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真可愛——三年級藝術與人文綜合課程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198.5 KB
頁數
20
上傳者
max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6-05-07,离现在 19 17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主題名稱:青蛙真可愛

設計動機:

時代的巨輪,日新月異,不斷在改變,雖然現今的孩子經常捨棄費時費力的

藝術創作、美學欣賞,而把一切的注意力放在電玩、電視等新興的媒體寵兒上,但

無可否認的,不論是大人或小孩,對於「故事」的魅力,卻始終都是無法抵擋的。

就是在這樣的動機下,我們開始著手設計這個不一樣的『動物課程』,盼透過課程

的設計,讓孩子嘗試經由「歌曲」、「遊戲」、「水彩技巧」、「影片欣賞」、「樂器演奏」

等活動,來認識可愛的青蛙,並達到保護動物、珍惜生命、熱愛創作、勇於表現的

精神及藝術情懷。

課程說明

一).設計理念

在計劃以「動物」為素材進行教學時,便面臨教材選擇的問題,要以什麼樣

的動物進行教學呢?要如何教學呢?經過我們一番討論後,決定以『青蛙真可愛

為主題,因為主角「青蛙」是兩棲動物,從小到大生長情形不一樣,生長過程必須

經:【卵→小蝌蚪→先長出兩條腿→再長出兩條腿→青蛙】,而黑黑的小蝌蚪,根本

就是五線譜上音符的翻版,是最好的素材。

在『青蛙真可愛』課程設計中,音樂部分,我們運用手偶的操作,期待教師

能與兒童一起編述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利用故事的鋪陳、主角的際遇,引導

兒童明瞭動物的演進,增進師生的互動,串聯小蝌蚪與青蛙媽媽的情感,並利用

小蝌蚪的形體來介紹五線譜上「ㄉㄛ」的位置,透過「幫小蝌蚪找家」的遊戲,

來熟悉ㄉㄛ、ㄖㄨㄝ、ㄇ一、ㄙㄛ、ㄌㄚ五個音的位置,藉由單元歌曲「青蛙」

的演唱,配合「節奏樂器」的演奏,來賦予「青蛙」生命力。

美勞部分,由於孩子們對於水彩的技法、用色的概念明顯不足,於是指導孩子青蛙以前,擬使他們充分了解類似色,並能熟練地使用水彩;青蛙的教學過程中,透過自編的「多媒體教材」,指導孩子仔細觀察物體的色彩和形貌,解說構圖的技巧,讓孩子胸有成竹後,自然在繪畫的表現中,具有信心,並從中獲得樂趣。


