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域/科目 | 國語 | 設計者 | 陳麗惠 | ||||||||
實施年級 | 二年級 | 總節數 | 共 六 節(第四節) | ||||||||
單元名稱 | 第八課 角和腳 | ||||||||||
設計依據 | |||||||||||
學習重點 | 學習 表現 | 1-I-1 1-I-3 2-I-1 5-I-4 5-I-6 |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利用圖像、故事結構等策略,協助文本的理解與內容重述。 | 核心 素養 | 國-E-A1 | 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 |||||
學習 內容 | Ab-I-1 Ac-I-3 Ad-I-2 Ca-I-1 | 1,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篇章的大意。 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 |||||||||
議題融入 | 學習 主題 | 【生涯教育】E4認識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生涯教育】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安全教育】E2了解危機與安全 | |||||||||
實質 內涵 | 【生涯教育】E4認識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生涯教育】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安全教育】E2了解危機與安全 | ||||||||||
與其他領域/ 科目的連結 | 生活、健康 | ||||||||||
教材來源 | 南一版國語課本第三冊 | ||||||||||
教學設備/ 資源 | 1.國語課本。 2.電子書。 3.國語習作 4.小白板 | ||||||||||
學習目標 | |||||||||||
1.能知道花鹿和獅子的特徵與特性。 2.從課文中引伸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 | |||||||||||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分) | 評量方式 | 備註 | ||||||||
第四節 一、文意理解 (一)請學生用指讀的方式讀完課文。 (二)請學生觀察圖片及上下文,將看不懂的地方做記號。 二、內容深究 老師提問,讓學生共同討論,並用完整的語句回答。 (一)提取訊息
(二)推論訊息 1.花鹿下的跑進樹林後,心情有什麼變化?(當花鹿的角被樹枝卡住時,花鹿很緊張、害怕,最後掙脫樹枝,逃出樹林時,心情事放鬆、慶幸的。) 2.故事最後花鹿為什麼說:「不能小看這四隻腳」?(花鹿一開始對自己又瘦又長的腳很不滿意,後來四隻腳卻幫助他逃出樹林,免於被獅子追殺,所以他才會這麼說。) (三)比較評論 1.你覺得花鹿貝獅子追趕後,對於自己的角和腳有什麼看法?(我覺得花鹿對於自己的角和腳都一樣喜愛,他認為角和腳都是自己身體的一部份,不論外表漂不漂亮,都是不可或缺的。) 三、找出故事重點 (一)老師請學生在朗讀課文一遍,引導學生從課文找出各提問答案,共同討論後寫在習作上。 四、學習回顧 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這一節課學到了什麼? (一)藉由本課閱讀,引導學生欣賞自己的長處,了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 第四節完 | 3 2 5 5 10 10 5 | 實作評量 口頭評量 口頭評量 口頭評量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口頭評量 | 能正確指讀 能專注聆聽 能依據提問重點,完整的表達 能專注聆聽 能專注聆聽 能專注聆聽 能回想自己的學習歷程,說出自己學到了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