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黎明高中 高一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生物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其他 試卷

pdf
5.84 MB
6 頁
Joseph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台南市黎明高 1 08 學期 第一次段考 生物試卷
試日期:1 0 9 . 04.09 命題範圍:生物 3 - 1 ~3- 2 科目代號:10
一、 單一選擇題(每題 1.5 45 )
1. ( ) 根據1990Carl Woese將生物分成三域,分別是古細菌、細菌和真核生物,其中前兩域的生物以前屬於原核
生物。試問,下列甲~己的特性中,哪些是古細菌與細菌共有的? 甲、具有核糖體,乙、具有環狀染色體,丙
、細胞膜的結構與真核細胞不同,丁、可以進行糖解作用產生能量,戊、不具有細胞壁,己、不具有內質網
(A)甲乙丁戊 (B)甲乙丁己 (C)乙丙丁戊 (D)乙丁戊己
2. ( )有關演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突變常對生物體有害,故不利於生物演化 ()一個正在演化的族
群,其某一等位基因出現的頻率可能發生改變 ()人類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得抗藥性的細菌增加,為人擇作用
的結果 ()拉馬克用進廢退理論,是達爾文演化論的基礎。
3. ( )騾是馬和驢雜交生下的動物,但是因為下列何種原因導致騾不能再繁殖下一代? ()不具有性染色體,無
雌雄性別之分 ()不具有同源染色體,無法順利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 ()不能複製染色體,無法順利進行
有絲分裂形成配子 ()不能形成紡錘絲,無法順利進行有絲分裂形成配子。
4. ( )下列各生物之器官何者與馬之前肢既為同源構造也有相同功用? ()
()
()蝙蝠
前肢 ()長頸鹿
前肢。
5. ( )下列有關演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物種演化所需的時間一定要上百萬年的時間 ()現生物種的演化
過程已經完成 ()遺傳變異是物種演化的原動力 ()物種演化一定由簡單朝向複雜方向。
6. ( )隨著科技進步,農業改良也日益精良,其中日常生活中的高麗菜、大頭菜和花椰菜均是由野生甘藍育種而來
,請問何種原因可以證明均為同種? ()因為生長樣貌相似 ()因為來自於共同祖先 ()因為可以相互受
精產生有生殖能力的後代 ()因為體內基因完全相同 ()因為產地相同。
7. ( )
表示利用甲特徵可以區分ㄅ、ㄆ生物。附圖為
5
種生物的簡易分辨方式,對甲~丁的特徵,何
者正確?
()甲為核糖體有無 ()乙為細胞壁有無 ()丙為自營或異營 ()丁為葉綠體有無。
8. ( )下列四個選項中,何者的發生來源與其他三者相差最遠? ()蜻蜓的翅膀 ()蝙蝠的翼 ()天堂鳥的
翅膀 ()人類的雙手。
9. ( )演化上鯨魚的胸鰭與下列何者最為相似? ()章魚的腕 ()鮪魚的胸鰭 ()牛的前肢 ()畫眉鳥的
翼。
10. ( )下列有關生物演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長跑者鍛鍊肌肉的耐力,將會遺傳給後代 ()照射過量紫外
線導致皮膚癌,將會遺傳給後代 ()照射過量
X
光導致卵細胞突變,將會遺傳給後代 ()愛滋病患者透過生
產,將會遺傳給後代。
11. ( )下列敘述哪些符合天擇的概念? ()能抵抗殺蟲劑的昆蟲數目愈來愈多,可能因昆蟲產生突變,而具有抗
殺蟲劑基因 ()以前的番茄較綠且生硬,經過多年研發,現在的番茄較紅且甜美 ()年雨量增加且年均溫升
高的地區,果實增大,鳥喙也隨之增大 ()工業發達,環境汙染的結果,深色蛾的比例逐年增加,使得個體發
生演化,而結果呈現在族群 ()長臂猿為了在樹林間靈活擺盪,手臂愈來愈長。
12. ( )生物的演化過程相當漫長,不易直接觀察,常藉由各種證據方能推論其演變的歷程。下列有關各種演化證據
的敘述,何者錯誤? ()根據化石及其所在地層,可推測古生物外形及其生活的環境 ()根據鯨的鰭與麻雀
翅膀的骨骼構造,可推測兩構造為同源器官(同源構造) ()根據昆蟲與爬蟲類的胚胎發育過程,可推測兩者
