾擦乾
右手掌對左手背,手指交叉搓洗
反之亦然
右手掌包住左手指,旋轉式搓洗
反之亦然
將雙手潤濕
以拋棄式紙巾擦乾
右手掌對左手背,手指交叉搓洗
反之亦然
右手掌包住左手指,旋轉式搓洗
反之亦然
以紙巾關掉水龍頭
取用足以抹勻雙手表面的肥皂
左右手掌包住右手指,前前後後
旋轉式地搓洗,反之亦然
掌對掌,手指交叉搓洗
掌對掌搓洗
以清水清洗
手指的指背對著另一隻手的掌面
兩手交扣搓洗
約 4 0 - 6 0 秒,然 後 你 的 手 就 是
乾 淨 的 了
0
3
6
9
1
4
7
10
2
5
11
圖 6-1 洗手的步驟圖解
0
1
2
3
4
5
將手潤濕。
右手掌對左手背,手指交叉搓洗,
反之亦然。
取用足以抹勻雙手表面的肥皂。
掌對掌,手指交叉搓洗。
掌對掌搓洗。
手指的指背對著另一手的掌面,兩
手交扣搓洗。
6
7
8
9
10
11
以拋棄式紙巾擦乾。
以紙巾關掉水龍頭。
以清水清洗。
約 40 ~ 60 秒,然後你的手就是
清潔乾淨的了。
左手掌包住右手指,前前後後旋
轉式搓洗,反之亦然。
右手掌包住左手指,旋轉式搓洗,
反之亦然。
118
關鍵提醒
●
戴口罩、勤洗手這二項是幼兒可以自
己完成的項目,透過示範練習及模仿
教學,讓幼兒能正確完成。
進出密閉空間例如電影院、電梯、教室等。
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時。
無法與人保持社交距離時。
自己生病時。
空氣品質不良時。
打開口罩,有顏色的那一面朝外面,白色的朝
裡面。
對準自己的鼻子戴上口罩,耳帶沿著掛好、固定
在耳朵上。
口罩上面藏有一個鐵絲的那一側要在上方,把鐵
絲側覆蓋在鼻樑上。輕輕按壓,讓鐵絲能夠彎曲
好服貼,務必要密合。
將口罩往下面拉開,翻蓋住整個下巴。
可以試著用鼻子吐氣看看,一邊吐氣、一邊調整
口罩的範圍,直到你覺得眼睛不會感到有吐氣的
氣息。
若有戴眼鏡,當你吐氣時眼鏡會起霧,就代表你
戴口罩可能有「漏氣」的狀況。
口罩未密合、露出口鼻、正反面戴錯、上下戴相
反,都是常見的 NG 戴法。
疏戴口罩的時機
正確戴口罩方式
如何確認口罩有沒有戴好 ?
額溫量測結果通常比較低。
【正常範圍】
35.0
℃ ~37.5℃,37.5℃以上為發燒。
耳溫量測最接近核心溫度
【正常範圍】
35.7
℃ ~38.0℃,38℃以上為發燒。
戴口罩
量體溫
學 童 發 燒 應 盡 速 就 醫 並 請 假 在 家 休
養,弱勢在學校發燒應該加以適當隔
離,並通知家長帶回就醫。
119
不隨意打開瓶罐。
與幼兒討論對於生活中不熟悉物品不可
以隨意取食。
不熟悉物品如果要食用,應先取得大人
的同意。
要取用位於高處物品,應尋求大人的協
助。
應正確使用湯匙及筷子,以避免危險。
瞭解湯匙、筷子使用不當可能的危害。
因應防疫主題,進食時應正確使用隔板。
在走廊上行走不可以奔跑,特別是在轉彎
角處應該注意放慢速度,避免遭受撞擊。
使用電扶梯應該注意鞋子、鞋帶是否穿
牢、綁緊,同時應注意電扶梯站立位置,
避免被捲入發生危險,也應使用扶手避
免跌倒。
使用電梯應注意等電梯門確實開啟後才
能進出,幼兒應該在有大人陪同時搭乘電
梯。
火災、地震發生後,應使用逃生梯疏散
不可以搭乘電梯。
關鍵提醒
●
生活防災中的項目有關毒性物質災害中的誤食有毒物質,多半發生
在家中,教學上可邀請家長一起來配合,以杜絕誤食有毒物質造成
幼兒傷害的不幸事件。
一般進食安全
三、生活防災
幼 兒 因 為 生 活 經 驗 比 較 少, 依 照 皮 亞 傑
(Piaget,1896-1980) 理 論 幼 兒 認 知 發 展 處
於前運算階段(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2-7
歲):雖然已經能使用語言及了解符號等
表徵外在事物,但是對於認知物不具保留概
念,雖然能做出簡單思維但經常不合邏輯,也
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性,無法具備完整的推理
能力,對於類似事物或概念的關聯性可能無法
具有正確的推論。為避免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因
為不當推論或疏忽而產生危險,老師可嘗試下
列主題進行防災教學。
化學用品使用安全(毒性化學物質災害)
樓梯、通道行進安全
120
四、空氣品質
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3〕的
說明,空氣品質指標為依據監測資料將當日空氣
中臭氧 (O3)、細懸浮微粒 (PM2.5)、懸浮微粒
(PM10)
、一氧化碳 (CO)、二氧化硫 (SO2) 及二
氧化氮 (NO2) 濃度等數值,以其對人體健康的
影響程度,分別換算出不同污染物之副指標值,
圖 6-2 空氣品質指標 (AQI) 與活動建議
關鍵提醒
●
空氣品質訊息在一般場所並不多見但一般學校多設有旗號可供辨
識,教學上可利用可視化原則讓幼兒可以看旗號學習如何因應調
整作息。
再以當日各副指標之最大值為該測站當日之空氣
品質指標值 (AQI)。幼兒園每天都應安排出汗性
有大肌肉活動,走出教室,在在戶外流汗、運動
或是其他教學,戶外活動是幼兒園重要的活動方
式。老師可以在教學實務上透過每日空氣品質旗
號與幼兒討論上課地點、方式,養成幼兒懂得空
氣品質旗號與生活之間對應的關係,以及養成因
應空氣品質調整生活作息的習慣。
121
參、其他災害的教保
活動建議
能用所學字詞說出生活中潛在危險或災
害。
能知道並說出特定災害發生前的徵兆。
能說出避免接觸危險或災害的方法。
能 知 道 危 險 或 災 害 發 生 時 的 走 避 的 方
法。
能在平時針對走避方法做出練習。
能夠知道在災害發生時如何尋求幫助。
在危險或災害發生時,能正確、冷靜地
做出避開的動作。
當發現危險或災害警報發生時,能告知
家人或師長。
當危險或災害發生時,能確實聽從家人
或師長指示。
能舉出危險或災害發生時的通報及求救
的方法。
整備
行動
上述其他類災害之防災教育項目,幼兒園可視
所在區域狀況增刪,實施在地化課程。從生活
中取材,在老師可控制的情境中讓幼兒進行觀
察或體驗,並且引導幼兒將觀察與生活經驗進
行連結是重要的實施原則。幼兒的生活經驗不
全然來自真實的經歷,也可以是運用繪本、影
片或他人經驗去進行連結。另外,從幼兒分享
的生活經驗裡,老師或許可以發現一些錯誤的
概念或行為,透過戲劇演出或是團體討論,建
立並進一步鞏固幼兒正確的概念。
一、生活防災教學目標 - 預防、
整備與行動
老師在進行防災課程教學時應先設定學習目
標,針對各個教學主題設定適合幼兒的學習目
標,再進行課程資料蒐集、重整。幼兒的防災
學習目標可以大分為預防、整備與行動三項。
預防
122
二、呼應課程綱要的學習
上述學習目標除了基本的表達能力之外,對於
幼兒而言更重要的是具體、明確、可操作的學
習內容 ; 尤其在整備與行動的學習上,操作、
演練是必要方式,老師可透過適度的
體驗與
練習讓幼兒能明白怎樣才能確保自己的安
全。在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中對於幼
兒「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的學習,學習
面向的重點在於「覺察與模仿」、「協調
與控制」、「組合與創造」,這些學習面
向可與學習目標結合,才能讓幼兒防災教
育與身體動作的活動同時獲得發展。
覺察與模仿
透過學習目標中有關預防的學習,幼兒就可以習得基本覺察的能力,但是覺察的學習重點在於情境
的營造,在擬真情境中幼兒可以真正透過觀察、體驗去理解災害發生前會有那些徵兆出現,逐步強
化幼兒的覺察與敏覺的能力。模仿則是幼兒學習正確自主動作的前驅學習,整備階段正是學生可以
透過老師示範正確動作然後由幼兒進行模仿,幼兒可在觀察老師動作後或是其他幼兒的模仿動作
中,發展出自己肢體動作的操控需求。
協調與控制
幼兒的肢體動作處於發展階段,協調與控制是在臨災時很重要的能力,身體動作的協調與控制關乎是
否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逃生或應變,因此適度練習會是重點。經由適度的練習讓幼兒對動作熟練,能夠
在低度意識下做出應對動作,同時對於判斷思考能力尚未發展成熟的幼兒而言,適度的練習可以讓幼
兒的身體動作更容易幫助幼兒做到協調與控制的發展要求,對於年紀較大的幼兒可對動作的正確性及
敏捷性做出進一步更高標準的要求。
組合與創造
與創造當然是具備前述二種動作能力後,更高階的發展目標,幼兒雖然相對是處於更受保護、安全
係數更高的環境,但是真實災害情境經常是與假定情境會有所差距,特別是造成傷亡的災害。因此
老師可視幼兒的學習狀況適時導入未做過練習的災害情境,讓學生就過去學習經驗去做出反應,讓
學生有組合或是創造未曾做過的身體動作的機會。
123
三、危機意識與心理建設
當 重 大 天 災 來 臨 時, 經 常 會 面 臨 自 然 環 境、
生活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會令人產生無法承
受的巨大心理壓力。例如嚴重的大地震發生
時,許多人可能在第一時間錯失或無法採取正
確的避難動作,等地震停止後卻表現的異常
平靜,甚至呆坐原位不進行疏散,彷彿時間暫
停了一般,這是一種在未經準備下受到驚嚇後
的「正常」心理現象,稱為「消極的恐慌症」
(Nagative panic)
。
另外日本「2011 年東日本大地震」311 海嘯
為例,看到引發海嘯的防災經驗交流,其中一
座石卷市附近臨海的溫泉小鎮女川町,全鎮幾
乎都毀於海嘯的襲擊,町內的一所國中老師分
享了當時他們帶領全校師生前往鎮內的山上
高 地 避 難, 在 山 上 過 了 二 夜 才 下 山 回 學 校。
幼兒們平時在家裡、學校的生活環境,肯定是
舒適自在,但這二夜可不是出去露營般工具
齊備應有盡有,突然施加在幼兒身上不舒適、
匱乏的環境其實對學生的心理是很大的考驗。
因此平時我們對「挫折忍受力」、「環境耐受
力」的培養應該也是防災教育必須重視的,過
去我們相當重視災前及臨災時的各項觀念及作
為、透過演練讓師生懂得如何應變,而且也有
不錯的成果。日本大海嘯的經驗讓我們必須思
考現在人的生活非常進步,瞬間要回到接近
「原始」的生活環境,幼兒能面對並接受嗎?