(二)、課程目標

1、藉由手偶操作講述故事,引導兒童認識小蝌蚪與青蛙媽媽,並熟悉五線譜上

ㄉㄛ、ㄖㄨㄝ、ㄇ一、ㄙㄛ、ㄌㄚ五個音的位置。

2、從單元歌曲「青蛙」的內涵及其曲風,去感受青蛙的活潑可愛與偉大貢獻。

3、配合樂器的演奏認識節奏樂器,並學會用固定的節奏做伴奏。

4、透過類似色的認識,去體會大自然現象的豐富變化。

5、能說出青蛙的生長環境和特徵,並仔細觀察青蛙的特徵和其身體的色彩變化。

6、能發揮想像力,運用適當的媒材(水彩…..等)技法,編織一幅可愛的青蛙圖。

7能以愉悅的心情,欣賞自己與同學的作品與樂器表演。


(三)、教學對象:三年級

(四)、教學時數240分鐘

(五)、教學領域:藝術與人文


(六)、課程架構

青蛙真可愛

一、熟悉五線譜上ㄉㄛ、ㄖㄨㄝ、ㄇ一、ㄙㄛ、ㄌㄚ五個音。

二、從演唱歌曲「青蛙」,去了解歌詞內涵及其曲風,並感受青蛙的活潑可愛。

三、透過類似色的認識,去體會大自然現象的豐富變化。

四、能發揮想像力,運用適當的媒材技法,編織一幅可愛的青蛙圖。


課程目標





240分鐘


認識類似色

可愛的青蛙

蝌蚪長大變青蛙



  1. 能說出圖片中的色彩。

  2. 能認識類似色。

  3. 能體會大自然現象的豐富變化

  4. 能分辨不同的類似色,並進行填色活動。

5、能遵守遊戲時應注意的事項。

  1. 能仔細觀察青蛙的特徵和其身體的色彩變化。

  2. 能說出青蛙的生長環境和特徵。

  3. 能明瞭繪畫時構圖的技巧

  4. 能遵守畫圖時應注意的事項。

  5. 能發揮想像力,編織一幅可愛的青蛙圖。

  6. 能運用類似色及適當的水彩技法,進行彩繪活動。

  7. 能以正確的方式清洗用具,收拾場地。

8、 能以愉悅的心情,欣賞同學的作品

  1. 能演唱歌曲『小蝌蚪』,並熟記下一線的位置是「ㄉㄛ」。

2、能認識五線譜,並正確指出ㄉㄛ、ㄖㄨㄝ、ㄇ一、ㄙㄛ、ㄌㄚ五個音的位置。

3、能明瞭「蝌蚪」長大會變成『青蛙』。

4、能以快樂的心情演唱單元歌曲【青蛙】。

5、能認識木魚、響板、高低木魚、枕木四種節奏樂器。

6、能利用教師所提供的節奏樂器,如木魚、響板、高低木魚、枕木.等等,為歌曲【青蛙】做頑固伴奏。

7、能分組為歌曲【青蛙】做頑固伴奏的表演。

8、能遵守教室秩序,虛心與同學一起討論、排演。

9、能以愉悅的心情,欣賞自己與同學的表演。


目標















教師準備

你有什麼感覺 簡報

類似色 多媒體教材

色相環掛圖

類似色 學習單

學生準備

彩色筆






教師準備

青蛙 多媒體教材

青蛙 簡報

水彩技法 簡報

色相環掛圖


學生準備

粉蠟筆

水彩用具

教師準備

動物家族手偶

『小蝌蚪』曲譜 簡報

『青蛙』曲譜 簡報

幫小蝌蚪找家 學習單

響木、木魚、響板、高低木魚、

枕木、鈴鼓 、三角鐵 樂器

青蛙大合奏 簡報

我家在哪裡 學習單

青蛙歌曲…………………………….錄音帶







教學

資源








  1. 播放<你有什麼感覺

-簡報>

  • 以色相環掛圖解說類似色。

  • 利用<類似色多媒體教材>,介紹類似色的意義。

    4.玩類似色遊戲

    5.填寫學習單。


    1. 教師放映<青蛙>多媒體影片。

    2. 利用<青蛙簡報>展示青蛙的圖片。

    3. 解說青蛙的生長、生長環境和特徵。

    4. 教師提問,孩子舉手回答。

    5. 教師說明構圖技巧。

    6. 孩子進行創作活動

    7. 教師展示青蛙的圖片,讓孩子說出青蛙身上的顏色。

    8. 教師說明綠色青蛙的色彩多為綠色類似色呈現,所以彩繪時要使用類似色,以豐富物體的色彩

    9. 教師解說並示範使用水彩的方法。

    10.孩子進行彩繪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11.孩子清洗用具,收拾場地。

    12.教師指導孩子共同欣賞同學的作品

    1. 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利用青蛙布偶及動物布偶,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2. 教師利用<歌曲『小蝌蚪』曲譜-簡報>的展示與習唱

    3. 進行遊戲「音符的家在哪裡

    4. 習唱單元歌曲『青蛙』,並熟練曲譜及歌詞。

    5. 填寫學習單「幫小蝌蚪找家」

    6. 複習單元歌曲『青蛙』曲譜。

    7. 教師提問,孩子舉手回答。

    8.教師利用青蛙大合奏」樂器簡報,介紹四種節奏樂器,木魚、響板、高低木魚、枕木。

    9.示範樂器,木魚、響板、高低木魚、枕木等的敲擊方法。

    10揭示並練習指定的節奏卡

    11. 教師彈奏歌曲【青蛙】,學生分別以各種樂器做頑固伴奏的練習。

    12.分組練習。各組兒童自選不同的節奏樂器,配合歌曲【青蛙】

    13.分組表演。

    14.填寫學習單「我家在哪裡?




    教學

    活動






















    1. 多媒體簡報放映

    2. 趣味遊戲

    3. 直接指導或示範

    4. 反復練習

    5. 聯想法

    6. 問思法

    1. 多媒體簡報放映

    2.問思法

    3.直接指導或示範

    4.趣味遊戲

    5.合作思考

    6.發現法

    7.聯想法


    1. 多媒體簡報放映

    2. 直接指導或示範

    3. 聆聽感受

    4. 發現法

    5. 問思法

    6. 聯想法



    教學

    策略







    1. 學生舉手發表

    2. 教師指定回答

    3. 學生專注作畫

    4. 學生繪畫作品

    5. 學生欣賞同學作品

    的態度

    1. 學生動手清洗用具、

    整理環境


    1. 學生舉手發表

    2. 教師指定回答

    3. 學生認真習唱

    4. 學生認真演奏

    5. 學生積極參與手偶操作

    6. 有秩序的進行小組練習

    7. 觀眾觀賞的態度

    8. 完成學習單

    1. 學生舉手發表

    2. 教師指定回答

    3. 學生專心聆聽

    4. 小組成員參與討論

    5. 小組討論後發表

    6. 完成學習單



    評量








    三、教學內容

    教學計劃(教案)

    教學計劃標題

    青蛙真可愛

    適用階段

    國小

    適用年級

    年級

    教學總時間

    240分鐘

    2.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 1

    領域

    藝術與人文--音樂

    單元名稱

    蝌蚪長大變青蛙?

