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妣事略〉學習單
左營高中 楊乙玲老師
[課前練習]:瞭解作者歸有光的文章風格,並能以此部分所學驗證課文內容。
請閱讀以下三則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 林紓在《古文辭類纂‧雜記類》中曾評價說:「文語家常瑣事,最不能工,唯讀《史記》《漢書》,用其纏綿精切語,行之已己意,則神味始見。歐公之〈瀧岡阡表〉,即學班、馬而能化者。震川此文,亦得《漢書》之力,改其面目,不期而類歐。歐之長在感嘆往事,能寫其真。震川之述老嫗語,至瑣細,至無關緊要,然自少失母之而讀之,匪不流涕矣。尤其情景逼真,人人以為決有此狀。」 資料二: 王錫爵〈明太僕寺壓歸公墓志銘〉:「所為抒寫懷抱之文,溫潤典麗,如清廟之瑟,一唱三嘆。無意於感人,而歡愉慘惻之思,溢於言語之外。嗟嘆之,淫佚之,自不能已已。」 資料三: 黃宗羲〈張節母葉孺人墓誌銘〉:「余讀震川文為女婦者,一往情深,每以二三細事見之,使人欲涕。」 |
根據以上資料,歸有光的文章風格是學習自哪本書籍的優點?他所擅長的文章內容為何?
根據以上資料,歸有光的文章有哪些特色?
[課中練習]:梳理課文內容,並能推論文字涵義。
一、題目檢索
(一)請完成下列表格
先 | 妣 | 事略 |
狀態:( 離開人世 ) | 身份:(作者的母親) 注音:( ㄅㄧˇ ) | 傳記文體,記述人的生平大略的文章,和正式傳記不同。 |
(二)從題目檢索推論,以下可能是本文所述的內容者打勾
父親在外奔波賺錢 父親過世的墓誌銘 母親勤儉持家教子 母親含飴弄孫的現況 家族祖輩篳路藍縷的事蹟 家族因嫌隙憤而分家的細節 |
課文解讀
(一)第一段
1.文字理解:請參考上下文和選項,將適合的解釋填入空格中。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來歸( G)。踰( F)年,生女淑靜;淑靜者,大姊也。期(ㄐㄧ, E)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殤(ㄕㄤ, C)一人,期而不育 者一人。又踰年,生有尚,妊十二月。踰年,生淑順。一歲,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 B) 他子加健。然數(ㄕㄨㄛˋ, D)顰蹙顧諸婢曰:「吾為多子苦!」老嫗以杯水盛二螺進,曰:「飲此後,妊不數矣。」孺人舉之盡,瘖(ㄧㄣ, A )不能言。
參考選項:(A)嗓啞不能出聲 (B)哺育、餵奶 (C)未成年而夭折 (D)頻頻、屢次 (E)一周年 (F)越過、超過 (G)女子出嫁 |
2.文意理解:請回答下列問題,整理課文大意。
請勾選出現在第一段課文的內容 |
母親出生的日期 母親出嫁的日期 母親逝世的日期 母親回到娘家 母親姊妹時常來訪 母親連年懷孕生子 母親誤食偏方失音 母親藥物中毒失明 |
請根據第一段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
(3)請問歸有光母親自言為哪一件事情所苦?解決苦惱的方式是什麼?最後導致什麼結果? |
(二)第二段
1.文字理解:請參考上下文和選項,將適合的解釋填入空格中。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諸兒見家人泣,則隨之泣,然猶以為母寢(ㄑㄧㄣˇ,B) 也。傷哉!於是家人延( C)畫工畫,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畫有光,鼻以下畫大姊。」以二子肖(ㄒㄧㄠˋ,A)母也。
參考選項:(A)像 (B)睡覺 (C)邀請 |
2.文句大意:請回答下列問題,整理課文大意。
請勾選出現在第二段課文的內容 |
母親出生的日期 母親出嫁的日期 母親逝世的日期 母親生病臥床 畫師畫姊弟的肖像 畫師畫母親的肖像 |
請根據第二段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
(3)為什麼歸有光事後描寫母親過世的片段時以「傷哉!」作結尾?
