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代號:41060  全一張
(正面)
類科: 教育行政 
科目: 教育測驗與統計概要
考試時間: 1 小時 30 分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丁老師想要瞭解亞洲四小龍國二生的回家作業完成時間(以小時為單位)與數學成
就差異,從 TIMSS 2011 取得資料,經過分析之後結果如表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四個國家國二生完成作業時間,依國名從最高到最低排列為何呢?(4分) 
丁老師運用那一種統計方法檢定呢?此方法檢定步驟為何呢?(9分) 
在完成作業時間與數學成就,四個國家是否都有明顯差異呢?為什麼?(6分) 
請解釋數學成就的事後比較一欄的意義(6分) 
表:亞洲四小龍國二學生回家作業完成時間及數學成就的差異情形 
變項 國家 平均數 標準差 F值 Scheff
é
法事後比較
完成時間 臺灣(a) 2.19 0.90 F(3
20541)=589
 a>b
;a<c
 
 南韓(b) 1.96 0.84   a<d
;b<c
 
 香港(c) 2.47 0.90   b<d
;c<d
 
 新加坡(d) 2.69 1.14    
數學成就 臺灣(a) 586.14  98.08 F(3
21674)=44
 a<d
;b<d
 
 南韓(b) 587.54  82.93   c<d
 
 香港(c) 587.13  70.08    
 新加坡(d) 601.31  78.18    
** p < .01 
二、研究者想要瞭解 40 位學生在學期初及學期末,對數學課喜歡程度改變情形是否具有
顯著差異。學期初及學期末對 40 名學生調查,得到資料如表。請依據檢定步驟,寫
出研究假設、選用統計方法與計算、以α=.05 檢定、進行裁決與解釋。 
(顯著水準α=.05,自由度 1、2、3、4查表各為 X21=3.84、X22=5.99、X23=7.81、
X24=9.49)。(25 分) 
表:學期初及學期末的 40 名學生調查資料 
 學期末 
喜歡 不喜歡 總和 
學期初 喜歡 8  16  24 
不喜歡 12  4  16 
總和 20  20  40 
三、問卷調查法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問卷調查需要設計適切的問卷題目,
才能組成一份具有信度與效度的研究工具。請說明在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時,編製問
卷題目應掌握那些原則呢?(25 分) 
 
 

107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代號:41060  全一張
(背面)
類科: 教育行政 
科目: 教育測驗與統計概要
 
 
 
四、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每小題 5分,共 25 分) 
第二類型錯誤(Type II error) 
中央極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 
變異數同質性(Homogeneity of Variance) 
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中介變項(Intervening Vari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