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啟示錄:國中二年級學生225分鐘傳統戲曲文化與表演藝術教學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3.81 MB
頁數
22
上傳者
陳老師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8-19,离现在 21 6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壹、教學主題:京劇啟示錄

教學對象:國中2年級學生

教學時數:225分鐘(五節課)


貳、課程說明

(一)課程理念

必也正名乎

隨著教育與國際接軌,大量的外來文化衝擊著每個人:我們追逐著西化的服飾、西化的飲食,模仿西化的談吐與肢體動作…西方文化幾乎成為文化主流。我們是否在這追逐的過程中遺忘了什麼?當歐美人士擁戴著莎士比亞;日本人以茶道、能劇、歌舞伎捍衛情操的同時,什麼是我們中國人能夠引以為傲的呢?

與歷史共存

京劇其實是一門相當講究而且精緻的表演藝術,新生代青少年卻輕易認為傳統文化為「過時」、「俗氣」,這是出於對文化的不瞭解而狷棄之;然而,在此教案中將會引導學生進入京劇的鑑賞世界,使他們不再覺得京劇是老年人的休閒藝術,體會「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持續練習的心力,希望藉此能拉進老、中、青文化世代的距離。

涵養人性厚度

「京劇啟示錄」是由表演藝術的觀點切入,以「認知」、「情意」、「技能」做為學生學習之主要目標的三個向度。首先,在認知的部分,希望藉由此課程認識「京劇」這門屬於中國獨特的表演藝術,並且利用民間故事、幕前幕後的趣聞,帶領孩子親近京劇、理解其淵源以及表演形式相關一切;其次,在「情意」的涵養方面,是進一步去探討中國人在京劇對於「抽象」及「象徵」美感的執著,並瞭解舞台上所呈現精緻化的一切,是背後數千萬年下來,社會價值、人性厚度的累積。最後,在技術練習層面,嘗試帶領孩子身體力行所謂的國劇身段,藉著參與國劇動作的練習,察覺身體張力,培養穩定度。





(二)「京劇啟示錄」課程架構表


京劇啟示錄


主題

一、認知

認識中國獨特的表演

藝術,並且理解其表

演形式相關一切。

二、情意

去感受中國人在京劇對於「抽象」及「象徵」美感的執著。



三、技能

藉著參與國劇動作

的練習,培養動作

穩定度。

課程目標







時間

225分鐘(五節課)



子題

戲曲你、我、他

中國功夫我出招!

當京劇遇上啞劇

京劇悄悄話



瞭解京劇源由

知曉京劇表演

中著名的演員

認識京劇的表

演形式

認識「行當」

認識臉譜屬性

認識道具(砌末)

男性與女性角色的「你、我、他」手勢

基本的國劇動

認識「擬真」

的表演

比較東西方在象徵的表現手法


單元

目標







PPT教學檔

京劇唱腔聲音檔

PPT教學檔

各行當圖片

各式臉譜圖片

數件常見砌末

京劇影片

啞劇影片

一個可以容納3035位學生活動的場地。


教學

資源




主要

教學

活動



簡介京劇舞台

「唱、念、做、打」

的認識

介紹「四大名旦」

國劇聲腔欣賞:

「蘇三起解」、「三家店」

生旦淨丑的特

引導如何利用

臉譜,分辨角色

的性格

道具的運用及示範

「蘭花指」、「劍指」

的練習

「你、我、他」男

性與女性的手勢

國劇基本站立姿態

「山膀」等基本功的運作


梅蘭芳與卓別林藝術火花的故事

以少年京劇拉近學生與京劇的距離

法式啞劇概念









學習單回饋

評量




活動一

()教學活動流程


教學主題

京劇悄悄話

教學時間

1節課(45分鐘)

教學器材

筆記型電腦、單槍、視聽設備

教學人數

30-35

1.認識傳統戲曲的表演特質,並

蓋括性了解表演訓練的方法。

2.瞭解京劇大致淵源來由。

3.四大名旦傳奇。

4.京劇唱腔原則、概念的掌握,

以及咬字。

【藝術與人文領域】

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自

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

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

格的差異。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

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

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活動內容

說明

教學時間

情境佈置

指導要點

京劇春秋

1.京劇自北京發展,故稱京劇。

2.概述京劇發展演變。

3.介紹京劇舞台圖。

12分鐘

京劇舞台圖、

《京劇悄悄話》學習單

1.引導學生將感受與生活經驗做結合。

2. 6.發問後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反應,以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台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

