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
年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
100
年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試題
代號:
等 別: 薦任
類 科: 電力工程、電子工程、電信工程
科 目: 電子學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接第二頁)
全三頁
第一頁
35850-36050
一、今有電路如圖(一)所示,所使用的放大器為理想的電壓放大器。
若C2=0 試計算此電路之電壓增益 i
o
VV
V
A=,請注意正負符號。(5分)
第
小題若以 dB 值表示為何?(5分)
今欲設計此電路之頻率響應之 3dB頻率為 1 kHz,試決定C2的值(須註明單位)。
(5分)
試以此電路之 Transfer function 研判此電路為高通(High-Pass)電路或是低通
(Low-Pass)電路,簡要說明你的理由。已知高通電路 Transfer function 的一般
型式為 0
)(
ω
ω
+
=s
Ks
T;低通電路 Transfer function 的一般型式為
0
1
)(
ω
ω
s
K
T+
=。
(5分)
+ +
Vo
Vi
+
R1
R1=1 kΩ
R2=100 kΩ
R2
C2
圖(一)
二、已知有一放大器之高頻響應函數(transfer function)為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5
108
1
102
1
102
1
10)(
ππ
π
ss
s
sF
sV
sV
H
i
o, 20
10
-10
-20 圖(二)
103104105
20 log|F
(s)|
f(Hz)
試畫出此電路頻率響應之波德圖(Bode plot),
如圖(二)所示。
請註明每個轉折點對應的 dB 值與頻率。(9分)
請註明每段線段之斜率,以每十倍頻 dB 變化值
(dB/dec)表示。(6分)

100
年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
100
年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試題
代號:
等 別: 薦任
類 科: 電力工程、電子工程、電信工程
科 目: 電子學
(請接第三頁)
全三頁
第二頁
35850-36050
三、今有一電路如圖(三甲)所示,VDD=VSS=10 V、I=0.5 mA、RG=4.7 MΩ、RD=15 kΩ、
RL=30 kΩ;其中CC1、CC2、CS為耦合電容。已知此MOSFET的參數如下:Vt =1.5 V、kn=
1.0 mA/V2、通道長度調變效應(channel length modulation effect)|VA|=75 V。
試分析下圖MOS電路中各個節點的直流偏壓電壓VG、VS。註:在直流偏壓分析過
程中可不考慮VA效應。(10 分)
試計算電晶體中小信號等效電路的gm、rO等參數。(5分)
試利用 MOSFET 小信號的 T model 等效電路模型畫出此放大電路包括信號源與負
載在內的小信號等效電路。(5分)
試依第
小題所獲之電路計算此電路之電流增益 0=
=
L
R
i
os
is i
i
A、輸出阻抗 0=
=
i
v
x
x
out i
v
R。
註:Rout的評估方式是在負載RL移除後,並設定輸入電壓信號vi=0 的條件下,由
圖(三乙)的裝置在輸出端灌入信號vx來進行度量。(10 分)
圖(三乙)
vx
0=
=v
R
i
v
x
x
out i
+
-
+
-
+
-
Linear amplifier
vi = Vi sin ωt
VG
IRD
VD
Rou
vi
Rin
圖(三甲)
四、BJT放大器可設計成共射極(Common Emitter)放大器、共基
極(Common Base)放大器、共集極(Common Collector)放
大器等組態(configuration)。今考慮一電路圖如圖(四)所示,
已知基極偏壓為-2V、I = 1 mA、Rsig = 5 kΩ、RC = RL = 10 kΩ、
β = 100、VCC = VEE = 10 V、Early voltage|VA|= 50V、假設熱
電壓(Thermal voltage)VT = KT
25 mV。
試研判此放大器為那一類型之組態,請說明你的理
由。(5分)
試計算電晶體中小信號等效電路的rπ參數。(5分)
試計算此放大器之輸入電阻 i
i
in i
v
R=。(5分)
vo
圖(四)
Rsig
vsig +
-
+
-
vi
Rin
Rout
αie
re
ie
I
ii
-
VEE
RL
CC2
CC
vo
RC
CC1
V
VB
-
+
+ R
V
- G
CS
I
-
VSS
CC2
RL
vo
Rsig
vsig
VDD
RD
CC1
S
ix

100
年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
100
年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試題
代號:
等 別: 薦任
類 科: 電力工程、電子工程、電信工程
科 目: 電子學
全三頁
第三頁
35850-36050
五、有二極體電路如圖(五甲)所示,今以二極體的多段線性模型(Piecewise linear model),
如圖(五乙),分析此電路。已知VD0=0.7 V、rD=20 Ω、V1=5 V、V2=4 V、R1=150 Ω、
R2=100 Ω、R3=50 Ω。
試繪製如圖(五丙)之輸出電壓vO與輸入電壓vI之間的關係曲線,請註明各轉折點的
電壓以及各線段之斜率。(15 分)
若輸入vI為三角波,振幅 10V,如圖(五丁)所示,試繪製輸出電壓 的波形, 並
標示各轉折點的電壓。(5分)
O
v
+
-
vD
iD
VD0
rD
Ideal
0
iD
vD
VD0
Slope = 1/rD
圖(五甲)
V2
R2
D2
D1
R3
V1
R1
v
+
-
-
+
+
-
+
-
vO
圖(五丙)
5 V
vO
-5 V
-5 V
5 V vI
vI
Time (sec)
10
Volta
e
V
-10
10 20
0 30 40
圖(五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