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程二幼親師合作:學校參觀日與家庭訪問

格式
doc
大小
76.5 KB
頁數
10
上傳者
a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8-28,离现在 21 6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學程二幼9061010 歐雅惠9061026魏珮琄9061029 姜家馨

學校參觀日與家庭訪問


壹、前言

家長和教師是學生成長向上最重要的兩鼓力量。父母養育孩子是天職,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在當前社會,教師和學生相處的時間甚至超過父母。因此親師之間必須相輔相成,才能協助孩子克服成長的障礙。但家長和老師並不知道孩子在學校或是家中各是怎樣的情形,於是必須有親師之間的溝通。


貳、建立良好親師關係的重要性

教育下一代的兒童,使之成為未來卓越的公民,是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共同責任。因此教師和家長間密切的配合,乃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其重要性顯現在以下六方面:

  1. 提高兒童的學習效果

家長和教師是兒童成長中的重要他人。因為家長參與兒童學習,讓兒童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激勵兒童學習的興趣;更可以因為教師有更多時間從事教學準備,在教學尚可給兒童更多的指導和注意,而豐富了學習內涵。

  1. 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提供更多親師溝通的機會,教師透過與不同家長的互動,可以充實自己的知能,也會因為需飛花專業領導者的需求,願意投注更多的心力在教學和研究上。

  1. 增進家長的教養知能

一般家長並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助孩子的學習;大多數的家長需要教師寄更多有關課程資料給他們。如果家長實際參與教育活動,對於學校教育目標、課程教材有深一層的認識,在指導兒童學習時,才能與學校教育措施相互配合;亦可因和子女接觸時間多了,更能了解子女。

  1. 營造學校的良好關係

家長透過教育活動參與,可以了解學校辦學方針和各項活動的意義。學校接納家長,一方面可以更清楚知道家長的期望,一方面課以澄清家長的誤解,另一方面可以協助學校。家長是社區的一分子,是學校和社區的媒介,如教師和家長間互動好,將促使學校與社區間緊密聯繫,溝通順暢,對營造學校良好的人際關係助益良多。

  1. 主動與家長聯繫

「主動」是建立情誼的關鍵,老師應該在開學之初就主動跟學生家長聯絡,不論是書面、當面或電話的方式,讓家長知道自己是個關心學生且負責任的好老師。

  1. 尊重家長的疑問和意見

尊重是任何人與人之間溝通成功的關鍵,只要老師是真心關心學生和家長,並不因為家長的學歷、地位而有差別待遇的話,家長多半願意跟老師合作。

合作教育的觀念:教師、學生、家長。 教師


學生家長

參、親師互動基本原則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父母與教師的溝通互動,成為促進教育效能的必要條件,希望透過父母的密切聯繫,互動、溝通和協調,以幫助學生成長和進步。

  1. 是支持而非互相支配的關係

教師具有專業能力,獲得家長相當的信賴和尊崇。因此教師接受家長託付教育孩子,但若將這種專業行為誇大,而拒父母於千里之外,如此教師則無法得知父母貢獻的重要性。反之,家長否定教師的專業能力,常加干涉,支配教師教學管教的活動,引起教師的困擾,亦非良策。唯有家長和教師建立良好的關係,互相配合幫忙,兒童才會學習良好。

  1. 是對應而非緊張對立的關係

家長是教師的助手,也是夥伴,如果兩者有良好的溝通,教師能體諒家長對孩子過度的關心;家長能明白教師的辛勞,那麼親師之間的對應關係,將會很順暢而親密。

  1. 是關心而非特權關說的關係

每逢開學,家長常透過關係為孩子選明星老師,於是編班常成為學校行政作業上的一大困擾,我們亦知此為所謂教育父母對孩子關心之美意,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亦是重要吧。否則錯把關說當關心的作法並不好。


肆、親師關係建立的具體作法

  1. 親師通訊:開學第一封「親師通訊」,往往可以讓家長體會到教師帶班級的用心,也可以打開親師雙方溝通的大門。親師通訊除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期望和要求,以及需要家長協助的地方之外,文末可以附家長回條,請家長說明對老師的回應。

  2. 家庭訪問:教師擬定定期或非定期計劃舉行家庭訪問,訪問前應備妥詳細訪問記載表與兒童在校生活習慣調查表,以因應訪問時的需要。

  3. 班級家長會:學校通常設有家長委員會,班級可以考慮設置班級家長會。首先,教師盡量和全班學生的家長建立初步的溝通和聯繫網路,並探詢家長可以提供的資源。其次,教師可以宣導其教學理念,尋求家長的認同,進而支持班級活動。再者,教師用問卷調查方式,調查家長參與的意願。最後,邀集數位有理念、有時間的家長來展開活動。