在綱的階層上具有共同祖先 ()根據化石的地理分布,可推測當時大陸板塊的位置與現今是否相同 ()根據
物種之
DNA
分子核酸序列的相似性,可推測物種間的親緣關係之遠近。
2
13. ( )某森林中原有甲、乙、丙三種體色的鳥類,並有獵捕鳥類的蛇一同居住在森林中。多年來,三種鳥類的數量
大致維持一定的比例,但近來因酸雨導致綠色森林大量枯死,甲種鳥類數目不降反升,乙種鳥類數目仍維持一定
,丙種鳥類數目卻大量減少,則何種鳥類的體色最接近綠色? () () () ()無法判斷。
14. ( )中研院位於宜蘭的臨海研究所正在飼養某種特定魚類,觀察其繁殖行為並記錄每一世代成魚的魚尾平均長度
和體長(含尾長),其結果以
mm
為單位記錄於附表。由表中數據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親代
1
子代
2
子代
3
子代
4
子代
雄魚
體長
85
80
89
82
83
尾長
32
34
38
40
40
雌魚
體長
86
83
85
87
81
尾長
21
23
22
25
27
()此魚為一夫多妻制 ()魚尾的長度無法作為判斷雌雄的分辨依據 ()尾長較長的雄魚具有繁殖優勢 (
)體長較長的雄魚具有繁殖優勢 ()尾的長短和繁殖是否成功沒有任何關聯。
15. ( )下列有關生物演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鯨魚後肢退化,是生物演化在生物地理學上的證據之一 ()
天擇是靜態的作用過程,依時間、環境而有所不同 ()侏儸紀時,地球上最繁盛的生物為哺乳類與鳥類 ()
生物演化是指族群的基因頻率隨時間發生改變。
16. ( )達爾文的天擇說內容不包括下列何者? ()同一類的生物係來自共同的始祖 ()物種為適應環境而發生
變化 ()個體受環境影響而獲得的新性狀可遺傳給子代 ()生物的演化是長時間連續的變化。
17. ( )根據附圖,下列有關哺乳動物演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在不同種的哺乳動物身上可發現同功構造 ()這種過程與加拉巴哥群島各種不同喙形雀鳥的演化類似,
是一種適應輻射效應 ()白堊紀大滅絕後哺乳動物才出現 ()中生代哺乳動物已經出現,在中生代末期與
恐龍競爭,使恐龍滅絕 ()所有哺乳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皆相同。
18. ( )附表為地質年代與各類生物化石存在的時間和數量(表中以寬度表示,愈寬表示數量愈多)的關係,下列
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三葉蟲曾悠游於侏儸紀的海洋中 ()臺灣西部山區的第三紀海相地層中可發現菊石化石 ()二疊紀和三
疊紀之間的生物滅絕事件,只促成大型爬蟲類動物的發展 ()菊石類生物從古生代開始發展,在古生代晚期曾
減少,直到中生代末期才滅絕。
3
19. ( )下列有關各科學家與研究的敘述,何者正確? ()虎克為發現細胞的第一人,並發表「細胞學說」 ()
孟德爾利用豌豆可異花授粉的特性,找出純品系的豌豆 ()拉馬克認為後天獲得的新性狀,可遺傳給下一代 (
)魏德曼以老鼠為實驗材料,證明「天擇」為演化的動力 ()達爾文的天擇說認為物種競爭是最重要的演化動
力。
20. ( )下列有關拉馬克和達爾文演化論的比較,何者正確?
拉馬克
天擇說
沒有共同祖先
由先天遺傳差
異造成
可以遺傳
()
A ()
B ()
C ()
D
21. ( )生物的分類階層依序為界、門、綱、目、科、屬、種。就下列兩兩一組生物之間所屬相同階層的敘述,何者
正確? ()白種人與黃種人:只在界、門、綱、目、科、屬分類階層相同 ()綠藻與蕨類:只在界、門、綱
、目分類階層相同 ()大腸桿菌與酵母菌:只在界、門、綱分類階層相同 ()水稻與玉米:只在界、門、綱
、目、科分類階層相同。
22. ( )方芳在逛完動物園後整理自己的筆記,筆記中部分內容為:獅子是非洲最大的食肉目、貓科動物;野牛屬於
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石虎的學名是
Felis bengalensis;狼屬於食肉目、犬科,是現代家犬的祖先。以上動物和
家貓(Felis domesticus)的親緣關係由近而遠排列,應為下列何者? ()石虎野牛獅子 ()石虎
獅子野牛 ()獅子野牛石虎 ()獅子石虎野牛狼。
23. ( )附圖為植物的演化關係圖,下列特徵中,有哪些是在
Z
處演化形成?
