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黎明高中 高二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其他 試卷

pdf
402.65 KB
6 頁
dcool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 6
台南市黎明高中 108 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二第一月考歷史試題
範圍:B3 c7~9 出題:李鴻禧老師 組別:自然組 代號:08 日期:04 08 _
一、單一選擇題(100 ,每題 2)
1. ( B ) 阿明在讀某個國王的傳記時,發現這個國王的一生曾歷經了一次相當大的轉折,他
先是讓許多人因戰爭而死亡或顛沛流離,但後來他改變了宗教信仰,痛恨殺戮,轉
而寬厚治國致力於弘揚宗教使人免於不幸請問阿明讀的應該是下列那一本書?
(A)釋迦之路 (B)佛國 (C)王棄 (D)
伊斯蘭教
2. ( C ) 現代各國考古學家在兩河流域發掘很多書信、文件等,其中有一封是漢摩拉比指示
屬下盡速疏河救災的書信。對於此一發現的解釋,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漢摩
拉比展現君權神授的絕對統治權 (B)至今仍無法解讀當時文字,所以書信為偽造
(C)兩河流域的不定期氾濫對居民造成很大的損害 (D)這些書信寫在兩河流域特產
的莎草紙上
3. ( B ) 下列是幾位同學在課後討論了古蘭經有那些特色和內容:()為穆罕默德生前最後
一本著作;()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真主;()允許一夫多妻;()鼓勵放高利貸致
富;()真主會進行最後審判。請問正確敘述有幾項? (A)一項 (B)兩項 (C)
(D)四項
4. ( A ) 某位史家稱伊斯蘭世界為「居於中間的文明」,因其地理疆界處各文明中間,並兼
納許多文明的元素,如接受印度的阿拉伯數字、中國的造紙術。然而,伊斯蘭社會
卻是遲至十八世紀才逐漸接受印刷術,且早期印製的都屬辭典、數學類作品。推測
其因最可能是 (A)懼怕褻瀆經文 (B)輕視學術發展 (C)施行愚民政策 (D)鄙視
異國發明
5. ( C ) 西元前 450 年前後,羅馬元老院設置十名法律制定委員,至希臘考察法制,將當時
的法律寫在十二個板上,樹立於市集廣場,此即所謂的十二表法。請問下列何者是
十二表法的歷史意義? (A)貴族保障既有的利益 (B)確立民主制度的基礎 (C)
平民的地位逐漸提升 (D)建立羅馬帝國的基礎
6. ( A ) 那一個外在因素造成拜占庭帝國積弱不振? (A)強敵壓境,尤以塞爾柱土耳其人
的威脅危害帝國最大 (B)東西教會之分 (C)大莊園的發展與小地主的絕跡 (D)
軍人發動政變
7. ( A ) 認為靈魂是人頭鳥身的「巴」的化身,人死後靈魂就離開身體,前往冥界,為了迎
「卡」歸來必供奉祭品。人死後要寫死者之書,保護死者踏上永生。而方尖碑的形
狀象徵太陽光意義是虔敬太陽神國王就是太陽神之子請問這是何處的古文明?
(A)埃及 (B)巴勒斯坦 (C)兩河流域 (D)小亞細亞
8. ( B ) 比較印度的哈拉帕文化、中國的二里頭文化與臺灣的十三行文化,三者有何共同之
處? (A)都在鄰近大河的高地 (B)都有金屬器具的出土 (C)都有格局完整的城
(D)都有稻穀遺跡的發現
9. ( D ) 以下是中古時代某一文化的描述,試判斷這應是指那一文化?「人民的識字率比同
時期的西歐社會高得多,他們吸收了古典希臘文明的遺產,許多古希臘典籍我們現
2 / 6
在還能讀到,全是因為他們有譯本的緣故。他們利用潮汐推動石磨、有三角測量術
還有三角帆;他們改良了冶金術、機械工程、煉金術與灌溉方法,他們採借了中國
造紙術、火藥,又將它們傳入歐洲。 (A)印度 (B)拜占庭 (C)日本 (D)阿拉伯
10. ( B ) 一則羅馬皇帝的詔令上寫著「此前發布的一些意在敦促大家崇敬諸神的敕令已使
許多基督教徒陷於苦難之中,其中許多還喪失了性命,而且還有更多的人,由於始
終仍堅持其瀆神的愚蠢做法,至今不能參加任何正常的公眾宗教活動。對此,我們
本著寬大為懷的精神,決定對那些不幸的人格外開恩。我們今後將允許他們自由地
表達想法,只要他們不忘對已公布的法律和政府抱著適當的尊敬,他們便可以毫無
畏懼、不受任何干擾地集會。」從內容來看,頒布這則詔書的羅馬皇帝應是何者?