因此平日增進幼兒對於挫折的適應能力及惡
劣環境的耐受力就成為精進防災的新課題了。
幼 兒 園 可 以 尋 求 家 長 協 助, 適 當 地 規 劃 戶
外 教 育 課 程, 讓 幼 兒 學 習 在 簡 單 的 環 境 中
如 何 應 用 所 學 做 好 自 我 照 顧 及 情 緒 調 適。
防災教育不能全部都用想像的,體驗教育是
防 災 很 重 要 的 教 學 方 法, 從 體 驗 中 讓 幼 兒
擁 有 新 經 驗 並 整 合 相 關 舊 經 驗 形 成 觀 念,
觀 念 成 為 往 後 面 臨 相 關 狀 況 的 行 動 指 南。
例 如 我 們 常 說 不 能 穿 運 動 褲、 牛 仔 褲 下 水
易 生 危 險, 但 請 問 誰 知 道 穿 著 長 褲 下 水 是
什 麼 感 覺? 在 可 以 控 制 的 情 形 下 我 們 何 不
讓 學 生 試 試 穿 著 長 褲 下 水, 當 學 生 有 了 真
實 的 經 驗 ( 新 經 驗 ) 再 試 著 引 導 學 生 去 反 思
在 水 域 活 動 時 我 們 怎 樣 做 才 能 趨 吉 避 凶。
行示範及觀察,以加深幼兒的印象,同時利用
學習單或是聯絡簿等方式向家長說明教學目標
或分享教學成果,讓用電安全能夠落實到家庭。
124
小朋友,請你看看洗手圖片,請你將正確的圖片與口訣,畫線連在一起。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請你看看洗手圖片,請你將正確的圖片與口訣,畫線連在一起。
大 家 來 洗 手 ! 學 習 單
125
小朋友,請你看看那些圖片的行為是危險的?請把它 ○ 起來。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居 家 安 全 ~ 學 習 單 ~
126
127
128
依《教育部主管各級學校及所屬機構災害防救
要點》(2020 年 7 月 10 日),各級學校及幼
兒園皆應撰寫校園災害防救計畫。計畫內容應
包括:幼兒園概況基本資料及減災整備階段、
應變階段、復原重建階段三階段的工作內容與
資訊。簡言之,計畫工作可分建立幼兒園概況
基本資料、設置幼兒園災害防救組織兩大部分。
一、建立幼兒園概況基本資料
將幼兒園周邊環境及土地使用狀況、平面配
置、建築物資料(確實針對幼兒園每棟建築物
與廚房進行現況調查。幼兒園於每學期開學
前,至少進行 1 次校園環境安全維護與評估,
對幼兒園儀器、設備與建築物進行危險評估,
針對調查出危險項目進行改善,並定期追蹤改
善進度,以確保教職員工生安全。)、潛在災
害評估及分析、幼兒園災害防救組織。
▲ 確保全體教職員工迅速掌握幼兒園基本資料
▲ 平時應定期檢查、更新相關資訊與內容以
利減災整備工作規劃與進行。
▲ 災時提供必要資訊與內容,相關人員得各
司其職,快速進行應變與決策。
▲ 分開填寫「正式編制」及「非正式編制」
人數。人員包含園長 / 負責人、主任、組長、
教師、教保員、助理教保員、廚工、 相關
行政人員、護理師、幹事、實習教師、代
課教師、本土語言教師、臨時約聘僱人員、
隨車人員、工友等。
▲ 分開填寫「一般幼兒」及「身心障礙幼兒」
人數。
▲ 確實針對幼兒園每棟建築物與廚房進行現
況調查。
▲ 幼兒園於每學期開學前,至少進行 1 次校
園環境安全維護與評估,對幼兒園儀器、
設備與建築物進行危險評估,針對調查出
危險項目進行改善,並定期追蹤改善進度,
以確保教職員工生安全。
幼兒園校園災害
防救計畫與教學資源
幼兒園必須訂定防災計畫,定期辦理災害避難逃生演練。本手冊第二至六章已述火災、地震、風水災、
坡地及其他災害的相關知能與教學建議。第七章之「壹」說明幼兒園災害防救計畫制定意義及撰寫要
點;並於「貳」、「參」分別彙整我國及外國的各種防災教學資源。
壹、幼兒園校園災害
防救計畫
7
PA
R
T
129
搶救組
(滅火班、救護班)
通報組
(通報組)
避難引導組
(避難引導班、安全防護班)
發言人
園長/負責人
[指揮官]
[任務]
滅災整備、設備採購
防災教育
防災演練
預算統籌
心理輔導
總務組
教務組
教務組
行政組
保育組
[負責單位]
任務轉換
平
時
階
段
:
結
合
幼
兒
園
平
時
運
作
機
制
應
變
階
段
:
緊
急
應
變
小
組
圖 7-1
幼兒園校園災害防救組織圖
二、設置幼兒園災害防救組織
將全體教職員工納入「幼兒園災害防救組織」
編制,分為「平時階段」和「應變階段」,相
註
互合作、共同推動災害防救相關作業,規劃災
害防救相關事宜,落實平時減災整備、災時應
變及災後復原等災害防救工作[1],確保人
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1
「緊急應變小組」應整合原有防救災相關編組,括號內表示自衛消防編組。
2
「緊急應變小組」原則分為 3 組,得依需求階段分組或採任務分配。
3
幼兒園得視實際需求增減組別,惟應同時考量自衛消防編組織之需求。
4
幼兒園得視情況,安排人員於不同階段支援不同組別。
130
平時階段
園長 / 負責人負責督導各組 / 人員依其業務職掌
及權責進行減災整備工作,並妥善規劃減災整備
工作分配。例如規劃 5 個任務分組:減災整備、
設備採購任務為總務組、防災教育及防災演練任
務為教務組、預算統籌任務為行政組、心理輔導
任務為保育組,進行平時減災整備工作。
平時階段必須進行的幼兒園校園災害防救工作
有 : 定期召開防災工作會報、編修校園災害防救
計畫、推動防災教育課程與宣導活動、環境安
全維護措施、定期辦理基礎救援訓練,明確定義
「應變階段」啟動時機及各分組所擔負工作,排
定輪值人員,確保災害初期即能快速啟動應變。
依據園內幼兒需求,安排各班或各棟於「應變階
段」時協助疏散之人力;與鄰近社區組織、機構
或消防分隊(含義勇消防組織)建立合作關係,
以了解幼兒園於災害發生時之特殊需求及救援方
式也是幼兒園平時應做的減災整備工作。
應變階段
園長 / 負責人或代理人)應於「應變階段」擔
任指揮官,統籌指揮各分組救災工作,明確記
載「緊急應變小組」成員和代理人之姓名、手
機,以利災害應變期間能快速聯絡。
若災害發生時,園長 / 負責人正好不在園內或
因故無法執行指揮官職務,指揮官代理人應
隨即投入緊急應變工作,完整擔負指揮官之
職 責。 若 人 員 編 制 過 少( 例 如: 分 班 僅 有 2
名教師和 1 名廚工),可以「任務分工」撰
擬應變階段負責工作,清楚條列各人員負責
工作之優先順序。
▲ 「緊急應變小組分組表」或「緊急應變任
務分工表」應適用各類災害應變,使幼兒
園於災害發生後快速執行疏散、避難及搶
救等應變工作。
▲ 整合園內現有安全相關編組(如自衛消防
編組),原則分為 5 組,幼兒園教職員工
人數 50 人以下得併為 3 組(避難引導組、
通報組、搶救組),或採階段分組方式(第
一時間疏散避難時,全體教職員工協助避難
引導,至緊急避難點後,再細分 3 組進行
後續動作)。幼兒園得視實際需要增減組
別,但必須同時考量自衛消防編組之需求。
▲ 依法應實施防火管理之場所,其員工在 10
人以上時,至少編成滅火班、通報班及避
難引導班,可以兼任,但不得合併。
▲ 掌握園內非正式編制人員數(如陪讀志工、
家長等),並於「應變階段」時納入避難
引導組,協助避難引導、人員疏散,「平
時階段」應共同參與防災演練。
▲ 適時召集應變階段成員,並於適當地點集
結,進行災情分析及避難救助之行動,以
避免因人力分配不均而延誤災害搶救時機。
▲ 規劃「平時階段」及「應變階段」中各項
工作時,皆應將身心障礙之教職員工生特
性或需求列入考量
131
貳、我國的防災教學資源
以下為我國的災害防救資源、學前教育資源之資源盤點:
一、災害防救資源
教育部《教保服務機構校園災害防救計畫》109 年 7 月 10 日臺教資 ( 六 )1090081678 號函修訂
火災災害教學資源
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s://www.nfa.gov.tw/cht/index.php?)