()維管束 ()孢子 ()花粉管 ()果實。
24. ( )達爾文完成物種起源一書時,其實他並不了解以下何觀念(或與現代理論不同)? ()自然界生物個體間
充滿著變異 ()這些變異的起源 ()這些變異中,某些變異較符合環境條件而能存活下來 ()變異是可以
遺傳的。
25. ( )達爾文的演化原理中提及:每一族群均有可遺傳的變異,而使個體間的特徵有所不同。下列有關支持此一族
群現象的細胞學基礎,何者正確? ()有絲分裂時發生染色體突變 ()有絲分裂時發生染色體重組 ()
數分裂第一階段時發生聯會,染色體互換 ()減數分裂第二階段時發生染色體重組 ()胚胎發育時發生體細
胞傷害。
26. ( )有關演化的機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無性生殖有利於演化 ()演化是一種可逆的過程 ()天擇
使有利生存的表徵遺傳到下一代 ()天擇是一種隨機篩選的現象。
27. ( )螺旋藻為一種藍綠菌,而小球藻則為一種綠藻,螺旋藻及小球藻皆被認為富含人體所需的養分。下列有關這
兩者的敘述何者正確? ()兩者皆具葉綠體 ()兩者皆行光合作用光反應產生氧 ()兩者的細胞壁主要皆
聚糖組成 ()在三域系統中螺旋藻是細菌,而小球藻是植物 ()螺旋藻以葉黃素,而小球藻則以葉綠素
為主要光合色素。
28. ( )下列有關DNA萃取的敘述,何者正確? (A)從洋蔥與大腸桿菌中萃取出的DNA由不同種類的核酸組成 (B)
清潔劑的作用為使細胞破裂,但洋蔥細胞具細胞壁因此清潔劑沒用 (C)萃取洋蔥的DNA時,使用木瓜酵素去除細
胞壁 (D)從洋蔥葉片與莖中可萃取出具相同序列的DNA
29. ( ) 細胞色素Ccytochrome C)為粒線體上一種電子載體,由於演化上具高度保留性,常作為親緣鑑定的指標
。試問:已知細胞色素C104個胺基酸所組成的蛋白質,若人與黑猩猩細胞色素C的胺基酸序列完全相同,人和
4
猴子有1個胺基酸不同,人和馬則有12個胺基酸不同,此代表 (A)人和黑猩猩親緣關係最近 (B)人和猴子親緣關係
最近 (C)人和馬親緣關係最近 (D)條件不足,無法判定
30. ( )下列關於比較解剖學的敘述,哪些正確?(A)同源器官指起源相同,結構和部位相似的器官 (B)鯨的前肢和
鳥的翼是同源器官 (C)同源器官明這些動物是自不同的祖先 (D)痕跡器官是生物體無用的器官用進廢退的
結果 (E)兔的盲腸也是痕跡器官
二、 多重選擇題(每題 3 45 )
31. ( )下列有關生物學上所發展的演化理論敘述,哪些正確? ()神創說認為物種皆適應於其生存環境,不隨時
間而改變各性狀的特徵 ()林奈認為物質皆由演化而來,其分類系統中,同科之物種必較同屬相似 ()拉馬
克認為親代及其後代持續鍛鍊某一器官,此器官會發生適應性的改變 ()魏斯曼以實驗說明:體細胞的性狀發
生適應性改變,才會發生演化現象 ()達爾文發現鷽鳥物種在加拉巴哥群島與同緯度海島不同,與環境有關而
與演化無關。
32. ( )附圖為數種脊椎動物前肢內部構造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此圖構造係屬痕跡器官 ()圖中各器官發生來源相同 ()此構造係突變後經天擇作用而逐漸形成 ()
可作為生物分類的依據 ()可作為生物演化的證據。
33. ( )達爾文的小獵犬號之旅,途經厄瓜多爾及加拉巴哥群島,回國後分析旅途所見及所收標本,歸納出共同祖先
及物種形成的概念。有關此概念的推衍哪些正確? ()加拉巴哥群島及厄瓜多爾分處兩大洋演化出不同種的雀
()哺乳動物皆以乳汁養育幼兒,可證明哺乳動物有共同祖先 ()麻雀與企鵝的翼可證明有共同祖先,但
蝙蝠則不是此祖先的後嗣 ()通常地層古老的化石構造簡單,年輕的相對複雜,可證明祖先及後代之關係 (
)原核及真核生物皆以轉錄及轉譯製造蛋白質,可推論生物界可能單一起源。
34. ( )科學家在永凍層發現猛瑪象的細胞,若想知道其與現代象的親緣關係,可以比較下列哪些分子的異同?
