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黎明高中附設國中 八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其他 試卷

pdf
430.97 KB
4 頁
Asus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台南市私立天主教黎明高中(108-2)國二 歷史科 第一次段考 評量試卷
命題教師:陳明池 科目代號:10 考試範圍:B3L6~B4L1~L2-3 考試時間:4/9
. 單一選擇題:第1-50題,每題2分,共100分。
1. )清朝末年的洪秀全在科舉考試不順遂之際,接觸到來自西方的基督教思想,於是開始在地方上宣傳新的宗教思
想。請問:他當時所創立的組織為何? (A)拜上帝會 (B)太平會 (C)天地會 (D)白蓮教。
《答案》A
2. )明代晚期,某位大宦官弄權,大力打擊反對他的東林黨,以禁錮或殺害的方式對付反對者。請問:這位大宦官是
下列何者? (A)鄭和 (B)張居正 (C)魏忠賢 (D)顧憲成。
《答案》C
3. )明朝某學者閱讀了近兩千種著作,蒐集大量可供製藥的動植物標本和圖畫,目的就是為了編寫一本詳述藥物產
地、療效的巨著。請問:此學者欲完成的書籍為何? (A)《本草綱目》 (B)《夢溪筆談》 (C)《天工開物》
(D)《傷寒雜病論》。
《答案》A
4. )英國為了改善雙方貿易,派遣了阿美士德使節團到中國來,但仍然因為禮節問題,被皇帝驅逐。請問:當時在位
的是哪位皇帝? (A)雍正 (B)乾隆 (C)嘉慶 (D)道光。
《答案》C
5. )這場戰役讓清廷與外國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雙方關係此後開始以條約來規範,開啟了條約體制的時代。以
上所敘述的戰役是下列何者? (A)中法戰爭 (B)甲午戰爭 (C)鴉片戰爭 (D)英法聯軍。
《答案》C
6. )民國初年的中華民國地圖,造形像是一片美麗的秋海棠葉子。請問:哪一時期蒙古、新疆、西藏等地被收入版
圖,奠定了近代中國疆域的基本規模? (A)漢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答案》D
7. )清朝雍正皇帝即位之後,實行禁教,主要原因是什麼? (A)傳教士的曆法不準確 (B)傳教士介入宮廷政爭 (C)
傳教士不祭孔祀祖 (D)傳教士向外國政府洩露中國內部的情報。
《答案》B
8. )明清時代科舉考試的最高層級是殿試。請問:殿試是由何人所主持? (A)各州郡長官 (B)各省長官 (C)禮部大
(D)皇帝。
《答案》D
9. )高岡是河南人,二十歲那年,家鄉發生旱災,他以番薯充飢,度過人生的第一個重大危機。他可能是哪一個朝代
的人? (A)北宋 (B)金國 (C)元朝 (D)明朝。
《答案》D
10. )「諸葛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劉備曾三顧茅廬聘請他擔任軍師一職,其著名的事蹟如『孔明借東風』、『空
城計』等都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上文應該是針對下列何書的介紹? (A)《紅樓夢》 (B)《水滸傳》 (C)《西
遊記》 (D)《三國演義》。
《答案》D
11. )明代中期後,來自某地方的武裝力量,經由海上騷擾中國沿海。這些武裝力量,被稱之為什麼? (A)匈奴 (B)
契丹 (C)海寇 (D)倭寇。
《答案》D
12. )明清時期,人口數量大幅增加,幸好哪一地方的作物引進,舒緩因人口增加所導致糧食不足的問題? (A)臺灣的
小麥 (B)美洲的玉米、花生、番薯、馬鈴薯 (C)西域的葡萄 (D)占城的早熟稻。
《答案》B
13. )在英法聯軍後,這位皇室成員痛定思痛,提出「自強」口號,在他的領導下,以學習西方為主的改革運動迅速展
開,有些漢人官吏被授予要職,他們創辦江南機器製造局等,無一不是在他大力支援下建成。請問:這位皇室成
員是下列何者? (A)曾國藩 (B)奕訢 (C)李鴻章 (D)左宗棠。
《答案》B
詳解:(A)(C)(D)都是漢人官吏。
14. )拜上帝會新入教者受洗誓詞:「小子(小女)跪在地下,真心悔過……懇天父皇上帝時賜聖神風,化惡心,永不准
妖魔迷。」可得知太平天國模仿哪一宗教的教義來吸引民眾?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答案》C
15. )中國歷史上,由於宦官負責服侍皇帝,故較能接近權力核心,一旦皇帝能力較弱時,宦官就容易有把持朝政的機