內政
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網址:https://www.tfdp.com.tw/cht/index.php?)
新竹市消防局(網站:https://www.hcfd.gov.tw/Home/)
金宏安全(網站:https://www.kingsafety4u.com/tw/)
地震災害教學資源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網站:https://www.cwb.gov.tw/V8/C/)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網站:https://scweb.cwb.gov.tw/)
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網站:https://pweb.cwb.gov.tw/PopularScience/)
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s://www.nfa.gov.tw/cht/index.php?)
內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網址:https://www.tfdp.com.tw/cht/index.php?)
風災與水災教學資源
台灣地質知識服務網 ( 網站: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mp?mp=105)
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網站:https://pweb.cwb.gov.tw/PopularScience/)
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網站:https://rdc28.cwb.gov.tw/TDB/)
台灣氣象知識網(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site/taiwanqixiangzhishiwang/)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全球災害事件簿(網站:https://den.ncdr.nat.gov.tw/)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平台 (網站:https://dra.ncdr.nat.gov.tw/)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網站(網站:https://dmap.ncdr.nat.gov.tw/)
水利署第九河川局(網站:https://www.wra09.gov.tw/)
內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網址:https://www.tfdp.com.tw/cht/index.php?)
內政部消防署兒童網(網站:https://www.nfa.gov.tw/kid/index.php)
坡地災害教學資源
土石流防災資訊網(網站:https://246.swcb.gov.tw/)
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網站:https://pweb.cwb.gov.tw/PopularScience/)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網站:https://www.swcb.gov.tw/)
132
關注氣候變遷、災害形成,輕減災害對民眾
生活造成的影響與損失已是當前各國共同關
注議題,各國官方與民間紛紛致力開發引導
民眾注意火災、地震等各種災害防範的多元
教材。以下介紹美國與日本的防災相關資源。
【】內為英、日文資料原文。
一、美國的防災相關資源
美國紅十字會
美國紅十字會(American Red Cross)是美
國 緊 急 救 援、 災 害 救 援、 災 害 防 救 教 育 推 廣
參、國外的防災教學
資源
的 重 要 要 機 構。 除 了 出 版 實 體 宣 傳 畫 冊, 也
在網路上提供防災宣傳教材,鼓勵學校教師及
社 區 人 士 使 用。(http://www.redcross.org/
prepare/location/home-family
)
米老鼠跟牠的朋友們的防災準備活動【Disney
Mickey and Friends Preparedness Activity
Book
】https://reurl.cc/MdNQr4 (18 頁的互
動式遊戲書)
災 害 要 如 何 準 備【How to Prepare for
Emerge w-to-prepare-for-emergencies.html
(附 youtube 影音版)
災 害 準 備 著 色 本【Disaster Preparedness
Coloring Book
】https://reurl.cc/gmMA9L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親子網(網站:https://246kids.swcb.gov.tw/views/index.aspx)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社區坡地災害環境檢查手冊
(網站:
http://pc183.hy.ntu.edu.tw/ntpcdrc/files/mt005.pdf)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網站(網站:https://dmap.ncdr.nat.gov.tw/)
科技部災害管理資訊研發應用平臺-大規模崩塌災害(網站:http://dmip.tw/Lone//index.aspx)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網站:https://wrb.kcg.gov.tw/)
其他災害教學資源
行政院環保署(網站:https://www.epa.gov.tw/Index)
衛生福利部(網站:https://www.mohw.gov.tw/mp-1.html)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https://www.hpa.gov.tw/Home/Index.aspx)
二、學前教育資源
教育部全國教保資訊網 (https://oldweb.ece.moe.edu.tw/archives/6169 )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課程發展參考實例》
133
教師適用的防災教育參考書【Teaching Kids
About Emergency Preparedness
】 https://
reurl.cc/R1XVae
枕頭套計畫
【Pillowcase Project】
https://reurl.cc/m93Oe1
這是適用小三至
小五兒童,藉 pillowcase,枕頭套,進行
災防準備活動。贈送每個兒童一個枕頭套,
可以當防災急救包,也可以應急套頭保護
免於玻璃割傷。枕頭套面印有一圈建議的
防災備品名稱,中間讓兒童自己畫畫著色
成為有意義的自己專用的防災枕頭套,鼓
勵兒童帶回家和家人分享與宣導。
防災準備活動書
【My Prepareness Workbook】
https://reurl.cc/r8Rqzx
(此屬枕頭套計畫系列
教材)
美國紅十字會防災準備活動書
(
給 presenter 的手冊 ) https://reurl.cc/bRErZ3
美國紅十字會對逃生包的建議
http://www.redcross.org/prepare/location/
homefamily/get-kit
美國紅十字會對各種災害預防的說明和建議
http://www.redcross.org/prepare/disaster
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
聯 邦 緊 急 事 務 管 理 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 縮 寫 FEMA) 是 美
國聯邦政府行政部門防災減災機構,負責緩
解自然災害的影響。
跟著 Pedro 一起來防災
【Prepare with Pedro】https://reurl.cc/EzR580
這是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與紅十字會合作
的 28 頁的遊戲書。以美國各州常見的災
害為題材設計針對 5 歲至小二生,的,透
過填字遊戲、著色學習等在火災或其他本
地災害發生時立即可用的技能。30 至 50
分鐘的教學活動。主角是名叫 Pedro 的企
鵝。(https://reurl.cc/4mpV5L)
美國 FEMA 針對兒童製作地震等災害因應
的說明網頁 http://www.ready.gov/kids/
know-the-facts/earthquakes
美國 FEMA 的地震預防與因應影片
http://www.community.fema.gov/connect.ti/
AmericasPrepareathon/view?objectId=322
9456
你準備好了嗎
【Are You Prepared? A Guide for Sacramento
County Residents
】https://reurl.cc/ygM9yM
這是 2011 年 5 月加州大學大衛斯分校衛生
系統(UC Davis Health System)和沙加緬
度縣(Sacramento county public health)
緊急反應機構與部門協作產品,可以連結各
種語文版 pdf 檔,包括中文版「你準備好了
嗎? 沙 加 緬 度 縣 緊 急 情 況 指 南 」(https://
reurl.cc/odQEDq
),在中文版第 3-11 頁敘
述不同情形的緊急情況的準備,例如:在家
裡、 你 的 家 庭、 兒 童 和 災 難、 老 年 人 和 殘 疾
人、 水 上 安 全、 預 防 在 家 裡 發 生 事 故、 你 的
社區、在工作中等情境所需要作的準備;第
25-31
頁敘述不同的自然災害,例如:水災、
地震、火災、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
134
二、日本的防災相關資源
日本的學前幼兒教育、保育設施有幼稚園及
保育園(或稱保育所)及幼托整合型幼兒園
等, 幼 稚 園(3-6 歲 ) 乃 屬 文 部 科 學 省 的 學
校 教 育 機 構、 保 育 園(0-6 歲 ) 乃 屬 厚 生 労
働省管轄的兒童福利設施。<兒童福利設施
設備及營運相關基準>【児童福祉施設の設
備及び運営に関する基準】第 6 条規定滅火
器、逃生安全門為保育園之必要設備,且保
育園必須針對災害擬定具體計畫,依而進行
不間斷的注意與演練,其中特別規定針對避
難逃生及滅火的演練「至少毎月進行 1 回」。
相對的,幼稚園相關法規對於避難演練並無
特別規定。唯 2011 年 3.11 東日本大震災以
後,自發性地仿效保育園毎月實施避難訓練的
幼稚園有増加趨勢,官方及民間也積極提供防
災宣導、教學資源。其中針對學前幼兒教保育
設施防災活動的網路資源。可以大分為防災手
冊(指引)、教材、影像及圖片三大類。
(部分是以兒童、學童為適用對象的教材資源)
防災手冊(指引)類
経済産業省發行的教保機構、保母派遣公
司、保母及防災演練事例集 4 本防災手冊。
這 4 本學前幼兒防災系列書是経済産業省