()ATP ()核酸 ()含氮鹼基 ()胺基酸 ()蛋白質。
35. ( )下列敘述中,何者與達爾文的演化學說內容相符合? ()生物的演化係間斷性的劇變,而非持續性的漸變
()任何生物均具有個別差異 ()生存競爭係因食物和生存空間不足所造成 ()鯨的後肢因長久不使用而逐
漸退化 ()島嶼上的尖喙雀類是因長久啄食昆蟲而使其喙逐漸變尖。
36. ( )古生物學家在古老的鯨豚化石中發現下列哪些構造,因此推測鯨豚與陸生四足類的關係密切? ()前肢
()肩胛骨 ()後肢 ()骨盆 ()尾椎骨。
37. ( )小美到超市買了海帶、玉米、鳥巢蕨、香菇、酵母菌、番茄、四季豆及石花菜。就目前習得的生物五界系統
分類而言,下列有關這些食物分類的敘述,哪些正確? ()這些食物歸屬於四個界 ()香菇與海帶屬於同一
()酵母菌與石花菜屬於同一界 ()鳥巢蕨與玉米屬於同一界 ()番茄與四季豆屬於同一界。
38. ( )下列有關六界系統的敘述,何者正確? ()分為真細菌界、古細菌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和動
物界 ()古細菌界物種只在細胞構造和成分上與真細菌界物種明顯不同,因此被獨立出來 ()古細菌界與真
細菌界被歸類於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古細菌和真細菌各自具有獨立的共同祖先和演化過程 ()真細菌界
與古細菌界都是原核生物,所以兩者在親緣關係上較為接近。
39. ( )科學家在當地選了兩個樣區()(),兩個樣區內原生的無患子科植物多數都被移除,而改種引進的無患
子科植物。科學家先量測原生種與引進種無患子科植物果實的大小,結果如()圖。接著科學家對樣區內的無患
子甲蟲進行調查與口器測量,經過
10
年後,再進行一次調查,其調查結果整理如()圖:黑線為
10
年前測量結
果,虛線為現在測量之結果。根據以上敘述,下列敘述哪些較為合理?
()
5
()
()平均而言,()樣區內的甲蟲口器變得較短,()樣區內的甲蟲口器變得較長 ()平均而言,()樣區內
的甲蟲口器變得較長,()樣區內的甲蟲口器變得較短 ()甲蟲的口器之所以改變,很有可能是刻意伸長或縮
短的結果,代代累積而發生改變 ()甲蟲的口器之所以改變,很有可能是天擇的結果,口器與果實匹配者較有
生存優勢 ()甲蟲族群內口器長度並非總是一致,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個體差異。
40. ( )某脊椎動物的體長可大略分為甲:1015
公分、乙:1520
公分、丙:2025
公分三等級,其中甲、乙、
丙的數量分別占整個族群的
10%、80
10%。考古學家在一億年前的地層中發現這種動物的大量化石,經測
量脊柱的長度後,發現上述三群數量的百分比至今並未改變,則甲、乙、丙存活率的比較哪些是正確的? ()
甲>乙 ()乙>甲 ()乙>丙 ()丙>乙 ()丙>甲。
41. ( ) 由於演化理論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在不同時代科學家提出不同的分類系統。下列有關分類系統的敘述,
何者正確? ()二界系統根據生物是否具運動能力而將其分為動物界和植物界 ()科學家使用光學顯微鏡觀
察後,將肉眼看不見的單細胞生物歸為原核生物界 ()懷塔克將真核生物集合成真核生物域 ()科學家在五
界系統後更提出六界系統,將原核生物界區分為真細菌界和古細菌界 ()三域系統的分類系統認為古細菌、真
細菌和真核生物三者間,前兩者的親緣關係較近。
42. ( )附表甲、乙、丙、丁為四種不同類型的細胞,根據表中代號及生物分類概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細胞壁
細胞膜
葉綠體
