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傳統西方哲學的內容可劃分為形而上學(metaphysics)、知識論
(epistemology)與價值論(axiology),如果在這三者採取不同立場,往
往會導致不同的教育實踐。試分別說明形而上學、知識論與價值論的意
義與主要內涵?再分別論述形而上學、知識論與價值論的一個立場?以
及詳述這三個立場如何導致教育實踐?(25 分)
二、隨著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重新興起,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德
行倫理學學說提供當代品格教育許多重要識見。試分別說明亞里斯多德
所論述的德行(virtue)、(理)智行(intellectual virtue)與道德德行(moral
virtue)三者的意義?參照亞里斯多德德行倫理學的見解,可以如何進行
德行教育?(25 分)
三、幸福教育(Happiness Education)是當今盛行的教育思潮,以協助學習者
獲致幸福作為教育目的。由於「幸福」一詞具有不同意義,所推展的幸
福教育就有不同樣態。試問一般學術領域中「幸福」一詞會有那些意義?
倫理學中的幸福論(Eudaimoniaism)有那些關於幸福的見解?這些見解
對推動幸福教育有那些啟示?(25 分)
四、在道德教育的領域中,郭耳保(L. Kohlberg)提出道德認知發展論(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y),這種理論有何重要主張?如何影響道
德教學?遭遇那些批評?(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