(A)屋大維 (B)君士坦丁 (C)狄奧多西 (D)查士丁尼
11. ( B ) 由於十字軍東征需要動員龐大的人員與資金,促使歐洲各國開始整軍經武、推動徵
稅制度,這些措施使中古封建制度逐漸鬆動,中古歐洲開始發生新的變化。請問下
列何者是歐洲社會出現的變動? (A)教會權力擴張 (B)王權擴張 (C)貴族地位
上升 (D)農民失去自由
12. ( D ) 有一位思想家表示「神說我最明智因為只有我知道自己無知其他的人連自己無
知都不知道。」他的學生聽了他的話,不但被他的睿智所吸引,而且不再盲目服從
權威開始勇於思考但保守人士卻說他腐化青年思想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誰?
(A)西塞羅 (B)泰利斯 (C)佩脫拉克 (D)蘇格拉底
13. ( A ) 羅馬共和精神為許多人所樂道,並被視為現今西方文化的源頭之一。請問下列何者
為共和精神的特色? (A)為分權且制衡的政治體制 (B)皇帝集所有大權於一身
(C)致力於東西文化的交流 (D)致力於建立一個版圖遼闊的大帝國
14. ( C ) 十一世紀末教宗在法國南部召開宗教會議號召基督徒停止內戰到東方拯救「主
的墳墓」開始西方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此一軍事行動給中東人民造成了災難性的破
壞,而西方各國人民也遭受慘重的犧牲。但此一軍事活動使西方接觸到較先進的文
化和生產技術,促進了西方商業及文化的發展。此一軍事行動應是指何者? (A)
日耳曼民族大遷徙 (B)反蒙古入侵的戰爭 (C)十字軍東征 (D)查士丁尼打擊蠻族
所建立的國家
15. ( A ) 有一段史料談到兒童的教養「法律不允許父親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養育兒童孩子七
歲時,政府就命令他們全由國家接管,並編入連隊。他們接受相同的鍛鍊與教養,
習慣於共同的遊戲與學習。在連隊裡,果敢的兒童被任命為首領,其餘的則服從其
命令,接受其責罰。因此,他們的兒童訓練,就是一種服從的練習。」這裡描述的
應是那個社會的教育方式? (A)希臘時代的斯巴達社會 (B)共和時期的羅馬社會
(C)中古歐洲的貴族社會 (D)近代普魯士的軍國社會
16. ( B ) 西元一世紀以後,基督教得以從近東地區擴展出去,順利往小亞細亞、希臘方向傳
播,甚至使羅馬帝國的中心義大利半島都有了廣大信徒。請問這項成就奠定於何人
手中? (A)聖彼得 (B)聖保羅 (C)克洛維 (D)君士坦丁
17. ( D ) 十三世紀時,某一民族的軍隊兵分三路向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進軍,在渡過底
格里斯河後,引河水淹滅阿拔斯的軍隊。阿拔斯守城的士兵雖然加強城牆防禦,仍
然不敵而投降請問此民族為 (A)土耳其人 (B)羅馬人 (C)日耳曼人 (D)蒙古人
18. ( B ) 909 年,伊斯蘭教什葉派首領自稱哈里發,建立政權,是為法提馬王朝。中國史籍
3 / 6
稱這個伊斯蘭政權為綠衣大食,歐洲國家則稱之為薩拉森帝國。請問法提馬王朝的
領土包含今日那些地區? (A)小亞細亞中東 (B)北非中東 (C)北非希臘 (D)
小亞細亞、希臘
19. ( C ) 的貴族們開始高聲讚頌歷史性的詩文:「奧古斯都‧查理!承上帝之命戴上
冠!天佑我羅馬人的皇帝,賜予他和平、勝利!」從此,「法蘭克王國變成了查理曼
帝國」「查理國王」變成了「查理曼」「曼」就是大帝的意思。題幹描寫的歷史事
件造成的影響為何? (A)開啟神聖羅馬帝國的長久政權 (B)成為西歐政權信仰基
督教之始 (C)確立查理曼帝國繼承古代羅馬帝國的地位並開啟政教合作關係 (D)
查理曼帝國成為君士坦丁堡的保護者
20. ( C ) 一本旅遊雜誌介紹某地時提到「這裡是幾個宗教的交會點遊客可以看到佛教、