教師以親身示範來解釋

唱:以「小嗓」演唱的京劇唱腔,如:如「蘇三起解」。

念:音樂性的念白。

做:京劇女性角色展現姿態美的身段表演,如:「貴妃醉酒」。

打:舉凡刀、槍、棍、劍、錘及徒手、毯子功等身段展現。

20分鐘


筆記型電腦、

單槍、PPT教學檔

1.教師盡量以表演的方式具體呈現京劇概念。

2.讓學生跟著老師做嘗試

3.不要嘲弄錯誤的、不適當的、或不尋常的表現。

四大名旦

1.京劇著名的四大名旦都是男性。

2.「四大名旦」:梅、尚、程、荀

3.介紹四大名旦的專長,與後人對他們的緬懷。

3分鐘

筆記型電腦、

單槍、PPT教學檔

1.引導性別平等觀念,勿使學生將這樣的藝術表現,嘲弄為「娘娘腔」或是「變態」一類的用語。

咱們來唱戲

1.教師示範三家店。

2.解釋國劇唱腔中「尖字」的唱法與運舌。

3.教師領唱。

10分鐘

PPT教學檔、

國劇聲腔聲音檔、「三家店」簡譜

1.不必嚴格要求學生達到小嗓的唱腔。

2.注意到「尖字」為此教學片段的要義。


教學主題

戲曲你、我、他

教學時間

1節課(45分鐘)

教學器材

筆記型電腦、單槍、圖片

教學人數

30-35

1.認識傳統戲曲的表演特質,並蓋括性了解表演訓練的方法。

2.掌握臉譜造型中有正、邪、人、神的區分的訣竅。

3.觀賞京劇時,能對於人物角色的

能進行辨識。

4.認識京劇道具其象徵性的運用。

【藝術與人文領域】

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

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

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

格的差異。

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

性。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

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

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活動內容

說明

教學時間

情境佈置

指導要點

行當

1.介紹京劇之重要部分---角色的分類---行當。

2.王藍先生的京劇水墨畫與真實舞台人物的比較。

3.各行當化妝、服飾的典故。

20分鐘

筆記型電腦、單槍、PPT教學檔、各行當放大圖

1.引導學生將感受與生活經驗做結合。

2.發問後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反應,以培

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知面便知心---臉譜奧妙

臉譜

1.臉譜中各種顏色所代表的涵意。

2.講具代表性的臉譜其背後的故事,並佐以PPT檔使學生

更明白。

3.細部探討其他特殊臉譜的故事。

20分鐘


筆記型電腦、單槍、PPT教學檔、臉譜書

1.不要嘲弄錯誤的、不

適當的、或不尋常的

問題。


砌末



列舉砌末的種類並用圖片說明他們的用法:

1.帳子---可搭成書房、轎子

2.船槳---划船

3.馬鞭---趟馬用(騎馬)

5分鐘

PPT教學檔、

砌末圖片、馬鞭、《戲曲你我他》學習單

1.引導學生將感受與生活經驗做結合。

2.將砌末傳下去讓學生

拿拿看,真實感覺拿

著砌末的感覺。

活動


教學主題

當「京劇」遇上「啞劇」

教學時間

2節課(90分鐘)

