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課程綱要-教案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新聞自由是民主的體現。公民社會的發展仰賴媒體揭露訊息、讓公共資訊正確透明、使公民能在相同的事實基礎下對話與討論。「新聞資訊識讀」的課程設計除了協助讀者探究學習,在台灣這塊民主的土地上更別具意義,它與公民意識的養成有直接的關係--民主社會的公民都應該透過閱讀新聞,關心眾人之事。以下是設計時的三個想法:
1.台灣是珍視民主價值的國家,我們應以近年曾受假新聞、資訊戰傷害的民主國家為歷史殷鑑,培養具新聞識讀力的兒童,期待未來公民都對假新聞具有基本的免疫力。
2.台灣寬頻普及率高,今年2020將繼續落實「寬頻是人權」之發展政策。小學生在生活中已有許多網路新聞資訊的閱讀經驗,對此我們應更正面關心,鼓勵學生閱讀國內外新聞並指導識讀新聞媒體。
3.台灣的新聞媒體隨著民主化的進程發展,並受到數位科技時代的衝擊,目前在百花齊放(或亂象叢生)的階段中逐漸發出深刻的反省,這段歷史演進堪稱媒體識讀教育的沃土,值得師生一齊學習。建議老師先參閱教案末的教學背景知識補給站,更能掌握教案設計的精神。
二、教學單元設計說明
領域/科目 | 國語文 | 設計者 | ||||||
實施年級 | 高年級 | 總節數 | 4節 | |||||
面向 | 圖書館利用/喜愛圖書館 | 主題 | 媒體識讀 | |||||
單元名稱 | 3-3-2新聞資訊的識讀 | |||||||
單元內容 簡述 |
(1)新聞的製作過程(2)新聞記者的專業(3)好新聞有標準(4)新聞比一比
(1)可能的原因(2)表現的手法(3)聰明看新聞
(1)科學新聞:事實與推論(2)新聞類資訊:事實與意見(3)找到信號字
(1)成立宗旨(2)經費來源(3)各國公視(4)公視新聞(5)識讀練習 | |||||||
學生學習 基礎背景 |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 核心 素養 |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力,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識讀的素養,俾能分析、思辨、批判人與科技、資訊及媒體之關係。 國-E-B2理解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對學習的重要性,藉以擴展語文學習的範疇,並培養審慎使用 各類資訊的能力。 國-E-C1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是非判斷的能力,以了解自己與所處社會的關係,培養同理心與責任感,關懷自然生態與增進 公民意識。 國-E-C2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見,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體會團隊合作的 重要性。 國-E-C3閱讀各類文本,培養理解與關心本土及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以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 容 、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 ||||
學習內容 |
| |||||||
議題 融入 | 議題名稱 | 閱讀素養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國際教育 | ||||||
實質內涵 | 閱E1認識一般生活情境中需要使用,以及學習學科基礎知識所應具備的字詞彙。 閱 E2 認識與領域相關的文 本類型與寫作題材。 閱 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 的文本閱讀策略。 閱 E6 發展向文本提問的能力。 閱 E7 發展詮釋、反思、評鑑 文本的能力。 閱 E9 高年級後可適當介紹數位文本及混合文本作為閱讀的媒材。 閱 E10 中、高年級:能從報章雜誌及其他閱讀 媒材中汲取與學科相關的知識。 閱E13願意廣泛接觸不同類型及不同學科主題的文本。 多 E7 減低或消除對他族文化的刻板印象或偏見,不以特定標準或成見去框限不 同文化的意義與價值。 國 E10 了解並體會國 際弱勢者的現 象與處境。 | |||||||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
