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國語】領域課程教學計畫
一、編寫者:四年級團隊
二、課程目標:
1.透過閱讀,認識課文結構特色,並發揮想像力,運用修辭技巧嘗試創作。
2.能抓住觀察特點,寫出大地之美,並練習不同類型的寫作方法。
3.能利用課文的句型、詞語、結構練習口述的句子,並確實掌握聆聽的方法,合適的表現語言。
4.能美讀詩歌,感受語文的優美。
5.能聆聽課文,說出表達者的情緒,感受說話者的情緒,並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6.能運用部件和偏旁的變化輔助識字,運用簡易六書輔助識字。
7.能熟練的運用工具書,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心得。
三、教材來源:康軒版國小國語4上
四、教學計畫:
起訖週次 | 起訖日期 | 單元名稱 | 課名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重點 | 教學節數 | 教學資源 | 評量方式 | 重大議題 | 十大基本能力 |
第一週 | 8/30 | 親近大自然 | 一、阿里山上看日出 | 【一、阿里山上看日出】 1.利用注音符號,了解字詞的意義,讀出阿里山觀日的文句之美。 2.正確記取聆聽內容景點特色的描述。 3.透過閱讀活動,理解描寫景物的技巧及敘事的方式。 4.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認識多音字及應用。 5.學習「譬喻」的修辭技巧。 6.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並運用在短文的寫作。 | 【一、阿里山上看日出】 1.運用注音符號,找出本課的多音字及用法。 2.進行高山青歌曲欣賞、聆聽故事的活動,利用視聽媒體或朗誦的方式,體驗景觀之美。 3.了解寫景遊記的敘述手法,感受阿里山日出和雲海之美,以及觀景者的心情。 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練習用「像……又像……更像……」的敘述方式。 6.想像力練習,運用感官體驗的心得,仿寫「譬喻」修辭的句子。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朗讀) 2.實作評量 (發表)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 5.同儕互評 |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第二週 | 9/5 | 親近大自然 | 一、阿里山上看日出/二、秋色入山林 | 【一、阿里山上看日出】 1.認識臺灣的著名景點,並體驗大自然之美帶給心靈的感動。 【二、秋色入山林】 1.利用注音符號,了解字詞的意義,讀出漫步山林的心境。 2.正確記取聆聽內容,摘取故事描述景物的重點。 3.透過閱讀活動,學習透過感官描寫景物的技巧。 4.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認識多音字及應用。 5.學習「譬喻」、「類疊」的修辭技巧。 6.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並運用感官描寫景物的特色。 7. 親近山林並懂得觀察自然的細微處,體驗大自然撫慰人心的力量。 | 【一、阿里山上看日出】 1.進行「私房景點大公開」的活動,介紹一處值得大家前往觀賞的景點。 【二、秋色入山林】 1.運用注音符號,將形近字作統整練習。 2.能記住聆聽故事的景點及人物的心情感受。 3.學習寫景、寫物的敘述手法,感受秋天的山林與湖畔之美,並體驗與自然為伍的樂趣。 4.運用注音符號,找出本課的多音字及用法。 5.練習使用適切的形容詞,描繪事物的特色。 6.練習寫景遊記,透過感官體驗與心情的感受,描寫景物的特色。 7..美讀課文,讀出山林的幽靜與平靜的心情。 | 7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發表)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4.同儕互評 |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第三週 | 9/12 | 親近大自然 | 三、老鷹不飛 | 【三、老鷹不飛】 1.利用注音符號,了解字詞的意義,讀出老鷹看大地的詩文之美。 2.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要點,並回答問題。 3.透過閱讀活動,進行討論並表達環保的行動力。 4.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辨識相似字。 5.發揮豐富的想像力,練習「譬喻」的修辭技巧。 6.根據環境的議題,進行口述作文。 7.懂得欣賞大自然之美,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 【三、老鷹不飛】 1.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的理解。 2.能記住聆聽內容的要點,並回答問題。 3.能說出環境保護的具體行動。 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練習用「是」譬喻修辭法,寫出兩物關聯性的句子。 6.想像力練習,從「動物」角度看世界,仿寫詩歌。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發表)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4.同儕互評 |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第四週 | 9/19 | 親近大自然 | 統整活動一 | 【統整活動一】 1.學習朗讀的技巧,並實際運用。 | 【統整活動一】 1.教師請學生先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朗讀技巧。 2.請學生讀出朗讀要點的開頭,再分成兩組讀出人物對話,逐項討論與分析。 3.請學生根據前三個要點,練習朗讀該項要點所提出的課文語句。 4.提供學生朗讀符號表參考,並討論各個符號代表的意思。 5.指導學生在短文的句子旁,標記朗讀符號,並試著自己小聲的朗讀一次。 6.鼓勵學生勇敢的大聲朗讀,並給予讚美或進行修正。 | 4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發表)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4.同儕互評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
