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方案
領域/科目 | 數學領域 | 設計者 | 張藍尹 | ||||
實施年級 | 五年級 | 教學節次 | 共四節,本次教學為第 三 節 | ||||
單元名稱 | 第五單元-多位數的乘除(3/4)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 核心 素養 | 數4-n-03 能熟練較大位數的乘除直式計算 | |||
學習內容 |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 ||||||
議題 融入 | 實質內涵 | 1引導學生學習並熟練多位數乘、除的直式計算。 |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 ||||||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
| ||||||
教材來源 | 翰林版五上數學 | ||||||
教學設備/資源 | 電子書、麥克風、黑板 | ||||||
學習目標 | |||||||
使學生能了解多位數乘除法之間的關聯與換算。 使學生能順利理解尾數為零的多位數乘除法關聯。 |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備註 |
【準備活動】 教師先複習上一節課所習得的多位數乘法、多位數除法計算方式,並讓學生發表所學之計算過程。 【發展活動】 1.介紹乘法算式中乘數和積的關聯性,並利用實例說明多位數乘法和除法的互換方式。 2.利用直式計算多位數乘法與除法例題。 3.檢驗學生計算結果,找出常見錯誤並協助解決。 4.教師舉例說明計算一個數的10倍、100倍、1000倍,可先計算尾數是0以外的積,再將被乘數與乘數尾數的0合起來,加在積的後面。 5.學生練習檢驗計算一個數的10倍、100倍、1000倍的題目,並輪流說明檢驗結果。 6.教師檢驗學生討論之計算過程及結果,並協助說明。 【綜合活動】 教師回顧本節所學之直式計算多位數乘除問題及尾數為0的計算題計算方式,並做出結論 | 5 15 15 5 | 評量方式 實作評量 形成性評量 紙筆評量 |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試教成果不是必要的項目,可視需要再列出。可包括學習歷程案例、教師教學心得、觀課者心得、學習者心得等。 | ||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翰林版五上數學科教學指引 | ||
附錄: 列出與此示案有關之補充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