道教的寺廟,也可以看到回教清真寺及印度教的廟宇,回教信徒占總人口的 50%
華人則占 35%,街上更可以看到各種文字的招牌。」根據你的歷史知識,這是指那
一個地方? (A)泰國 (B)新加坡 (C)馬來西亞 (D)巴基斯坦
21 (C ) 公民權,統治階級的社會基礎也加以擴大。富裕省民的公民自尊與他們善盡公共義
務的傳統,使各城市到處可見新建築和公共工程。這位皇帝是 (A)戴克里先 (B)
屋大維 (C)奧理略 (D)君士坦丁
22. ( C ) 歷史老師在上課時說道「亞述人是一支居住在兩河流域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在西元
前十四世紀時崛起,西元前十~前七世紀時,他們控制了地中海和黑海,使尼尼微
成為西亞世界的中心。」請問亞述人能夠征服廣大地區的主要原因為何? (A)
密的法典 (B)繁盛的商業 (C)尚武的精神 (D)發達的宗教
23 ( D ) 上歷史課時老師以兩河流域文明為題請同學們說說兩河流域古文明的相關狀況
同學們搶著發言,老師要大家一個個輪流說。最後,只有一個同學說對了,他說的
是下列何者? (A)當時兩河流域的人民宗教信仰極為虔誠,屬於一神信仰 (B)
蘇美人開始即以農業為其生活主要模式,缺乏國際貿易 (C)此地文明自蘇美人開
,活躍在此地區的民族皆是阿利安民族 (D)古代此區的政治複雜與民族更迭,但
文化發展有其延續共通性
24. ( B ) 希臘人與波斯人的長期衝突,是西亞和希臘古代史上的大事。西元前五世紀開始的
希臘世界內亂也與波斯的參與有關希波衝突要到某人君臨天下時才得到解決。
這個人是 (A)腓力普二世 (B)亞歷山大 (C)凱撒 (D)屋大維
25. ( A )喜歡探索人生的意義及目的曾說過「知善者必能行善他堅信辨別是非的能力
就存在於人的理性中,並不存在於社會中,只要人有正確的見解,就會採取正確的
行動。上述所指何人? (A)蘇格拉底 (B)柏拉圖 (C)亞里斯多德 (D)芝諾
26. ( A ) 古代某個帝國的部分版圖包括有巴爾幹半島、埃及、中東、西班牙、西歐、英格蘭
以及北非地區這個帝國是 (A)羅馬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波斯帝國
27. ( D ) 下列何者可以體現出佛教和印度教兩種宗教文化的融合? (A) (B)
門石窟的塑像 (C)大佛寺 (D)吳哥窟
28. ( D ) 摩西帶領希伯來人出埃及後,在西奈山上得到了神的曉諭並領受了十誡。其中,十
誡的第一條就是「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這是一神信仰的開始。關於希伯
來人的信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一神信仰自始至終深植於希伯來人心中
4 / 6
(B)期待救世主耶和華的拯救 (C)認為自己是耶穌唯一的選民 (D)被波斯人釋放後
開始重視聖典的編集
29. ( A ) 羅馬帝國分裂後,東、西方在政治、文化與教義上的歧異也日益增大,其中西方教
會不承認東方教會地位的提升,東方教會則不接受西方教會的領導地位。請問西方
教會自認為擁有最高地位的理由為何? (A)彼得磐石說 (B)羅馬曾是帝國的中心
(C)羅馬建立最早的教會 (D)基督教是羅馬帝國的國教
30. ( B ) 「東羅馬帝國的皇帝在宗教上有『等同使徒』的頭銜,可以任免主教和獎懲教士。
他也直接介入教會的教義和崇拜問題,有一些大公會議均由皇帝召開主持。」以
上敘述反映東羅馬的那一現象? (A) (B)政教合一 (C)基督教式微
(D)政教衝突
31. ( D ) 何謂「巴比倫之囚」 (A)希伯來人為逃避災荒而淪為埃及的奴隸 (B)亞伯拉罕
率希伯來人遷至阿拉伯沙漠 (C)希伯來人被亞述人俘至尼尼微城作奴工 (D)希伯
來人成為迦爾底亞帝國的奴工
