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六龜高中 高二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三民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66.8 KB
頁數
4
作者
dcool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1,离现在 0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 4
高雄市立六龜高級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
期期末定期考查高二歷史科試題卷
【範圍】:第三冊 C8-3~C11-2
班級:_____姓名:_____座號:____
※選擇題請用 2B 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
※總分 110,超出 99 分部份轉為學習積點
一、單選題 1-55
1A )請問公元一世紀的耶穌如果要繳稅是給底下哪
一個政權? (A)羅馬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查理曼帝國 (D)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2B )請問羅馬教會位於哪一個半島上面?(A)伊比
利半島 (B)義大利半島 (C)巴爾幹半島 (D)
安納托利亞半島
3D )請問以下何者不是一神信仰? (A)猶太教
(B)基督宗教 (C)伊斯蘭教 (D)佛教
4C )請問在 8-9 世紀在歐洲建立橫跨今天法國與德
國的帝國,羅馬帝國之後拿破崙之前最大帝國
的是誰? (A)查士丁尼大帝 (B)菲特列大帝
(C)查理曼大帝 (D)蘇力曼大帝
題組 5-9
5B )請問印度教與佛教從哪發展?
(A)A (B)B (C)C (D)D
6A )請問伊斯蘭教從哪發展?
(A)A (B)B (C)C (D)D
7D )請問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播地點為哪裡?
(A)C (B)D (C)E (D)F
8B )請問南美印加帝國的主要位在哪裡?
(A)C (B)D (C)E (D)F
9C )請問三角貿易中,黑奴來自圖里何處?
(A)C (B)D (C)E (D)F
10D )如果您是一位 16 世紀的歐洲女性,不會遇到下
列何者? (A)被指控為女巫要受火刑 (B)
擇於要信仰新教或是舊教 (C)聽聞法國聖巴托
羅謬節屠殺 (D)深陷三十年戰爭之中
11B )菲利普二世執政時,西班牙的國勢達到顛峰,
西班牙在義大利取得霸主的地位,將菲律賓納
為殖民地,且強行與葡萄牙合併。但是,菲利
普二世在 1588 年進攻某國時遭到極大的挫折,
使西班牙的海上威勢為之頓挫。請問這個被進
攻的國家是 (A)荷蘭 (B)英國 (C)法國
(D)德國
12(C 米蘭詔令與南特詔令同為歷史上著名的有關「宗
教信仰」的詔令,試比較這兩個詔令的差異,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米蘭詔令」
「南特詔令」
(A)時間
313
1598
(B)君王
君士坦丁
亨利四世
(C)內容
基督教合法化
天主教徒信仰自由
(D影響
基督教在歐洲逐漸壯
促進國家的和平與安
13A )十九世紀的英國擁有廣大的海外殖民地,號稱
「日不落帝國」,而為了保有廣大的海外殖民
地,英國還擁有世界第一流的海軍力量,可說
是當時的海上霸主。在英國稱霸海洋之前,擁
有世界上最強大海軍的為那個國家? (A)西
班牙 (B)法國 (C)荷蘭 (D)美國
14D 1054 年,東西教會大分裂,下表為東西方教
會比較,請問下列何者為誤?
東方教會
西方教會
(A)
希臘文
拉丁文
(B)宗教重鎮
君士坦丁堡
羅馬
失和遠因
不接受羅馬教宗的
領導地位
不承認君士坦丁堡教
會地位的提升
(C)教義分歧
1.強調「聖經」權
2.允許基層教士結
1.除「聖經」外,重
視聖徒與學者的詮釋
2.嚴禁教士結婚
(D)分裂為
羅馬公教
希臘正教
15C )下表為佛教派系比較,請問下列何者為誤?
