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興國中 七年級 110 下學期 社會領域 公民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40.64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4-19,离现在 3 19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2學期七年級第 2次定期考試公民科試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本試題共 3頁,共 31 題。
ㄧ、選擇題 (31 題,1-24 3分,25-31 4)
( )01、右圖是小林整理了上課的內容,這主要在講解志願結社的哪項特徵?
(A)組織性 (B)民間性 (C)自主性 (D)非營利性
( )02從小到大我們會參與許多團體下列何者不是基於個人意願而加入的團體?
(A)排球隊 (B)家庭 (C)童軍團 (D)國中校友會
( )03蔡哥是美食平臺的外送員最近有感於車禍事故對於工作安全的威脅於是想加入某團體以維護自身的工作權
益。由此判斷,蔡哥應該加入何種團體?
(A)教會 (B)社區 (C)政黨 (D)工會
( )04、微軟總裁比爾蓋茲是全球最有錢的人之一,也是慷慨的慈善家。他曾捐出 165 億美元,致力於改善全球貧窮
國家的醫療照顧,退休後更是全心投身於慈善事業。比爾蓋茲成立慈善基金會,致力於全球的慈善事業。該基金
會應是屬於何種性質的團體?
(A)政府機構 (B)志願結社團體 (C)營利組織 (D)官方組織。
( )05網路世代崛讓政府開始重視網路民意國發會於 2015 年創設「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做為政府施政與民
意交流的管道。關於上述說明,以下理解何者正確?
(A)政府缺乏專業人才制定政策 (B)民意如流水,不須多加理會
(C)公共意見可對施政產生影響 (D)公共意見的差異性較不明顯
( )06關於核四重啟議題贊成方民眾提出經濟主張極力爭取反對方民眾則提出地質數據佐證雙方各執己見以上
的敘述是關於民眾對一公共議題的意見表達,內容主要顯示公共意見的哪一項特性?
(A)不穩定性 (B)差異性 (C)公開性 (D)影響性
( )07、下列何者是個人透過加入團體來參與公共事務的優點?
(A)透過犧牲自身需求的滿足來達成團體目標
(B)能夠完全依照個人的意志來推動公共事務
(C)藉由眾人之力讓公共事務的推動更有效率
(D)可以讓個人的作為不用受法律規範與約束
( )08、有一公部門內部召開會議,哪一位同仁的發言可用來說明公共意見具有公開性?
(A)同仁甲:「公聽會不能只是私底下做一做,沒有民眾參與。」
(B)同仁乙:「民眾意見本來就容易受到干擾而不停產生變化。」
(C)同仁丙:「討論公眾議題時,現場很難只存在同一種意見。」
(D)同仁丁:「政府制定政策通常會以多數民眾意見做為參考。」
( )09、小琪的媽媽說:「小琪自從參加國中校友會,就常參加其所舉辦的各項活動,和校友的感情變得很好。」由此可
知,「校友會」對小琪具有哪種功能?
(A)完成個人無法達成的目標 (B)學習情緒管理 (C)學習人際溝通技巧 (D)保障自己的權利
( )10、素食營養學會具有志願結社的「自主性」特徵,下列何者最能說明素食營養學會的自主性特徵?
(A)組織事務自行決策 (B)人民自發性的加入 (C)追求利潤是其目標 (D)有完整的組織機制
( )11河昌葵看到附圖報紙內容後感嘆的說「如果政府能夠強制民眾參與這些公益團
體的活動,就不會有這些困擾了。」這凸顯志願結社的哪項特徵?
(A)組織性 (B)官方性 (C)民間性 (D)非營利性
( )12、下列關於團體的概念,何人的認知較正確?
(A)大黑「至少須三人以上共同組成 (B) 諾基「成員對團體會產生歸屬感
(C)小歐「成員擁有的目標沒有交集 (D)湯瑪「成員之間彼此並不常互動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2學期七年級第 2次定期考試公民科試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 )13、民主社會中,人民可採用多種途徑表達公共意見,附圖中的對話所指的方式應為下列
何者?
(A)組成政黨或利益團體 (B)參與選舉投票 (C)向傳播媒體投書 (D)召開記者會。
( )14、幾名同學分別搜尋關於志願結社的資料,哪一位的內容摘要可看出志願結社較能發揮
公民自治的精神?
(A)小燕:為追求效率,採規畫性的運作過程 (B)小琇:成員自主決定行動,不受政府控制
(C)小瑞:有共同的目標,進行制度化的分工 (D)小玟:非以營利為目的,成員不分配利潤
( )15、以下是某個團體發布的新聞稿,依據內容判斷,下列對於該團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飢餓三十人道救援活動」已邁入第三十年,臺灣世界展望會正準備進入下一個嶄新階段,
聚焦搶救面臨天災與氣候變遷、戰火或暴力衝突、糧食短缺的兒童。
(A)屬於救援兒童的營利組織 (B)透過販售商品賺取所需經費
(C)是附屬於政府機構的團體 (D)此團體主要目的在完成共同目標
( )16某媒體常在網站上以虛擬動畫呈現新聞內容但因表現方式有時過於血腥暴力,引起輿論譴責民間團體呼籲
該媒體應顧及報導對社會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勿以商業利益為優先考量。上述團體的訴求內容,主要凸顯出下
列何項議題的重要性?
(A)資訊科技的多元發展 (B)社會團體的監督力量 (C)新聞報導的自由程度 (D)傳播媒體的社會責任。
( )17已故導演齊柏林拍攝「看見臺灣」紀錄片讓大家看到了國土破壞與河川汙染的環境問題喚起了民眾和政府的
重視。關於上述呈現媒體與公共意見之間的關係,以下何項說明正確?