32. ( D ) 史家吉朋認為羅馬帝國的衰亡導因於內部問題「羅馬的敵人在其內部暴君與軍人
依照吉朋觀點,這內部問題可溯源自何事,且早就埋下衰亡根源? (A)積極向外
擴張導致管理不易 (B)設立護民官以保障人民權利 (C)凱撒被刺身亡 (D)奧古斯
都體制的確立
33. ( A ) 西元前 349 年,一位雅典政治家指出城邦的危機:「雅典公民們,你們曾經拿起武
器反對斯巴達,保衛希臘的權利。但現在,你們不情願作戰,拖延繳納要保衛你們
自己財產的戰爭稅。你們過去常拯救希臘人,現在失去了自己的財產,卻仍坐以待
此一危機最可能是 (A)公民精神淪喪 (B)軍事裝備落後 (C)社會秩序敗壞
(D)經濟發展停滯
34. ( A ) 這是某個古文明學齡兒童上課的情形「你在學校做什麼呢?我複述背熟的泥板
吃早飯,我準備新的泥板,我開始寫泥板,然後做口頭作業,下午做書面作業。」
這個古文明是 (A)蘇美 (B)中國殷商 (C)埃及 (D)印度
35. ( B ) 興建於西元前五世紀的帕德嫩神廟,是為了榮耀雅典城邦的守護神雅典娜而興建
它被視為希臘和雅典民主制度的象徵是現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臘時代的建築物。
請問希臘人重視神廟建築的原因是 (A)迷信 (B)重視公共事務 (C)為了展現國
(D)目的在同化異邦人
36. ( B ) 傳說某一位羅馬皇帝在征戰前夕看見天空閃耀著十字架的光輝,並聽見聲音說道:
「這是你克敵的跡象」第二天他下令軍隊以十字架為標誌竟獲得全勝遂頒布詔
書,宣布基督教是合法的宗教。請問這位皇帝是誰? (A)狄奧多西 (B)君士坦丁
(C)戴克里先 (D)查士丁尼
37. ( B ) 「這個民族初起時,只注意武力的擴展,但到了八世紀中葉,某王朝建立以後,就
很重視學術的研究和提倡他們重金禮聘各地的學者將希臘印度的文學科學、
哲學的書籍,翻譯成本國文字,各重要城市都設有大學和天文館,如此文風大開,
開創中古時代輝煌的文化。」試問文中的「民族」和「王朝」各是指何者? (A)
阿拉伯人;奧米雅王 (B)阿拉伯人;阿拔斯王朝 (C)羅馬人;拜占庭王朝 (D)
波斯人;薩珊王朝
38. ( A ) 有關伊希達門的歷史如下「尼布加尼撒二世下令修建該座城門以琉璃瓦裝飾的磚
5 / 6
造城門,上面有龍、獅子和野牛的圖案。二十世紀初,考古學家發現相關遺址,並
於德國柏林重建伊希達門的複製品。1980 年代,前伊拉克總統海珊在伊拉克展開重
建計畫以下何人可能親眼目睹伊希達門? (A)居魯士二世 (B)漢摩拉比 (C)
吉爾伽美什 (D)圖坦卡門
39. ( D ) 歷史老師在上課時說道「這個平原上建造了目前考古發掘出土世界上最早的城市,
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典,有最早的史詩、神話、曆書等,是西方文明的搖籃。」
此平原是(A)黃淮平原 (B)尼羅河三角洲 (C)印度河流域 (D)美索不達米亞
40. ( C ) 歐幾里德生活在埃及的亞歷山卓,他常常進入藏書豐富的亞歷山卓圖書館研習,也
可能曾經前往希臘的柏拉圖學院學習。請問歐幾里德應生存於何時? (A)古希臘
黑暗時代 (B)亞歷山大帝國時期 (C)希臘化時代 (D)羅馬共和時期
41. ( B ) 「我命令:凡信奉這道理的應有『公教基督徒』的名號;其他人,照我的判斷,既
係狂妄不經之徒,應以『異端者』的污名稱之,他們的會所不得擅稱『教堂』他們
將遭受到的,不僅是天主的懲罰,而且依照天主的旨意,也是我們法律的制裁。」
以上所述可以解讀為 (A)文中的「我」是君士坦丁大帝 (B)這命令使基督教成為
帝國的國教 (C)這命令使基督教成為合法的宗教 (D)這是基督教遭受迫害的開始
42. ( C ) 在中古歐洲,有個統治者在登基之後除了分封親信外,也試圖掌握政權。962 年更
運用他的政治、軍事力量,要求教宗加冕他為「羅馬人的皇帝」請問此人是誰?國
