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領域第七冊 第五單元 三角形 教案
單元活動名稱 | 第五單元三角形 活動二正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 總節數 | 共1節,40分鐘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s-II-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四邊與圓。 | 領域核心素養 |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數-E-C1 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 ||
學習內容 | S-4-7 三角形:以邊與角的特徵認識特殊三角形並能作圖。如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 |||||
核心素養說明 | 透過正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的介紹,讓學生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在進行判斷三角形的類別時,培養學生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 |||||
摘要 | 認識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及其簡單性質。 | |||||
學習目標 | 2-1 透過操作活動並以邊長分類,認識正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2-2 認識正三角形的簡單性質。 2-3 認識等腰三角形的簡單性質。 | |||||
教材來源 | 康軒版國小數學第七冊(4上)第五單元活動二 | |||||
教學設備/資源 | 生:附件8、量角器(附件6)、直尺、三角板 | |||||
教學活動內容 | ||||||
![]() 1.做出3條邊都一樣長的三角形。 ‧教師布題,學生操作和討論。 ‧教師宣告如下。 ‧3條邊都一樣長的三角形,叫作等邊三角形,也叫作正三角形。 2. 下圖中的2個三角形,都是正三角形,用直尺檢查看看。 ![]() ‧再用量角器量量看,正三角形的3個角各是幾度? ‧學生操作量角器量角,並進行討論解題。 ‧3個角都是60度。 ‧3個角都一樣大。 ‧教師統整並說明如下: ‧正三角形的3條邊一樣長,3個角也一樣大,都是60度。 【做做看】 ‧老師用12公尺長的繩子,圍出一個正三角形的遊戲區,這個正三角形的每一邊有多長? ‧教師以課本p.65 下方做做看布題。 ‧學生進行解題活動。 ![]() 3. 做出有2條邊一樣長的三角形。 ‧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進行解題活動。 ‧教師宣告如下: ‧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 ![]() 4. 使用直尺檢查附件8
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嗎? ‧教師布題,學生操作並回答。 ‧觀察等腰三角形的3個角,你發現什麼?‧ ‧教師整理並宣告等腰三角形的各部位名稱和性質如下:
【做做看】 ![]() ‧下圖等腰三角形的腰、底邊、底角和頂角分別在哪裡? ‧教師以課本下方做做看布題。課本P.66 ‧學生進行解題活動。 5. 用2塊三角板可以排出等腰三角形嗎?排排看。課本P.67 ‧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拿出兩種三角板拼排課本圖,進行討論和解題活動。 【做做看】 ![]() ‧量量看,並回答問題。課本p.67 回家作業 【動動腦】課本p.67 ![]() ‧拿一張長方形紙(如下圖)對摺,再沿著虛線剪下。剪下的那一塊打開後會是什麼三角形?為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