第五週 | 9/26 | 親近大自然/人物寫真 | 統整活動一/四、永遠的馬偕 | 【統整活動一】 1..能認識寫作中的「審題」與「立意」,並學會分析題意、抓取寫作重點、範圍和方向。 【四、永遠的馬偕】 1.能學習閱讀傳記故事。 2.仔細聆聽,聽出故事重點。 3.能討論故事內容,說出自己的看法。 | 【統整活動一】 1.將學生分成男女兩組,分別讀出第一和第二個人物對話,再進行審題活動的分析與討論。 2.教師提出相似的題目,讓學生舉一反三,做出適切的審題活動。 【四、永遠的馬偕】 1.利用注音符號輔助閱讀,認識人物傳記。 2.仔細聆聽人物傳記。 3.聽懂人物生平事蹟的重點。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2.同儕互評 3.實作評量 (朗讀) 4.實作評量 (發表) 5.習作評量 |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1-2-3察覺生活周遭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變遷。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第六週 | 10/3 | 人物寫真 | 四、永遠的馬偕/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 【四、永遠的馬偕】 1.能利用部首查找生字新詞。 2.能讀出傳記人物的特色及其影響。 3.能讀懂詞語在句中的作用,練習造句。 4.能關懷與尊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能利用注音符號,了解字詞的音義,閱讀課外讀物。 2.能正確記住聆聽的故事內容,歸納重點。 3.能按情節發展講述一則名人奮鬥的故事。 | 【四、永遠的馬偕】 1.分辨部首偏旁類似的形近字。 2.讀懂課名「永遠的馬偕」含義。 3.運用適當的詞語表達想法。 4.討論發表學習本課之後的心得。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利用注音符號,幫助理解難詞。 2.記住聆聽的內容,並回答問題。 3.以「名人奮鬥的故事」為主題,進行三分鐘演講。 4.記住聆聽的內容,並回答問題。 5.以「名人奮鬥的故事」為主題,進行三分鐘演講。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2.同儕互評 3.實作評量 (朗讀) 4.實作評量 (發表) 5.習作評量 |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1-2-3察覺生活周遭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變遷。 【人權教育】 1-2-2關心弱勢並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生涯發展教育】 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第七週 | 10/10 | 人物寫真 |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能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注意筆畫及偏旁的變化。 2.能主動閱讀名人奮鬥的故事,摘要故事內容。 3.能仔細觀察周圍、用心生活,記錄心得感想。 4.能學習名人努力奮鬥的精神,積極迎接挑戰。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1.能利用注音符號朗讀讀書報告,從中感受語文的優美。 2.聆聽人物傳記,從中記取要點。 |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注意偏旁的變化,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 2.讀出海倫‧凱勒故事的脈絡和重點。 3.學習觀察記錄生活周圍事物的方法。 4.主動閱讀名人奮鬥的故事,並能摘要重點。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1.能運用注音符號閱讀人物傳記。 2.能專心聆聽本課教材,理解聆聽內容。 | 5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摘錄大綱) 3.實作評量(撰寫綱要) 4.實作評量 (發表) 5.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1-2-2關心弱勢並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生涯發展教育】 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生涯發展教育】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第八週 | 10/17 | 人物寫真 |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1.能有條理、有系統的分享人物傳記。 2.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3.閱讀課文和人物傳記,學習讀書報告的寫法。 4.能讀懂詞語在句中的作用,練習造句。 5.能以人物傳記為鏡,學習勇於追夢、永不放棄的精神。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1.利用注音符號,與同學分享「追求夢想」的經驗。 2.仔細聆聽同學分享的事例,並能摘要說出同學報告的重點。 |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1.能說出人物傳記的內容概要。 2.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3.學習讀書報告的寫作方式。 4.學習運用適當詞語書寫讀後心得。 5.根據閱讀經驗,分享讀後心得。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1.利用注音符號,重點記下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經過,並與同學分享。 2.仔細聆聽同學分享事例,並摘要說出同學的報告重點。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摘錄大綱) 3.實作評量(撰寫綱要) 4.實作評量 (發表) 5.觀察評量 | 【生涯發展教育】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性別平等教育】 2-2-1了解不同性別者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環境教育】 3-2-2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第九週 | 10/24 | 人物寫真 |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統整活動二 |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 2.