項目
大乘佛教
(A)修行目
修己度人;普度眾生
(B)崇拜對
佛陀、眾多神靈
(C)盛行地
斯里蘭卡、東南亞地
(D)
不限寺院,入世的世
社會
16A )西元 535 年,某位皇帝的詔書提到:「命主
教、神父在舉行聖祭及洗禮時,不可低聲,而
朗誦經文時要使教友能因聆聽而感動懺悔,光
榮天主。……主教、神父向吾主耶穌、天主及
聖神,朗聲獻祭禱告,原是應該的事。……如
有疏忽這件事的,則在耶穌的嚴厲審判時,將
負重責,我們對其也不能沉默不加懲罰。為
此,特命令地方長官,如有疏忽此法令者,應
立即要求總主教及各位主教,召開教務會
議……。」,請問這位皇帝是? (A)查士丁尼
大帝 (B)菲特列大帝 (C)查理曼大帝 (D)
2 / 4
力曼大帝
17(C ) 畫中描繪某地羊毛市集的景象各地來的商人熙
來攘往好不熱鬧主教在廣場上為市民祝福
羊毛商人把貨品陳列攤位上供人選購還有幾
個攤位專門提供兌換貨幣的服務這種景象最早
可能出現於 (A)一世紀的雅典 (B)四世紀的
羅馬 (C)十二世紀米蘭 (D)十六世紀巴黎
18(B ) 1492 年,哥倫布率領三艘帆船從西班牙帕洛
斯港(37N6W)出海,經加那利群島(28
N16W)向西橫渡大西洋, 10 12 日登
陸美洲,陸續繞經附近地區,完成首航。一行
人於 1493 年啟程返航,此後陸續有人前往美
洲,帶回許多新物種,並傳播到各地,促成
「物種大交換」。請問哥倫布於出發前,表示
可以帶回下列什麼物品,才說服西班牙王室出
資? (A)美洲白銀 (B)印度香料 (C)玉米
花生 (D)南亞蔗糖
19(D )某人覺得自己犯了罪過,便依照教會要求,前
往指定教堂悔罪,還要申請贖罪。通常,進行
獻納後,一位修士則給予憑證,赦免教會對他
的處罰。這位修士最可能屬於以下何者?
(A)德意志路德教會 (B)尼德蘭改革教會
(C)英格蘭國教會 (D)羅馬天主教會
20(C ) 某一時期,許多學者寫了不同的手冊,教導年
輕人舉止要合宜,吃飯有禮貌,學習文學、音
樂、藝術,才能成為有趣的社交分子。這些手
冊一經出版,便銷售一空,說明當時社會重視
禮儀規範。這個時期最早出現於何時? (A)
古典希臘時期 (B)羅馬共和時期 (C)文藝復
興時期 (D)啟蒙運動時期
21(B )1154 年,埃及法提馬王朝統治者在一封致比
薩大主教的信中說:只要你們承諾不與進攻耶
路薩冷的法蘭克人合作,我方可同意你們的商
人運送貨品來我方貿易。除了亞歷山卓城外,
你們也可以在開羅建立據點,但需繳交關稅;
木材、鐵、樹脂這三項貨品,我方保證以市價
購買。埃及法提馬王朝統治者寫這封信的目的
最可能是: (A)埃及希望與比薩形成商業同
(B)防止比薩大主教與十字軍合作 (C)
護埃及木材、鐵、樹脂產業 (D)歡迎比薩商
人可以在埃及定居
22(C )一本地理書記載佛郎機人抵達呂宋(菲律賓最
大島)願與呂宋互市向呂宋王請求土地建屋
經營商業。後來反包圍呂宋,殺其王,逐其民,
而控制呂宋繼續與中華貿易華人前往呂宋貿
易者實際是與佛郎機通商這段記載中的佛郎
機人應是指 (A)十三世紀的阿拉伯商人 (B)
十五紀的義大 (C)十七世紀的西班牙
商人 (D)十九世紀的英格蘭商人
23(C )畫作的主題經常
出現於某一時期的
西歐與南歐,這類
畫作的內容除貴族
人物外,也常包
括:地球儀、天體
儀、四分儀、兩腳
規、星盤等。
據畫作的內容,下
列那項推論最為合理? (A)這是九世紀的拜占
庭帝國,有發達的天文與科技知識 (B)這是十三
世紀的情況,說明時人熱衷航行前往耶路撒冷朝
(C)這是十六世紀的情況,說明航海已成為
貴族交際的重要話題 (D)這是十八世紀的情
況,說明巴黎沙龍聚會以天文星象為主題
24(C )某一時期,英國國王下令關閉修道院,沒收教
會財產,將其土地出售給富人,不僅獲得巨大利
益,也調整政教關係。請問:依據題文資訊,上
述事件最可能發生於何時?(A)十三世紀約翰王