| |||||||
教材內容 | 1.教學簡報(圖3-3-2新聞資訊的識讀共78頁) 2.網路新聞連結 | |||||||
教學設備/資源 | 教學設備: 1.圖3-3-2教學簡報 2.電腦投影設備 教學參考資源: 1.卓越新聞獎/媒體充電站/媒體素養教案 https://www.feja.org.tw 2.資訊素養教學資源平台 http://140.130.43.156/ilr/modules/tad_uploader/index.php?of_cat_sn=202 3.市村均(2019)《破解!傳達的伎倆》假新聞.偽科學 圖: 伊東浩司 譯:賴庭筠 幼獅出版社 4.陳默默 (2017)《超人氣新聞比賽》聯經出版社 5.安德魯.克萊門斯( 2009)《蘭德理校園報》 譯:黃少甫 遠流出版社 6.PanSci選編(2019)《晨讀十分鐘 中學生 科學和你想的不一樣》親子天下 7.Fb國語日報科學版 https://www.facebook.com/childsci 8.公視別小看我 各集簡介 http://web.pts.org.tw/~web02/look/p2.htm 9.謠言追追追 網路傳來的消息都可靠嗎? 公視/別小看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nbL4XZAVfa8&list=PLR9-cXLksRCsXtWwsfU-29MaNCbZ4w3RS&index=6&t=251s | |||||||
學習目標 | ||||||||
|
三、教學活動設計流程簡述
時間/ 節次 | 教學活動設計 | 教材 | 備註(評量或說明等) |
第一節 |
準備活動 小朋友已經知道「新聞報導」是記者經過採訪前的準備和事後的查證、寫作等工作產製而來,你們覺得(準備、採訪、查證與寫作)哪一個階段的工作最重要?為什麼呢?(老師肯定學生各種想法,沒有標準答案) 有人認為查證工作很重要,怎麼查證呢?我們來看一段影片。 發展活動
網路留言追追追」共9分鐘。 提問:影片裡的小記者如何查證可疑 新聞和網路消息? (參考答案:查閱圖書館新聞資料庫、 詢問警察、打電話求證、找到相關的 人進行訪談……等) 小結:查證的過程需要記者的思考力 和行動力,為閱聽人保障新聞訊息的 正確性。(求真)
提問1: 如果有新聞比賽,應該比什麼? 老師根據簡報,解釋「人氣、深度;即時、公義」,帶學生思考。 提問2:你覺得新聞直播畫面一定是真的嗎?要在短時間製作出大量的新聞,可能會有什麼問題? 老師說故事:我們一起讀《超人氣新聞比賽》這個故事:香蕉新聞台舉辦24小時超人氣新聞比賽,五位記者分別製作了六則新聞(PPT12)(故事結局:PPT 14) 小結:眾口鑠金(PPT 15) 新聞比賽評審的標準:正確、客觀 老師閱讀示範: 老師讀AB兩則報導並 放聲思考,得出B報導較正確客觀。 綜合活動 課程小結: 求真、求善的好新聞,可 以推動社會的進步(PPT 20) 補充:根據PPT 21解釋相關詞語,並播放 Hollywood African Man Stereotype, 說明刻板印象 | 圖3-3-2 教學簡報 PPT 7 PPT 8-9 PPT 10-19 PPT 20-21 |
說明:「客觀」一詞對高年級學生仍很抽象, 老師可以利用相關詞語的比較和說明,加以補充 |
第二節 | 活動名稱: 部分真實 準備活動 耳語傳真遊戲 老師在紙上寫下「小李嫁給小張,小張是小李的丈夫,小張愛吃蘋果芒果,小李不愛吃香蕉葡萄」。請各排第一位同學記住並往後傳播,最後一位同學寫下來,出列讀出。展示PPT22 「部分真實」四字,說明資訊在傳達接收的過程中會出錯,造成部分真實。(PPT23 )新聞是真實性的消息報導,但是它呈現出來的往往是事實的一部分,而不是事實的全部。 發展活動: 想一想,還有哪些原因造成部分真實?
媒體可能有不同的立場。我們可以鎖定一則新聞,透過「比報」來瞭解媒體的立場。
一起來看看部分真實或造假的手法?