會。請問:下列哪一個朝代較沒有出現宦官亂政的問題? (A)東漢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D
16.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開始有熱烈的交流。請問:關於這個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下列哪一項敘述與史實不符? (A)
清高宗禁教,使中西文化交流因此中斷 (B)中國典籍、園林建築、瓷器傳入歐洲 (C)歐洲的天文曆法、數學、
地理學和火炮傳入中國 (D)傳教士協助中國繪製第一部畫有經緯線的地圖。
《答案》A
17. )明清的科舉主要以四書、五經的內容為題,而其中四書的注解只能使用某位大儒所注的定本。請問:這位大儒是
2
下列何者? (A)王安石 (B)朱熹 (C)關漢卿 (D)張居正。
《答案》B
18.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後,分封諸子鎮守各地,這種諸王擁兵坐鎮的情況,很容易引起諸子的內亂。這種情形與哪
個朝代頗為類似? (A)秦朝 (B)西晉 (C)唐朝 (D)宋朝。
《答案》B
詳解:明朝有靖難之變,而西晉也曾發生八王之亂。
19. )魏源是清末的知識分子,曾經在其著作《海國圖志》一書中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但一直未受到重
視。請問:他的主張到何時才被接納採用? (A)鴉片戰爭以後 (B)英法聯軍以後 (C)臺灣民主國建立以後
(D)甲午戰爭以後。
《答案》B
詳解:英法聯軍以後,清廷開始推動自強運動,便以「師夷長技」為其改革的重點。
20. )《中國近代史》一書中寫道:「日本藉口『保民義舉』,迫使清朝放棄此地的宗主權,緊接著日本在光緒 5年便
將此地收歸為版圖。」請問:此地指的是何處? (A)緬甸 (B)朝鮮 (C)越南 (D)琉球。
《答案》D
詳解:日本在牡丹社事件中,藉口「保民義舉」,要求中國承認日本對於琉球有宗主權,緊接著在光緒 5年便併吞琉球。
21. )一位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學者說:「這場改革運動未有整體性的規畫,願意配合的督、撫大臣有限,使得改革的成
果不佳,但是卻為中國的改革奠定了基礎。」請問:這位學者說的是哪個改革運動? (A)皇民化運動 (B)戊戌
變法 (C)自強運動 (D)大化革新。
《答案》C
22. )明神宗時,某個團體聚集朝野的各種勢力,於講學之餘「諷議朝政、裁量人物」,並提出了一些有利於國家改革
時政的建議,但最後被宦官所害,此事件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東林黨爭 (B)新舊黨爭 (C)牛李黨爭 (D)
靖難之變。
《答案》A
23. )太平天國起事後,開始在各地建立統治勢力,一路上勢如破竹,清軍毫無招架抵擋之力,清廷於是授命督撫在地
方上組織地方鄉勇軍隊加以抵抗。請問:當時曾國藩便以什麼為號召? (A)人人有飯吃,人人有工作 (B)天下
一家,共享太平 (C)維護傳統文化 (D)公有共享。
《答案》C
24. )《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蒙受巨大的損失,尤其是在土地的割讓上,中國喪失了臺灣、澎湖、遼東半島等地,
但是遼東半島最後並未被割讓。請問:原因為何? (A)清廷改割讓其他地區給日本 (B)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
(C)三國干涉還遼 (D)日本主動放棄。
《答案》C
25. )元朝與清朝同為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國家,但元朝國祚僅九十年,清朝卻可以持續統治中國長達兩百多年之久,
主要的原因為何? (A)提升軍事作戰能力 (B)維護世家大族的權益 (C)實施種族政策 (D)高壓與懷柔政策並
行。
《答案》D
26. )海參崴位於烏蘇里江以東,三面臨海,有優良的港灣,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
司令部所在地。但這個地區原本是中國的領土,卻在下列哪個條約中,割讓給俄國? (A)《南京條約》 (B)
《北京條約》 (C)《璦琿條約》 (D)《天津條約》。
《答案》B
27. )「俄國藉著中國內憂外患之際,獅子大開口的要求中國割讓廣大的土地,使其喪失大部分的東北領土。」請問:
使中國喪失東北廣大土地的是什麼條約? (A)《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B)《天津條約》、《璦琿條約》