    能力指標

    1-2-11-2-21-2-41-2-5

    教學時間

    80 分鐘

    教學目標

    1. 能演唱歌曲『小蝌蚪』,並熟記下一線的位置是「ㄉㄛ」。

    2、能認識五線譜,並正確指出ㄉㄛ、ㄖㄨㄝ、ㄇ一、ㄙㄛ、ㄌㄚ五個音的位置。

    3、能明瞭「蝌蚪」長大會變成『青蛙』。

    4、能以快樂的心情演唱單元歌曲【青蛙】。

    5、能認識木魚、響板、高低木魚、枕木四種節奏樂器。

    1. 能利用教師所提供的節奏樂器,如木魚、響板、高低木魚、枕木….等等,為歌曲【青蛙】做頑固伴奏。

    2. 能分組為歌曲【青蛙】做頑固伴奏的表演。

    8、能遵守教室秩序,虛心與同學一起討論、排演。

    9、能以愉悅的心情,欣賞自己與同學的表演。


    活動步驟1

    活動步驟說明

    課前準備)

    1.學生攜帶鉛筆盒

    2.教師準備(1)動物布偶,包括青蛙、兔子、浣熊…..等等。

    2)歌曲『小蝌蚪』、單元歌曲【青蛙】的曲譜簡報。

    3)五線譜黑板、彩色圓形磁鐵。

    4學習單「幫小蝌蚪找家」。

    (活動一)

    1. 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利用青蛙布偶及動物布偶,講述「小

    蚪找媽媽」的故事,讓孩子明瞭小蝌蚪長大會變成青蛙。

    【故事大意】:小蝌蚪兄妹,自從出生後就和媽咪走散了,心裡好寂寞,於是決定一起出遊尋找媽嗎,游啊游,在岸邊遇見了小浣熊,連忙問道:「浣熊哥哥,你認識我媽媽嗎?」,浣熊哥哥回答說:「青蛙媽媽和你們不一樣喔!牠有四條腿呦!」。話沒說完,一溜煙就不見了。小蝌蚪兄妹又繼續去找媽媽,來到了小河邊,遇見了小老虎,連忙問道:「老虎哥哥,你認識我媽媽嗎?」,老虎哥哥回答說:「青蛙媽媽和你們不一樣喔!牠的身體不像你們黑溜溜的,牠總是穿著一身綠色的洋裝,好漂亮呦!」兄妹倆謝過了老虎哥哥,又繼續尋找媽媽。游啊游,來到了湖邊,遇見了小兔子,連忙問道:「兔子妹妹,你認識我媽媽嗎?」,兔子妹妹回答說:「青蛙媽嗎和你們不一樣喔!牠不但會游泳,更是跳高高手喔!」………,.經過一番波折,小蝌蚪兄妹終於找到青蛙媽媽,開心極了!

    (活動二)

    1、教師利用<歌曲『小蝌蚪』曲譜-簡報>展示與習唱,讓孩子熟記五線譜中ㄉㄛ音的位置。

    2、教師說明,從歌曲『小蝌蚪』曲譜中,小朋友認識了許多音符小精靈,其中下一線是小蝌蚪『ㄉㄛ』的家。

    3、其次分別復習ㄖㄨㄝ、ㄇ一、ㄙㄛ和ㄌㄚ的位置。

    (活動三)

    1、進行遊戲「音符的家在哪裡」

    2、教師利用五線譜黑板、彩色圓形磁鐵和小朋友玩「音符的家在哪裡」的遊戲。

    3、教師說明遊戲規則,先將全班分成三組,教師出題,先排好者該隊得一分,最後統計總分,最高分者獲勝。

    4、遊戲結束,教師示範並說明,學生舉手回答,共同討論並排出原先錯誤的題目。

    (活動四)

    1. 教師展示單元歌曲『青蛙』曲譜-簡報。

    2. 學生習唱單元歌曲『青蛙』,並熟練曲譜及歌詞。

    3. 教師提問:

