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 地方特考 三等 農業技術 試驗設計 試卷

pdf
205.38 KB
2 頁
MIS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0 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
別: 三等考試
科: 農業技術
目: 試驗設計
考試時間: 2小時
※注意: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張
正面
32880
一、某學者擬以高效液相層析儀(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來
檢測某種中草藥製劑之有效成分的濃度。為此,他必須先以一組有效成分濃度不
同(記為 )的標準品(standard concentration preparations),藉由 HPLC
檢測其吸收率(absorbance,記為 );據以建立該有效成分的標準
檢量線(standard calibration curve)。下表係該學者考慮採用的三種試驗設計之重
複次數(replications);請就這三種試驗設計在建立標準檢量線之估計
效率上詳予比較。(15 分)
),...,1( mii
X=
),...,1;,...,1( i
njmiij
Y==
),...,1( mii
n=
i
X(有效成分之濃度,mg.L-1)
試驗設計 0.2 0.6 0.8 1.0 1.2
(
)
a
33 3 3 3
設計 A
2 3 5 3 2
設計 B
4 2 3 2 4
設計 C
(a) 表中數字係將各已知濃度的標準品輸入 HPLC 檢驗的重複次數
某農藝學者從目前國內推廣的水稻品種中隨機抽出四個稉型品種;在行、株距為
30 cm × 25 cm30 cm × 20 cm30 cm × 15 cm 的三種栽培密度下進行試
;田間排列採用隨機完全區集設計(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每一處
理組合重複四次。收穫時調查各小區之稻穀產量(kg.plot-1),並進行變方分析,求
變異原因之平方和(sum of squares),如下: 25 分)
變異原因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統計數 P
區集 26956
密度 30743
品種 55160
密度×品種 23162
試驗誤差 76036
據此,請依循適當的分析程序,測驗各項變異原因的顯著性;並詮釋測驗的結果。
註:以下是 F分布的一些分位數:
12
095.,df,df
F12
099.,df,df
F
1
df 1
df
2
df 2
df 2 3 6 2 3 6
6 5.14 4.76 4.28 6 10.92 9.78 8.47
33 3.28 2.89 2.39 33 5.31 4.44 3.41
39 3.24 2.85 2.34 39 5.19 4.33 3.30
(請接背面)
100 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
別: 三等考試
科: 農業技術
目: 試驗設計
全一張
背面
32880
某作物生理學家擬於生長箱(growth chambers)中進行盆栽試驗,探討二氧化硫
sulfur dioxide)與臭氧(ozone)兩種空氣污染物對毛豆營養生長(vegetative
growth)的影響。已知:
二氧化硫擬設置 010ppb)兩個等級,臭氧擬設置 020ppb)兩個等級,
共有四個處理組合(treatment combinations);
參試的品種有臺南選 1號、高雄 5號、高雄 7號及高雄 8號,共四個毛豆品種;
共有四部生長箱可供本研究使用;每部生長箱內的平台上可同時置入 16 盆毛豆
植株;
擬於V5生長期測量每一盆毛豆植株之全株乾物重(total dry weight)做為主要的反
應變數(response variable)。
請依上述條件擬定一項足以「有效地」測驗二氧化硫與臭氧兩種污染物之主效應
main effects)及其交感效應(interaction effects)且規模最小的試驗設計(minimal
design);並列出試驗數據之變方分析表的變異原因(sources of variation)與自
由度(degrees of freedom)。25 分)
茲有一筆在隨機完全區集設計下完成的試驗數據,其各處理的平均值與變方分析表如下:
1 2 3 4
處理代碼( j )
70.6 72.6 72.4 75.6
.j
Y
處理平均( )
變異原因
F
統計數
P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150.7 4 ? ? ?
區集
64.4 3 ? ? ?
處理
20.1 ? ?
試驗誤差
已知該試驗之區集效應為隨機型(random block effects),處理效應為固定型(fixed
treatment effects因此試驗數據之數學模式可表示為:
(
)
15; 14
ij i j ij
Ybei,,
j
,,+ + = =LL
式中之μ為總平均; 為第i區集之效應;
i
bj
τ
為第j處理之效應; 為第i區集內,第j
理之觀測值的試驗誤 ij
e
差。
)
2
0
ib
b ~ iid N ,
σ
(
)
2
0
ij e
e ~ iid N ,
σ
ij
e
請在處理與區集之間無交感作用, ,且
i
b
相獨立的假設下完成這筆數據的變方分析;並請計算:(35 分)
區集變方之估值()
2
b
ˆ
σ
(
)
j
Y
SE .
處理平均的標準誤差()
4處理之真平均( )95%信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4
μ
(
)
.j .j
SE Y Y
兩處理平均間之差的標準誤差()
1處理之真平均與第 2處理之真平均間之差(12
)95%信賴區間。
μ
μ
(
)
2
22
2
11
mm
ii
ii
ii
i
cS
cS
==
⎛⎞
ν=
⎜⎟ ν
⎝⎠
∑∑
.=
註: 的有效自由度為:
2
1
m
ii
icS
=
以下是 F分布與 Student’s t 分布的一些分位數:
() ()
() ()
() () ( )
12 12
12 12
095 3 12 095 4 12
099 3 12 099 4 12
0 975 5 0 975 6 0 975 12
3 49 3 26
5 95 5 41
2 571 2 447 2 179
. ,df ,df . ,df ,df
. ,df ,df . ,df ,df
.,df .,df .,df
F.,F.,
F.,F.,
t.,t.,t .
== ==
== ==
===
==
==
==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