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 )志明與春嬌是男女朋友,雙方約定不得移情別戀,否則將一輩子當對方的奴隸。上述的約定是否有效
?(A)有效,因遵守契約自由原則 (B)無效,因違反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 (C)有效,因合乎誠實信
用原則 (D)無效,因違反權利濫用禁止原則。
21. ( )阿杰與阿峰大學同學,大二那一年,阿杰向阿峰借
5
千元付房租,期間阿峰一直忘記向阿杰追討這筆
債務,20
年後開同學會,阿峰終於記得向阿杰追討,但是阿杰卻拒絕償債。依上文所述,下列說明何
者正確?(A)阿峰得以「誠實信用原則」要求阿杰還錢 (B)阿杰可以「權利濫用禁止原則」而拒絕償
債 (C)阿峰得以「契約自由原則」要求阿杰還錢 (D)阿杰可以「時效消滅」為由而拒絕償債。
22. ( )中秋節時,琪琪居住的社區舉辦烤肉聯歡活動,因為煙霧太大,影響空氣品質,引起隔壁社區居民的
抗議,要求他們立刻停止活動。但琪琪的爸爸卻認為中秋節烤肉團圓已經是地方風俗,這是在傳承、
保留文化,雙方意見不合,僵持不下。請問:上述案例出現了文化傳承與何種權利的衝突?(A)自由權
(B)環境權 (C)勞動權 (D)受益權。
23. ( )關於受益權內容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經濟上的受益權:人民可提出請願、訴願等權利 (B)教
育上的受益權:低收入戶可請領生活補助金 (C)行政上的受益權:人民享有教育補助的權利 (D)司
法上的受益權:人民可透過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
24. ( )下課時庭庭無故拆開擺在欣儀桌上的信件,還惡作劇的將信件內容大聲念出來。請問:庭庭這樣的作
法侵犯了欣儀的什麼權利?(A)參政權 (B)平等權 (C)自由權 (D)受益權。
25. ( )小新與妮妮今年同樣是
5
歲,而今天是小新的生日,(甲)妮妮送給小新動感超人貼紙當生日禮物,(乙
)小新一時高興便答應要將媽媽的名貴珠寶送給妮妮。依照《民法》規定,上述小新與妮妮的行為,在
法律上的效力為何?(A)(甲)有效,(乙)無效 (B)兩者均無效,因為未滿
7
歲的小孩,屬於無行為能力
人 (C)兩者均有效,因為基於誠實信用的原則 (D)(甲)無效,(乙)有效。
26. ( )某社區的一名住戶購買近
30
個車位,打算出租給外人以賺取租金,遭到社區管委會否決,社區管委會
認為這名住戶的作法將影響社區安全,對整個社區的公共利益造成損害。請問:社區管委會所持的立
場,是認為該住戶此舉已經違反了何項法律原則?(A)契約自由原則 (B)誠實信用原則 (C)權利濫
用禁止原則 (D)消滅時效。
27. ( )根據右圖的情境,惠怡的行為具有法律效力,其原因為下列何者?
(A)阿姨為完全行為能力人 (B)惠怡為完全責任能力人 (C)受
贈的巧克力價值不高 (D)受贈屬單純獲得利益的行為。
28. ( )依照《民法》對於「限制行為能力人」的規定,下列何者正確?
(A)其年齡限制為
14
歲以上未滿
20
歲的未成年人 (B)其法律行為應由
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才算有效(C)倘若心智健全,就具有完全的法律行為
能力(D)其法律行為應得到法定代理人允許或承認。
29. ( )下列關於憲法特性的說明,何者正確?(A)固定性:憲法的修改過程通常較為困難與繁複 (B)原則性
:法律和命令都不可以牴觸憲法,否則無效 (C)穩定性:憲法的位階最高,法律次之,命令最低 (
D)最高性:憲法的內容多半簡潔扼要,僅就根本事項列出規定。
30. ( )嚴重風災常常造成我國經濟上和社會上重大的損失,為增加救災應變能力,政府建構遠距離通信系統
,並添購許多先進警消配備。請問:上述救災配備的經費來源,應與哪一項人民的基本義務最相關?
(A)服兵役 (B)選舉 (C)受國民教育 (D)納稅。
31. ( )新聞報導:「某報社記者跟拍某藝人夫婦,藝人夫婦認為個人權益受侵害,報警處理,該名記者因而
被處以罰款;該記者認為其擁有採訪權益,不應被處罰,因此決定聲請釋憲。」上述新聞凸顯出下列
何種權利衝突?(A)媒體的自由權與藝人的隱私權 (B)媒體的工作權與藝人的生存權 (C)媒體的財產
權與藝人的自由權 (D)媒體的平等權與藝人的受益權。
32. ( )公民課時,老師問同學關於民法與法律責任的解釋,下列是同學的說明,何者的解釋和名詞配對是完
全正確的?(A)書宏:如果人民不履行法律上的義務時,國家或政府沒有強制的力量,也不能制裁人民
(B)秀秀:法律上有「權利」也有「義務」,人民不能光享受權利而沒有履行義務,如果不履行義務的
話,政府國家有權力強制要求履行 (C)浩榮:債務不履行的意思是指「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
之權利或利益之行為」 (D)婷媖:侵權行為的意思,為訂定契約的雙方中有一方未依照法律規定或契
約約定內容履行、拒絕履行或時間上有遲延。
33. ( )某地主將自己私有地,供公眾通行之道路封閉而遭投訴。若依據《民法》的規定判斷,該地主在行使
權利時有何不當之處?(A)違反善良風俗 (B)違反公共利益 (C)損害他人權利(D)妨害社會秩序。
34. ( )《民法》主要規範財產關係和身分關係,下列何者的行為屬於《民法》規範的身分關係?(A)陳小姐書
寫遺囑,交代遺產全部留給母親 (B)張先生承租店面經營髮廊,與房東簽訂 5年的租賃契約 (C)高
小姐因投資生意失利,向姐姐借貸 100 萬元應急 (D)吳先生因開車時使用手機,意外撞毀路旁的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