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興國中 七年級 110 下學期 社會領域 公民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858.95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3-09,离现在 3 23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2學期七年級 1次定期考試公民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ㄧ、選擇題 (每題 4)
( )01、有關文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是人類因應生存的需要,經由創造或學習而來的一切成果,其內涵包括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及萬有引力
()不只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也包含動物界的分工、求偶行為
()是人類創造或學習而來的一切成果,並且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是一群人所共享的生活方式,故每個社會文化的表現方式都相同。
( )02、關於社會規範,下列何人的看法「錯誤」
()丸尾:社會規範如同競賽中的比賽規則,每個人都應遵守,否則會造成混亂
()美環:社會成員可以自由選擇遵守哪些社會規範,所以社會規範其實無法維護社會的安全秩序
()小玉:隨著社會發展的快速,社會規範也愈顯得更加重要。
()永澤:我們從小就被教導從事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 )03、附圖為一則網友投書,他所描述的現象與下列何項意義相近?
()強勢文化透過資源優勢不斷擴張
()次文化應追隨主流文化向上提升
()國家經濟發展影響文化水準高低
()文化位階隨時代進步而逐漸消失。
( )04、同學們正在分享對不同文化差異的看法,以下哪個發言顯示對其他文化「缺乏」理解與尊重?
()旅遊探訪不同文化,我都事先預做了解,入境隨俗 ()文化是自我認同的重要根源,我支持發展傳統戲劇
()次文化屬社會文化的一種像嘻哈文化極具感染力 ()新住民原有的文化素養不佳應放棄舊有風俗習慣
( )05、下列文化特徵與其舉例的配對,何者正確?
()普遍性:古今中外,每個社會都會為了計畫人類的活動及維持民間活動週期,而發明自己的曆法來計算時間
()差異性: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原住民雖過著原始生活,仍舊擁有自己的文化
()普遍性:文字是經過長時間、一代一代演變而來的
()累積性:在臺灣,禮金要用紅色信封裝,不能像日本那樣用白色信封袋。
( )06、右圖是一名國際移工受訪時吐露的心聲,由內容判斷,此名移工面臨何種問題?
()文化位階造成的不平等 ()劣質文化可能遭到淘汰
()環境差異造就文化高低 ()傳統與現代文化的對立。
( )07、下列是小津在社群網絡上發的一則貼文,網友們紛紛留言回覆,哪一位網友的回覆符合多元文化精神?
小津我要抱怨一下我公司新進外籍同事前天聚餐時跟他閒聊家裡狀況說同事感情八卦他竟然回我說「不
好意思,這在我們國家屬於個人隱私,不太方便談。」這都是大家茶餘飯後在聊的,有什麼不能講,真
的很奇怪。
小芳:對方是來自落後國家,在觀念上較難溝通啦
小媛:俗話說入境隨俗,他必須配合臺灣文化才對
小菱:對方文化素養不高,避免跟他頻繁接觸就好
小姣:各國文化存在差異,我們應當予以尊重包容
()小芳 ()小媛 ()小菱 ()小姣。
( )08翰翰國是由數種族群組成,存在多種語言,日前政府考慮是否應該限制其他語言,只使用官方規定的語言,但
擔心出現文化不平等現象,所以想聽取各族群代表的意見,下列哪一位的建議較能避免文化位階的發生?
()代表甲:為促進國家團結,同一國家的人民只能使用固定語言
()代表乙:各族群擁有自己的傳統語言,社會必會面臨嚴重分裂
()代表丙:鼓勵民眾去學習不同的語言,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樣性
()代表丁:強制民眾使用單一語言,會讓語言產生高低優劣之分。
( )09、根據右圖兩位好友閒聊近況的內容推斷,以下哪項敘述較符合他們的對話情境?
()過度強調族群多元化精神 ()欠缺對主流文化的理解力
()對母語文化產生認同危機 ()推崇多元文化的發展空間。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2學期七年級 1次定期考試公民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 )10右方對話框文字是小翰對班上同學做有關於宗教信仰訪談的
紀錄,根據內容判斷,下列哪一項敘述正確?
()基督徒行事都依循《聖經》教義,這顯示文化的制約性
()宗教信仰存在各個社會之中,這說明文化具有累積性
()在臺灣社會,伊斯蘭教是多數人的宗教信仰
()每種宗教的戒律並不相同,這顯示出文化的普遍性。
( )11、下列關於「風俗習慣」與「法律」的敘述,哪些正確?
()風俗習慣是長期累積而成的;法律則為國家依一定程序所制定出來的
()法律是人類社會最早發展出來的一種社會規範形式
()風俗習慣是所有成員都必須遵守的,且具有強制力
()過年圍爐、清明掃墓、成年禮都屬於風俗習慣
()丙丁 ()甲乙 ()甲丙 ()甲丁。
( )12、小丁和阿寶看到電視新聞報導一名嫌犯殺害孩童的消息而交談著,如附圖所示。
請問:兩人的對話內容顯示出下列何種意義?
()社會規範對維護社會安全秩序的重要性 ()人權與社會公益面臨兩難的局面
()傳播媒體成為個人主要的社會化途徑 ()角色衝突導致人際互動的不和諧。
( )13、下列何種行為會受到國家以公權力加以處罰?