與川崎市政府合作,由幼兒教保相關人員與
防災專家共同針對教保現場的「以防萬一」
防災手冊。
準備運動準備運動(Ready)
是美國政府於 2003 年創設的教導民眾防災準
備 的 公 共 服 務 計 畫。https://www.ready.gov/
be-informed
財團法人貝樂思兒童基金(2015)。邁向
兒童的安全、安心
【 子 ど も の 安 全・ 安 心 に 向 け て 】。
https://reurl.cc/q8NWgN
財團法人貝樂思兒童基金會以國小兒童及
家庭為對象編製的 14 項要點、8 個點子的
安全手冊。
保育園實施避難逃生演練指引
【保育園で行う避難訓練の手引き!地震
や 火 事、 子 ど も の 防 災 意 識 を 高 め る に
は?】
https://www.hoikujyouhou.com/hoiku_
club/861
這是民間組織教保員社團(【保
育士クラブ】)製作的逃生演練指引。內
容包括地震、火災、颱風 / 水災 / 龍捲風以
及外人入侵的演練目標及程序,以及繪本、
插畫、圖卡等資源介紹。
幼稚園、保育園、認定幼兒園等教保機
構適用之教保機構防災手冊【保育施設
の た め の 防 災 ハ ン ド ブ ッ ク 】https://
reurl.cc/pyMedZ
居家托育適用之保母防災手冊【保育マ
マのための防災ハンドブック】 https://
reurl.cc/0OXMoK
機構托育適用之保母防災手冊【ベビー
シッターのための防災ハンドブック】
https://reurl.cc/XkVK6g
防災演練事例集【防災訓練用対応ケー
ス集】(分地震、海嘯、風災、火災 4
災,設定 12 個不同情境的演練項目及
重點)https://reurl.cc/A8Ovge
135
防災教材
日本消防廳防災教材
日本消防廳網站 ( https://reurl.cc/Q3bKboz
)
,設有以兒童為啟發對象之消防廳防災教
材專頁 (https://reurl.cc/MdNKNn) 提供
2019
年 4 月 1 日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期
間可以下載之防災教材,海報、插畫。
啟發性漫畫《消防是做什麼》【消防のし
ごと】https://reurl.cc/k0EKZb
以詼諧、可愛的男女消防署人員主角,正
面宣導消防工作的漫畫(21 頁)。
挑 戰! 防 災 48【「 チ ャ レ ン ジ! 防 災
48
」】https://www.fdma.go.jp/relocation/
ecollege/senmon/bosai/main/main.html
消防廳自 2009 年度起開辦「防災學校」,
透過地方消防隊員推動防災教育,並於
2010
年製作以教導中小學生急救技能防
災教材「挑戰 ! 防災 48」(實體書及D
VD),且提供網路版供民眾及學校防災
訓練或防災教育使用。這個「48 個防災
技能的實習挑戰」分課文(學生用)、參
考資料(教師用補充教材)、東日本大震
災、影像、照片等 5 部分,並且又分類別
(警察、消防員、消防車、救護車)、年
代(國小低年級、國小高年級、國中生以
上),實施防災教育時可以依對象、時間,
靈活運用。課文一覽表 https://www.fdma.
go.jp/relocation/e- college/senmon/bosai/
index.html
分類別(警察、消防員、消防
車、救護車)、年代(國小低年級、國小
高年級、國中生以上)
逃生 - 這個時候你怎麼辦 ?- 【災害から
のサバイバル . こんなときキミならどう
する?】防災故事圖卡(【紙芝居】)、
課文 https://reurl.cc/ldeK5j
教 師 用 補 充 教 材 28 頁( 地 震、 風 水
災、水災、日常起居事故、緊急事故)
https://reurl.cc/d5W4x6
防 災 故 事 圖 卡 正 面 63 頁(【 紙
芝 居 】)https://www.fdma.go.jp/
relocation/ecollege/senmon/bosai/main/
kamishibai.pdf
防災故事圖卡背面(故事朗誦文)62 頁
(【紙芝居】)
https://www.fdma.go.jp/relocation/e-
college/senmon/bosai/main/kamishibai_
ura.pdf
EDUPEDIA
編集的防災教育教材-兔子家
族的防災準備
【防災教育に使える教材 - うさぎ一家のぼ
うさい荷作り -】https://reurl.cc/e8OK67
EDUPEDIA
是提供國小各學科教學資源的
網站。以兔子家族對於避難逃生用品討論
的教材。編集部作者群說明任何人都能自
由下載使用,這套教材包括有:學習單(挑
選避難包內容用品)、45 分鐘國小教案示
例、國小生回答統計表(單純統計篇)、
國小生回答統計表(自由回答篇)及防災
備品插畫圖等。
2008
年度彩券資助製作的防災教育影帶
「 啊 ! 地 震 !— 那 要 怎 麼 辦 ?」【『 地 震
だ!その時どうする?』】https://reurl.cc/
R1X3jG
平成 20 年度 防災学習DVDビ
デオ
2011.3,11
石巻市日和幼稚園「呼叫救命
一直到半夜都沒有救援來」【真夜中まで
「助けてー」と叫び続けるも救助されず】
https://reurl.cc/Y6XKvO
地 震
影像資源
136
學 習目 標
了解適合自己及家人環境的防災備品的必要
性,能連結適切準備行動授業内容非常簡單,
發下學習單讓每個人各自思考後,進行分組討
論。如果再配上拿出避難包或防災包,實際將
用品放入及展示,會更增添効果。
▲
引導:傳達自己思考的重要性
▲
展開:傳達對每個家族而言必要品不同
▲
總結:傳達災害是每個人都必須準備的
137
參考文獻
R E F E R E N C E
頁40/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2]
頁41/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4]
頁45/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5] 、行政院
災防週報[6]
頁48/內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8]
頁55/教育部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11]
頁79/內政部消防署[14]
頁80/教育部校園災害管理手冊[18]
頁130/教育部(2020)。教保服務機構校園災
害防救計畫
頁10/圖1-1/教育部(2020)。建構韌性防災
校園與防災科技資源應用計畫。
頁11/圖1-2/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
動課程大綱[5]。
頁25/圖2-1/ https://www.nfpa.org/-
Public-Education/Staying-safe/Safe-
ty-equipment/Home-fire-sprinklers/Fire-
Sprinkler-Initiative/Take-action/Free-do
wnloads
頁40、46/圖3-1、圖3-2、圖 3-4 /廖哲緯「
防災領域專業知能:地震」簡報[1]
頁42/圖3-3/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3]
頁47、49/圖3-5、圖3-6/內政部消防署消
防防災館[8]
頁50/圖 3-7/教育部防災教育資訊網,教保
服務機構校園災害防救計畫[9]
頁55/圖3-8/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101
年度校園師生防災素養檢測計畫[13]
頁72、77、78/圖4-1、圖 4-4、圖4-5/交
通部中央氣象局(2016)
[3]
頁73/圖4-2/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9)
[7]
頁76/圖4-3/自由時報
頁78/圖4-6/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11]
頁82/圖4-7/經濟部水利署
頁83/圖4-8/林明瑞等 圖2-7[19]
頁98/圖5-1/臺大地質材料力學實驗室[12]
頁98/圖5-2/大溪分局
頁98/圖5-3/莊文星
頁99/圖5-4/蘋果即時(2009)
[15]
頁99/圖5-5/核四地質(2013)
[16]
頁99/圖5-6/土石流防災資訊網[18]
頁99/圖5-7/黃國鋒攝影[20]
頁100/圖5-8/科學人[21]
頁101/圖5-9/大紀元台灣(2004) [24]
頁101/圖5-10/典藏臺灣[26]
頁102/圖5-1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
局(2020)
[32]
頁103/圖5-12/土石流防災資訊網[33]
頁120/圖6-2 /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頁129/圖7-1/教育部(2020)
[1]
頁20、24、27/表2-1、表2-3、表2-4/林金
宏製表
頁22/表2-2/新竹市消防局[2]、內政部消
防署[3]
頁43/表3-1/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2]
頁52、54/表3-2 、表 3-3/教育部校園災害
管理工作手冊(幼兒園適用)[7]
頁70、71/表4-1/交通部中央氣象局[5]、
NCDR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6]
頁73/表4-2/臺灣氣象知識網[4]
頁74/表4-3/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20)
[8]
頁75/表4-4/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9]
138
第一章 幼兒園與防災教育
1.教育部(2012)。幼兒園與其分班設立變更及
管理辦法總說明。
2.教育部(2018)。一百零七學年至一百一十一
學年幼兒園基礎評鑑指標判準原則及注意事項
─依指標檢視。
3.教育部顧問室(2010)。5 歲幼兒防災素養內
涵及能力對應指標。
4.教育部(2020)。建構韌性防災校園與防災科
技資源應用計畫。
5.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6.臺北市政府(2017)。臺北市幼兒園防災教育中
第二章 火災
1.金宏安全(2020)。錢櫃大火的檢討,對症下藥
了嗎?金宏安全,取自https://www.kingsafe-
ty4u.com/tw/news_detail.php?id=9
2.新竹市消防局(2016)。防災常識集。新竹市消
防局,取自https://www.hcfd.gov-
.tw/law/law_1.asp
3.內政部消防署。內政部消防署消防法令查詢系
統,取自https://law.nfa.gov.tw/GNFA/FLAW/-
FLAWDOC01.aspx?lsid=fl045453&NO=1Fire
4.內政部消防署(2019)。火災發生時應變作為(摺
頁)
https://www.tfdp.com.tw/cht/index-
.php?code=list&flag=de-
tail&ids=91&article_id=560
5.Safety Program Educator Guide
www.usfa.fema.gov/prevention/outreach
6.紐約市消防局防火安全教育處和紐約市消防局