核糖體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甲類型細胞必可行光合作用,可行光合作用的細胞未必屬於甲類型細胞 ()菌物界應歸至乙類型細胞,乙
類型細胞未必全屬於菌物界 ()動物界的細胞與丙類型最相近 ()甲類型細胞必為真核細胞,真核細胞未必
全屬於甲類型 ()真細菌界必歸至丁類型細胞。
43. ( )下列有關遺傳變異與物種形成機制的敘述,何者正確? ()有性生殖和突變造成大部分族群變異的主因
()天擇可創造新的性狀並決定演化的方向 ()地理隔離為種化的必要條件 ()現存物種由原始祖先物種經
天擇而形成 ()粒線體內基因的含氮鹼基序列可用來鑑定父系的遺傳。
44. ( )依據生物種的概念,下列哪些生物無法判定牠們是否為同種? ()不同的三葉蟲 ()各種不同的細菌
()各式各樣的蝴蝶 ()各種大小不同的恐龍 ()臺灣黑熊與馬來熊。
45. 下列哪些敘述或例子,符合達爾文的演化理論? ()濫用抗生素使環境中抗抗生素的細菌比例增加 ()生活
在黑暗地洞中的鼴鼠,眼睛因不必使用而退化 ()加拉巴哥群島的雀鳥因各島嶼的食物不同而產生鳥喙的變異
()加拉巴哥群島各島嶼的雀鳥因無法進行基因交流而產生種化 ()
18481895
年,英國曼徹斯特的深色蛾比
例從很低攀高至
98%。
. 閱讀題 (每題2 10)
I. 鯨豚在演化過程中經歷過的許多解剖、生理的巨大變化。要不是這些變化,現今鯨豚不可能以大洋為家的。根據
巴基鯨化石,這些適應中最早出現的,有些與聽覺有關。聲音在水中和空氣中的傳播方式不同。人類與其他陸棲動物
有薄而扁的鼓膜,接收以空氣為介質的聲波;現代鯨豚則是厚而長的鼓韌帶,無法接收聲波,牠們利用的是個叫做「
鼓泡」(bulla)的骨頭。現代鯨豚的鼓泡非常緻密,因此可以傳遞由稠密介質傳送的聲音到內耳去。巴基鯨的鼓泡已
6
經朝現代型的方向演化了,但是牠們仍然保存了類似陸棲哺乳類的鼓膜,在水面下毫無作用。
那麼,巴基鯨變得厚實的鼓泡有什麼可能的用途呢?科學家泰維生推測,就像烏龜聽到的是以龜殼傳送的地面震動
,巴基鯨也許是用鼓泡捕捉地面傳遞的聲音。科學家將新發現的體骨與耳朵構造一併考慮之後,推測巴基鯨為一種以埋
伏為主要策略的獵食者。牠們也許潛伏在河岸淺水處,頭朝岸上,攻擊前來飲水的動物。泰維生說,陸行鯨更可能利用
這種聽覺方式,因為牠們開始有了連結顎與耳的管道。陸行鯨將顎置於地面,就能聽到獵物接近,現代鱷魚就這樣做。
泰維生推測,早期鯨豚用來接收地面傳遞的聲音的構造,使牠們「提前適應」了水中聽聲的需求。
美國匹茲堡卡內基自然史博物館的羅哲西已經證明,到了龍王鯨與矛齒鯨(完全生活在水中的鯨豚)出現的時候,
像繩子般的鼓韌帶也許已經演化出來了。此外,牠們的中耳附近出現了氣竇,也許其中充滿了海綿組織,使牠們的水中
聽覺無論是解析度還是方向感都提升了。羅哲西還說,外耳道封閉後(深海潛泳的必要條件),下顎在聽覺扮演的角色
更重要,於是演化出一條充滿脂肪的管道,可將聲音傳送到中耳。
鯨豚聽覺的演化到了後期,齒鯨與鬚鯨就分道揚鑣了。齒鯨演化出接收與製造高頻聲音的裝備,因此可以利用回聲
定位搜尋獵物,而鬚鯨則接收與製造極低頻的聲音,彼此可以遠距通訊。羅哲西說,鯨豚耳骨化石顯示,約
2800
萬年前
(漸新世晚期),早期齒鯨已經擁有接收高頻聲音的一些骨質構造,因此牠們至少有起碼的回聲定位本領。雖然就化石
紀錄來看,鬚鯨在
3400
萬年前(漸新世初期)就出現了,可是牠們的低頻聽覺起源仍然混沌不明。
其他值得注意的頭骨變化包括眼窩的位置。早期的巴基鯨與陸行鯨像鱷魚,眼窩位於頭頂,到了水棲的原鯨與後來
的鯨豚,則位於兩側。巴基鯨的鼻腔開口從口鼻尖端移到頭頂,成為現代鯨豚的噴氣孔。鯨豚的牙齒也變形了,原始哺
乳類祖先的臼齒齒尖複雜,適於磨碎食物,轉變成現代齒鯨的單純叉狀齒,牠們以牙齒咬緊食物、送入食道,根本不用