學習描述事物情景的句子。 3.深究課文內容,體認「克服困難,永不放棄」的重要性。 4.配合說話教學,學習描述事物情景的方法。 5.體會面對困難,不斷追求夢想的樂趣。 【統整活動二】 1.學習閱讀人物傳記的方法,並能喜愛閱讀。 |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1.熟練運用字辭典並查出詞語意思,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 2.練習描述面對困難時,心情轉折的過程。 3.藉著勇往直前追夢的過程,體認課文中面對困難的勇氣與決心。 4.配合說話教學,描述事物處理的經驗,並與同學分享。 【統整活動二】 1.請學生回想曾讀過哪些人物傳記,並想一想這些人物傳記有什麼特色? 2.指導學生閱讀人物傳記的精采片段。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問答、發表) 2.實作評量 (聆聽、記錄)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朗讀) | 【性別平等教育】 2-2-1了解不同性別者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環境教育】 3-2-2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第十週 | 10/31 | 人物寫真 | 統整活動二 | 【統整活動二】 1.能利用本單元所提供的故事,學習文章取材方法。 | 【統整活動二】 1.引導學生閱讀「寫作指導」的說明,透過一步步的引導,思考如何為自己的文章取材。 2.指導學生訂定寫作主題、蒐集文章材料。 3.分組討論文章架構,將材料細節組織在文章中,最後進行口頭或書面發表。 | 4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朗讀) 4.實作評量 (報告)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
第十一週 | 11/7 | 閱讀開門一/世界風情 | 種樹的人/八、美味的一堂課 | 【閱讀開門一、種樹的人】 1.應用「理解監控」閱讀文章。 【八、美味的一堂課】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課外讀物,提升自學能力。 2.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課外讀物,提升自學能力。 3.能專心聆聽他人口語表達,並理解其內容重點。 | 【閱讀開門一、種樹的人】 1.閱讀段落或文章之後,檢查自己有沒有讀懂,有沒有困難。圈出不懂的字詞句。 2.評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並作記號。 3.小組分享發表解決不懂的方法。 4.教師引導歸納閱讀文章遇到不懂的詞彙可以採取的方法。 5.引導學生運用師生共同討論如何運用上下文的意思推測不懂意義。 【八、美味的一堂課】 1.能利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文章。 2.能認真聆聽同學分享自己和家人或朋友吃美食的經驗。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報告)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觀察) 4.實作評量 (操作、發表) | 【資訊教育】 1-2-1能了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
第十二週 | 11/14 | 世界風情 | 八、美味的一堂課/九、走進蒙古包 | 【八、美味的一堂課】 1.能認識並具體說出其他國家飲食的特色。 2.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新詞。 3.能了解文章主旨與結構。 4.能認識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並學會接納、包容與尊重。 【九、走進蒙古包】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課外讀物,提升自學能力。 2.聆聽敕勒川網路音訊,認識古人對蒙古風光的讚頌,並了解他人口語表達的意思。 | 【八、美味的一堂課】 1.能認識並具體說出其他國家飲食的特色。 2.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3.能了解文章結構並寫出段落大意 4.能運用「沒想到…竟然…」對比手法來敘述強調的事情。 【九、走進蒙古包】 1.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本課生字及新詞。 2.聆聽敕勒川網路音訊教學,並記住要點。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 (觀察) 3.紙筆評量 4.口頭評量 5.實作評量 (操作、問答、發表) 6.實作評量 (朗讀) | 【資訊教育】 1-2-1能了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3-2-3了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對環境的態度及行為。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
第十三週 | 11/21 | 世界風情 | 九、走進蒙古包/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 【九、走進蒙古包】 1.了解課文內容與閱讀相關資料,認識蒙古風情特色。 2.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3.精讀課文,理解文中描述的景象。 4.認識蒙古風情,欣賞並尊重不同文化的特色。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各國高樓建築的相關資料。 2.能養成專心聆聽他人口語表達的意思。 | 【九、走進蒙古包】 1.閱讀蒙古或其他地區風情有關的文章,了解當地特色。 2.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3.美讀課文,用適當的語調,讀出旅遊所見的驚奇、讚嘆之情。 4.練習擴寫句子,習寫加上時間、形容詞、動作描述的句子。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高樓建築的報導或文章。 2.能專心聆聽,回答老師提問。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 (觀察) 3.同儕評量 4.