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黎明高中附設國中 九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生物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其他 試卷

pdf
755.06 KB
6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1 08 學期 第一次段考 國三 試卷
命題教師:王怡 命題範圍:單元 8 ~ 單元 10 考試日期:109.04 . 08 科目代號:0 7
________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單選題(每題 2)
1. 賽馬擁有健壯的體格,並擅長快速奔跑。請問賽馬和一般品種馬之間的差異,與下列何者較無關?
(A)人擇 (B)個體差異 (C)生物複製技術 (D)刻意培養
2. 下列有關演化機制的敘述,何者錯誤?
(A)適應環境的個體才有機會生存下來這就是天擇 (B)生物體之間若無發生變異演化就不會產生 (C)天擇可以
決定生物演化的方向 (D)為了適應環境,生物體會調整變異的方向
3. 耐乾旱的仙人掌類植物,葉成針狀,莖多肉肥厚,這種演化與下列何者有關?()天擇;()人工培育;()環境
適應;()人擇。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乙丙
4. 就天擇說的演化觀點,請問下列哪種生物的族群較容易綿延下去?
(A)人工飼養在水族箱中行斷裂生殖的渦蟲 (B)豢養在動物園中體型龐大的非洲象 (C)生活在苗栗低海拔山區數
量稀少的石虎 (D)個體間性狀皆不相同的田野麻雀
5. 下列何者無法證實生物演化?
(A)古代生物的遺骸或遺跡經沉積岩中的礦物質滲入再經地層壓力而形成的化石 (B)琥珀裡的小昆蟲 (C)迅速
冰凍的長毛象 (D)銀杏或鱟等活化石
6. 生物演化最直接的證據是:
(A)生物地理學的證據 (B)化石的證據 (C)比較解剖學的證據 (D)胚胎發生學的證據
7. 古代樹木死亡倒下,樹幹長時間覆蓋在地層中形成化石後,其重量比現在任何同粗細的樹幹都重了許多,主要原
因最可能為下列敘述何者?
(A)古代的樹木品種特殊幹的結構比較結實 (B)樹幹埋在地層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而增加重量 (C)樹幹中寄生
了大量的微生物,使其重量增加 (D)樹幹內的組織被岩層中的微粒礦物置換,使重量增加
8. ()生存年代()物種的演化過程()生物在當時的生活概況()當地當時的地理及氣候概況。以上敘述
些可由出土的化石來推測得知?
(A)甲乙 (B)甲乙丙 (C)甲丙丁 (D)甲乙丙丁
9. 附圖為某地層的剖面圖,若岩層中發現了始祖鳥化石,則岩層中可能發現何種化石?()昆蟲;()早期哺
類;()迅猛龍;()裸子植物。
(A) (B)甲丙 (C)甲丙丁 (D)甲乙丙丁
10. 有關學名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學名由 2個拉丁化的字所組成 (B)第一個字叫「屬名」第二個字叫「種小名」 (C)「屬名」詞性為形容詞「種
小名」詞性為名詞 (D)「屬名」第一個字母須大寫
11. 附圖的食物網中,蝗蟲與松鼠間的關係與下列何者相似? (A)兔與山貓 (B)橡樹與兔 (C)苜蓿與山貓 (D)狐與
梟。
12. 如果甲生物與乙生物同樣都是貓科動物,而老虎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貓科的動物,則請問
2
下列何者不正確?
(A)甲與乙同為動物界 (B)甲與乙同為食肉目 (C)甲與乙同為哺乳綱 (D)甲與乙屬名相同
13. 附圖為某種植物的生殖構造則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由甲構造可知此植物應為被子植物 (B)丙構造可
助丁構造傳播得更遠 (C)丙構造由該植物的子房發育而成 (D)該植物可藉由乙構造進行斷裂生殖。
14. 小智參觀臺北市立動物園後,整理出亞洲黑熊、大貓熊的學名和分類階層資料,如附表(一)所示;此外,他在
書上只查到美洲黑熊、棕熊的學名,如附表(二)所示。根據此二表,下列相關推論,何者最合理?