咀嚼。鬚鯨的牙齒全都失去了,演化出梳子狀的鯨鬚板,從上顎垂下,捕捉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現代的海豚可利用鼻部
和喉部的軟骨(不是聲帶),產生高頻的振動波,然後利用下顎骨的特殊結構,以接收微弱的振動回音,經內耳引起反
應,以判斷前方障礙物的位置。
(46)巴基鯨利用何種構造接收聲波的訊號? ()鼓膜 ()鼓韌帶 ()下顎骨 ()鼓泡。
(47)有關鯨豚演化過程的描述,何者正確? ()巴基鯨的鼻腔開口從口鼻尖端移到頭頂,成為現代鯨豚的噴氣
()鬚鯨演化出接收與製造高頻聲音的裝備,因此可以利用回聲定位搜尋獵物 ()龍王鯨與矛齒鯨在
水中的聽覺不如巴基鯨 ()現代齒鯨的臼齒齒尖比原始哺乳類祖先更複雜。
II. 1828
年,植物學家布郎尼(Brongniar)以採自法國漸新世的一些著葉化石植物建立了擬紫衫屬(Taxites),
並鑑別六種,其中以
T. langsdorfii
最惹人注意。1847
年,這些化石初次被安黎胥(Endlicher)描述,同時他也將美國
加州的一種高大針葉樹命名為北美紅杉屬(Sequoia)。1855
年,黑爾(Heer)鑑定從瑞士出土的化石,它包括葉和並
存的毬果,認為所有被鑑定為
T. langsdorfii
的化石,都是
Sequoia
的遺骸。原來的
T. langsdorfii Brongniart
遂被更名為
Sequoia langsdorfiiBrongniartHeer。此後更多的類似化石被發現,大多是
S. langsdorfii
1940
年,三木(Miki)發現一種日本的化石植物,其枝條似落羽松(Taxodium),毬果似北美紅杉,故另立一屬
Metasequoia,以示為其北美紅杉之姐妹。1941
年,三木發現北極圈的
Sequoia disticha Heer
與日本之化石相似,遂修正
其學名為
Metasequoia distichaHeerMiki。此後,更多資料顯示,Metasequoia disticha
從白堊紀晚期到中新世廣布於歐
亞大陸,直到數百萬年前它仍存在於日本和西伯利亞東部。
1944
年,王戰在中國西藏發現一株
35
公尺高的大樹,當地居民稱之為水杉,奉如神木。王戰收集帶有針葉和毬
果的小枝回去研究,並經胡先驌和鄭萬鈞兩位教授確定為
Metasequoia distichaHeerMiki。此一稀世古樹竟為全球植
物學界矚目的焦點
Metasequoia
活現了!1947
年,麥銳爾(Merrill)資助採集種子,分贈世界各地植物園,此樹因此
遠播異域,出現在全球各地。1948
年,錢尼(Chaney)沿著長江越過山脈,到達水杉生長的峽谷,考察水杉生長和分布
的情形,他發現山谷裡大約有
800010000
棵,其中約
5000
棵的直徑超過
20
公分,但附近已無額外的棲地,水杉不能
在當地拓殖。不過,由於其種子被收集去外地培育,目前水杉在世界各地的公園與花園常看得到。則:
(48)
Sequoia langsdorfii
的化石實際上最早被發現於哪一國的地層中? ()瑞士 ()日本 ()美國 ()
國。
(49)
Taxites langsdorfii
被更名為
Sequoia langsdorfii,其原因為何? ()安黎胥首次描述北美紅杉屬的化石 (
)布郎尼最先鑑定出一種著葉化石 ()黑爾由葉和毬果的化石判定屬於北美紅杉屬 ()三木認為它像北美
紅杉屬的化石。
(50)下列有關
Metasequoia
之敘述,何者正確? ()它的枝條像
Sequoia ()它的毬果像
Taxites ()它的化
石在日本發現應冠以
Meta
字首 ()它的特徵介於
Taxodium
Sequoia
之間。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