公共資訊辦公室http://www.nyc.gov/fdnyww-
w.fdnyfoundation.org
7.南投縣政府 火場逃生四原則。
https://scontent.ftpe7-3.fna.fb-
cdn.net/v/t1.0-9/-
fr/cp0/e15/q65/95251017_864226960655573
_2168275168068108288_o.jpg?_nc_cat=102
&ccb=2&_nc_sid=8024bb&efg=eyJpIjoidCJ9
&_nc_ohc=qlMwB5rD00kAX_qOwXp&_nc_ht
=scontent.ftpe7-3.fna&tp=14&oh=32b39ef9a
5149f4faef0658115569c7c&oe=5FF014FC
第三章 地震災害
1.廖哲緯(2020)。防災領域專業知能:地震簡報
。
2.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921那一夜的震撼教
育:地震與地震災害。下載網址﹕https://p-
web.cwb.gov.tw/PopularScience/index-
.php/2016-08-31-13-05-05/118-921%E9%82
%A3%E4%B8%80%E5%A4%9C%E7%9A%84
%E9%9C%87%E6%92%BC%E6%95%99%E8
%82%B2%EF%BC%9A%E5%9C%B0%E9%9
C%87%E8%88%87%E5%9C%B0%E9%9C%8
7%E7%81%BD%E5%AE%B3
3.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教育宣導/地震百問
。下載網址﹕https://scweb.cwb.gov-
.tw/zh-TW/Guidance/FAQdetail/9
4.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2019)。一起走過 攜
手向前 :921 震災 20 週年紀念專書全文版, 319
頁。下載網址: https://www.nfa.gov-
.tw/cht/index.php?code=list&flag=de-
tail&ids=394&article_id=6406
5.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強震即時警報之原
理。下載網址﹕ https://scweb.cwb.gov-
.tw/zh-tw/guidance/eew/3
6.行政院(2016)。105年2月24日 災防週報。下
載網址﹕https://web.ar-
chive.org/web/20160403034211/http://ww-
w.cdprc.ey.gov.tw/News_Content.aspx?n=
DE11525F5E6F3240&sms=348A76B6B4BCF9
5E&s=8BE27A79C8EFA804
7.教育部,2013,校園災害管理工作手冊(幼兒
園適用)。
8.內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防災知識/防災一起
學/地震防災。下載網址﹕ https://www.tf-
dp.com.tw/cht/index.php?code=list&ids=74
9.教育部防災教育資訊網,教保服務機構校園災
害防救計畫。下載網址﹕ https://disas-
ter.moe.edu.tw/
10.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
中心,地震規模與震度。下載網址﹕http://ww-
w.ncree.org/safehome/ncr01/pc3_3.htm
11.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12.單信瑜(2020)。災害原則及防災迷思概念破
除簡報。
13.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101 年度校園師
生防災素養檢測計畫。下載網址: file:///C:/Us-
ers/user/Down-
loads/6806_e7_b2_be_e7_b0_a1_e5_a0_b1
_e5_91_8a-101_e5_b9_b4_e5_ba_a6_e6_a0
_a1_e5_9c_92_e5_b8_ab_e7_94_9f_e9_98_
b2_e7_81_bd_e7.pdf
第四章 風災與水災
1.內政部地政司(2017)。台灣地圖。中華民國內
政部地政司全球資訊網,取自 https://ww-
w.land.moi.gov.tw/chhtml/content/68?m-
cid=3224
2.林燕初(2011)。地質百科:逕流 Runoff。臺
灣地質知識服務網,取自https://twgeo-
ref.moeacgs.gov.tw/GipOpen-
Web/wSite/ct?x-
Item=146491&ctNode=1233&mp=105
3.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16)。旋轉的氣流—颱風
。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取自https://p-
web.cwb.gov.tw/PopularScience/index-
.php/home/94-2016-10-20-07-23-43
4.臺灣氣象知識網。風力分級定義介紹。臺灣氣
象知識網,取自https://sites.goo-
gle.com/site/taiwanqixiangzhishiwan-
g/home/feng-li-fen-ji-ding-yi-jie-shao
5.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取自
https://rdc28.cwb.gov.tw/TDB/
6.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全球災害事件簿,取
自 https://den.ncdr.nat.gov.tw/
7.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9)。氣候變遷災害
風險知識懶人包系列(4)。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
平台,取自https://dra.ncdr.nat.gov.tw/Fron-
tend/Education/BriefDe-
tail?NowMenu=Brief&DetailPart=2&fb
clid=IwAR2yKmzEjQIsXqFfSjRPmoQb-
WQk1vkOyJ03XSMHMJrYtyEG8249Yy3gxTcY
8.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20)。我們「雨」災的距離
—雨量分級。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取自
https://pweb.cwb.gov.tw/Popular-
Science/index.php/preven-
tion/462-%E6%88%91%E5%80%91%E3%80
%8C%E9%9B%A8%E3%80%8D%E7%81%B
D%E7%9A%84%E8%B7%9D%E9%9B%A2%
E2%80%94%E9%9B%A8%E9%87%8F%E5%
88%86%E7%B4%9A
9.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何謂淹水災害呢?。
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平台,取自
https://dra.ncdr.nat.gov.tw/Frontend/Disas-
ter/RiskIndex?Category=Flooding
10.水利署第九河川局(2019)。防災教育宣導
Q&A。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取自 https://ww-
w.wra09.gov.tw/13110/13137/13144/51294/
11.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何謂警戒値。災害
潛勢地圖網站,取自https://dmap.nc-
dr.nat.gov.tw/%E4%B8%B-
B%E9%81%B8%E5%96%AE/%E7%86%B1%
E9% 96%80%E7%81%B-
D%E5%AE%B3%E4%B8%B-
B%E9%A1%8C/%E4%BD%95%E8%AC%
82%E8%AD%A6%E6%88%92%E5%80%BC/
12.經濟部水利署(2017)。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
推動說明。水利署電子報,取自http://epa-
per.wra.gov.tw/Article_Detail.aspx-
?s=F80EC8485FC85F20
13.內政部消防署。不怕颱風來,只怕沒防災-
颱風來臨前、颱風來臨時應注意事項。消防署電
子報,取自 http://enews.nfa.gov.tw/is-
sue/990805s/
14.內政部消防署。不怕颱風來,只怕沒防災-
颱風來臨時應注意事項。消防署電子報,取自
http://enews.nfa.gov.tw/issue/950518s/
15.內政部消防署(2019)。颱風過後的下一步。
消防防災館,
取自https://www.tfdp.com.tw/cht/index-
.php?code=list&ids=130
16.尙紅等譯(2010)。你準備好了嗎?⸺㌴公民
應急準備指南。中國大陸: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有限責任公司。
17.內政部消防署。消防小百科-防災宣導。消
防署兒童網,
參考文獻
R E F E R E N C E
139
第一章 幼兒園與防災教育
1.教育部(2012)。幼兒園與其分班設立變更及
管理辦法總說明。
2.教育部(2018)。一百零七學年至一百一十一
學年幼兒園基礎評鑑指標判準原則及注意事項
─依指標檢視。
3.教育部顧問室(2010)。5 歲幼兒防災素養內
涵及能力對應指標。
4.教育部(2020)。建構韌性防災校園與防災科
技資源應用計畫。
5.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6.臺北市政府(2017)。臺北市幼兒園防災教育中
第二章 火災
1.金宏安全(2020)。錢櫃大火的檢討,對症下藥
了嗎?金宏安全,取自https://www.kingsafe-
ty4u.com/tw/news_detail.php?id=9
2.新竹市消防局(2016)。防災常識集。新竹市消
防局,取自https://www.hcfd.gov-
.tw/law/law_1.asp
3.內政部消防署。內政部消防署消防法令查詢系
統,取自https://law.nfa.gov.tw/GNFA/FLAW/-
FLAWDOC01.aspx?lsid=fl045453&NO=1Fire
4.內政部消防署(2019)。火災發生時應變作為(摺
頁)
https://www.tfdp.com.tw/cht/index-
.php?code=list&flag=de-
tail&ids=91&article_id=560
5.Safety Program Educator Guide
www.usfa.fema.gov/prevention/outreach