簽署大憲章,重新確認國王與貴族的關係 (B)
十五世紀百年戰爭後,英王放棄在法國權力轉而
注重內政 (C)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英王欲排
除羅馬公教在英國的勢力 (D)十七世紀時英王
迫害清教徒,許多清教徒流亡北美洲地區
25A )他的家世富有權勢,原是極力反基督徒的虔誠
猶太教徒,在一次前往大馬士革捉拿基督徒的
途中,耶穌向他顯現說話,從此他變成了很虔
誠的基督徒,並四處向「外邦人」傳道,鼓舞
受到排擠迫害的基督徒,使他們有所遵循與堅
持。他是誰? (A)聖保羅 (B)聖彼得 (C)
士坦丁 (D)聖本篤
26A )這是羅馬帝國時期所頒布的一項政令:「有關
基督徒的一切禁令均已取消,今後凡欲崇奉基
督教者,能自由並公開行之,不得受阻。……
為了我們時代的平安,其他宗教亦同樣有公開
和舉行儀式的自由,每一個人有自由信仰的機
會;這項規定的目的是在不傷害任何一個人或
宗教。」請問這應是那一位皇帝所頒布? (A)
君士坦丁 (B)屋大維 (C)狄奧多西 (D)戴克
里先
27D )下列關於中古歐洲莊園制度的敘述,何者錯
誤? (A)莊園制度的形成,可能與小農因為
不堪重稅而簽獻地契約,自己降為佃農以求溫
飽有關 (B)領主提供土地、生產器具 (C)
奴身分世襲,無領主的同意不得離開莊園
(D)農奴沒有人身自由,地主可以任意懲罰
28A )佛教、耆那教與印度教都是從古印度的婆羅門
傳統衍發而來。佛教與耆那教起源於對婆羅門
信仰的反抗,而印度教則主要是繼承、並改革
婆羅門傳統而來。這三種宗教雖然有各自不同
的發展,但仍共同接受婆羅門傳統的某些理
3 / 4
念,例如 (A)輪迴思想 (B)犧牲獻祭 (C)
素食精神 (D)種姓制度
29D 「由於該地地處於中亞交通的要衝,曾經受來
自希臘亞歷山大遠征軍的統治,又深受希臘羅
馬文化的影響,於是當地的造像風格略帶有西
方雕塑的特色,佛像呈現出波狀髮紋、高額、
尖鼻的西方人面貌。」請問這是那一種文化的
藝術風格? (A)敦煌文化 (B)阿旃陀文化
(C)吳哥文化 (D)犍陀羅文化
30C )伊斯蘭教以西元 622 716 日作為紀元的
開端,這是因為該年發生了什麼重大的歷史事
件? (A)穆罕默德降生 (B)穆罕默德逝世
(C)穆罕默德率眾由麥加遷往麥地那 (D)穆罕
默德建立了一個伊斯蘭帝國
31B )阿拉伯人有名的文學作品《一千零一夜》,其
故事內容的許多場景發生在當時的首都巴格
達,時間背景正是下列那一王朝? (A)奧米
雅王朝 (B)阿拔斯王朝 (C)法提馬王朝
(D)奧瑪王朝
32D )一座教堂,原本建築在羅馬神廟的遺址上,八
世紀時,改建成清真寺;十三世紀時,又改為
羅馬教會的主教座堂;十六世紀時,重新修
建。這座教堂因經歷不同的歷史發展,被聯合
國列為世界遺產。這座教堂最可能位在:
(A)巴爾幹半島 (B)猶加敦半島 (C)阿拉伯
半島 (D)伊比利半島 105 學測】
題組題:32-33
資料一:從十六至十九世紀,殖民者在長期販賣黑奴的
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一本萬利的奴隸貿易方式「三
角航程」,其路線分「出程」「中程」和「歸程」三部
分,從中他們可獲得 100%300%的利潤。(註:出程:
奴隸的販賣者;中程:奴隸的來源;歸程:輸往的地
區)
資料二:英國著名的冶鐵業大老板安東尼‧培根,在
17681776 年間大做黑奴買賣,賺了七萬六千英鎊。後
來他用這筆錢創辦了冶鐵業。
33(B )根據資料選出那個是正確的訊息? (A)從附圖
可知,靠貿易而發展起來的英國著名城市是倫
(B)根據資料二可知,貿易對歐洲的主要影
響在於成為資本主義原始累積的主要來源之一
(C)在十九世紀後逐漸停止下來的主要原因是美
洲土著居民被消滅 (D)奴隸貿易的興起和停止