  4. 善用家庭聯絡簿:家庭聯絡簿除了例行的公事外,也可以作為親師雙向溝通的橋樑。

  5. 電話聯絡:電話是一種快速又有效的溝通工具,平時做好電話溝通的工作,教師跟家長之間更容易產生共識。

  6. 家長參觀教學日:家長可以看到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情形之外,更可藉由親師溝通的時間,與教師共同發現孩子一些學習上的問題。

  7. 親職講座:學校可以邀請教育理念相近的學者專家蒞校演講,發函通知家長踴躍參加,並可利用會後時間進行親師溝通。

  8. 親職輔導室:在校內另闢一個安靜溫馨的空間與家長溝通有關孩子關教的問題。

  9. 親子園遊會:利用假日各班佈置成不同的遊戲攤位,透過不同主題的園遊會,來促進親子之間的關係,並藉此機會親師溝通了解孩子。

  10. 班級親師懇談會:目的是在集合家長互相認識,讓教師有機會像家長說明理念、教學方法以及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

從上面十點中挑出最有效的親師溝通方法來個別詳細介紹:

  1. 親師座談會:

  1. 溫暖與友善的歡迎每位父母。

  2. 開會前有一段放鬆時間。

  3. 會議末,有發問時間。

  4. 會議末,可以發問卷,尋求家長意見。

  5. 會放有輕音樂,最好有小茶點。

  6. 三明治策略。(先說好話、再來講不好的地方、最後建議)

  7. 傾聽技巧的運用。

    1. 眼神凝視。

    2. 面對演說者,身體稍微向前傾。

    3. 點頭或以認同的表情回應。

    4. 避免分神不專心的表情。

    5. 等說話者說完,再加入教師的評論。

    6. 有需要時,進一步補充說明。

    7. 摘要歸納父母想要表達的訊息,以檢驗自己真正是否了解家長的意見。

座談會結束後:

(一) 紀錄會議情形。

(二) 檢討本次會議優點與改進之處。

(三) 向校方反應或建議之事項向校方提出。

(四) 本班要改進或努力之處記下。

(五) 本次會議之重要內容或資料寄給家長。


  1. 學校參觀日:

http://www.fhps.kh.edu.tw/fhpsweb/920104teachday/08.html

學校參觀日是邀請家長來校參觀。

意義與目的

1.瞭解子女在校學習情形,並提供親師互動交流。

2.宣導教育政策,讓家長明瞭改革方案內容。

3.強化與社區的交流。

4.展現教師的專業能力。

舉辦時間

1.每學期辦理一次為原則,並列入校務行事曆。

2.學期期中辦理。

3.選擇符合家長需要的時間。

4.活動時間不超過半天,以九十至一百二十分鐘為宜。

地點

1.各班教室

2.專科教室

3.活動中心

4.走廊、穿堂

人員

學校.教師、家長(鐵三角)

如何邀請

家庭訪問

家庭聯絡簿

電子郵件通知家長

邀請函

打電話

邀請函

親愛的家長,您好: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又是新學期的開始了。

本校將於92222舉辦九十一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校日活動,希望能藉此讓各位家長了解學校的各項教育措施和教學重點,以加強學校與家庭間之聯繫,提昇教學品質,並讓親師合作更加落實,共同營造孩子快樂學習和健全發展的環境。