    能找出單元歌曲『青蛙』曲譜中蝌蚪ㄉㄛ

    能找出單元歌曲『青蛙』曲譜中『ㄖㄨㄝ、ㄇ一、ㄙㄛ、ㄌㄚ音的位置

    (活動五)

    填寫學習單「幫小蝌蚪找家」

    1. 教師叮嚀學生圈音符注意事項。

    2. 位置不可過高或過低。

    3. 間、線要清楚。

    時間分配

    40分鐘

    教學資源

    標題

    類型

    來源

    動物家族

    『小蝌蚪』曲譜

    『青蛙』曲譜

    「幫小蝌蚪找家」

    手偶

    簡報

    簡報

    學習單

    康軒教具

    自編

    自編

    自編

    參考網站

    標題

    網址

    楊懿如的青蛙小站

    http://www.tacocity.com.tw/froghome/

    活動步驟2

    活動步驟說明

    課前準備)

    1.學生攜帶鉛筆盒

    2.教師準備節奏樂器,如木魚、響板、高低木魚、枕木….等等

    3.教師準備自製<青蛙大合奏>樂器簡報及<學習單>

    (活動一)

    複習單元歌曲『青蛙』曲譜。

    (活動二)

    1、教師提問,孩子舉手回答:

    1你會模仿青蛙的叫聲嗎?

    2)(嘎嘎嘎、呱呱呱、嘓嘓嘓……….

    3你可以利用什麼樂器來模仿青蛙的叫聲呢?

    (響木、木魚、響板、高低木魚、枕木、鈴鼓………

    2教師利用「青蛙大合奏」樂器簡報,介紹四種節奏樂器,木魚、響板、高低木魚、枕木。

    3、教師說明並示範樂器,木魚、響板、高低木魚、枕木…等的敲擊方法。

    4、揭示指定的節奏卡四張。

    1先以擊掌練習。

    2分聲部練習。分別用各種不同的節奏樂器。

    5、教師彈奏歌曲【青蛙】,學生分別以各種樂器做頑固伴奏

    的練習。

    6、分組練習。各組兒童自選不同的節奏樂器,配合歌曲【青蛙】,做頑固伴奏的練習。

    (活動三)

    分組表演。各組兒童自選不同的節奏樂器,配合歌曲【青蛙】,做頑固伴奏的表演。

    (活動四)

    填寫學習單「我家在哪裡?

    認識各種節奏樂器的名稱、辨別不同的節奏形式。


    時間分配

    40 分鐘

    教學資源

    標題

    類型

    來源

    響木、木魚、響板、高低木魚、枕木、鈴鼓、三角鐵

    青蛙大合奏

    我家在哪裡?

    青蛙歌曲

    樂器

    樂器

    簡報

    學習單

    錄音帶

    教具

    教具

    自編

    自編

    幼福文教

    參考網站

    標題

    網址

    青蛙大合奏

    http://shareweb.tmps.tp.edu.tw/



    音樂教學活動過程

    學生愉快的操作手偶,配合教師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教師彈奏鋼琴,兒童配合曲譜簡報習唱 歌曲『蝌蚪』、單元歌曲【青蛙




    教師播放青蛙大合奏簡報介紹四種節奏樂器

    木魚、響板、高低木魚、枕木。學生專心聆聽













    學生認真填寫學習單:【幫小蝌蚪找家】【我家在哪裡?






    教學活動 2

    領域

    藝術與人文美勞

    單元名稱

    認識類似色

    能力指標

    1-2-11-2-52-2-6

    教學時間

    40分鐘

    教學目標

    1. 能說出圖片中的色彩。

    2. 能認識類似色。

    3. 能體會大自然現象的豐富變化。

    4. 能分辨不同的類似色,並進行填色活動。

    5. 能遵守遊戲時應注意的事項。

    活動步驟 1

    活動步驟說明

    (課前準備)

    1.學生攜帶彩色筆

    2.教師準備類似色的圖片、色相環掛圖、自製多媒體教材和學習單

    3.全班分為六組

    (活動一)
    1.教師利用<你有什麼感覺-簡報>展示不同類似色的圖片,讓

    孩子說出對它的感覺,並說明大自然的景物,有很多是類似色的呈現。

    2.以色相環掛圖解說類似色。

    在色相環上,相鄰兩色間的顏色相配,稱為類似(就是十分類似的顏色)。如綠色的類似色為黃綠色、藍綠色;橙色的類似色為黃橙色、紅橙色。類似色的感覺是比較柔和。

    3.利用<類似色多媒體教材>,介紹類似色的意義,並藉由遊戲問答,讓孩子更加明瞭它的意涵。

    (活動

    1.各組準備一盒彩色筆

    2.教師說明遊戲方法 :