都是海外探險的結果
34(A )結合上圖,選出「三角航程」路線的正確示意
(A) (B)
35D )這個宗教的禮拜堂內,都建有一座高高的塔
樓,稱為「喚拜樓」。喚拜樓內裝有擴音器,只
要擴音器的大喇叭一響,就是告訴民眾祈禱的
時間到了,只要是信徒,不管這時人是在何方
或正在做任何工作,都必須停下來,朝聖地方
向跪拜祈禱,每天五次。試問這個宗教是 (A)
婆羅門教 (B)耆那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
36B )三位史家解釋七、八世紀阿拉伯帝國的擴張。
史家甲:「阿拉伯人朝向單一目標:征服世界,
使所有人皈依伊斯蘭教。」史家乙:「穆斯林社
區的統一可藉由對外攻擊而獲得維持,這也會
提升哈里發的權威。」史家丙:「一開始的大征
服並非伊斯蘭的擴張,而是阿拉伯民族的擴
張。」以下何者為是? (A)甲不同意宗教性因
(B)乙強調是政治性因素 (C)甲和乙的說
法沒有差別 (D)丙著眼於宗教性因素
37(B )目擊者描述一場戰爭:「對方沒有一個留得活
命,連女人和小孩也不能倖免。殺戮後,所有
教士和戰士去到聖墓前,唱讚美詩,謙恭地禱
告,向久仰的聖地奉獻。」這應是那場戰爭的
情景? (A)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國 (B)十字
軍攻陷耶路撒冷 (C)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
(D)太平天國軍隊攻陷南京
38(D )十三世紀時,某一民族的軍隊兵分三路向阿拔
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進軍,在渡過底格里斯河
後,引河水淹滅阿拔斯的軍隊。阿拔斯守城的
士兵雖然加強城牆防禦,仍然不敵而投降。請
問此民族為 (A)土耳其人 (B)羅馬人 (C)
日耳曼人 (D)蒙古人
39A )十七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寫信給印度國王,
要求印度國王允許該公司在當地設立商站。印
度國王見信後,同意其要求,並表示將會要求
葡萄牙必須尊重英商的通商權。請問這位印度
國王統治的政權為何? (A)蒙兀兒帝國 (B)
笈多王朝 (C)帖木兒帝國 (D)德里王國
40C )有學者指出「聖索菲亞大教堂」見證了兩個帝
國的繁榮,請問是那兩個帝國? (A)查理曼帝
國、法蘭克帝國 (B)法蘭克帝國、東羅馬帝國
(C)東羅馬帝國、鄂圖曼帝國 (D)大食帝國、
鄂圖曼帝國
41B )小連看到一幅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他寫下了
四句評語,請問那一句評語是正確的? (A)
繪畫偏重宗教意涵的傳達 (B)畫家重視畫中人
物神態的表現,以及情感的流露 (C)主題大都
是宗教故事,較少考慮到光線問題 (D)人物動
作的描寫生硬,且無遠近之分別
42D )某學者讚揚歷史上的一項技術,認為該技術的
出現,推動了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
等歷史發展,稱得上是重大的「革命」。這位學
4 / 4
者讚揚的是那一項技術? (A)煉金術 (B)
星術 (C)航海技術 (D)活字版印刷
43B )中古後期,有許多文化的發展不斷挑戰中古以
來教會的神聖性,下列那些說法較接近上述的
觀點? (A)義大利人喜歡閱讀名人傳記 (B)
薄伽丘的《十日談》揭露教會勢力的黑暗面
(C)塞凡提斯的小說《唐吉訶德》以諷刺的筆法
嘲笑教會的神聖性 (D)到聖地確認《聖經》的
真實性
44C )歐洲各國之間的外交往來漸具有現代的雛形,
國際法的觀念因此誕生,是因為經歷了那一場