名稱
亞洲黑熊
大貓熊
學名
Ursus
th ibet anus
Ailuropoda
m elan oleuca
分類
階層
哺乳綱
哺乳綱
食肉目
食肉目
熊科
熊科
附表(一)
名稱
棕熊
學名
Ursu s
actos
附表(二)
(A)大貓熊和棕熊是不同屬且不同科 (B)亞洲黑熊和美洲黑熊是同屬但不同目 (C)亞洲黑熊和棕熊是同屬且都是
哺乳綱 (D)大貓熊和美洲黑熊是同屬且都是熊科
15. 有甲、乙、丙、丁、戊五種生物,已知甲、戊同科不同屬;乙、丁同綱不同目;甲、丙、丁同目不同科,則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A)甲、丁同綱 (B)甲、乙同目 (C)甲、丙同種 (D)甲、戊血緣關係最遠
16. 小丸子利用黏菌、藍綠菌、石蓴和海帶等生物製作檢索表,最先分出的是黏菌,下列何者是小丸子最先的分類依
據?
(A)是否具有纖毛 (B)是否具有液胞 (C)是否具有葉綠體 (D)是否可行光合作用
17. 青黴素等抗生素是由黴菌所製造,這些物質會藉由破壞細菌的細胞壁合成而達到殺菌的效果。但黴菌和細菌都一
樣有細胞壁,為什麼這些抗生素對於真菌的細胞就沒有影響?關於此問題,下列哪一項解釋最為合理?
(A)細菌繁殖速度比真菌快因此容易受抗生素影響 (B)細菌及真菌分屬不同界細胞壁成分並不相同 (C)細菌
是單細胞生物,抗生素只對單細胞生物有作用 (D)真菌個體是由菌絲構成,菌絲可分解抗生素
18. 關於酵母菌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屬於單細胞真菌類,沒有細胞壁的構造 (B)出芽生殖產生的新細胞仍然相連在一起能表現出多細胞生物的特
(C)在有氧、缺氧的情況下,酵母菌均能行發酵作用而分解糖分 (D)分解糖分產生的氣體與萌芽綠豆的呼吸作
用,所產生的氣體相同
19. 附圖是生物的五界分類系統示意圖,請問下列何種生物不屬於丙界?
(A)黏菌 (B)木耳 (C)青黴菌 (D)酵母菌
3
20. 「大腸桿菌、黑黴菌、金針菇、黏菌、酵母菌和藍綠菌」,括號內有幾種生物是真菌?
(A)3 (B)4 (C)5 (D)6
21. 附表為幾種生物的分類檢索表,()甲代表是否為單細胞生物;()甲代表能否行光合作用;()乙代表是否為單
細胞生物;()乙代表是否為菌物界生物;()丙代表是否有細胞核;()丙代表是否為原核生物。請問何者敘述
正確?
(A)ㄅㄇㄊ (B)ㄆㄈㄉ (C)ㄆㄇㄉㄊ (D)ㄅㄆㄈㄊ
22. 小伊想要認識地球上最早具有維管束的植物,他應該去借閱下列哪一本書?
(A)《地球的蘚苔植物》 (B)《蕨類大全》 (C)《認識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大百科》
23. 下列何者並非蘚苔植物的特徵?
(A)因為個體矮小物質運輸的速度較快 (B)具有假根可以固著在土壤內 (C)具有假葉可以行光合作用 (D)常生長
於潮溼的地面、樹幹或牆壁上
24. 開花植物可分為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兩者可由葉脈分布、莖內維管束排列方式以及子葉數目作區分。根據
附圖,下列選項何者為單子葉植物的特徵?