(C)《璦琿條約》、《北京條約》 (D)《南京條約》、《璦琿條約》。
《答案》C
28. )歷史老師上課時說道:「朝中大臣開始意識到中國必須推動改革,才能使國家脫離外國勢力欺壓的困境,當時的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都全力支持這樣的改革活動,使中國出現一股近代化的新氣象。」請問:老師所
說的應該是哪個改革運動? (A)王安石變法 (B)商鞅變法 (C)張居正變法 (D)自強運動。
《答案》D
詳解:由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都全力的支持這樣的改革活動,便可得知應該是自強運動。
29. )鴉片戰爭之前,外商對於中國的貿易環境,感到非常不友善,對清朝貿易政策有所不滿,關於這時貿易政策的限
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全中國只開放一處通商口岸 (B)外商行動、居住均受限制 (C)外商不得與官方直
接往來 (D)外商只能與地方政府進行貿易。
《答案》D
詳解:(D)外商只能與公行交易,公行是民間設立的中介機構。
30. )當時廣州有十三家最具盛名的行商集團,稱為「十三行」。他們早期的貿易對象,有荷蘭、英國等歐洲國家。十
三行受到政府嚴格限制,例如:外商與中國官府交涉,必須由十三行作中介,外商不得在廣東過冬,外國婦人不
得來廣州等。請問:這種情形最可能發生在何時?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清代。
《答案》D
詳解:詳解:清代乾隆時期,規定外商來華時,貿易的通商口岸只限於廣州一地。
31. )北魏與滿清兩者均以邊疆民族入主統治過中國,且統治時間相當長。請問:兩者的統治策略有何異同? (A)兩者
皆禁胡服胡語,推行漢化運動 (B)為鞏固政權皆採高壓策略 (C)北魏採漢化運動,滿清實行種族歧視 (D)北魏
3
採漢化運動,滿清實行高壓懷柔策略。
《答案》D
詳解:北魏孝文帝推行採漢化運動,滿清實行高壓懷柔策略。
32. )十八世紀以前的中國在世界舞臺上舉足輕重,十九世紀自英國人前來叩關後,一連串戰爭的失利與不平等條約的
簽訂,卻顯得中國處處不如西方。發生上述情況的原因不包括哪一項? (A)實施禁教政策,無視於西方科技與
日俱新 (B)天朝上國的思想,使中國不願虛心學習西方長處 (C)知識分子鎮日埋首於科舉八股文中,思想未能
創新求變 (D)中國科技文化原就落後西方,外國人入侵只是加速亡國悲劇發生。
《答案》D
33. )康橋電影公司籌畫拍攝一部以清末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為背景的電影,戲中主角在日本開辦的沿海紡織工廠日夜工
作,所得僅能餬口。這是在哪場戰役之後才出現的情形? (A)甲午戰爭 (B)中法戰爭 (C)英法聯軍 (D)鴉片
戰爭。
《答案》A
34. )中國官方想要舉行「圓明園」文物特展,為避免保存的文物輾轉搬運造成損傷,於是選在遺址的所在地舉行。請
問:上述特展應該在哪個城市舉行最為恰當? (A)廣州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答案》D
35. )道光年間,清朝除了遭遇首次西方國家大規模的武力入侵,也面臨太平天國的抗爭。太平天國的興起對當時的局
勢產生極大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包括下列何者? (A)嚴重破壞長江中下游之地 (B)婦女地位因此提升 (C)漢人
政治地位提高 (D)促進自強運動的推展。
《答案》B
詳解:太平天國政策雖然企圖改革對婦女的束縛,但實際上並未實現。
36. )他即位後,決定遷都北京。他以元代大都城皇宮為基礎,進行擴建。永樂 18 年,紫禁城落成,成為明清兩代皇
宮。請問:文中的「他」應是下列何者? (A)明太祖 (B)明惠帝 (C)明成祖 (D)明神宗。
《答案》C
37. )純純就讀外交系,她想了解中國外交史的發展,於是到圖書館翻閱《中國外交史紀要》一書,書中提到:「中國
的外交觀念起步較晚,一直到□□以後,才開始設立專門負責外交事務的機構,逐漸建立對等的外交觀念。」請
問:□□以後指的是何者?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 (D)中法戰爭。
《答案》B
38. )清末與列強的戰敗條約中,常可見到增開通商口岸的條文。請問:以下哪個通商口岸的開放,與第二次英法聯軍
所簽訂的《北京條約》內容有關? (A)雞籠 (B)上海 (C)天津 (D)廈門。
