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四
這個自評表參考了國內外文獻有關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的教學策略技巧的實證研究成果,加以編製而成;給授課教師做為參考,教師可以用以精進自己課程的教學技巧。教師亦可考慮提出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旨在採用以下某些教學技巧精進課程,並探討這些教學策略技巧的精進是否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
授課教師 | 觀察時間 | 年 月 日 | 至 | ||||||
科目 | 教學單元 | ||||||||
層 面 | 有效教學行為 | 自評表 | 特色 | ||||||
優異 | 良好 | 普通 | 未呈現 | ||||||
一 、課程設計與教 學方法 | 1.事先了解學生程度,規劃適切的教學目標和內容 | ||||||||
1-1 事先規劃適切且具體的教學目標 | |||||||||
1-2 掌握所教授教材的概念及內容 | |||||||||
1-3 了解學生的認知程度和基礎程度 | |||||||||
2.循序漸進呈現教學內容,激發學習動機 | |||||||||
2-1 在學期開始時,具體說明這門課的學習目標,強調其重要性與價值,並引導學生建立自己在這門課的學習成就目標 | |||||||||
2-2 有系統、有組織,由簡而繁、由易而難地呈現 教材內容,強化學生的自信 | |||||||||
2-3 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抽象、困難的概念,如 常舉具體實例說明抽象概念 | |||||||||
2-4 將學習內容與學生的興趣和日常生活經驗相結 合,使學習變得有趣且具意義; 運用實例、個 案,提問問題,引發同學討論,提升學生的參 與和興趣 | |||||||||
2-5 正確且清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 |||||||||
2-6 在每個學習單元結束後,進行小測驗或問答活動,適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注意由易到難,建立學生自信;根據學生學習表現,適時調整教材內容 | |||||||||
2-7 提供問題給學生練習或實做,使學生熟練,並能應用所學內容;而練習或實做內容由淺入深,以使學生得到成就感,提升興趣和動機 | |||||||||
2-8 於適當段落、每堂課後,適時歸納總結該段 落、該堂課的重點,亦可邀請同學來回應; 加 深學習印象和效果 | |||||||||
2-9 在完成某學習單元,指引並提供學生學習資 源,尤其是網路相關自學學習資源; 可依據學生基礎程度給予不同的教材,如,基礎必讀、進階選讀 | |||||||||
2-10若適當,可設計翻轉教學,安排網路課程學習資源(如,磨課師課程)由學生先自學,課堂中安排小考、小組報告和討論、實做等活動,增加學習深度 | |||||||||
2-11每堂課後,請同學填寫課後心得,反映這堂課學到什麼或有何問題、疑惑;教師並於下堂課即時且建設性的回饋學生的心得或疑問 | |||||||||
3.善用多元教學方法 | |||||||||
3-1 持續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運用激發其動機的教學策略 | |||||||||
3-2 常使用開放性問題來促進深度思考,引導學生 參與討論,並適時稱讚學生的參與和表現 | |||||||||
3-3 活用多元教學方法,如演講授課、影片討論、 小組討論與報告、製作海報或錄製影片、實作 演練、服務學習、參訪反思等等,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如選擇學習材料或學習方式,增強其自主性和內在動機 | |||||||||
3-4 能根據學生的反應,調整教學活動或策略 | |||||||||
3-5 適度使用肢體語言,增進溝通效果 | |||||||||
3-6 有效掌握教學節奏和時間 | |||||||||
3-7 指導並鼓勵織學生採用較佳閱讀策略,如 SQ3R、主動閱讀、心智圖、關鍵詞法、組織與 總結等 | |||||||||
4.善用多元學習評量 | |||||||||
4-1 事先擬定評量規準,並使學生清楚了解 | |||||||||
4-2 選擇適切、多元的評量方式(筆試、報告、實 做…等);並設計結構化學習目標和成效評量表,由學生自我評量、同儕互評 | |||||||||
4-3 即時透過口頭提問互動、小考、作業或實做練習的回饋;或運用結構化學習目標和成效評量表,由學生自我評量、同儕互評,使學生了解學習情形,但要考慮學生需要進行差異化處理 | |||||||||
4-4 學習過程,學生可透過自評或教師回饋,看到 自己的進步和可再進步的部份 | |||||||||
4-5 在學生學習報告或論文寫作時,教師可以先提供範例段落和撰寫指引自評表,引導學生據以撰寫,並以自評表自我評量和改進 | |||||||||
5.口語與非語言溝通 | |||||||||
5-1 目光環視全班學生 | |||||||||
5-2 仔細聆聽學生的意見與問題 | |||||||||
5-3
能查覺學生困惑、厭煩及好奇的反應,並及時
| |||||||||
5-4 口齒清晰、音量適中 | |||||||||
6.教學媒體與科技的使用 | |||||||||
6-1 簡報的文字和內容清楚且生動 | |||||||||
6-2 能依據教學目標選用適切多元教學媒體(PPT、影片、圖表、AR/VR等),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 |||||||||
6-3 運用文字和圖像,增強理解和記憶;在講解複雜概念時,適當運用圖示或圖表來輔助文字說明。如,講解生物細胞結構時,配合細胞的示意圖來解釋每個部分的功能 | |||||||||
6-4 鼓勵學生善加利用□hatGPT 當助教 ,解答疑惑、擬定練習題、精緻修改報告的語文等 | |||||||||
二、班 級 經 營 與 學 生 輔 | 7.營造安全友善的學習氛圍 | ||||||||
7-1 常關心、了解學生的問題,並耐心傾聽與回答 | |||||||||
7-2 對學生課堂中的突發或不當行為,先予同理了 解,再予妥善處理 | |||||||||
7-3 常適時稱讚與表揚學生的優良學習態度、行為及成果,鼓勵學生,創造一個安全、支持、鼓勵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到安全,敢於嘗試和表現自己 | |||||||||
7-4 透過和同學共識,設立班級規則,強調包容與尊重,並鼓勵學生彼此給予正向回饋; 如在開學前幾週,引導鼓勵課堂中認識前後左右同學,並互送「好印象卡」。在學期中後段,引導鼓勵學生互相送「讚美卡」、「感恩卡」 | |||||||||
7-5 即時且具建設性的回饋,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進 步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激發持續學習的動機 | |||||||||
7-6 教師透過分享和行動,展現表達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熱忱 | |||||||||
7-7 可指正學生的某項行為,期待其改正;但不使 用否定或貶評學生性格的話語 | |||||||||
7-8 可指正學生的某些學習不足,鼓勵其努力精 進;但不使用否定或貶評學生智能的話語 | |||||||||
三、學 生 學 習 行 為 和 成 效 | 8.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
8-1 學生出席情形良好 | |||||||||
8-2 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如:做筆記、回答、提問、討論、實做 | |||||||||
8-3 針對課程目標,學生相較於期初已呈現進步 或具體學習成果 | |||||||||
8-4 學生透過反思,了解自己的成長與可精進處 | |||||||||
◎ 同儕回饋的綜合意見: | |||||||||
◎公開授課者心得與反思: 反思可以幫助公開授課者:
|
授課教師簽名: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