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信義國小112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共同備課紀錄表
教學時間:112年10月13日 教學班級:204 教學領域: 數學 教學單元: 幾時幾分
教 學 者: 鄭小玲 觀 察 者: 駱素秋 觀察前會談時間:112年10月11日
教材內容: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一小時等於60分,能報讀鐘面上的時刻是幾時幾分。 通過動手操作及遊戲…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建立一分鐘的時間概念。 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學生經驗: 能認識鐘面上的長針和短針,並報讀鐘面上的整點與半點時刻。 教學活動: 引起動機: 通過音樂「時間歌-一點鐘」引出課題。 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引導學生觀察小時鐘鐘面上的分針,用「分」為單位計量時間,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 唱「時間歌-一點鐘」: 能用一個一數及五個一數報讀鐘面時刻。 玩「小羊、小羊幾點鐘﹖」遊戲: 熟練撥鐘,撥出指定的時刻。 體驗活動:
(1).進行「體驗一分鐘」活動,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 (2).繪製發表「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評量方式: 1.
口頭發表
2.實作評量
3.小組討論與報告 觀察的工具和觀察焦點: 觀察工具:觀課紀錄表 觀察焦點:教師教學、班級經營、學生自主探究及互動學習過程 回饋會談時間和地點: 回饋會談時間:112年10月16日下午2:00~4:00 回饋會談地點:201
授課教師簽名:鄭小玲 觀課教師簽名:駱素秋
附表3:
基隆市112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觀課紀錄表
教學班級 | 二 年 四 班 | 觀察時間 | 112 年 10 月 13 日 第 三 節 | |||||
教學領域 | 數學 | 教學單元 | 二上第八單元 | |||||
教 學 者 | 鄭小玲 | 觀 察 者 | 駱素秋 | |||||
層面 | 檢核項目 | 檢核重點 | 優 良 | 普 通 | 可改進 | 未呈現 | ||
教師 教學 | 1.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 1-1 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 | ˇ | |||||
1-2 清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 ˇ | |||||||
1-3 提供學生適當的實作或練習 | ˇ | |||||||
1-4 設計引發學生思考與討論的教學情境 | ˇ | |||||||
1-5 適時歸納學習重點 | ˇ | |||||||
2.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 2-1 引起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 ˇ | ||||||
2-2 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方法 | ˇ | |||||||
2-3 教學活動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 ˇ | |||||||
2-4 教學活動轉換與銜接能順暢進行 | ˇ | |||||||
2-5 有效掌握時間分配和教學節奏 | ˇ | |||||||
2-6 使用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媒材 | ˇ | |||||||
3.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 3-1 口語清晰、音量適中 | ˇ | ||||||
3-2 運用肢體語言,增進師生互動 | ˇ | |||||||
3-3 教室走動或眼神能關照多數學生 | ˇ | |||||||
4.運用學習評量評估學習成效 | 4-1 教學過程中,適時檢視學生學習情形 | ˇ | ||||||
4-2 學生學習成果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 ˇ | |||||||
班級 經營 | 5.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以促進學習 | 5-1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 | ˇ | |||||
5-2適時增強學生的良好表現 | ˇ | |||||||
5-3妥善處理學生不當行為或偶發狀況 | ˇ | |||||||
6.營造積極的班級氣氛 | 6-1引導學生專注於學習 | ˇ | ||||||
6-2布置或安排有助學生學習的環境 | ˇ | |||||||
6-3展現熱忱的教學態度 | ˇ |
授課教師簽名: 鄭小玲 觀課教師簽名: 駱素秋
附表4:
基隆市112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教學自我省思檢核表
授課教師姓名: 鄭小玲 教學班級:二年四班 教學領域:數學二上
教學單元名稱:第八單元幾時幾分
序號 | 檢核項目 | 優良 | 普通 | 可改進 | 未呈現 |
1 | 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 ■ | □ | □ | □ |
2 |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 ■ | □ | □ | □ |
3 | 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 ■ | □ | □ | □ |
4 | 運用學習評量評估學習成效 | □ | ■ | □ | □ |
5 | 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以促進學習 | ■ | □ | □ | □ |
6 | 營造積極的班級氣氛 | ■ | □ | □ | □ |
7 | 其他: | □ | □ | □ | □ |
◎教學省思: 1.雖然已經認識了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但請學生撥轉時鐘或報讀時刻時,仍有少數 一兩位學生對時針分針沒有做正確的判斷,而出現相反的情形,所以日後老師須再多強 調,加深學生對時針分針(短針長針)的認知。 2.學生在認讀時間上,對於「格」這樣的單位可能會產生混淆,主要是時鐘上的「大 格」和「小格」之分。 3. 學生發表時,老師能以專注眼神注視學生,如學生回答錯誤,老師會先給予肯定,再 進行說明並利用時鐘撥出正確的時間。 4. 缺乏生活經驗的時間教學可能會讓學生在學習上難以產生學習遷移,學過之後也很容 易遺忘,最好是時鐘掛在教室前面,讓學生隨時可以看時間,回家也要練習看時鐘, 以便鞏固學習成果。 |
授課教師簽名: 鄭小玲 觀課教師簽名: 駱素秋
附表5:
基隆市112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議課紀錄表
教學時間 | 112年10月13日 | 教學班級 | 二年四班 | |||
教學領域 | 數學 | 教學單元 | 第八單元幾十幾分 | |||
教 學 者 | 鄭小玲 | 觀 察 者 | 駱素秋 | 觀察後會談時間 | 112年10月16日 | |
一、教學者教學優點與特色: 1.老師對於課程內容的解說條理分明,讓學生能明白課程之學習重點。動手撥時鐘前能清楚 說明操作方法,讓學生清楚了解操作時鐘的注意事項。 2.課堂中及動手撥時鐘時,老師會組間巡視,適時提醒分心的學生。 3.利用遊戲競賽是有效率策略,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 4老師提問後,學生發言不論正確與否,老師能立即給予口頭肯定及配合獎勵制度,所以課 程中學生發言相當踴躍。 二、教學者教學待調整或改變之處: 1.教師於教學活動進行中,應掌握學生根據鐘面練習報讀時刻,能於鐘面上的短針指到數字 數字 8 和 9 之間, 分針指著數字 2 時,引導學生報讀 8 點 10 分。 2.建議給學生多點時間練習撥時鐘的操作。 3.教師在每個活動都有做一個小節的聚焦,但建議可以隨時喊停緩衝,讓學生先消化吸收 ,再進行教學活動。 三、對教學者之具體成長建議: 1. 可參考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線上學習平台,閱讀相關文章以精進教學策略。 2. 可參加校內外教師專業社群,與老師做經驗交流與分享。 |
授課教師簽名: 鄭小玲 觀課教師簽名: 駱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