我們殷切的期盼您的到來,給我們支持與鼓勵。


敬祝

闔府安康

古亭國小柯貴美敬邀

家長會長鄭富書

教師會長劉正湖

幼稚園長潘惠珠

內容

座談為主、教學觀摩為輔。

教育專題講習、教育影片觀賞、教育成果展覽、參觀教學環境、作品展示、活動成果展示、教學觀摩

高雄市復興國小九十一學年度教學參觀日活動內容

次序

活動項目

時 間

進 行 內 容

參加人員

地點

主持人

上學及重點清掃

07:20

08:05

師生於七時四十分前到校隨即展開清掃及佈置環境

師生

全校

陳麗卿主任

升旗活動

08:05

08:50

兒童英語表演

鄉土才藝表演

師生
家長

操場

校長

家長會長

參觀班級教學活動

08:50

09:30

各科教學活動

師生
家長

各上課地點

李寶上主任

師生教學成果展

09:40

10:30

直笛團表演

教師教學檔案
學生學習檔案
成長團作品
各項靜態作品

家長

大禮堂

校長
李寶上主任
陳進堂主任

親子逗陣來

10:30

11:50

各年級親子合作學習活動

師生
家長

前庭

玄關

操場

學年主任

師生用餐

12:00

13:30

一、二年級放學

午餐及午休

師生

各班教室

一二年級級任
陳麗卿主任
劉惠珠幹事

7

整潔活動

13:40

14:20

場地復原

打掃工作

師生

全校

陳麗卿主任

8

參觀教學環境

14:30

15:30

家長自由參觀

家長

校園

大禮堂

李寶上主任
總導護


    1. 家庭訪問日:

      1挑選對象:每一位孩子,但是,可以先訪問有偏差行為學生的家庭。

      2訪問時機:開學一個月內進行家庭訪視、依學生特殊需求不定期。

        1準備資料:學生在校各種紀錄、測驗資料、軼事紀錄、家庭背景。

        2預約時間:事先電話約談、家訪通知單(附有回條)。訪談前三日

        打電話提醒家長、前一日寫於聯絡簿。

        3確定路線:依照路途遠近、家長意願。請住同一區的同學帶路。

        4準備談話內容:

        (一)家庭生活狀況。
        )學生在家溫習功課的情形。

        )學生在家中之讀書環境休閒生活。

        )學生在校生活習慣與態度

        )學生在校人際互動與交友狀況

        )學生與家人相處情形。

        學生學業表現與行為能力

        )家長在管教子女上所發生之困擾。

        家長的職業、價值觀、生活觀、教育觀。

        親師聯絡方式

        十一)相關教育宣導。

          1.控制時間:最多20分鐘。

          2.服裝儀容:宜大方、整潔且端莊。
          3.
          不在家長面前批評、指責學生。
          4.
          由學生積極、可喜的表現談起。
          5.
          表現真實、誠懇、慎重、保密的態度。

          6.訪視的流程(重點)。

            (一)避免在家長面前做記錄,以免引起顧慮。

            (二)涉及家庭私密,避免打聽或批評。

            (三)隨時應變緊急狀況。

            (四)注意自身的安全。

            (五)對家長採就事論事的態度,針對所提問題求得適當解決方法。

            (六)特殊個案由導師會同訓導人員或輔導老師共同訪視。

              1.訪談內容整理及登記在家庭訪問紀錄表。
              2.
              會談資料應保密。
              3.
              答覆家長所提問題。
              4.
              對適應困難學生,追蹤輔導。

                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國小家庭訪問記錄

                學生姓名

                班級 年 班

                姓別

                家長姓名

                年齡

                職業

                電話號碼:(

                手機

                公司

                訪談時間 年 月 日 點 分 地點

                家庭狀況

                訪談原因

                一、訪談內容

                二、處置情形

                三、其他



                家長簽名 記錄者


                  台南縣六甲鄉林鳳國民小學家庭訪問通知單
                  敬愛的家長:您好!
                  感謝您平時對貴子女教育的關心與努力,並能和學校密切配合。貴子女級任老師將近日前往貴府拜訪,屆時懇請貴家長撥空參與並輔導貴子女能以主人的身分,學習招待客人禮儀,並請貴子女於訪談當中在場作陪,使親子、親師、師生間能充分溝通和瞭解,增進彼此之間良好關係,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功能,以達到貴子女適性發展和潛能之最大發揮。謝謝您的合作。敬祝
                  闔家平安
                  校 長 方 賜 卿 敬上
                  謹訂於 年 月 日 午 時 分到府進行家庭訪問
                  ----------------------------------------------------------------------
                  台南縣林鳳國民小學家庭訪問回條


                  為配合家庭訪問,請您簡單繪製府上地圖,並寫上聯繫資料。謝謝!
                  (
                    )請依預定時間來訪
                  (
                    )請改於 來訪
                  (
                    )不克接待

                  住家簡圖

                  伍、結語

                  親師溝通的推行,有助於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親師的關係由尊重與體諒的基礎出發、經由雙方的調整的親師關係,合力為孩子的生活學習輔導而努力。


                  陸、參考書目

                  林進材(1998)。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高雄:高雄復文。

                  李園會(1991)。班級經營。台北:五南。

                  吳明隆(2001)。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台北:五南。

                  張秀敏(1998)。國小班級經營。台北:心理出版社。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