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12、奧莉維亞今年初從美國遠嫁到臺灣,並在臺灣定居下來。她的遷移是屬於下列哪種移動方式?
(A)國內永久性遷移 (B)國內暫時性遷移 (C)國際永久性遷移 (D)國際暫時性遷移
( )13、近年來,臺灣社會增加累計數以北部淨遷入14萬人最多,其中又以桃園市、臺中市及金門縣為人口主要淨
遷入縣市,彰化縣及屏東縣人口淨遷出較多。若小豪一家人從彰化縣遷到臺北市來看,他們的原居住地及
遷移的地點最符合下列哪組人口現象?
(A)推力、國內遷移 (B)拉力、國外遷移 (C)推力、國外遷移 (D)拉力、國內遷移
( )14、丁先生目前在臺北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退休後想搬到花東地區養老。下列哪項條件可能是吸引丁先生搬
到花東的拉力? (A)交通方便 (B)工作機會多 (C)生活環境清幽 (D)教育品質良好
( )15、唐門的爸爸在美國工作,想接他到美國就近照顧,未來希望唐門能繼續在美國就讀大學。對唐門來說,下
列哪個訊息為「拉力」因素,具有吸引他前往美國就學的作用?
(A)臺灣的學校設備與規模較美國小,因此環境較擁擠 (B)臺灣教育制度不明確,商業科系眾多,競爭激烈
(C)美國商學院畢業後,就業待遇大約是臺灣的兩倍 (D)臺灣商業市場較小,畢業後即使英語好也謀職不易
( )16、「工業革命在都市創造許多就業機會,吸引鄉村人口移入都市工作,也因此帶動都市商業與服務業的發展,
提供另一波工作機會,吸引更多人口進入都市謀生。」上文主要在描述造成人口遷移的哪種力量?
(A)都市的拉力 (B)都市的推力 (C)鄉村的拉力 (D)鄉村的推力
( )17、表(三)為黎明國近年來新生兒性別比數據,若想計算出黎明國100年的新生兒性別比,應該蒐集哪些數據?
(甲)該年孕婦總人數;(乙)該年男嬰人數;(丙)該年出生率;(丁)該年女嬰人數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
表(三) 圖(四) 圖(五)
( )18、圖(四)為某國的人口金字塔圖。依據資料判斷,該國可能面臨哪些人口問題?(A)老人安養、少子化 (B)勞
動力人口過剩、少子化 (C)老人安養、性別比嚴重失衡 (D)勞動力人口過剩、性別比嚴重失衡
( )19、圖(五)為某國家的人口金字塔圖,關於這個國家人口組成的解釋,下列何者最正確?
(A)此國家正在和其他國家戰爭,許多男性前往外地戰場作戰
(B)此國有大量工作機會給外地人士,造成外來男性人口湧入
(C)此國經濟發產程度高,屬於人口高齡化的社會
(D)此國家出生率高,但死亡率低,因此人口增加速度快
( )20、有為青年衣休今年23歲,他們家庭每天早上父親(49歲)出外上班,母親(47歲)便在家中整理家務。而妹妹
要去學校上學(11歲)。家中尚有祖父(70歲)同住,是典型三代同堂家庭。就人口結構而言,上文中受扶養
的成員共有幾位? (A)一位 (B)兩位 (C)三位 (D)四位
( )21、根據內政部民國 105年6月底統計資料顯示,臺灣 15-64 歲者約占總人口 74%,65 歲以上者約占 13.8%,
0-14 歲者約占 12.2%。依據上述資料判斷,下列何種結論是正確的?
(A)扶養比為 35% (B)扶養比為 35 ‰ (C)呈現低字塔人口類型 (D)可看出性別比大於 100
( )22、下列是一則新聞報導的標題:「臺灣的男、女嬰性別比已達到 108.3,創近 5年新高!」依據內容判斷,這
最能說明何種現象? (A)我國進入高齡化社會 (B)我國男嬰數較女嬰多 (C)我國壯年人口負擔變重
(D)我國男嬰人數:女嬰人數=100:108
( )23、欣怡是小學三年級生,其家庭成員有 70 歲的爺爺、62 歲的奶奶、40 歲的小叔和小嬸、讀小二的堂妹、爸
爸、媽媽和唸大一的哥哥。關於凱承家庭成員的敘述何者正確?
(A)壯年人口有五個 (B)幼年人口有三個 (C)需要被扶養的老年和幼年人口有四個 (D)扶養比為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