    (1)當老師說出某一個顏色的類似色時,各組成員要討論,並將所有那個顏色的類似色的彩色筆,拿出來放在桌上。

    (2)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答對的那一組,可得一分。

    3.遊戲比賽結束,計算分數,獲勝的組別接受獎勵。

    (活動

    填寫學習單,練習類似的色彩。


    時間分配

    40分鐘

    教學資源

    標題

    類型

    來源

    你有什麼感覺

    類似色

    色相環

    類似色

    簡報

    多媒體教材

    掛圖

    學習單

    自編

    自編

    康軒美勞教具

    自編

    參考網站

    標題

    網址

    類似色相的配色

    十二色相環

    美妙的色彩

    http://www.hgjh.hlc.edu.tw/~popart/art/see110011/c6.htm

    http://abh.hkcampus.net/~abh-ltm/class3_colour.htm

    http://w3.mtjh.tp.edu.tw/t011/teach/color/index.htm

    美勞教學活動過程

    認識類似色教學


    教師利用<你有什麼感覺-簡報>展示不同類似色的圖片,讓孩子說出對它的感覺,並說明大自然的景物,有很多是類似色的呈現。


    色相環掛圖解說類似色。 利用<類似色多媒體教材>

    介紹類似色的意義。


    藉由遊戲讓孩子更加明瞭類似色的意涵。



    填寫學習單,練習類似的色彩。


    教學活動3

    領域

    藝術與人文美勞

    單元名稱

    可愛的青蛙

    能力指標

    1-2-11-2-21-2-32-2-62-2-73-2-13

    教學時間

    120分鐘

    教學目標

    1. 能仔細觀察青蛙的特徵和其身體的色彩變化。

    2. 能說出青蛙的生長環境和特徵。

    3. 能明瞭繪畫時構圖的技巧

    4. 能遵守畫圖時應注意的事項。

    5. 能發揮想像力,編織一幅可愛的青蛙圖。

    6. 能運用類似色及適當的水彩技法,進行彩繪活動。

    7. 能以正確的方式清洗用具,收拾場地。

    8、能以愉悅的心情,欣賞同學的作品

    活動步驟 1

    活動步驟說明

    (課前準備)

    1.學生攜帶粉蠟筆

    2.教師準備青蛙、荷花、荷葉的圖片和影片
    (活動一)

    1.教師放映<青蛙>多媒體影片,引發孩子們的學習動機,並提問請孩子舉手發表。

    2.教師利用<青蛙簡報>展示青蛙、荷花、荷葉的圖片,教師解說青蛙的生長、習性和特徵,並讓孩子仔細觀察青蛙的特徵和荷花、荷葉的形態。

    青蛙的習性—青蛙平常棲息在樹林底層陰暗潮濕的角落,生殖季節才會遷移到水域繁殖,其為肉食性,僅吃活的、會動的食物,以及比他嘴巴小的動物,例如螞蟻。

    青蛙的特徵—大眼睛、前肢短後肢長、四肢有蹼、指上有圓形的吸盤等。

    (活動二)

    1.教師提問,孩子舉手回答。

    (1)青蛙可能在哪些地方?做什麼事?

    池塘邊玩耍、荷葉上睡覺、伸長舌頭吃昆蟲、、、

    (2)你聽過關於青蛙的故事嗎?

    吹牛的青蛙、青蛙變變變、、、

    (3)你自己來決定青蛙在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真實的或想像的都可以,把它畫下來。

    1.教師說明構圖技巧

    (1)構圖時,先用粉蠟筆畫輪廓,下一節再用水彩上顏色

    (2)主題為青蛙,構圖時,青蛙要畫大一點。

    (3)畫面中至少要有三隻青蛙,可大可小,自行安排。每隻青蛙要有不同的動作,可以自己想像牠們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自由創意表現。

