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各年級各彈性學習課程計畫(另附資料夾檔案)
課程名稱 | 簡報力與媒體識讀 | 課程 類別 |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其他類課程 | |||||
實施年級 | ■7年級 □8年級 □9年級 ■上學期 ■下學期(若上下學期均開設者,請均註記) | 節數 | 每週 1 節 | |||||
設計理念 |
2、加強學生創造能力,讓學生具備多元專長之培養 | |||||||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 數-J-C1 具備從證據討論與反思事情的態度,提出合理的論述,並能和他人進行理性溝通與合作。 社-J-A2 覺察人類生活相議題,進而分析判斷及反思並嘗試改善或解決問題。 社-J-B1 運用文字、語言、表格與圖像等徵符號,表達人類生活的豐面貌,並能促進相互溝通與理解。 | |||||||
學習重點 | 學習 表現 | a-IV-1理解並應用符號及文字敘述表達概念、運算、推理及證明 d-IV-1理解常用統計圖表,並能運用簡單統計量分析資料的特性及使用統計軟體的資訊表徵,與人溝通 d-IV-2理解機率的意義,能以機率表示不確定性和以樹狀圖分析所有的可能性,並能應用機率到簡單的日常生活情境解決問題。 社 1b-Ⅳ-1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 1c-Ⅳ-1評估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與多元觀點,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社 3b-Ⅳ-3使用文字、照片、圖表、數據、地圖、年表、言語等多種方式,呈現並解釋探究結果 社 3c-Ⅳ-2理解成員特質並相互學習與合作。 | ||||||
學習 內容 | A-7-1代數符號:以代數符號表徵交換律、分配律、結合律;一式的化簡及同類項;以符號記錄生活中的情境問題。 D-8-1統計資料處理:累積次數、相對次數、累積相對次數折線圖。 公 Cb-Ⅳ-2媒體與社群網路在公共意見形成的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閱聽人如何覺察其影響? 公 Dd-Ⅳ-1可以用哪些現象或議題來理解「全球化過程」? | |||||||
課程目標 |
| |||||||
總結性評量-表現任務 | 1.小組口頭報告 60% 2.個人上課表現 40% | |||||||
學習進度 週次/節數 | 單元/子題 單元/子題可合併數週整合敘寫或依各週次進度敘寫。 | 單元內容與學習活動 | 形成性評量(檢核點)/期末總結性 | |||||
第 1 學 期 | 第1週 | 課程介紹和目標說明 | 介紹簡報力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2週 | 簡報基礎知識 | 瞭解簡報的定義、重要性和應用場景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3週 | 資料收集和組織 | 學習有效地搜集和整理資料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4週 | 建立簡報的基本結構和要素 | 建立簡報的基本結構和要素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5週 | 語言表達技巧 | 提供語言表達的基本技巧,如清晰度、簡潔度和用詞選擇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6週 | 語言表達技巧 | 提供語言表達的基本技巧,如清晰度、簡潔度和用詞選擇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7週 | 非語言溝通技巧 | 學習使用適當的眼神接觸和手勢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8週 | 探討身體語言對簡報效果的影響 | 探討身體語言對簡報效果的影響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9週 | 視覺呈現技巧 | 簡介視覺呈現工具,如幻燈片和海報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0週 | 教授基本的設計原則 | 簡報檔的版面設計和配色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1週 | 簡報練習 | 學生個別演練簡報技巧 提供同儕評論和反饋,以改進彼此的簡報能力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2週 | 簡報練習 | 學生個別演練簡報技巧 提供同儕評論和反饋,以改進彼此的簡報能力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3週 | 團隊合作和時間管理 | 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4週 | 分配小組簡報項目 | 討論時間管理和分工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5週 | 簡報練習 | 小組簡報演練 提供同儕評論和反饋,鼓勵團隊間的合作和學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6週 | 簡報練習 | 小組簡報演練 提供同儕評論和反饋,鼓勵團隊間的合作和學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7週 | 自主設計和執行一個完整的簡報項目 | 