家名稱為何? (A)士丁尼;東羅馬帝國 (B)查理曼;法蘭克王國 (C)鄂圖一
世;神聖羅馬帝國 (D)克洛維;法蘭克王國
43. ( D ) 今日所看到的這座建築,是統治者在六世紀時,投入全部國力所興建的,完成之後
到十五世紀政權轉換為止,一直都是屬於基督教的教堂。當信奉伊斯蘭教的新政權
入侵時將壁上的聖像用水泥覆蓋,加上伊斯蘭教的繪圖及可蘭經文。此外,又在教
堂四周添加朝聖所需的尖塔,使其搖身一變成為一座清真寺。到了二十世紀土耳其
共和國成立,為避免人民再因宗教鬥爭,便將教堂改為博物館,恢復那些被覆蓋在
水泥下金光閃爍的鑲嵌畫。請問這座建築所指為何?「十五世紀政權轉換」又是如
何轉變? (A)聖墓教堂;古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 (B)聖彼得大教堂;拜占庭帝
國→阿拔斯帝國 (C)聖維托教堂拜占庭帝國→蒙兀兒帝國 (D)聖索菲亞大教堂;
拜占庭帝國→鄂圖曼帝國
44. ( B ) 早期佛教徒是以菩提樹等作為佛陀的象徵,後來□□王朝時,因受到△△文化的影
響,而開始將佛陀具象化,以人的造型出現,請問□□、△△所指為何? (A)
雀、中國 (B)貴霜、希臘 (C)笈多、羅馬 (D)吠陀、希伯來
45. ( C ) 某位東羅馬皇帝曾對教宗說「我是皇帝兼教士如同聖保羅一樣受上帝之命統領其
子民。」他的意思是 (A)贊同政教緊密合作,皇帝可以任命教宗 (B)認為政教對
至終皇帝是會獲勝的 (C)主張在政治上採行政教合一的體制 (D)反對東西方
教會分裂
46. ( A ) 西元前第六世紀,印度發生宗教改革,出現一個新的宗教。他們繼承傳統的「業」
與「輪迴」思想,反對殺生,主張極端苦行,反對暴力,認為即使犧牲生命,也不
應訴諸暴力這個宗教傳播的區域以印度為主甚少傳至印度以外這是那個宗教?
(A)耆那教 (B)佛教 (C)婆羅門教 (D)印度教
47. ( B ) 在第三次西征時,蒙古征服了阿拔斯王朝,使巴格達遭受到嚴重的損壞。另一個伊
6 / 6
斯蘭政權成功地抵擋了蒙古軍的入侵。請問在蒙古此次西征後,下列何地取代巴格
達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重鎮? (A)大馬士革 (B)埃及 (C)威尼斯 (D)君士坦丁堡
48. ( B ) 750 年阿布‧阿拔斯自立為哈里發,推翻奧米雅政權,建立新王朝,此時期為阿拉
伯人的黃金時期,在文化、科學和東西交流上,都有很大的成就,新王朝的首都更
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國際大城市。請問新王朝的首都是 (A) (B)巴格達
(C)麥加 (D)麥地那
49. ( D ) 課堂上同學討論導致西元 476 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其中那一位同學的發言內
容較為適當? (A)羅馬人生性保守,排斥希臘文化,未能有效吸收希臘文明養分
(B)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發生長期的戰爭嚴重耗損羅馬既有的國力 (C)羅馬後期為排
的影徒, (D)羅馬帝國的版圖擴張過於快
速,無法有效管理帝國和應付外患
50. ( A ) 某文書指出「政府曾發布命令教導大家崇敬諸神卻使基督教徒陷於危險和苦難
之中,甚至有人喪失性命,許多人至今不能公開參加他們的宗教活動。我們應本著
寬大宗旨開恩處理這件事今後他們可以自由表達想法不受干擾地自由集會
但得尊敬法律和政府。」這份文書是 (A)士坦丁發布的米蘭詔令 (B)英國約翰
王公布的大憲章 (C)拿破崙頒行的拿破崙法典 (D)聯合國公布的世界人權宣言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