    (4)以綠色青蛙為例,畫青蛙時,不要只使用單一的綠色,所有綠色的類似色都可以運用。

    (5)荷葉的形態—似圓形、荷葉邊為波浪形、葉脈呈放射狀等。

    (6)荷花的形態—含苞與展開皆有,花瓣似水滴形、顏色漸層等。

    2.教師分發畫紙,孩子開始構圖。

    3.教師叮嚀畫圖時應注意的事項。

    (1)自己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不要管別人,自己想的是最棒的。

    (2)眼睛與畫紙的距離不要太近以免影響視力

    4. 孩子進行創作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活動

    整理場地,收拾用具。

    時間分配

    40分鐘

    教學資源

    標題

    類型

    來源

    青蛙

    青蛙

    吹牛的青蛙

    青蛙變變變

    多媒體教材

    簡報

    書籍

    書籍

    自編

    自編

    啟思寓言圖畫叢書

    東方出版社

    參考網站

    標題

    網址

    青蛙圖片

    青蛙圖片

    青蛙圖片

    楊懿如青蛙學堂

    http://xml.ee.ncku.edu.tw/gallery/album114

    http://www.froghome.idv.tw/html/class_5/wallpaper.html

    http://kite.center.kl.edu.tw/cgi-bin/topic.cgi?forum=31&topic=82

    http://www.froghome.idv.tw/

    活動步驟2

    活動步驟說明

    (課前準備)

    1.學生攜帶水彩用具

    2.教師準備青蛙、荷花、荷葉的圖片、水彩技法簡報和色相環

    掛圖

    (活動一)

    1.教師展示青蛙的圖片,讓孩子說出青蛙身上的顏色。

    2.教師以綠色青蛙為例,說明彩繪時要使用綠色類似色,以豐富物體的色彩青蛙、荷葉的類似色有黃綠色、綠色、藍綠色等

    3.教師利用水彩技法簡報,解說並示範使用水彩的方法。

    (1)擠水彩顏料應注意的事項 :

    • 擠水彩顏料時,要從後面往前擠,不要從中間壓擠,否則顏料會從尾端爆出。

    • 擠顏料分量的多少,要由塗色面積的大小來決定,以免浪費顏料。如無法確定應該擠多少,可先擠約一顆紅豆的大小,不夠再擠。

    (2)調色盤的管理 :

    • 決定好要先使用那一種類似色,並將其多個類似色先擠出來便可,不要把所有的顏色都擠出來。

    • 類似的顏色要擠在相鄰的位置,或分別擠於一大格中。

    (3)調色 :

    • 類似色可兩兩相互混合,製造出更多相近的色彩。

    • 顏料調水時要適中,水份太少,塗起來像油漆,太多則顏色會很淡。

    (4)配色 :

    • 每隻青蛙的綠色,可深淺不同,自行安排。

    • 如果青蛙身體的綠色比較淺,在牠四周的荷葉,便要使用深一點的綠色;如果青蛙的顏色深,周圍的荷葉的顏色,便要淺一點,以凸顯主題。

    (5)背景的處理 :

    • 水面的色彩也應使用類似色,一般的色彩是藍綠、藍、藍紫等;但是小朋友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感覺使用別的類似色,譬如夕陽下的水面,就要用橙色類似色彩。

    • 如果不想畫背景或時間來不及,可以不要畫背景。

    (6)水彩筆的使用

    • 塗大面積使用大枝水彩筆塗小面積使用小枝水彩筆

    • 水彩筆洗筆後,要在抹布上擦,不可以將水甩在地上。

    • 畫類似色時,可以不用洗筆;但是畫不同色系時,一定要洗筆

    (7)裝水器

    • 水裝一半就好,避免打翻。

    • 水混濁便要更換。

    4.教師示範綠色青蛙的彩繪畫法。

    (活動二)
    1.教師叮嚀彩繪時應注意的事項。

    (1) 先畫主題青蛙要等水彩乾了,才能畫其周邊或上面的顏色,否則顏色會混濁。

    (1)彩繪時,動作須輕,不要影響到隔壁的同學

    (2)要避免將水袋打翻

    2.孩子進行彩繪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活動

    1.畫完的孩子將作品放在晾乾架上。

    2.教師指導孩子清洗用具時應注意的事項。

    (1) 可使用水彩筆來清洗調色盤。

    (2) 清洗用具時,水不要開太大以免噴濕衣服

    (3) 請排隊清洗、節約用水。

    (4)保持洗手台的整潔

    3.孩子清洗用具,收拾場地。

    (活動

    1.將孩子的作品展示於前方。

    2.教師指導孩子共同欣賞。

    (1) 不論同學畫得如何,只要是自己認真完成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2) 對於同學的作品可以提出看法和建議但不能惡意批評或嘲笑

