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6
在還能讀到,全是因為他們有譯本的緣故。他們利用潮汐推動石磨、有三角測量術
還有三角帆;他們改良了冶金術、機械工程、煉金術與灌溉方法,他們採借了中國
造紙術、火藥,又將它們傳入歐洲。」 (A)印度 (B)拜占庭 (C)日本 (D)阿拉伯
10. ( B ) 一則羅馬皇帝的詔令上寫著:「此前發布的一些意在敦促大家崇敬諸神的敕令,已使
許多基督教徒陷於苦難之中,其中許多還喪失了性命,而且還有更多的人,由於始
終仍堅持其瀆神的愚蠢做法,至今不能參加任何正常的公眾宗教活動。對此,我們
本著寬大為懷的精神,決定對那些不幸的人格外開恩。我們今後將允許他們自由地
表達想法,只要他們不忘對已公布的法律和政府抱著適當的尊敬,他們便可以毫無
畏懼、不受任何干擾地集會。」從內容來看,頒布這則詔書的羅馬皇帝應是何者?
(A)屋大維 (B)君士坦丁 (C)狄奧多西 (D)查士丁尼
11. ( B ) 由於十字軍東征需要動員龐大的人員與資金,促使歐洲各國開始整軍經武、推動徵
稅制度,這些措施使中古封建制度逐漸鬆動,中古歐洲開始發生新的變化。請問下
列何者是歐洲社會出現的變動? (A)教會權力擴張 (B)王權擴張 (C)貴族地位
上升 (D)農民失去自由
12. ( D ) 有一位思想家表示:「神說我最明智,因為只有我知道自己無知,其他的人連自己無
知都不知道。」他的學生聽了他的話,不但被他的睿智所吸引,而且不再盲目服從
權威,開始勇於思考,但保守人士卻說他腐化青年思想。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誰?
(A)西塞羅 (B)泰利斯 (C)佩脫拉克 (D)蘇格拉底
13. ( A ) 羅馬共和精神為許多人所樂道,並被視為現今西方文化的源頭之一。請問下列何者
為共和精神的特色? (A)為分權且制衡的政治體制 (B)皇帝集所有大權於一身
(C)致力於東西文化的交流 (D)致力於建立一個版圖遼闊的大帝國
14. ( C ) 十一世紀末,教宗在法國南部召開宗教會議,號召基督徒停止內戰,到東方拯救「主
的墳墓」,開始西方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此一軍事行動給中東人民造成了災難性的破
壞,而西方各國人民也遭受慘重的犧牲。但此一軍事活動使西方接觸到較先進的文
化和生產技術,促進了西方商業及文化的發展。此一軍事行動應是指何者? (A)
日耳曼民族大遷徙 (B)反蒙古入侵的戰爭 (C)十字軍東征 (D)查士丁尼打擊蠻族
所建立的國家
15. ( A ) 有一段史料談到兒童的教養:「法律不允許父親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養育兒童。孩子七
歲時,政府就命令他們全由國家接管,並編入連隊。他們接受相同的鍛鍊與教養,
習慣於共同的遊戲與學習。在連隊裡,果敢的兒童被任命為首領,其餘的則服從其
命令,接受其責罰。因此,他們的兒童訓練,就是一種服從的練習。」這裡描述的
應是那個社會的教育方式? (A)希臘時代的斯巴達社會 (B)共和時期的羅馬社會
(C)中古歐洲的貴族社會 (D)近代普魯士的軍國社會
16. ( B ) 西元一世紀以後,基督教得以從近東地區擴展出去,順利往小亞細亞、希臘方向傳
播,甚至使羅馬帝國的中心義大利半島都有了廣大信徒。請問這項成就奠定於何人
手中? (A)聖彼得 (B)聖保羅 (C)克洛維 (D)君士坦丁
17. ( D ) 十三世紀時,某一民族的軍隊兵分三路向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進軍,在渡過底
格里斯河後,引河水淹滅阿拔斯的軍隊。阿拔斯守城的士兵雖然加強城牆防禦,仍
然不敵而投降。請問此民族為 (A)土耳其人 (B)羅馬人 (C)日耳曼人 (D)蒙古人
18. ( B ) 909 年,伊斯蘭教什葉派首領自稱哈里發,建立政權,是為法提馬王朝。中國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