教學器材

視聽設備、京劇影片、啞劇影片

教學人數

30-35

1.以少年京劇中的影片拉近學生原本對京劇的距離感。

2.培養欣賞、解讀京劇意涵的著眼點以及鑑賞能力。

3.從名人軼事中瞭解中國京劇在國際文化中的重要性。

4.為下一堂活動---「中國功夫我出招!」實務課程奠定對京劇身段的基本概念。

【藝術與人文領域】

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

格的差異。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

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

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3-4-10

透過有計劃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動

、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隊精神

與態度。

活動內容

說明

教學時間

情境佈置

指導要點

卓別林&

梅蘭芳的火花

1.梅蘭芳的風采。

2.梅蘭芳與卓別林在表演藝術上的造就。

3.複習京劇的虛擬表演,為接下來的「啞劇概念」做預備。

10分鐘

筆記型電腦、單槍、PPT教學檔


1.講解後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反應,以培

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少年京劇

1.播放6歲小朋友飾演武丑「時遷偷雞」的精彩片段。

2.利用「少年京劇」中的小小京劇演員與國中生做激盪。

35分鐘


「少年京劇」

影片

1.引導學生將感受與生活經驗做結合。


馬歇馬叟---

法式默劇

1.介紹法國國寶級人物馬歇馬叟

2.欣賞馬歇馬叟的默劇表演並討論觀感。

25分鐘

馬歇馬叟默劇影片

1.若有默劇片段學生較無法理解,可留待最

後大家討論。

2.可重複精彩畫面。

默劇練習

1.發下默劇表演單---「泡牛奶」。

2.分成五組,每組7人。

3.將這張默劇表演流程單看完一次,並在心中將表演的步驟記下來。

4.上台表演表演。

5.大家討論所看到的表演。

6.同學表演的精彩片段重新上演。

20分鐘

默劇表演單

1.若學生不能記住所有步驟,教師可在一旁

提醒步驟。

2.不嘲弄不正確的表演。

3.從公認表演不錯的同學的演出中,給予表

演上的指導。

活動


教學主題

中國功夫我出招!

教學時間

1節課(45分鐘)

教學器材

可以容納學生活動的場地

教學人數

30-35

1.練習肢體模仿、身體張力的覺察能力。

2.表現出協調、秩序、合作的合作態度。

3.京劇身段中「精、氣、神」的穩定度的控制。

4.基本京劇動作、身段的反覆練習。

【藝術與人文領域】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

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

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

表現。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

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

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

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3-4-10

透過有計劃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

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隊

精神與態度。

活動內容

說明

教學時間

情境佈置

指導要點

中國功夫我出招!




教師講解動作及動作表演的情境:

1.預備姿勢---正丁字步

2.你我他---男生

3.蘭花指

4.你我他---女生

5.弓箭步

教師示範動作,學生跟隨。

*每進行一個動作後,請學生保持住動作,教師則四處走動察看,將學生動作修正。

*教師要灌輸學生在學習京劇動作時,精神投入的重要性,

如:精、氣、神;「頂要立,骾要直」等練功時要注意的事項。

動作總複習

將這堂課教的動作複習一次。

45分鐘



請學生穿著

輕便的運動

服;教師著

白衣黑褲功

夫裝,外加

功夫鞋。

1.若學生不能記住所有步驟,教師可在一旁提醒步驟。

2.不嘲弄不正確的表演。

3.從公認表演不錯的同學的演出中,給予表演上的指導。

4.引導學生將感受與生活經驗做結合。

5.格外注意的是學生對動作控制的穩定度。

活動

音樂性的念白

唱腔、歌唱

舞蹈化的形體動作

武術或翻跌的技藝

【教學檔案】
















關公臉上有痣?!

關公的臉號稱「無雙臉」,無人可以取代;所以當演員要扮演關公時,必須要在臉上劃上黑點,以示對關公的尊敬。
















【王藍京劇水墨版與真人



你發現了嗎?

「靠旗不見了!」

「靠旗」為武將出征的配備,下圖的「靠旗」不見了,表示他打敗仗了,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卸下「靠旗」向天子請罪。