    (3)欣賞同學的作品時,要從線條、色彩、構圖、人物、內容等方面著眼,吸取別人的優點,改善自己的缺點。

    3. 孩子舉手自由發表感受。

    時間分配

    80分鐘

    教學資源

    標題

    類型

    來源

    青蛙

    水彩技法

    色相環

    可愛的青蛙教學活動記實

    簡報

    簡報

    掛圖

    放映檔


    自編

    自編

    康軒美勞教具

    自編


    參考網站

    標題

    網址

    美妙的色彩

    http://w3.mtjh.tp.edu.tw/t011/teach/color/index.htm


    可愛的青蛙繪畫教學

    教師利用<青蛙簡報>展示青蛙的圖片,讓孩子說出青蛙的特徵和荷花、荷葉的形態。。

    教師說明構圖技巧,孩子開始構圖。


    教師解說並示範使用水彩的方法,孩子進行創作活動。

    彩繪時要使用類似色擠水彩顏料時,要從後面往前擠。 類似的顏色要擠在相鄰的位置,

    如無法確定應該擠多少,可先擠 可兩兩相互混合,製造出更多

    約一顆紅豆的大小,不夠再擠。 相近的色彩。




    以愉悅的心情,欣賞同學的作品



    教學成果

    四、教學策略

    五、教學評量

    教學評量可透過下列各種方式進行:

    (音樂部分)




    孩子積極參與手偶操作

    孩子認真習唱

    有秩序的進行小組練習




    孩子賣力的分組演奏

    這組孩子別具創意,青蛙

    等手偶配合樂器一起演出。

    孩子完成的學習單

    (美勞部分)




    孩子的發表

    小組成員參與討論

    孩子完成的學習單




    孩子專心聆聽、觀看

    孩子使用水彩調色的情形

    孩子專注作畫




    孩子的繪畫作品

    孩子清洗用具,收拾場地。

    欣賞同學作品的態度


    六、教學省思

    音樂

    (一)、本教學活動設計,部分教學內容以『簡報』方式呈現,學充滿新鮮感,師生互動良好。

    教師設計本單元時,事先自編好兩套簡報』,一套是演奏教學『青蛙大合奏』,另一套是演唱教學,直接透過教室中的單槍投影機來呈現『小蝌蚪』及單元歌曲『青蛙』。孩子可以從第一套簡報中,清楚地認識木魚、枕木、響板、高低木魚等四種樂器的起源、特色、用途及照片,亦能配合簡報中的「節奏卡」,做各種節奏樂器的節奏練習等。第二套簡報『小蝌蚪』及單元歌曲『青蛙』,孩子可以一邊配合簡報中的曲譜、歌詞,一編隨著老師的鋼琴伴奏,愉快地演唱,因為此單元歌曲的旋律輕快好聽,簡短的歌詞:「我是一隻小青蛙,肚子如雪背青綠,我家住在稻田裡,專為五穀吃害蟲,ㄍㄜ、ㄍㄜ、ㄍㄜ、ㄍㄜ、ㄍㄜ、ㄍㄜ、ㄍㄜ、ㄍㄜ,晚上沒事唱唱歌,星星閃爍滿天河。」作詞者只利用了短短的五十個字,卻能將『青蛙』的特徵、習性、對人類的偉大貢獻等,描寫得淋漓盡致,孩子興高采烈地唱著,各個如痴如醉,彷彿是一隻隻可愛的小青蛙。

    總而言之,本教學設計,因將資訊融入教學,增添不少特色,也為老師打

    了一針強心劑,自製的『簡報』可說是最大的功臣。

    )、課程規劃若能增加表演藝術部分將更完整。

    此次的藝術與人文課程,音樂部分,規劃為2美勞部分規劃為四節,總節數為6節。但在實施教學後發現,若能再增加表演藝術部分23節課,本教學設計則更為完整。因教授第一節課,利用手偶操作講述故事,引導兒童認識小蝌蚪與青蛙媽媽時,因教師準備的布偶只有五個,在僧多粥少的情形下,許多孩子都想成為故事中的角色,但因教學時間不允許,以至頗感失望,他們紛紛告訴老師說:「我也想演一演青蛙、蝌蚪、小浣熊、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可是都沒有輪到我。」身為教師,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因此,希望能再增加設計表演藝術部分,約23節課,滿足小朋友們熱切的表演慾望,期望孩子們能藉由分組自編劇本、排演、操作手偶,最後分組上台表演,同學互評,則本教學設計一定更精采、更圓滿、更完整。

    (三)、曲譜的設計應放大些,或人手一份,以利進行課程教學。

    教師原先第一次指導歌曲「小蝌蚪」及單元歌曲「青蛙」曲譜時,是以放映簡報的方式呈現,配合教室的單槍投影機,但目前孩子普遍視力不良,以作曲家軟體自製的曲譜,投射在銀幕上,曲譜及歌詞都顯得較小,音樂教室又比一般教室大許多,孩童只好離座,集中到銀幕前面上課,才能順利完成歌曲教學。因此教師再任教第二個班級時即作了修正,除先將簡報曲譜放大外,更事先影印,人手一份,這麼一來教師也不會浪費許多解釋的時間,孩子既能既清楚又正確地演唱曲譜,更能清晰地演唱歌詞,讓優美的樂聲縈繞在教室中,課程終能圓滿達成。