《答案》C
詳解:(A)《天津條約》簽訂後開放。(B)(D)《南京條約》簽訂後開放。
39. )一位英國官員說道:「我們跟中國的貿易量十分龐大,如果能取得□□的權利,就可以減少貨物進口到中國時所
需繳納的費用。」請問:這位英國官員提到的是什麼權利? (A)領事裁判權 (B)協定關稅 (C)片面最惠國待遇
(D)租界。
《答案》B
詳解:(B)外國商品進口到中國需要繳納關稅,為外國商人的一大負擔。協定關稅權喪失後,稅率的訂定改由外國人決定,
使外商減輕不少關稅的負擔。
40. )某部歷史記錄片這麼記載:「此次戰爭,是西方國家藉口船隻與傳教士被殺等事件,對中國進行無理的侵略。」
其中提到的戰爭是指下列何場戰事?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 (D)中法戰爭。
《答案》B
詳解:英國藉亞羅船事件,法國藉廣西西林教案發動聯合侵略。
41. )宗緯翻開一本《中國人物傳記》,傳記中提到:「此人是清末以來的重要大臣,曾經為國家平定太平天國之亂,
在自強運動期間負責督辦江南機器製造局以及北洋艦隊,並且代表清廷到日本簽下《馬關條約》。」請問:此人
應該是誰? (A)奕訢 (B)李鴻章 (C)曾國藩 (D)左宗棠。
《答案》B
42. )英法聯軍進攻中國,使中國遭遇重大的損失。關於英法聯軍進攻中國的背景,下列何者正確? (A)要求開放五口
通商 (B)要求鴉片進口合法化 (C)要求互派公使駐京 (D)要求中國割讓東北領土。
《答案》C
詳解:鴉片合法化是《南京條約》,要求割讓東北領土的是俄國。
43. )自甲午戰爭後,中國「紙老虎」的假面具被澈底戳破,列強紛紛在中國強行租地、劃分勢力範圍。當時,德國強
行租借膠州灣,將山東納為其勢力範圍,但仍有某國強勢插旗,在德國的勢力範圍內,租借了某個港口。請問:
某國與某港口應指下列何者? (A)俄國:旅順 (B)法國:膠州灣 (C)英國:威海衛 (D)日本:大連。
《答案》C
44. )甲午戰爭與鴉片戰爭比較,其共同特點為何? (A)皆西方列強入侵中國所引發 (B)結果都割地、賠款 (C)簽約
者皆為李鴻章 (D)都因商務問題引起。
《答案》B
45. )清初陸續平定叛亂、取得土地,一步步完成國家的統一。請將下列事件依時間順序排列: ()平定三藩之亂 ()
入山海關、進占北京 ()攻克臺灣 ()消滅南明政權 (A)甲丙乙丁 (B)乙丁甲丙 (C)丙甲丁乙 (D)丁甲乙
丙。
《答案》B
4
46. )《南京條約》內容中所開放的五口通商口岸,不包括下列何者? (A)廈門 (B)淡水 (C)寧波 (D)上海。
《答案》B
47. )日本是位於中國東方的國家,自古以來便與中國建立起互動關係,下列有關日本的敘述,何者有誤? (A)在十九
世紀中期改革後躋身亞洲強國 (B)曾經為了朝鮮與中國爆發牡丹社事件 (C)曾與中國簽訂《馬關條約》獲得臺
灣與澎湖 (D)對於中國的藩屬琉球與朝鮮虎視眈眈。
《答案》B
詳解:(B)為了朝鮮與中國發生甲午戰爭。
48. )道光年間,因為英國認為清廷嚴重傷害其在中國的商業利益,於是派軍艦入侵廣州,爆發戰爭,之後清廷失利,
雙方簽訂條約,清廷除了賠款,還割讓香港,並開放五口通商口岸。請問:上文中指的商業利益為何? (A)
廷不賣茶葉給英國 (B)清廷焚毀英國所販賣的鴉片 (C)清廷不准英船進入長江流域 (D)清廷加重來自英國的商
品關稅。
《答案》B
詳解:此戰爭為鴉片戰爭,導火線為林則徐查禁焚毀英國走私來華的鴉片。
49. )劉銘傳曾經一度被派遣來臺從事防禦工作,當時與法國將領孤拔所率領的軍隊在基隆、滬尾一帶展開激烈的炮
戰,最後擊退孤拔的勢力,也因此使清廷更加重視臺灣。請問: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為何? (A)爭奪朝鮮這個
藩屬 (B)希望取得鴉片合法貿易權 (C)欲奪據緬甸,使其成為貿易轉運站 (D)想奪據中國的藩屬越南。
《答案》D
詳解:劉銘傳曾經因為中法戰爭的戰火波及臺灣,而被派往臺灣協防北部海域,並在滬尾、基隆一帶建立炮臺防禦工事。
50. )中日甲午戰爭以後,中國被迫派遣李鴻章前往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下列關於《馬關條約》的內容,有哪幾
項是正確的? ()割讓香港 ()允許日人在通商口岸設廠製造 ()承認朝鮮獨立 ()外人得以在通商口岸遊
歷、傳教 ()割讓臺灣、澎湖 (A)甲乙丁 (B)甲乙戊 (C)乙丙戊 (D)乙丁戊。
《答案》C
詳解:()為《南京條約》的內容;()為中英法《天津條約》的內容。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