武生一般在民間活動、行俠仗義,沒有官祿,因此,身著「箭衣」。












小生是指年輕俊美斯文的男性,因此「俊扮」,有時亦由女演員扮演。






西施

三娘



























刀馬旦













水母精

穆桂英









這類的女性角色,以滑稽、逗趣為特點,通常由男性演員扮演。

如:「拾玉鐲」的劉媒婆












此類角色以「游刃有餘」的好身手在戲劇中展現光芒;在危急時刻,嘻皮笑臉仍舊可以全身而退。

如:「時遷偷雞」的時遷





















文丑通常指角色在戲劇中具有某程度的社經地位,卻行為輕挑、言語輕浮,或性格不甚穩重的人物。

如:「徐九經升官記」的徐九經






上場門

下場門

二道幕

台毯

國京劇表演舞台示意圖



守舊
















大幕











九龍口


二道幕


場面






㊣名詞解釋

大幕:一般劇場裡皆有,開演前才會升起的幕。

守舊:舞台後方的幕,花色不一,可為戲劇營造氣氛的一種布置。

台毯:用來保護演員做武打動作的地毯。

*◎場面:即「文武場」,也就是樂隊的意思。

二道幕:即現代劇場稱的「翼幕」,做為演員及工作人員的遮蔽。

上場門、下場門:用來區隔演員上場及出場。

九龍口:演員上場亮相及自報家門的位置。



京劇悄悄話---藝術詞彙

行當:京劇中對角色分類(生、旦、淨、末、丑、外貼)的

統稱。

身段:意指京劇演員在與台上的姿態架勢與基本功的表現。

亮相:演員隨著鑼鼓點展現身段,在一連串的動作尾聲,會有一個「一拍到點、強而有力」的結束,漂亮而有力的「亮相」往往都能催起觀眾熱烈如雷的掌聲。

龍套:指擔任小角色或戲份不多的演員。

前場:指在表演舞台上的人事物。

後場:指在幕後負責接應舞台上表演而待命的人事物(含樂

隊)。

文武場:即旁邊伴奏的樂隊,又叫做「場面」。

大嗓:運用本嗓、真嗓演唱的京劇唱腔,使用大嗓演唱的行當,如:老旦等。

小嗓:運用假嗓演唱的京劇唱腔,使用小嗓演唱的行當,如:

青衣、花旦等。

砌末:俗稱「道具」,常用道具如:趟馬、車旗

板眼:節奏、拍子長短。

票友:戲友。

戲曲你、我、他

虛擬:本無一物,以虛代真,使人身置其境,如:開關門、

上下樓。

象徵:以少數代替多數,以局部代表全部。

「三四人千軍萬馬,六七步萬水千山」。

四大名旦:梅、尚、程、荀。

(梅豔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

生行:娃娃生、小生、老生、武生

旦行:老旦、青衣、花旦、彩旦(玩笑旦)、刀馬旦、武旦

淨行:銅錘花臉、架子花臉、武淨

丑行:文丑、武丑、方巾丑、丑婆子


































【教學活動記錄】

























男性角色中稱「你」或「他」的手勢。

動作分析

腳呈丁字步,右拳左指。

:手指為「劍指」




男性角色中稱「我」的手勢。

動作分析

腳成丁字步,右手握拳,左手將手掌放在骻骨上。




蘭花指

女性角色稱「我」時,即為蘭花指。

動作分析

中指第三指節與拇指相接,食指朝前平伸,無名指和小拇指自然微曲。

註:圖中紅圈圈的女同學的手勢,相較於其他同學,頗為標準,值得讚賞。


女性角色中稱「我」

動作分析

將蘭花指由外向內推至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女性角色中稱「你」的手勢。

動作分析:將蘭花指由內推向前方,指向欲指的人物。






女性角色中稱「他」的手勢。

動作分析

右手為水袖,左手由袖間,向他處指去。

*京劇表現女性的衿持,女性角色往往不直視他人,而是隔著水袖緩緩指去。

箭步

動作分析

左為拳頭,右掌為手刀。膝不過腳尖。肩膀平放,不要因緊張而聳起。


「右掌左拳」,右手手掌要四指併攏,撐開虎口,呈有力的「手刀狀」。(如左圖)















教學心得與期許

每一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故事」&「過程」

著手設計「京劇啟示錄」教案是以「表演藝術」的角度去切入;京劇藝術博大精深,相較於此,這份教案的力道就顯得以管窺天了!教案中含有一些京劇幕後的小故事、小典故是當初學生時代在戲劇系接受洗禮時候得到的,一切都要感謝過去教授們的傾囊相授!

 為了平反「京劇是無趣的」這個偏見,我試著由生活(電影、民間習俗)中去引導學生接受京劇,儘管手邊的資源有限,教學場地較小,空間限制了教學的發展性,但是我還是不放棄任何可能性,盡量讓學生可以達到教學效果。其中,我發現當我在描述一些故事或者是典故的時候,孩子們半成熟的臉龐,仍藏不住他們天真好奇的眼睛,我知道這是成功的第一步;當開始示範唱腔或是動作,孩子們也會嘗試去揣摩姿態或模樣時,我知道我們與京劇的距離亦不遠矣!