綜合活動 :聰明看新聞 學生可針對新聞造假手法發表感受,老師引導回顧與討論:新聞的真實性有先天的條件限制,也有刻意造假的問題,請你想一想,哪些方法可以拼湊出較多的事實?有哪些方法可以防範自己誤信假新聞? | PPT 22 PPT25-40 PPT41 |
可展示繪本《竹林》,鼓勵到圖書館借閱。
|
第三節 | 活動名稱: 事實、推論與意見 準備活動 展示PPT43霜淇淋圖片,請一位自願的同學上台,用兩句話介紹(推銷)這枝霜淇淋。請同學區辨事實與意見。 發展活動
新聞報導就像霜淇淋,經常把事實和意見混和寫在一起,閱聽人應該懂得辨認。 練習區辨事實和意見: 1.請判讀六個句子,哪些陳述客觀事實? 2.代表主觀意見的信號字: 建議、應 該……。報紙的社論或網路新聞的評 論,都屬於意見與觀點。 (二)事實與推論 科學家經常公布他們最新的研究結果,並且作一些說明和解釋,成為科學新聞。我們一起來識讀科學類的文章,區辨事實和推論。 1.老師示範閱讀「誰殺了大恐龍」裡的 事實與推論 2.閱讀兩則科學新聞的標題並觀看新聞 影片(共四分鐘) 3.科普雜誌網站(科學月刊)報導,符合 (參看圖3-3-1教學簡報)CRAAP之正確 性、權威性等驗證指標。 區辨事實與推論 可共讀國語日報的科學文章,認識磁場 4.發現: 新聞標題誇大了科學推論 綜合活動:聰明看新聞 結論:
| PPT43-44 PPT45-50 PPT51-60 PPT61 |
|
第四節 | 活動名稱:認識公共電視 準備活動 你聽過公共電視嗎? 台灣跟許多國家一樣都有公共電視。相較於其他新聞媒體,它的新聞訊息和新聞性節目廣受民眾的信任,你能猜想原因嗎? 發展活動 解釋「公共電視」的字面意義。 提問與討論 1.什麼是為弱勢少數服務? (請學生試著想一想並舉例說明) 2.台灣的公共電視有英語、越南、印尼、泰國語,你認為為什麼沒有希臘語新聞? (學生發表想法,一起觀看五分鐘的印 尼語新聞,說說這則新聞怎麼樣服務了 弱勢少數人?) 3.如果新聞不能「提供公眾必須的資訊」 會有什麼危險或壞處?「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是什麼意思? 4.你會相信公投小抄嗎? 投票做任何決定之前,先蒐集正確充分的資料,可以避免錯誤的判斷。 5.公共電視的經費哪裡來? 新聞識讀練習 老師介紹新聞故事背景: (參考:2019年11月21日桃園鐵路地下化某審查委員認為這個案子是個錢坑,以辭職表達抗議。隔天交通部長接受媒體訪問(支持政府,為國家的軌道建設方針辯護):尊重這位請辭的委員。) 提問:交通部長的立場是什麼? 為政府的政策辯護。 提問:這位審查委員的立場是什麼?可能的原因? 你的立場是什麼?(贊成還是反對桃園鐵路地下化?) 桃園市長的立場是什麼? 老師播放影片,請學生帶著以上提問看公視新聞。 綜合活動 學生分享新聞觀看後的發現和猜測, 想想,是否需要進一步查詢資料,證實自己的猜測。 | PPT62 PPT63-78 PPT 79 |
|
●參考資料:教學背景知識補給站 (以下資源蒐集於2020年2月前) 1. 公視P#新聞實驗室【記者真心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eBKlG0cI 〈台灣媒體是怎麼爛掉的?七分鐘看懂媒體亂象五大關鍵 〉Vol.1 〈 台灣觀眾如何被媒體出賣?媒體洗腦完全破解!紅色滲透是啥? 〉Vol.2 〈 你也被媒體帶風向了嗎? ft.回覆酸民留言與頭版質疑〉 Vol.3
3.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破解假訊息的數位素養》 打擊假訊息快速上手! 4.被分裂的媒體能否合體反抗 https://www.feja.org.tw/wp-content/uploads/ 野島剛時事專欄PDF.pdf 5.黃哲斌 2019-07-15 比假新聞更可惡!你聽過「深假」嗎? 天下雜誌677期文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6017 6.公視別小看我 各集簡介 http://web.pts.org.tw/~web02/look/p2.htm 7.數位政委唐鳳專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SZv98mQVPE 8.黃哲斌(2019)《新聞不死,只是很喘:媒體數位轉型的中年危機》天下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