    (四)、建立起良好的常規及討論機制

    在施教的過程中,音樂課程有一部分是演奏教學,孩子們經常一敲樂器就忘了他人的存在,分組練習時,有的人就像脫韁野馬似的,非但沒有好好練習,更干擾到其他組別,有的班級甚至連應有的常規都未能遵守,更遑論上課的成效。教師經過第一次的痛苦經驗後,第二次在施教前,就先和上課的班級建立好應有的規範,遂能順利施教。孩子反映熱烈,興趣高昂,師生合作無間,分組討論與練習時,孩子們亦能尊重小組成員的意見,分配好樂器,各組都能做最好的協調與溝通,賣力練習,精采演出,展現出高度的合作態度,更有極驚人的創意表現,對一個才三年級的小孩而言,實屬難能可貴。因此值得深思的是︰一個良好的課程活動設計,唯有在施教班級具備良好的「常規」及互助合作的「小組討論機制」下,才有愉快的上課氣氛及完美的教學品質。

    美勞

    (一)、鼓勵孩子發揮創意,表現自己的獨特性

    教師的舉例或示範並非定則,孩子可以依自己的想法,自由表現,只要把握學習的重點,皆可愉悅地創作。舉例來說︰

    1. 本單元著重在學習類似色的運用,教師以綠色的青蛙為例,解說其色彩表現。如果有孩子要畫其他顏色的蛙類,教師可以允許,但要提醒他也須使用類似色來表現。

    2. 關於背景的處理,教師要引導孩子想像空間,孩子有了想法,自然容易揮灑彩筆;有些孩子不想畫背景,並不須勉強他,如果他對背景沒有任何想法,塗任何色彩都沒有意義。

    )、適時指導孩子一些繪畫技法,能增強其自信心。

    中年級的孩子開始有寫實的概念,不再使用低年級時的強調表現法;有些孩子如果不能滿意自己的作品,便會失去信心。所以,教師有必要適時地指導孩子一些繪畫技法,俾增強他們的自信;另外,也要避免孩子朝向「照相式的模仿」,而抹煞其原創性。在指導孩子時,應讓其多觀察,鼓勵孩子將所見的美感事物表現出來,重視本身的獨特性,體認由自己所完成的作品,不論好壞,都是最棒的。

    (三)、引領孩子重視自己的作品,也能尊重和欣賞別人的作品。

    孩子常會拿自己的作品和別人比較,對自己沒信心;有時對於別人的作品

    也會隨意批評、破壞;這些現象都亟須正視

    教師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觀念圖畫得好不好,並不是最重要的;主

    要是能認真學習,並能體會樂趣,快樂地創作,所完成的作品,無論好壞,都應該珍惜同時對於別人的作品也應尊重,切勿隨意批評。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可以給別人中肯的建議,但是措辭須謹慎,而更應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

    (四)、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活動中,可以精緻課程設計品質,提昇孩子學習成效。

    課前所精心編製的多媒體教材,運用於教學活動中,明顯提昇孩子的學習

    效果,令人備感欣慰,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本單元多媒體教材的設計,尚有可改進的空間關於繪畫技巧的示範,若

    能錄製成影片,則教學效果將更臻圓滿。因為在課堂中教師的示範,不是每個

    孩子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可以預先錄製,上課時在投影銀幕播放,相信更

    有利於孩子的學習。

    (五)、本教學設計可聯絡國語和自然科等作一統整教學

    1. 國語科︰可透過繪本<吹牛的青蛙><青蛙變變變>等作品的導讀,讓孩子倘佯在幻想的青蛙國度,並且分享閱讀心得,培養豐富的想像力及敏銳的感受力。

    2. 自然科︰能實地觀察青蛙觸摸青蛙,進而認識蛙類,了解牠們的起源分類、習性、生活史等,對奧妙的大自然生物充滿興趣


    七、結語

    藝術顯非是現成的它需要藝術家辛勤地創造也需要欣賞者深切地品味這些都是一種活動和歷程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指出藝術活動之所以能產生便由於人類有能力接受他人情感的表現且可自行體會其內涵

    在此前提下身居教學場域第一線的我們確信藝術知能是潛能與學習交互作用的結果孩子資質有高低層次之別若提供具啟發性的教學情境秉持多元化個別化及適性化的精神則教學成果顯可預見從而有效形塑孩子健全的人格

  •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