口頭評量 5.實作評量 (發表) 6.實作評量 (朗讀) | 【環境教育】 3-2-3了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對環境的態度及行為。 【環境教育】 2-2-2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探究可能的改善方法。 【資訊教育】 1-2-1能了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第十四週 | 11/28 | 世界風情 |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統整活動三 |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能具體說出各國高樓建築的特色。 2.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3.能了解文章結構,認識不同國家的建築特色。 4.能認識說明文的寫作技巧,練習寫作。 【統整活動三】 1.能認識獨體、合體字的間架與結構。 |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能口述課文每棟高樓建築的外型特色。 2.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3.能以「總分總」結構習寫說明文。4.能重組文句並正確應用標點符號。【統整活動三】 1.教師先蒐集各課的生字卡,或把相關國字製作成短牌,解釋什麼是獨體字和合體字。 2.分分看一:請學生將生字卡分類,分成獨體字和合體字兩大類。 3.分分看二:請學生將相同間架與結構的字放在一起,全班共同訂正,老師講解說明。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3.習作評量 | 【環境教育】 2-2-2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探究可能的改善方法。 【資訊教育】 1-2-1能了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第十五週 | 12/5 | 世界風情/閱讀天地 | 統整活動三/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 【統整活動三】 1.能認識「總—分—總」的文章結構。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聆聽同學朗誦楊喚的詩歌,體會詩歌豐富的想像。 | 【統整活動三】 1.老師給全班一篇沒有分段的文章(補充資料),請全班讀一讀。老師提問: (1)這篇文章和平常讀的文章有什麼不同? (2)你讀起來有什麼感覺? (3)大家現在試著來把這篇文章分段。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能認真聆聽楊喚的詩歌,體會詩歌的趣味與想像。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 (報告) 3.觀察評量 4.口頭評量 | 【家政教育】 1-2-1 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第十六週 | 12/12 | 閱讀天地 |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十二、兩兄弟 |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理解本課的詞語,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2.能體會詩歌的意境,讀出抑揚頓挫的情感。 3.口述詩歌水果們的晚會,感受作者的想像力。 4.蒐集自己喜歡的童詩,整理喜歡的原因,並與同學分享。 5.培養觀察能力,從簡單的事物中尋求詩歌寫作的靈感。 【十二、兩兄弟】 1.能利用注音符號,廣泛閱讀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認識本課詞語、語句,理解水果們的晚會的內容。 2.主動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詩歌,並與同學分享。 3.能分享對詩歌的詮釋,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4.能蒐集相關的詩歌,整理喜歡的原因,與同學分享,並累積寫作的材料。 5.閱讀詩人楊喚的作品,感受詩人的童心與想像。 【十二、兩兄弟】 1.能利用注音符號,廣泛閱讀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整理歸納。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聆聽、發表) 2.實作評量 (問答、發表) 3.觀察評量 4.口頭評量 5.習作評量 | 【家政教育】 1-2-1 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家政教育】 4-2-1了解個人具有不同的特質。 【生涯發展教育】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 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第十七週 | 12/19 | 閱讀天地 | 十二、兩兄弟/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 【十二、兩兄弟】 1.聆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的真正含義。 2.能複述故事,說出起因、經過、結果。 3.利用相似部件辨識同音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4.能閱讀故事後,比較人物的遭遇。 5.能讀懂故事內容,完成閱讀筆記。 6.能學習推測作者評價,評價人物性格。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生活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 【十二、兩兄弟】 1.能利用注音符號,廣泛閱讀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整理歸納。 3.能複述整個故事重點,說出起因、經過、結果。 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利用相似部件辨識同音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閱讀故事後,比較人物的遭遇,透過自己提問方式,推測作者評價,評價人物性格。 6.以上下文閱讀推論的方式辨識詞語的多義性。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本課生字及新詞。