6.紐約市消防局防火安全教育處和紐約市消防局
公共資訊辦公室http://www.nyc.gov/fdnyww-
w.fdnyfoundation.org
7.南投縣政府 火場逃生四原則。
https://scontent.ftpe7-3.fna.fb-
cdn.net/v/t1.0-9/-
fr/cp0/e15/q65/95251017_864226960655573
_2168275168068108288_o.jpg?_nc_cat=102
&ccb=2&_nc_sid=8024bb&efg=eyJpIjoidCJ9
&_nc_ohc=qlMwB5rD00kAX_qOwXp&_nc_ht
=scontent.ftpe7-3.fna&tp=14&oh=32b39ef9a
5149f4faef0658115569c7c&oe=5FF014FC
第三章 地震災害
1.廖哲緯(2020)。防災領域專業知能:地震簡報
。
2.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921那一夜的震撼教
育:地震與地震災害。下載網址﹕https://p-
web.cwb.gov.tw/PopularScience/index-
.php/2016-08-31-13-05-05/118-921%E9%82
%A3%E4%B8%80%E5%A4%9C%E7%9A%84
%E9%9C%87%E6%92%BC%E6%95%99%E8
%82%B2%EF%BC%9A%E5%9C%B0%E9%9
C%87%E8%88%87%E5%9C%B0%E9%9C%8
7%E7%81%BD%E5%AE%B3
3.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教育宣導/地震百問
。下載網址﹕https://scweb.cwb.gov-
.tw/zh-TW/Guidance/FAQdetail/9
4.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2019)。一起走過 攜
手向前 :921 震災 20 週年紀念專書全文版, 319
頁。下載網址: https://www.nfa.gov-
.tw/cht/index.php?code=list&flag=de-
tail&ids=394&article_id=6406
5.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強震即時警報之原
理。下載網址﹕ https://scweb.cwb.gov-
.tw/zh-tw/guidance/eew/3
6.行政院(2016)。105年2月24日 災防週報。下
載網址﹕https://web.ar-
chive.org/web/20160403034211/http://ww-
w.cdprc.ey.gov.tw/News_Content.aspx?n=
DE11525F5E6F3240&sms=348A76B6B4BCF9
5E&s=8BE27A79C8EFA804
7.教育部,2013,校園災害管理工作手冊(幼兒
園適用)。
8.內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防災知識/防災一起
學/地震防災。下載網址﹕ https://www.tf-
dp.com.tw/cht/index.php?code=list&ids=74
9.教育部防災教育資訊網,教保服務機構校園災
害防救計畫。下載網址﹕ https://disas-
ter.moe.edu.tw/
10.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
中心,地震規模與震度。下載網址﹕http://ww-
w.ncree.org/safehome/ncr01/pc3_3.htm
11.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12.單信瑜(2020)。災害原則及防災迷思概念破
除簡報。
13.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101 年度校園師
生防災素養檢測計畫。下載網址: file:///C:/Us-
ers/user/Down-
loads/6806_e7_b2_be_e7_b0_a1_e5_a0_b1
_e5_91_8a-101_e5_b9_b4_e5_ba_a6_e6_a0
_a1_e5_9c_92_e5_b8_ab_e7_94_9f_e9_98_
b2_e7_81_bd_e7.pdf
第四章 風災與水災
1.內政部地政司(2017)。台灣地圖。中華民國內
政部地政司全球資訊網,取自 https://ww-
w.land.moi.gov.tw/chhtml/content/68?m-
cid=3224
2.林燕初(2011)。地質百科:逕流 Runoff。臺
灣地質知識服務網,取自https://twgeo-
ref.moeacgs.gov.tw/GipOpen-
Web/wSite/ct?x-
Item=146491&ctNode=1233&mp=105
3.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16)。旋轉的氣流—颱風
。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取自https://p-
web.cwb.gov.tw/PopularScience/index-
.php/home/94-2016-10-20-07-23-43
4.臺灣氣象知識網。風力分級定義介紹。臺灣氣
象知識網,取自https://sites.goo-
gle.com/site/taiwanqixiangzhishiwan-
g/home/feng-li-fen-ji-ding-yi-jie-shao
5.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取自
https://rdc28.cwb.gov.tw/TDB/
6.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全球災害事件簿,取
自 https://den.ncdr.nat.gov.tw/
7.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9)。氣候變遷災害
風險知識懶人包系列(4)。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
平台,取自https://dra.ncdr.nat.gov.tw/Fron-
tend/Education/BriefDe-
tail?NowMenu=Brief&DetailPart=2&fb
clid=IwAR2yKmzEjQIsXqFfSjRPmoQb-
WQk1vkOyJ03XSMHMJrYtyEG8249Yy3gxTcY
8.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20)。我們「雨」災的距離
—雨量分級。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取自
https://pweb.cwb.gov.tw/Popular-
Science/index.php/preven-
tion/462-%E6%88%91%E5%80%91%E3%80
%8C%E9%9B%A8%E3%80%8D%E7%81%B
D%E7%9A%84%E8%B7%9D%E9%9B%A2%
E2%80%94%E9%9B%A8%E9%87%8F%E5%
88%86%E7%B4%9A
9.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何謂淹水災害呢?。
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平台,取自
https://dra.ncdr.nat.gov.tw/Frontend/Disas-
ter/RiskIndex?Category=Flooding
10.水利署第九河川局(2019)。防災教育宣導
Q&A。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取自 https://ww-
w.wra09.gov.tw/13110/13137/13144/51294/
11.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何謂警戒値。災害
潛勢地圖網站,取自https://dmap.nc-
dr.nat.gov.tw/%E4%B8%B-
B%E9%81%B8%E5%96%AE/%E7%86%B1%
E9% 96%80%E7%81%B-
D%E5%AE%B3%E4%B8%B-
B%E9%A1%8C/%E4%BD%95%E8%AC%
82%E8%AD%A6%E6%88%92%E5%80%BC/
12.經濟部水利署(2017)。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
推動說明。水利署電子報,取自http://epa-
per.wra.gov.tw/Article_Detail.aspx-
?s=F80EC8485FC85F20
13.內政部消防署。不怕颱風來,只怕沒防災-
颱風來臨前、颱風來臨時應注意事項。消防署電
子報,取自 http://enews.nfa.gov.tw/is-
sue/990805s/
14.內政部消防署。不怕颱風來,只怕沒防災-
颱風來臨時應注意事項。消防署電子報,取自
http://enews.nfa.gov.tw/issue/950518s/
15.內政部消防署(2019)。颱風過後的下一步。
消防防災館,
取自https://www.tfdp.com.tw/cht/index-
.php?code=list&ids=130
16.尙紅等譯(2010)。你準備好了嗎?⸺㌴公民
應急準備指南。中國大陸: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有限責任公司。
17.內政部消防署。消防小百科-防災宣導。消
防署兒童網,
參考文獻
R E F E R E N C E
140
參考文獻
R E F E R E N C E
取自https://www.nfa.gov.tw/kid/index-
.php?code=list&flag=de-
tail&ids=659&article_id=1290
18.教育部(2013)。校園災害管理工作手冊-幼兒
園適用。
19.林明瑞等(2014)。101年度校園師生防災素養
檢測計畫期末報告。
第五章 坡地災害
1.高雄市政府水利局(2020)。坡地災害疏散避難。
取自https://wrb.kcg.gov.tw/Business/Con-
servation/Hillside07.htm
2.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4)。社區坡地災害
環境檢查手冊。
取自http://pc183.hy.ntu.edu.tw/ntpcdrc/-
files/mt005.pdf
3.吳明淏。坡地災害及其防救。
取自https://ir.nuk.edu.tw/bit-
stream/310360000Q/11879/2/%E7%94%9F
%E6%B4%BB%E9%98%B2%E7%81%BD_%
E7%AC%AC56%E9%80%B1_%E5%9D%A1%
E5%9C%B0%E7%81%B
D%E5%AE%B3%E5%8F%8A%E5%85%B6%
E9%98%B2%E6%95%91.pdf
4.陳文山(2000)。臺灣 1 億 5000 萬年之謎。臺