|
(三)第三段
1.文字理解:請參考上下文和選項,將適合的解釋填入空格中。
孺人諱(ㄏㄨㄟˋ,B)桂。外曾祖諱明。外祖諱行,太學生。母何氏。世居吳家橋,去縣城東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橋並小港以東,居人環聚,盡周氏也。外祖與其三兄皆以貲(ㄗ,C)雄,敦尚簡實,與人姁姁(ㄒㄩˇ, A)說村中語,見子弟甥姪無不愛。
參考選項:(A)言語溫和親切 (B)表示避稱尊長名字的用語 (C)財貨 |
2.文句大意:請回答下列問題,整理課文大意。
母親娘家的介紹 | 介紹內容 |
母親的姓氏 | 歸 桂 周 何 (母親的全名是: 周桂 ) |
家庭背景 | 家中族人盡是白丁 祖輩曾有人入學讀書 |
居住地 | 吳家橋 縣城東南 |
家族人數 | 多 簡單 寡 |
經濟狀況 | 富裕 中等 貧脊 |
家庭風氣 | 簡單樸實 慈愛寬厚 財大氣粗 |
(四)第四段
1.文字理解:請參考上下文和選項,將適合的解釋填入空格中。
孺人之( F)吳家橋,則治( J)木棉;入城,則緝纑( B);燈火熒熒(ㄧㄥˊ, D),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問遺(ㄨㄟˋ, A)。孺人不憂米、鹽,乃勞苦若不謀夕。冬月罏火炭屑,使婢子為團,累累暴(ㄆㄨˋ, I)階下。室靡(ㄇㄧˇ, C )棄物,家無閒人。兒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紉綴不輟,戶內灑然( E)。遇童僕有恩,雖至箠楚( H ) ,皆不忍有後言。吳家橋歲致魚、蟹、餅餌,率( G)人人得食。家中人聞吳家橋人至,皆喜。
參考選項: (A)贈送 (B)搓接麻線 (C)沒有 (D)微弱的樣子 (E)整潔的樣子 (F)往 (G)皆 (H)責打處罰 (I)曝曬 (J)整理 |
2.文句大意:請回答下列問題,整理課文大意。
請勾選第四段課文中母親所呈現的形象 |
勤勞儉約 為錢所苦 治家有方 沉默寡言 對下寬厚 事必躬親 |
請根據第四段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
|
(五)第五段
1.文字理解:請查詢粗體畫線處的字詞涵意
有光七歲,與從兄( B)有嘉入學。每陰風細雨,從兄輒留;有光意戀戀,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覺寢,促有光暗誦《孝經》,即( A)熟讀,無一字齟齬(ㄐㄩˇ ㄩˇ, C ),乃(D)喜。
參考選項:(A)如果 (B)堂兄(C)不順暢 (D)才 |
2.文句大意:請回答下列問題,整理課文大意。
請勾選符合第五段課文的選項 | |
出現在本段的內容 | 風雨天時母親留堂兄過夜 無論天氣狀況皆督促兒子上學 歸有光十分眷戀堂兄陪伴 母親利用夜中督促兒子的學習 |
適合形容本段母親的文句 | 刻薄少恩 家教甚嚴 望子成龍 不苟言笑 教子有方 畫荻教子 |
(六)第六段
1.文字理解:請查詢粗體畫線處的字詞涵意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ㄜ,A ),舅母卒,四姨歸( B )顧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與二舅存。
參考選項:(A)疾病 (B)女生出嫁 |
2.文句大意:請回答下列問題,整理課文大意。
請勾選符合第六段課文的選項 | |
母親去世後,其娘家去世的親人有 | □外祖母 外祖母 □舅父 舅母 |
右列文句,適合形容本段情境的文句有 | □兵禍連連 □苛政猛於虎 禍不單行 屋漏偏逢連夜雨 |
本段在補記母族親屬相繼去世,其用意是 | □表母族的式微 □對母親的思念 |
(七)第七段
1.文字理解:請查詢粗體畫線處的字詞涵意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歸王三接,孺人所許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補學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婦,孺人所聘者也。期( B)而抱女,撫愛之,益念孺人。中夜與其婦泣,追惟( A)一二,彷彿如昨,餘則茫然矣。世乃( C)有無母之人,天乎!痛哉!
參考選項:(A)思 (B)滿一年 (C)竟然 |
文句大意:請回答下列問題,整理課文大意。
請勾選第七段課文中母親所呈現的形象 |
深謀遠慮 愛護兒女 治家有方 沉默寡言 處事周全 熟讀詩書 |
請根據第七段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
|
三、全文統整
請根據課文的原文,整理下表中人物情緒表。
情緒
引起情緒的事件
情緒
引起情緒的事件
母親
( 苦)
生育多名子女
( 喜)
有光熟讀孝經
歸有光
( 傷)
母逝猶以為母寢
痛
( 世乃有無母之人 )
僕人
( 喜)
聞吳橋人至,可以分得魚、蟹、餅餌等物。
請根據上列情緒表回答問題:
文章中引起母親情緒事件的多和誰有關?請從中推論當時母親生活的重心,及推論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根據課文內容完成下列表格,推論歸有光在文章中的情緒為什麼從「傷」轉為「痛」。
歸 有 光 | ||
情緒 | 傷 | 痛 |
引起情緒的事件 | 母逝猶以為母寢 | 世乃有無母之人 |
年齡 | ( 幼年) | ( 成年) |
親戚狀況 | ( 母族多位親人過世 ) | |
婚姻狀態 | 未婚 | ( 已婚育有子女 ) |
推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試想僕人可以分得魚、蟹、餅餌等物的關鍵因素。(提示:魚、蟹、餅餌等物由誰帶來?帶來歸家的主要原因是甚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後延伸閱讀與練習]:對照相似文章,深化對作者風格的理解。
請閱讀歸有光〈寒花葬志〉,回答下列問題:
文章解讀:請根據文章勾選適合的選項 | |
請問題目中「寒花」指的是 | 魏孺人 婢女 |
文章中描述寒花的哪些事蹟 | 初到家中的穿著 初到家中的年紀 處事機靈 天寒烹煮食物 將食物呈給主人 眼神靈動 |
哪些詞彙適合形容寒花的行為 | 天真純樸 暗藏心機 欺善怕惡 無理取鬧 |
請推測寒花去世時芳齡為 | 10歲 20歲 30歲 |
請推測歸有光文末覺得可悲的原因是 | 當時無法嚐到荸薺的口感 歡樂情景已經過去十年 寒花年紀尚輕卻已逝世 身為主人卻無力管教下僕 |
請根據文章回答下列問題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綜合比較:請根據勾選適合的選項 | |
〈先妣事略〉和〈寒花葬志〉兩篇文章在描寫人物時,其寫作手法上有什麼共同點? | 紀錄人物的偉大事蹟 紀錄人物的日常瑣事 直接敘寫人物的性情 間接烘托呈現人物的性情 客觀冷靜地為人立傳 文字中流露作者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