(A)政府擅用第四權協助宣導政令與推廣政策 (B)媒體是將公共意見傳遞給政府的唯一管道
(C)媒體可以發揮影響力,使人民想法被政府聽見 (D)傳播媒體對公共意見的形成不具有影響力
( )18、耀帥將今天報告摘要做成投影片如下,該報告的主題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社區居民組成守護隊互相協助,凝聚情感
◎勞方組成工會,集結眾人的力量爭取權益
◎學生加入社團,有助於學習人際溝通技巧
(A)參與團體的益處 (B)社會秩序的維護 (C)言論自由的保障 (D)公共意見的表達
( )19 911 事件之後美國人支持反恐比例大幅上升布希總統藉此民意以藏有毀性核武設備為由進軍伊拉克,
導致美軍長期駐紮伊拉克造成死傷人數不斷上升,民眾對長期駐軍的預算開支與傷亡,愈來愈不能接受,民意由
支持轉為反對。問:依文中內容顯現出公共意見的何種特性?
(A)公開性 (B)影響性 (C)複雜性 (D)不穩定性
( )20、建銘今年剛升上國中,對於團體事務的參與十分有興趣,如果他想要參與團體事務,下列哪些管道最適合?
()擔任動保協會志工()參加學生自治會()參加志願結社的公益活動()選舉投票()參加政黨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丁戊 (D)丙丁戊
( )21、右附圖的資訊解釋專題報告的內容,該報告的主題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政府效能與競爭力 (B)假訊息與媒體識讀
(C)公共政策與影響性 (D)新聞自由與隱私權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2學期七年級第 2次定期考試公民科試 班級: 座號: 姓名:
-------------------------------------------------------------------------------------------
3
( )22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預定要蓋在大潭藻礁的位置因此珍愛藻礁聯盟發起公投聯署希望大眾重視這項議題
此在網路上有眾多網友,有各種不同的討論,有人認為改地點為佳;有人認為支持藻礁就是支持核能發電;有人
認為藻礁不具經濟價值不需被保護。請問:根據上述內容判斷,下列哪一項敘述較為正確?
(A)公共意見不具有任何參考價值 (B)公共意見呈現多元且不穩定狀態
(C)時空變化對民眾意見是毫無影響 (D)民眾不應對政府施政進行批評
( )23、同學們正在分享對媒體訊息的看法,以下哪一位已建立媒體識讀能力?
(A)小官:內容不重要,聳動最重要 (B)小田:只要有附圖片,都是真的
(C)小山:家人分享的,先相信再說 (D)小林:應查證資訊,免得被誤導
( )24、下列是四家傳播媒體所做的新聞標題,其中哪一則最可能受到 NCC 的懲處?
()報載:「財團法人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邀請 您改變生活中的小奢侈,例如省下一杯手搖咖啡、一趟計程車錢,或
省電省水、省吃儉用等方式,一日省下 20 元,來幫助弱勢孩子翻轉貧困日常,並號召更多人來關心!只要您在臉書宣誓
體驗窮活大作戰,愛心企業暉騰建設就捐款 100 元,一起給弱勢孩子溫飽的大確幸。」
( )25、根據上述內容判斷,關於該基金會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成員被迫參加此團體 (B)此團體不受法律的約束
(C)此基金會屬於營利性團體 (D)此基金會缺乏政府的公權力
( )26、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的行動作為,展現出志願結社的何種影響力?
(A)實踐公益服務 (B)形成公共意見 (C)增加企業利潤 (D)提升社區意識
()成語「三人成虎」可以用來說明假新聞的氾濫和可怕,即使是極為荒謬的假消息,只要開始傳播,就會有人相信,然
後繼續被轉傳出去,部分大眾媒體為了圖利,惡意散布這些假消息,即使之後當事人出來澄清,但既定的負面印象已經形
成,傷害也隨之產生,社會的信任度因而被破壞。
( )27、為避免上述狀況,閱聽人應負起的責任,下列何者為是?
(A)放棄接收任何資訊 (B)限縮媒體新聞自由 (C)培養媒體識讀能力 (D)拒絕使用媒體發聲。
( )28、文中指出假訊息對臺灣社會帶來的影響,應為以下哪一項?
(A)公共利益受損 (B)政治制度瓦解 (C)言論自由消失 (D)網路霸凌減少
()為拒絕特定媒體散布假消息,破壞臺灣民主與社會和諧,民意代表與知名部落客共同合作,舉辦遊行,號召民眾踴躍
參與,訴求立法院盡速修法規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亦應嚴格執法,政府相當重視此次遊行的民意訴求,承諾將通過相
關法規限制此類行為。而不認同這場遊行的反對者則認為,遊行的主張已干涉媒體的監督權,未能以中立立場表達實際現
況。
( )29、主辦方舉辦這場活動邀請民眾參與,可視作何種公共意見特性的展現?
(A)差異性 (B)公開性 (C)影響性 (D)不穩定性。
( )30、對於文中呈現的正反意見,應以何種公共意見的特性來理解?
(A)公共意見存在支持與反對的差異 (B)公開自身意見容易引發雙方衝突
(C)民眾意見對政府施政不具影響力 (D)遊行抗議造成社會秩序的不穩定。
( )31、根據文中內容,以下哪一項符合上文傳達的意旨?
(A)傳播媒體不可受法律規範約束 (B)社會共識隨時代變遷產生變化
(C)民眾的公共意見影響政府決策 (D)以暴力表達訴求較能產生效果。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