學生簡報展示和同儕評論,提供最後一輪的反饋和建議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8週 | 自主設計和執行一個完整的簡報項目 | 學生簡報展示和同儕評論,提供最後一輪的反饋和建議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9週 | 課程總結和回顧 | 提供學生機會自我評估,反思在課程中的學習和進步,學生獲得更多的實戰經驗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20週 | 課程總結和回顧 | 提供學生機會自我評估,反思在課程中的學習和進步,學生獲得更多的實戰經驗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 1 學 期 | 第1週 | 媒體與我們的生活 | 媒體的定義和種類 媒體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2週 | 新聞識讀 | 新聞報導的特點和結構 辨識新聞真假的技巧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3週 | 廣告識讀 | 廣告的手法和策略 廣告對消費者的影響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4週 | 社交媒體與網路識讀 | 社交媒體的常見平台和特性 虛假訊息和網路騙局的辨識方法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5週 | 媒體倫理和資訊安全 | 媒體的道德責任和倫理標準 個人資訊保護和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6週 | 新聞識讀進階 | 新聞媒體偏見和選擇性報導的辨識 新聞背後的利益關係和立場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7週 | 廣告識讀進階 | 廣告中的隱含訊息和暗示 廣告對不同族群和價值觀的影響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8週 | 社交媒體與網路識讀進階 | 社交媒體對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影響 網路上的人身攻擊和網絡暴力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9週 | 媒體素養實踐 | 分析媒體素材,如新聞報導、廣告、社交媒體貼文等。應用媒體識讀技巧,評估訊息的真實性和可靠度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0週 | 媒體訊息的多元性 | 探討媒體訊息的多元性和多角度觀點 辨識偏見和刻板印象在媒體中的存在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1週 | 創意媒體產品的評估 | 學習評估創意媒體產品,如影片、音樂、照片等。分辨合適和不合適的內容和訊息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2週 | 媒體與社會議題 | 探討媒體在社會議題和公眾討論中的角色 分析媒體如何影響社會觀點和行動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3週 | 媒體與文化差異 | 瞭解媒體對於不同文化背景和價值觀的影響 辨識媒體呈現中的文化偏見和刻板印象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4週 | 媒體批判思考 | 培養學生對媒體的批判思考能力 學習評估媒體訊息的可靠性和信賴度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5週 | 媒體素養實踐 | 分析真實案例,應用媒體識讀技巧 提升學生的媒體素養應用能力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6週 | 課程回顧和討論、學生報告和總結 | 複習課程內容,進行討論和問答 學生報告媒體識讀案例和個人心得。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7週 | 課程回顧和討論、學生報告和總結 | 複習課程內容,進行討論和問答 學生報告媒體識讀案例和個人心得。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8週 | 課程回顧和討論、學生報告和總結 | 複習課程內容,進行討論和問答 學生報告媒體識讀案例和個人心得。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19週 | 課程回顧和討論、學生報告和總結 | 複習課程內容,進行討論和問答 學生報告媒體識讀案例和個人心得。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第20週 | 課程回顧和討論、學生報告和總結 | 複習課程內容,進行討論和問答 學生報告媒體識讀案例和個人心得。 | 上課筆記、分組報告 | |||||
議題融入實質內涵 | 性 J7 解析各種媒體所傳遞的性別迷思、偏見與歧視。 海 J10運用各種媒材與形式,從事以海洋為主題的藝術表現。 人 J7 探討違反人權的事 件 對個人社區/部落、社會的影響並提出改善策略或行動方案。 | |||||||
評量規劃 | 課堂問答、小組討論與分享 | |||||||
教學設施 設備需求 | 電腦、單槍 | |||||||
教材來源 | 自編教材 | 師資來源 | 數學、社會科(公民領域)教師群 | |||||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