()未滿
18
歲騎乘機車 ()搭乘捷運公車時,沒有禮讓座位給老人、孕婦
()沒有訂婚就結婚 ()在電影院裡,大聲講手機。
( )14琳琳為說明主流文化與次文化的內涵擷取一則新聞報導如附圖根據圖中內容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在我國,過開齋節屬於主流文化
()以文化等級來說,農曆新年優於開齋節
()在我國,伊斯蘭教文化無法與其他文化並存
()開齋節活動的舉辦,塑造了臺灣文化的多元色彩。
( )15、我國政府過去曾長期推行國語運動,近年立法院為推廣本土語言,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關於語言政策的轉
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當時推行國語運動確立了官方語言的最高地位,卻使得許多母語文化產生自我認同危機
()推行國語運動使得國語能與其他母語地位漸趨於平等,未造成語言上的文化位階
()立法院之立法將可使其他語言的傳承與保存獲得肯定
()立法院之立法將帶動多元文化在臺灣社會的發展。
( )16、娜娜想深入學習文化課題,蒐集了以下資料,由資料可知他關注的焦點應為下列何者?
◎電音三太子是臺灣的特色文化,藉由三太子巡迴計畫,讓世界認識臺灣
◎政府開辦新住民語師資班,新住民積極參訓學習,希望成為推廣新住民語的生力軍
◎一科技大學設置伊斯蘭教祈禱室,提供有需求的師生使用,也常舉辦活動推廣伊斯蘭文化讓附近社區居民參與
()探討殖民文化影響 ()認同強勢文化優勢 ()尊重多元文化價值 ()反思本土文化沒落。
( )17、公民課時,同學們正在討論社會規範的意義,下列何人的論點最正確?
()
()
()
()
◎我信仰伊斯蘭教,我們會向聖地麥加進行膜拜。
◎每到假日我們都會到教會做禮拜並依循《聖
經》行事。
◎虔誠的佛教徒是吃素不殺生的因此我們全家
都吃素。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2學期七年級 1次定期考試公民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3
( )18小憶身心健全,他因為臨時找不到停車位,而把車子停在政府設立的殘障專用車位。請問此行為違反下列哪些
社會規範?()倫理道德()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法律
()甲乙 ()甲丁 ()乙丙 ()乙丁。
( )19、節日慶典的活動普遍存在每個文化之中,以下哪種描述較能妥善處理文化差異可能產生的問題?
()神明遶境活動大幅製造噪音、影響交通,一連串的儀式均為信徒迷信下的產物,因此要通通禁止
()伊斯蘭教開齋節讓車站大廳擠滿國際移工,可能引發脫序行為以及治安問題,要派警察嚴格取締
()一年一度的原住民豐年祭吸引許多遊客,大家遵循部落指示參與,避免破壞傳統祭典活動的進行
()泰國民眾於潑水節時以水潑溼對方,象徵洗去一年的穢氣,此舉並無科學根據又浪費水,是落後的行為。
( )20、洋洋在電影院門口看到如附圖所示的景象,此顯示下列何種意義?
()社會之中愈互動,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就愈多
()社會規範的存在,可以約束個人的行為
()少數服從多數,為民主社會的原則
()傳播媒體在無形中,影響個人的外在行為。
( )21、以下何種說法,描述的社會規範種類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行為準則」?
()平時不做虧心事,相信因果循環,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慎終追遠,在清明節掃墓
()有良好的師生關係同儕關係以及大家愛護校園環境等都是提倡友善校園的目的
()收到警察開出的酒測標準值超過酒精濃度每公升 0.15 毫克以上的 30,000 元罰單。
( )22、報紙刊登一則社會評論如以下所示,對於該社群媒體官方的宣示,可採下列何項敘述來理解?
在發生宗教大屠殺事件後一社群媒體官方正式宣布將嚴厲掃蕩關於宣揚自我文化優越的言論和文章以防止
對特定種族、宗教攻擊事件的發生。
()人類文明須依賴強勢文化延續消弭文化間差異 ()認定自身文化優於其他族群的文化將導致歧視行為
()落後國家應認同先進國家文化促進世界文化一致性 ()為尊重各族群文化應將所有文化做出高低優劣分別
( )23、下列是對於「社會規範」的說明,何者「錯誤」
()違反風俗習慣雖不會受到公權力處罰,但仍具一定的約束作用
()宗教信仰是以明確的條文來約束人的行為
()違反倫理道德可能只會受到良心的譴責,但「亂丟垃圾的行為」因受到重視,而被制定成法律
()政府可以透過一定的程序,給予違反法律的人適當的制裁。
( )24、下列有關次文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一個社會只會出現一種次文化,且次文化與主流文化之間,存在著層次高低的分野
()次文化的價值、信仰和規範,經常與主流文化完全沒有共通性,故會與主流文化互相排斥
()次文化是異於主流文化的獨特文化,是次等的文化,容易讓一個社會文化出現落後的狀況
()次文化的產生會受到年齡、職業、族群、宗教等因素的影響。
( )25、三名友人在網路上聊天,根據以下聊天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聊天室
小凱:在我的國家,同性結婚是合法的。
小佑:我們國家的法律只承認異性戀的婚姻。
小怡同性婚姻在我國某些地區合法但有些地區不合法。
()社會規範在每個國家的規定均相同 ()社會規範均須透過公權力執行
()社會規範對外在行為不產生約束力 ()不同文化背景所發展出來的社會規範有所差異。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