戰爭? (A)13c 十字軍東征 (B)16c 法國宗教
戰爭 (C)17c 三十年戰爭 (D)14c~15c 英法百
年戰爭
45A 「蘇格蘭人、荷蘭人、瑞士人以及新英格蘭的
住民,都是△△派教徒,他們減少了宗教節日
的數目,好騰出更多的時間用來工作。雖然這
只是一樁小事,可是卻促成了經濟發展。」請
問文中描述的△△教派為何? (A)喀爾文派
(B)路德派 (C)英國國教派 (D)耶穌會
46A )十七世紀的歐洲宗教戰爭頻仍,新舊教之間的
對立嚴重。當時日耳曼新教牧師托瑪修出版
《論旅行利弊四十二點》,宣稱旅行會帶回外國
的壞思想,腐化我們的宗教。他尤其勸告年輕
人切莫到某些「危險的地區」去。托瑪修所說
「危險的地區」應是: (A)西班牙、義大利
(B)瑞士、法國 (C)義大利、荷蘭 (D)荷蘭、
瑞士
題組題 47-48
1428 年,英國與法國的戰爭已延續九十多年,英國的大
軍已包圍法國中北部大城奧爾良,準備進行長期的圍
攻,法軍士氣低迷。正在危難存亡之際,少女貞德自稱
受到神的啟示,要求帶兵收復被英軍占領的失土,最後
成功解除奧爾良的危機。後來,貞德在一次戰役中被俘
虜,慘遭英軍以火刑處死。
47(D )導致英國與法國發生戰爭的原因為何? (A)
業利益 (B)宗教衝突 (C)民族意識 (D)王位
繼承權
48(D )貞德被處以火刑造成的影響為何? (A)形成迫
害女巫的風氣 (B)英國氣勢高漲 (C)法國因
此戰敗 (D)法國興起民族意識
題組題 49-50
十六、十七世紀,西歐地區出現物價革命,此狀況後來
逐漸擴展到東方,許多國家都或多或少地出現財政惡化
的情形。關於上述情形,請問:
49(A )所謂的物價革命與以下那種現象有關? (A)
銀大量輸入歐洲 (B)農產品價格大幅下降
(C)貸款、匯兌等技術的應用 (D)濫發紙幣導
致通貨膨脹
50(B )以社會階層而論,當時那一族群受此打擊最嚴
重? (A)商人 (B)地主 (C)工匠 (D)中產
階級
51A )近代以前,一國政府為打擊敵人,往往發給船
主特許狀,鼓勵本國商船掠奪敵方船隻,攻擊
敵方港口。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便曾經同
意英格蘭海船掠奪加勒比海和中南美洲沿岸城
市,引起敵方報復,發生激戰。英格蘭船隻攻
擊的主要對象是那個國家? (A)西班牙 (B)
法蘭西 (C)俄羅斯 (D)荷蘭
52D )中美洲有一個民族在一連串的擴張征服行動
下,建立了大帝國,首都是一座湖中的人工
島,其對境內的小部落嚴厲控制,並熱衷於殺
人殉神的儀式。請問這是那一個文明的特色?
(A)馬雅文明 (B)印加文明 (C)波斯文明
(D)阿茲特克文明
53D )某一市場人潮川流不息,好不熱鬧。市場中貨
品分區買賣,應有盡有,如玉米、馬鈴薯、金
銀飾品、羽毛、棉衣、繡花斗蓬、巧克力,甚
至奴隸。市場旁還搭有草棚,供人休息。這個
市場最可能是在: (A)西元六世紀的拜占庭
(B)西元九世紀的巴格達 (C)西元十三世紀的
麻六甲 (D)西元十六世紀的墨西哥
54A )十七世紀初,歐洲一家公司獲得政府授權,專
營亞洲貿易。該公司為維持航路暢通,不僅組
織軍隊,也在各地設立據點,設官管理。十七
世紀後半期,這家公司不僅成為日本對外貿易
的主要對象,也是西方新知傳入日本的窗口。
這是哪家公司? (A)荷蘭東印度公司 (B)
國西印度公司 (C)英國東印度公司 (D)德國
克魯伯公司
55(B )十字軍東征是基督教史上最負盛名的戰事之
一,下列有關此事的敘述,那些是正確的?
(A)十字軍東征發動的時間與蒙古西征時間差不
多,但武力遠不及蒙古 (B)反映當時宗教的狂
熱與教宗權威的增強 (C)基督教徒征討的對象
是鄂圖曼土耳其人 (D)第一次東征時收復耶路
撒冷,建立拉丁王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