北:遠流出版公司。
5.臺北市立大理高中。臺灣島的形成。
取自 http://ww-
w.tlsh.tp.edu.tw/~t127/yang5/tai02.htm
6.典藏臺灣。行政/台灣地形。
取自 https://catalog.digitalar-
chives.tw/item/00/80/f4/18.html
7.臺灣河川復育網。中央管河川/跨省市河川。取
自http://trrn.wra.gov.tw/System/CP/De-
fault.aspx?index=50BA11341-
FA8F51C&sm=93B4C151AA00A863
8.大葉大學。臺灣島多元的地貌是上天的傑作。
http://lphsu.aries.dyu.edu.tw/htm/Taiwan-
/8.htm
9.維基百科。臺灣氣候。取自https://zh.wikipe-
dia.org/wiki/%E8%87%BA%E7%81%A3%E6
%B0%A3%E5%80%99
10.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2019)。天搖地動!為
什麼臺灣這麼多地震?取自https://p-
web.cwb.gov.tw/PopularScience/index-
.php/kids/earth-
quake/433-%E5%A4%A9%E6%90%96%E5%
9C%B0%E5%8B%95%EF%BC%81%E7%82%
BA%E4%BB%80%E9%BA%BC%E8%87%BA
%E7%81%A3%E9%80%99%E9%BA%BC%E5
%A4%9A%E5%9C%B0%E9%9C%87%EF%B
C%9F
11.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網站。
取自https://dmap.ncdr.nat.gov-
.tw/%E4%B8%B-
B%E9%81%B8%E5%96%AE/%E7%86%B1%
E9%96%80%E7%81%BD%E5%AE%B3%E4%
B8%BB%E9%A1%8C/%E5%B1%B1%E5%B4
%A9-%E5%9C%9F%E7%9F%B3%E6%B5%81
-%E5%9D%A1%E5%9C%B0%E7%81%BD%E
5%AE%B3%E6%BD%9B%E5%8B%A2/
12.臺大地質材料力學實驗室。山崩種類二:翻
覆。取自http://geohazard.gl.ntu.edu.tw/-
house/page06.htm
13.中時新聞網(2019)。台 7 線 32.5 公里坍方
巨石卡路中。取自https://www.china-
times.com/realtime-
news/20190628002684-260405?chdtv
14.典藏臺灣。莫拉克颱風大水災引發大山崩。
取自https://catalog.digitalar-
chives.tw/item/00/5a/f9/35.html
15.蘋果即時(2009)。買山坡地住宅 避開順向坡
。取自https://tw.appledai-
ly.com/home/20090831/ZRUVR2R6CMER-
PDB4D6K6ROCDXA/
16.核四地質(2013)。順向坡災害回顧---九份二
山。取自http://4nuke2013.blog-
spot.com/2013/03/blog-post_7446.html
17.大規模崩塌災害科技部災害管理資訊研發應
用平臺。大規模崩塌災害。取自http://d-
mip.tw/Lone/basicdata/historycase.aspx
18.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土石流&土石流災害。取
自https://246.swcb.gov.tw/Info/Debris_Defi-
nition?
19.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土石流特徵。取自
https://246.swcb.gov.tw/Info/Debris_Intro-
duction 農傳媒。進擊的巨石:土石流可以挾帶
多大的石頭?取自https://agriharvest.tw/ar-
chives/24025
20.科學人雜誌(2009)。即時預告土石流。
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id=1481
21.吳俊傑(1997)。賀伯颱風-認識西北颱。取
自https://web.fg.tp.edu.tw/~earth/learn/es-
f/magazine/970301.htm
22.維基百科(2001)。中度颱風桃芝。取自
https://zh.wikipe-
dia.org/wiki/%E9%A2%B1%E9%A2%A8%E6
%A1%83%E8%8A%9D_ (2001%E5%B9%B4)
23.大紀元台灣(2004)。大水沖垮糯米橋 內政部
文建會全力搶修。取自https://www.epoch-
times.com/b5/4/7/13/n594602.htm
24.水利署電子報(2004)。敏督利(MINDULLE)
颱風與 72 水災。取自http://epaper.wra.gov-
.tw/Article_Detail.aspx-
?s=1EF2CE72394A3C21
25.典藏臺灣。莫拉克颱風大水災引發大山崩。
取自https://catalog.digitalar-
chives.tw/item/00/5a/f9/35.html
26.報導者(2019)。「那一晚,大規模崩塌與複合
式災害帶來的小林村悲劇」。取自https://ww-
w.twreporter.org/a/bookreview-ty-
phoon-mora-
kot-xiaolin-village-disaster-causes
27.維基百科。921 大地震。取自
https://zh.wikipe-
dia.org/wiki/921%E5%A4%A7%E5%9C%B0
%E9%9C%87
28.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業務內容。
取自 https://www.swcb.gov.tw/Topic/
29.陳宏宇(1998)。土石流。取自
https://web.fg.tp.edu.tw/~earth/learn/es-
f/magazine/980602.htm
30.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土石流防災疏散
避難演練。取自https://www.coa.gov-
.tw/ws.php?id=17561
3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20)。土石
流災害預報及警報目的。取自https://ww-
w.swcb.gov.tw/Topic/show_de-
tail?id=385ad5eca15747e88175564685edaf71
3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10)。宣導
小冊。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3.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士石流防災專員作業流
程。取自https://246.swcb.gov.tw/DisasterAp-
plication/Disastermission#unit4
3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2017
)。北區土石流防災專員培訓。
取自https://taipei.swcb.gov.tw/Topic/show_de-
tail?id=5db3d36b74694000a6da5af22f61fb54
35.土石流防災親子網。自我防範檢查。
取自https://246kids.swcb.gov.tw/views/-
school_anExamination.aspx
36.德協國小防災小學堂。檢視你是否住在土石
流危險區。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a/d-
ses.ptc.edu.tw/disaster/tu-shi2
37.高中防災教育教材。第四篇:坡地災害。取
自http://eduxp.caece.net/up-
loads/1/8/6/3/18632820/shottp02d_.pdf
38.農業兒童網。造林保林愛護大地。取自
https://kids.coa.gov.tw/view.php?func=-
knowledge&subfunc=article&pid=14&id=61
39.土石流防災親子網。石頭家族。取自
https://246kids.swcb.gov.tw/views/mov-
ie_01.aspx
40.常祈天、巫仲明、橘子妹(2009)。小熊種樹
。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41.徐采薇、王建勳(2007)。怕癢樹。高雄市: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第六章 其他災害
1.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災害防救法。取自
https://空氣law.moj.gov.tw/LawClass/La-
wAll.aspx?pcode=D0120014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手部衛生簡介。取自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
Page/BUB88Dc-WrHrczuT0TE-bA
3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空氣品質指
標定義。取自https://airtw.epa.gov-
.tw/CHT/Encyclopedia/FAQ/relatednoun.aspx
141
參考文獻
R E F E R E N C E
取自https://www.nfa.gov.tw/kid/index-
.php?code=list&flag=de-
tail&ids=659&article_id=1290
18.教育部(2013)。校園災害管理工作手冊-幼兒
園適用。
19.林明瑞等(2014)。101年度校園師生防災素養
檢測計畫期末報告。
第五章 坡地災害
1.高雄市政府水利局(2020)。坡地災害疏散避難。
取自https://wrb.kcg.gov.tw/Business/Con-
servation/Hillside07.htm
2.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4)。社區坡地災害
環境檢查手冊。
取自http://pc183.hy.ntu.edu.tw/ntpcdrc/-
files/mt005.pdf
3.吳明淏。坡地災害及其防救。
取自https://ir.nuk.edu.tw/bit-
stream/310360000Q/11879/2/%E7%94%9F
%E6%B4%BB%E9%98%B2%E7%81%BD_%
E7%AC%AC56%E9%80%B1_%E5%9D%A1%
E5%9C%B0%E7%81%B
D%E5%AE%B3%E5%8F%8A%E5%85%B6%
E9%98%B2%E6%95%91.pdf
4.陳文山(2000)。臺灣 1 億 5000 萬年之謎。臺
北:遠流出版公司。
