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95 年是決定臺灣命運的一年。四月份的臺灣,春天降臨,然而卻充滿了惶恐與不安,因為對岸的祖國,在戰敗
後,已將臺灣拋棄。面對新來的主人和臺灣未卜的將來,臺灣巡撫在府衙中一籌莫展。」請問:為何 1895 年是決定
臺灣命運的一年? (A)1895 年臺灣開港,正式走入世界經濟體系 (B)1895 年臺灣由鄭氏政權移轉到清朝政權 (C)1895
年鄭成功趕走荷蘭人,開始漢人政權 (D)1895 年清朝甲午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17.一篇文獻中提到: 「查全臺前後山二千餘里,生靈千萬,打牲防番,家有火器。敢戰之士,一呼百萬,又有防軍四
萬人。豈甘俯首事仇?今已無天可籲,無人肯援。臺民惟有自主,推擁賢者,權攝臺政。事平之後,當再請命中國,
作何辦理。倘日本具有天良,不忍相強,臺民亦願顧全和局,與以利益。惟臺灣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幹預。設以干
戈從事,臺民惟集萬衆禦之。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上述最有可能是哪個國家所發佈的文獻?
(A) (B) (C) (D)
18.某人在西元 1915 年7月與羅俊、江定共謀起事,襲擊噍吧哖的派出所。事發後,據說有上
千位附近的居民被屠殺,他也被圍捕,最後被處以死刑。請問此次事件最有可能發生在圖一何
處? (A)甲 (B)乙 (C)丙 (D)丁。
19.某起衝突後,有兩名原住民警察的遺言: 「花岡兩(花岡兩人的聲明)我等不得不離開此世
界。此為蕃人因苦於勞役過多,終於爆發長久公憤之事件。我等也被蕃人拘捕,終至無可如何。
昭和五年(1930)十月二十七日午前九時。由於蕃人在各方面皆有守備,郡守以下職員全部死於
公學校方面矣。」請問此次事件最有可能為何項事件? (A)西來庵事件 (B)苗栗事件 (C)霧社
事件 (D)臺灣民主國。
20.承上題,請問為何會有原住民擔任的日本警察?(A)日本重視原住民,目標讓原住民擔任臺灣重要幹部 (B)日人要將
原住民納入國家統治範圍,實施理蕃政策(C)壓迫原住民勞動力 (D)日人將原住民視為日人,共同打擊漢人反抗勢力。
21.臺灣第一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在上任時發表施政方針:「如果臺灣成為帝國領土的一部分,當然隸屬帝國憲法統治
的版圖。不能和英、法諸國的殖民地一視同仁,所以,統治方針要以這個大精神為出發點,推行各項設施經營,使本
島民眾成為純然的帝國臣民,應教化善導,使馴其向我朝廷忠誠,涵養對國家之義務觀念。」請問田健治郎的施政方
針,是受到下列何者的影響? (A)臺灣民主國抗日 (B)中日戰爭 (C)民族自決思潮 (D)皇民化運動。
22.以信利用二二八連假到南投坐集集線火車遊玩,他發現這條路線是為了興建日月潭發電所,載運建材和機械等,在
1934 年完成後供應臺灣工業用電的需求,請問這項建設是為配合何種政策? (A)皇民化運動 (B)農業臺灣,工業日本 (C)
工業臺灣,農業南洋 (D)專賣制度。
23.日治時期為了統一臺灣貨幣,成立相關銀行來實行。請問是哪一家銀行? (A)臺灣銀行 (B)中央銀行 (C)合作金庫 (D)
土地銀行。
24.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以生物學上的比目魚為例,說:「比目魚的兩眼長在身体的同一邊。若一定要把比目魚的眼晴改裝
在身体的兩邊,那是違反生物學的原則。比目魚眼睛之所以長在同一邊,是有生物學上的必要才產生的。在政治上亦
同,我們必須先了解台灣人的習性,依據其習性定出一套管理辦法才有效。」請問下列事蹟最能反應這項理論?(A)皇
民化運動 (B)調查事業 (C)日臺合一 (D)南進政策
◎ 請閱讀以下短文,回答第 25~27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