或許在此教案第一頁的開場白顯得有些兒嚴肅,然而內心是想讓孩子好好去感覺中國人那「如假似真」般意象之美感追求的堅持。當然,中國人是含蓄的,這樣含蓄的性格投射在小嗓的婀娜旦行,抑或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花臉,在在都是耐人尋味的。而學生給我的回饋,使我感受到許多感動,從他們表現中,明顯發現孩子們其思考的深度逐漸累積,這無疑是身為第一線教學者的我們最大的動力。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設計這份教案,在學生品味日漸西化的趨勢之下,「京劇啟示錄」對東方文化的認識有了補強的效果,也從中發現學生們漸漸對所謂「武功」產生了興趣,可見京劇的影響已經開始對孩子產生作用了!教學者在設計藝術教案的同時,多方考量人文部分的比例,的確有益於學生與社會連結的多方能力。

人們常說:「戲劇反映人生」,從戲劇的學習中去理解作為「人」的價值,所反映的內容是人與自己、人與與他人、人與社會及環境的關係。這也是任何學習階段所必須要的課題。

在這堂課中「一個國中生能否將『蘇三起解』唱到千迴百轉的境界」已然不重要,其中更珍貴的是:端看孩子如何去趨近(approaching)文化世代的過程

《京劇悄悄話》學習單

班級:

姓名:




















1.﹍﹍﹍:營造戲劇氛圍用的幕,在舞台的後方。

2.﹍﹍﹍:開演前才會升起的幕。

3.﹍﹍﹍:演員上場亮相及自報家門的位置。

4.­­­﹍﹍﹍:用來區隔演員上場的設備。

5.﹍﹍﹍:用來區隔演員出場的設備。

6. 場面 :就是﹍﹍﹍。

7.﹍﹍﹍:即現代劇場稱的「翼幕」,做為演員及工作人員的遮蔽。

8.﹍﹍﹍:用來保護演員做武打動作的設備。

請舉出老師上課展示過的任2種砌末,並寫出他們的用途。

1.﹍﹍﹍﹍﹍﹍﹍﹍﹍﹍﹍﹍﹍﹍﹍﹍﹍﹍﹍﹍﹍﹍﹍﹍﹍﹍﹍﹍﹍

﹍﹍﹍﹍﹍﹍﹍﹍﹍﹍﹍﹍﹍﹍﹍﹍﹍﹍﹍﹍﹍﹍﹍﹍﹍﹍﹍﹍﹍

2.﹍﹍﹍﹍﹍﹍﹍﹍﹍﹍﹍﹍﹍﹍﹍﹍﹍﹍﹍﹍﹍﹍﹍﹍﹍﹍﹍﹍﹍

﹍﹍﹍﹍﹍﹍﹍﹍﹍﹍﹍﹍﹍﹍﹍﹍﹍﹍﹍﹍﹍﹍﹍﹍﹍﹍﹍﹍﹍

班級:

姓名:

《戲曲你我他》學習單


左圖為王藍先生的京劇水墨畫。

請問圖中兩人物手中拿著的那

樣道具為何?

Ans____________________









左圖為王藍先生的京劇水墨畫。

請問依據圖中所繪的人物看來,

最有可能是哪一齣著名劇目?

Ans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在課堂上說了很多京劇故事,請寫下令你印象深刻一則








上圖這位美麗的女性,以她的穿著判斷,其目前的身份是____________







參考書目

王少洲、曹國麟 著,《國劇臉譜藝術》,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民85

謝國祥 主編,《傳統京劇故事》一~四冊,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天津,1999



參考網站

http://www.jingjulong.cn/intro_to_beijing_opera.htm

http://www.ccnt.com.cn/show/chwindow/culture/xiqu/other/xinshiji1.htm

http://www.chinesewaytogo.org/waytogo/culture/hsu/operaface.html

http://www.chineseopera.com/servlet/OpenBlock?Template=Index

http://www.handicraft.org.tw/street9_4.htm

http://www.rthk.org.hk/chiculture/chiopera/opera_02.htm

http://big5.ccnt.com.cn/show/xiquhc/index.htm

http://www.bakwa.com/po.htm

http://www.nani.com.tw/big5/content/2003-01/29/content_8763.htm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