5.臺北市立大理高中。臺灣島的形成。
取自 http://ww-
w.tlsh.tp.edu.tw/~t127/yang5/tai02.htm
6.典藏臺灣。行政/台灣地形。
取自 https://catalog.digitalar-
chives.tw/item/00/80/f4/18.html
7.臺灣河川復育網。中央管河川/跨省市河川。取
自http://trrn.wra.gov.tw/System/CP/De-
fault.aspx?index=50BA11341-
FA8F51C&sm=93B4C151AA00A863
8.大葉大學。臺灣島多元的地貌是上天的傑作。
http://lphsu.aries.dyu.edu.tw/htm/Taiwan-
/8.htm
9.維基百科。臺灣氣候。取自https://zh.wikipe-
dia.org/wiki/%E8%87%BA%E7%81%A3%E6
%B0%A3%E5%80%99
10.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2019)。天搖地動!為
什麼臺灣這麼多地震?取自https://p-
web.cwb.gov.tw/PopularScience/index-
.php/kids/earth-
quake/433-%E5%A4%A9%E6%90%96%E5%
9C%B0%E5%8B%95%EF%BC%81%E7%82%
BA%E4%BB%80%E9%BA%BC%E8%87%BA
%E7%81%A3%E9%80%99%E9%BA%BC%E5
%A4%9A%E5%9C%B0%E9%9C%87%EF%B
C%9F
11.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網站。
取自https://dmap.ncdr.nat.gov-
.tw/%E4%B8%B-
B%E9%81%B8%E5%96%AE/%E7%86%B1%
E9%96%80%E7%81%BD%E5%AE%B3%E4%
B8%BB%E9%A1%8C/%E5%B1%B1%E5%B4
%A9-%E5%9C%9F%E7%9F%B3%E6%B5%81
-%E5%9D%A1%E5%9C%B0%E7%81%BD%E
5%AE%B3%E6%BD%9B%E5%8B%A2/
12.臺大地質材料力學實驗室。山崩種類二:翻
覆。取自http://geohazard.gl.ntu.edu.tw/-
house/page06.htm
13.中時新聞網(2019)。台 7 線 32.5 公里坍方
巨石卡路中。取自https://www.china-
times.com/realtime-
news/20190628002684-260405?chdtv
14.典藏臺灣。莫拉克颱風大水災引發大山崩。
取自https://catalog.digitalar-
chives.tw/item/00/5a/f9/35.html
15.蘋果即時(2009)。買山坡地住宅 避開順向坡
。取自https://tw.appledai-
ly.com/home/20090831/ZRUVR2R6CMER-
PDB4D6K6ROCDXA/
16.核四地質(2013)。順向坡災害回顧---九份二
山。取自http://4nuke2013.blog-
spot.com/2013/03/blog-post_7446.html
17.大規模崩塌災害科技部災害管理資訊研發應
用平臺。大規模崩塌災害。取自http://d-
mip.tw/Lone/basicdata/historycase.aspx
18.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土石流&土石流災害。取
自https://246.swcb.gov.tw/Info/Debris_Defi-
nition?
19.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土石流特徵。取自
https://246.swcb.gov.tw/Info/Debris_Intro-
duction 農傳媒。進擊的巨石:土石流可以挾帶
多大的石頭?取自https://agriharvest.tw/ar-
chives/24025
20.科學人雜誌(2009)。即時預告土石流。
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id=1481
21.吳俊傑(1997)。賀伯颱風-認識西北颱。取
自https://web.fg.tp.edu.tw/~earth/learn/es-
f/magazine/970301.htm
22.維基百科(2001)。中度颱風桃芝。取自
https://zh.wikipe-
dia.org/wiki/%E9%A2%B1%E9%A2%A8%E6
%A1%83%E8%8A%9D_ (2001%E5%B9%B4)
23.大紀元台灣(2004)。大水沖垮糯米橋 內政部
文建會全力搶修。取自https://www.epoch-
times.com/b5/4/7/13/n594602.htm
24.水利署電子報(2004)。敏督利(MINDULLE)
颱風與 72 水災。取自http://epaper.wra.gov-
.tw/Article_Detail.aspx-
?s=1EF2CE72394A3C21
25.典藏臺灣。莫拉克颱風大水災引發大山崩。
取自https://catalog.digitalar-
chives.tw/item/00/5a/f9/35.html
26.報導者(2019)。「那一晚,大規模崩塌與複合
式災害帶來的小林村悲劇」。取自https://ww-
w.twreporter.org/a/bookreview-ty-
phoon-mora-
kot-xiaolin-village-disaster-causes
27.維基百科。921 大地震。取自
https://zh.wikipe-
dia.org/wiki/921%E5%A4%A7%E5%9C%B0
%E9%9C%87
28.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業務內容。
取自 https://www.swcb.gov.tw/Topic/
29.陳宏宇(1998)。土石流。取自
https://web.fg.tp.edu.tw/~earth/learn/es-
f/magazine/980602.htm
30.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土石流防災疏散
避難演練。取自https://www.coa.gov-
.tw/ws.php?id=17561
3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20)。土石
流災害預報及警報目的。取自https://ww-
w.swcb.gov.tw/Topic/show_de-
tail?id=385ad5eca15747e88175564685edaf71
3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10)。宣導
小冊。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3.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士石流防災專員作業流
程。取自https://246.swcb.gov.tw/DisasterAp-
plication/Disastermission#unit4
3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2017
)。北區土石流防災專員培訓。
取自https://taipei.swcb.gov.tw/Topic/show_de-
tail?id=5db3d36b74694000a6da5af22f61fb54
35.土石流防災親子網。自我防範檢查。
取自https://246kids.swcb.gov.tw/views/-
school_anExamination.aspx
36.德協國小防災小學堂。檢視你是否住在土石
流危險區。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a/d-
ses.ptc.edu.tw/disaster/tu-shi2
37.高中防災教育教材。第四篇:坡地災害。取
自http://eduxp.caece.net/up-
loads/1/8/6/3/18632820/shottp02d_.pdf
38.農業兒童網。造林保林愛護大地。取自
https://kids.coa.gov.tw/view.php?func=-
knowledge&subfunc=article&pid=14&id=61
39.土石流防災親子網。石頭家族。取自
https://246kids.swcb.gov.tw/views/mov-
ie_01.aspx
40.常祈天、巫仲明、橘子妹(2009)。小熊種樹
。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41.徐采薇、王建勳(2007)。怕癢樹。高雄市: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第六章 其他災害
1.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災害防救法。取自
https://空氣law.moj.gov.tw/LawClass/La-
wAll.aspx?pcode=D0120014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手部衛生簡介。取自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
Page/BUB88Dc-WrHrczuT0TE-bA
3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空氣品質指
標定義。取自https://airtw.epa.gov-
.tw/CHT/Encyclopedia/FAQ/relatednoun.aspx
142
出版機關|教育部
發行人|潘文忠
主編|葉欣誠
編輯|翁麗芳、林金宏、陳美君、陳香娟、謝美琪、唐永安、孫秉筠、張雅卿
編輯小組|郭伯臣、劉文惠、邱仁杰、廖雙慶、高志瑋、李佳昕、魏柏倫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五號
網址|https://www.edu.tw
電話|(02) 7736-6666
製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製作小組|林欣蓉、謝佳雯、鄭茵、陳珮萱、郭依萍、吳藹薇、卓宥阡、林珮萱
美術設計|林品媛
版次|第一版
出版年月|民國111年01月
2022
幼兒園專用
143
出版機關|教育部
發行人|潘文忠
主編|葉欣誠
編輯|翁麗芳、林金宏、陳美君、陳香娟、謝美琪、唐永安、孫秉筠、張雅卿
編輯小組|郭伯臣、劉文惠、邱仁杰、廖雙慶、高志瑋、李佳昕、魏柏倫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五號
網址|https://www.edu.tw
電話|(02) 7736-6666
製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製作小組|林欣蓉、謝佳雯、鄭茵、陳珮萱、郭依萍、吳藹薇、卓宥阡、林珮萱
美術設計|林品媛
版次|第一版
出版年月|民國111年01月
2022
幼兒園專用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