葉脈
莖內維管束
子葉數目
1a
2a
3a
1b
2b
3b
(A) 1a2b3a (B) 1a2b3b (C) 1a2a3a (D) 1b2b3b
25. 原栽種於甲盆中的蕨類植物因生長旺盛導致空間不足於是取其部分植株(同時具有根)移植於乙盆中
不考慮突變的情況下,生長於乙盆中的此植株之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可結出果實 (B)其染色體數目為甲盆中植株的一半 (C)沒有維管束 (D)其性狀的基因型和甲盆中植株相同
26. 附表是 5種生物在構造上的比較,正確的有哪些?
比較項目
名稱
細胞壁
細胞核
葉綠素
細胞數
螺旋藻
黑黴
竹蓀
土馬
矽藻
(A)甲丙 (B)乙丁 (C)甲乙 (D)
27. 萬太郎肚子餓,吃八寶粥以增加體力,發現其中有四種材料他認得:花生、綠豆、蓮子、白米。請問其中哪一項
與另外三項的親緣關係較遠?
(A)花生 (B)綠豆 (C)蓮子 (D)白米
28. 下列有關種子的特性,何者正確?
4
(A)種子可以抵抗乾燥或溫度不適的環境 (B)種子是每一種植物都有的生殖器官 (C)種子的萌芽其養分來自於土
(D)種子的形成必須藉著水做為媒介來完成
29. 下列有關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生態系中族群數雖少,但只要個體數多,就容易維持生態平衡 (B)生態系中族群數多,每一族群個體數也多,
就容易維持生態平衡 (C)伯勞鳥對人類沒有經濟價值也不影響生態平衡所以不需要保育 (D)生態系必須在人
類管理下才有可能維持生態系平衡
30. 凱鴻將六種生物依據二分叉檢索表進行分類如附圖,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是依據脊椎的有無而進行分類 (B)乙是依據角質層的有無而進行分類 (C)丙是依據有性生殖的有無進行分
(D)戊是依據刺絲胞的有無進行分類
31. 請問海豚與下列何者的血緣關係較接近?
(A)烏賊 (B)海馬 (C) (D)鯊魚
32. 童話故事中,美人魚公主喝下巫婆給的魔藥後,「魚類」變成「人類」。此種生理構造的轉變,由生物學的觀點
判斷,附表中何者為合理的描述?
甲、體外受精變為體內受精
乙、體表的鱗片變為外骨骼
丙、無性生殖變為有性生殖
丁、呼吸器官由鰓變為肺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33. 附表為四種脊索動物的特徵資料,依演化觀點其演化順序排列為:
生殖
方式
受精
方式
呼吸
器官
體溫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
34. 「紫斑蝶、人面蜘蛛、德國蟑螂、虎頭蜂、蘭花螳螂和白線斑蚊」,括號內有幾種動物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
(A)2 (B)3 (C)4 (D)5
35. 在一座森林中住著狐狸與兔子,狐狸以兔子為主要的食物。某天,突然開始流行起一種細菌引起的疾病,造成狐
狸大量快速的死亡,但是仍有少數的狐狸存活下來。請問隨著時間的推移,兔子族群變化的曲線圖應該為下列何
者?
(A) (B) (C) (D)
36. 腐生性微生物和寄生性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分別扮演了什麼角色?
(A)生產者、消費者 (B)消費者、分解者 (C)分解者、消費者 (D)分解者、生產者
37. 魯夫發現螞蟻會以蚜蟲排出的糖液為食也會保護蚜蟲免於受到天敵的襲擊請問螞蟻和蚜蟲之間的關係為何?
