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管理概論 第 1 頁,共 2 頁
台灣電力公司 111 年度新進僱用人員甄試試題
科 目:專業科目 B(企業管理概論)
考試時間:第 3 節,60 分鐘
注
意
事
項
1.本試題共 2頁(A4 紙 1 張)。
2.本科目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3.本試題分為填充、問答兩大題,各類配分於題目處標明,共 100 分。
4. 須用黑色或藍色原子筆或鋼筆在答案卷指定範圍內作答,於本試題或其他紙張作答者
不予計分;答案卷作答區計有正反 2面,不提供額外之答案卷。
5. 作答毋須抄題,但須依序標明題號,問答與計算大題須詳列解答過程,未詳列者不予
給分。
6.本試題採雙面印刷,請注意正、背面試題。
7. 考試結束前離場者,試題須隨答案卷繳回,俟本節考試結束後,始得至原試場或適當
處所索取。
一、填充題:40 %(20 題,每題 2分,共 40 分)
1.主管只藉由某位部屬的單一特徵(如外表)形成對該部屬的整體印象,此現象稱為_____效應。
2.人格特質為影響工作績效的變數之一,且常為招募、甄選或升遷等重要參考依據,目前廣為
接受的 5大人格特質分別為開放性、盡責性、親和性、神經質及_____性。
3.假設某廠商販賣洗手乳之單位售價為75 元,單位變動成本為25 元,若總固定成本為20,000 元,
則損益平衡銷售量為_____個。
4.布萊克(R. Blake)與摩頓(J. Mouton)提出的管理方格理論,利用關心生產與人員兩個構面構築不
同的領導風格,能合理重視生產目標及員工需求滿足的最有效領導風格為_____型領導。
5.學者凱茲(Katz)將管理者的能力劃分為 3 類,其中對於基層管理者而言_____能力極為重要,因
為其時常與基層員工直接接觸,需引導部屬並發現問題。
6.泰勒(Taylor)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並提出實行_____管理,透過日常事務充分授權部屬,可讓管
理者有更多時間注意市場競爭,及處理突發或重要的事務。
7.莫爾斯(J. Morse)與洛希(J. Lorsch)所提出的_____理論為人性理論的權變觀點,其認為 X或Y理
論都不是絕對,人與環境皆會隨時改變,主要目標為尋求人、工作和組織間的完美搭配。
8.工作特性模型(JCM)讓管理者可以瞭解到工作核心構面與員工心理狀態之間的關係,而工作
核心構面中的_____性會讓員工對工作結果負責。
9.本國景氣對策信號亦稱為景氣燈號,國民可據以瞭解目前總體經濟狀況,當綜合判斷分數
為17 至22,即燈號為_____燈,代表景氣短期內可能轉穩或衰退,政府可適時採取擴張措施。
10. _____性失業係指當人們離職想轉換新工作時,可能因就業市場信息不流通等原因,需要花
費一段時間才能找到新的工作,於是造成暫時性的失業現象。
11.根據顧林納(Greiner)提出組織成長階段理論,認為組織成長歷程中會遭逢許多危機和挑戰,
依該理論所述,組織第一階段是經由_____成長。
12.由競爭力大師波特(M. Porter)所提出的五力分析,係包含新進入者的威脅、供應商的議價能
力、_____、替代品的威脅以及現存產業的競爭程度等 5種力量。
13.若個體對目標具有好惡相間、又愛又恨的矛盾,只想要好的不想要不好的,例如想吃美食又
怕體重增加,此為心理/動機衝突中的_____衝突。
【請翻頁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