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朗讀)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發表) 4.實作評量 (聆聽、問答) |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家政教育】 4-2-1了解個人具有不同的特質。 【生涯發展教育】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家政教育】 1-2-2了解自己的飲食及喜好。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 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第十八週 | 12/26 | 閱讀天地 |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聆聽同學發表的生活故事,理解同學從生活中學到的事物。 2.能發表自己的經驗,說出從生活中的簡單事物,體驗出的道理。 3.理解本課的詞語,習寫本課生字、詞語,認識鑲嵌「東、西、南、北」的四字詞語。 4.能閱讀富含哲理思考的故事,討論並分享故事內容。 5.口述課文——棉花上的沉睡者,說出作者從「種豆子」體驗到的哲理。 |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認識鑲嵌「東、南、西、北」的四字詞語。 2.能專心聆聽課文,理解故事的脈絡與作者的收穫。 3.能掌握說話的重點,說出生活中發生的故事,並發表自己的想法。 4.認識本課詞語、語句,理解棉花上的沉睡者的故事內容。 5.能掌握說話的重點,說出生活中發生的故事,並發表自己的想法。 6.口述棉花上的沉睡者,能說出作者種豆子的過程及領悟出的道理。 | 5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朗讀) 4.實作評量 (報告) 5.實作評量 (發表) 6.實作評量 (聆聽、問答) | 【家政教育】 1-2-2了解自己的飲食及喜好。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第十九週 | 1/2 | 閱讀天地 | 十四、完璧歸趙 | 【十四、完璧歸趙】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課外讀物,並應用在美讀課文上。 2.聆聽課文理解內容,了解完璧歸趙故事內容。 3.能口述課文的內容,分組演出完璧歸趙劇本。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了解完璧歸趙的故事,閱讀劇本或相關的課外讀物。 6.能運用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心理和個性。 | 【十四、完璧歸趙】 1.能美讀課文,以適當的語氣讀出。 2.能專心聆聽同學誦讀「完璧歸趙」故事,練習聽的專注力。 3.進行劇本演出,說話對白自然流利,配合情境表演。 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主動擴大閱讀劇本或歷史故事相關的典故,並理解內容。 6.練習透過對話、動作,習寫劇本人物心情、個性的描寫。 | 6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發表) 3.實作評量 (聆聽、問答) | 【人權教育】 1-2-3說出權利與個人責任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 二、欣賞、表現與 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第廿週 | 1/9 | 閱讀天地 | 統整活動四 | 【統整活動四】 1.認識劇本的形式與寫作方法。 | 【統整活動四】 1.教師請學生找到第十四課完璧歸趙,說一說對劇本的認知,劇本需具備哪些形式。 2.請學生先朗讀本題的四個小標,檢視和自己的認知有何異同。 (1)內容必須適合演出 (2)情節要有高潮起伏 (3)語言、動作符合人物的身分和個性 (4)「舞臺提示」要明確清楚 | 4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發表)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
第廿一週 | 1/16 | 閱讀天地/閱讀開門二 | 統整活動四/沙漠之舟||駱駝 | 【統整活動四】 1.能化一般敘述為具體的描寫,使文章增光添彩,讓表達更生動更適切。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1.認識「理解監控」。 2.應用「理解監控」閱讀文章。 | 【統整活動四】 1.教師先請學生先讀例句中的前二句,說出不同的地方。 2.教師解說:第二句加入了許多顏色摹寫,讀者透過文字感受到日出多層變換的美景。 3.指名學生朗讀顏色描寫的句子,體會加上顏色和形容詞使文句生動的妙處。 4.師生一起把語言對話、動作心理描寫的句子,依照相互比較法的方式,讓學生具體比較後,感受敘述與描寫的差異。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1.閱讀段落或文章之後,檢查自己有沒有讀懂,有沒有困難。圈出不懂的字詞句。 2.評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並作記號。 3.小組分享發表解決不懂的方法(運用學過的策略)。 4.學生自我檢視,練習把理解到的意義,放入句子中檢視語意是否通順。 5.經由老師的引導示範及團體討論過程中,練習針對使用的方法進行評估。 | 5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評量項目:
評量項目 | 表現 優異 | 表現 良好 | 已經 做到 | 繼續 加油 | 仍需 努力 |
1. 能熟悉生字、語詞的形、音、義並正確應用。 | |||||
2. 能正確的遣詞造句,並練習常用的基本句型。 | |||||
3. 能運用相關符號,正確、優美的朗讀文章。 | |||||
4. 能認真聆聽,理解課文內容。 | |||||
5. 能以順序法(或倒敘法)寫出短文。 |
六、評量方式及成績計算:
期中 | 期末 | |||
評量方式 | 1.紙筆評量 2.口頭評量 3.書面評量 4.實作評量 5.其他 | 70% | 1.紙筆評量 2.口頭評量 3.書面評量 4.實作評量 5.其他 | 70% |
定期評量 | 30% | 定期評量 | 30% | |
佔總成績之比例 | 50% | 50% |
教學要求及家長配合事項:
請家長協助指導學生課前預習、課中練習、課後複習,並留意學生學習情況及確實訂正,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可與老師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