(A)掠食 (B)競爭 (C)片利共生 (D)互利共生
5
38. 附圖為氮循環的示意圖,試根據此圖判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動物體中的氮元素會經由土壤中微生物的作
用而回到大氣中 (B)大氣中的氮氣唯有經過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轉變成含氮物質 (C)植物體中的氮元素經
攝食進入動物體中 (D)大氣中的氮元素不能直接被植物體吸收。
39. 中國大陸曾為了提高水稻產量而大量撲殺麻雀,數年之後,反而使得蝗蟲大量繁殖,吃光水稻。下列何者最可能
為蝗蟲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
(A)蝗蟲的天敵減少 (B)蝗蟲少了麻雀的競爭 (C)環境中出現外來種的競爭 (D)麻雀死了可供蝗蟲做為食物
40. 有甲、乙、丙、丁四個族群,其間的交互作用以○、×、-表示:「○」表示有利,「×」表示有害「-」表示沒有
影響。情形如附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和乙為對雙方有利的共同生活關係 (B)乙和丙的關係就如同跳蚤與人類 (C)甲和丙為對一方有利的共同生
活關係 (D)乙和丁為競爭關係
41. 新聞報導「墾丁國家公園海岸發生油汙染墾管處研判可能是船隻在外海倒棄廢油所致上午八時過後恆春
灣金黃色沙灘開始發生油汙染,油汙隨著浪潮上岸,至下午油汙才不再被帶上岸。」根據以上報導,海面油汙將
對當地海洋生態系造成何種影響? (A)生物族群大小將會發生改變但群集組成完全不變 (B)將會有適應新環境
的生物產生,可增加生物多樣性 (C)因海面被油汙覆蓋,故溶入水中的氧氣量將會減少 (D)生態系將受到破壞,
且永遠無法再達到平衡。
42. 假設長頸鹿的族群中,長頸者、短頸者個體所占百分比與時間的關係如附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長頸者的
個體百分比增加是由於天擇的結果 (B)長頸者以無性生殖的方式保留了長頸的特徵 (C)頸的長短是一種無法遺
傳的特徵 (D)長頸者因體內所有的等位基因均為顯性,所以不會被淘汰。
43. 關於碳循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植物在白天利用二氧化碳進行呼吸作用,晚上則是利用氧氣呼吸 (B)動物的呼吸作用,不論白天或晚上,均
吸氧、呼出二氧化碳 (C)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D)細菌可把動植物的屍體分解,
使碳元素回歸大自然
44. 關於生物和環境的互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分解者能使得構成生物體的物質回到環境中 (B)生產者與分解者為生命世界與環境間的橋梁 (C)消費者可單
獨生存於地球,不須仰賴其他生物 (D)生產者可將光能與環境中的物質帶入生物世界
45. 下列選項中,以哪一個圖最能代表藻類和魚類在海洋中不同深度的數量比較?(「↓」代表陽光到達深度的極限,
「實線」代表藻類的數量,「虛線」代表魚類的數量)
6
(A)
海水深度
0
(B)
0深度
(C)
0
(D)
0
46. 下列有關河口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
(A)位於淡鹽水交界處因此水質穩定變化不大 (B)生產者的種類稀少但是往往形成一大片族群 (C)食物網
簡單不複雜 (D)生產者多先被消費者食用後才被分解者分解
47. 附圖為世界人口的成長曲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工業時期人的出生率遠大於死亡率 (B)1930 年算起人口增加一倍需要 30 年的時間 (C)人類在狩獵時期和
農耕時期的人口數增加幅度不大 (D)1930 年到 1986 年之間人口成長速率有增大的趨勢
48. 維持生物多樣性除能保持生態系的穩定外,亦對人類解決食物及醫療等各方面的問題有所幫助。下列何者不是危
害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因素?
(A)引進外來物種 (B)棲地的減少與破壞 (C)動物的過度捕獵與植物的過度採集 (D)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49. 從國外引進福壽螺和螯蝦後,下列對臺灣的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何者錯誤?
(A)增加生物多樣性 (B)成為優勢的水生動物 (C)對生活在水田池塘和河溝中的其他生物造成嚴重威脅 (D)原有
生態系發生改變
50. 關於臺灣的保育工作,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臺灣的藍腹鷳是屬於保育成功的動物 (B)阿里山達娜伊谷的原住民以禁獵溪等措施保護臺灣鏟頷魚 (C)
生活在七家灣溪的櫻花鉤吻鮭因棲地被破壞而瀕臨絕種 (D)臺灣的保育工作做得很好所以目前只有極少數動
植物面臨物種滅絕的危機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