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少年事件處理法》針對少年的非法行為(指少年犯罪或虞犯行為)之處置,可分為保護事件與刑事事件兩種
程序與處遇。請問下列何種屬於保護事件程序之一環?
(A)不予審理(B)有期徒刑(C)感化教育(D)交付觀察。
( )12.請問下列何者最能反映法律制定程序對民主國原則之落實?
(A)國會三讀通過之法律,元首必須於期限內對全國公布
(B)經由政黨推薦之人才能參選議員,進入議會審議法律
(C)院會進行三讀程序時,須有一定比例立委出席及同意
(D)行政院認為新法窒礙難行,經過總統核可後提出覆議。
( )13.並非所有符合犯罪構成要件之行為皆會成立犯罪,有些情形會使該行為具阻卻違法事由而不成立犯罪,請問
下列何者屬之?
(A)13 歲國中生不滿遭祖父體罰,下毒殺祖父(B)16 歲高中生因吃醋夥同友人打傷情敵
(C)20 歲大學生發覺遭扒竊,拉住歹徒不讓他跑掉(D)25 歲青年行竊遭逮,在審判時矢口否認。
( )14.因眼疾就醫的糖尿病病人,經醫師治療結果仍無法阻止其病情惡化,最終視力嚴重退化,該病人便狀告醫師
醫療疏失,要求醫師負起損害賠償,但敗訴定讞。法官於裁判書中部分段落指出「侵權行為之成立,須行為
人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且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相當因果關係,若無法證明行為之故意或過失不
法侵害,或其行為與受害間的因果關係,則難謂原告有請求損害賠償之權利。」請問法官於裁判書的說明,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法官歸納各種法律解釋以形成理論(B)法官可在個案判決中創造新規定
(C)法律經解釋後以利適用於具體個案(D)侵權行為之內涵隨法官解釋而有變化。
( )15.關於我國對刑事案件之當事人的權利保障,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為保障弱勢被害人,法院設有公設辯護人協助被害者提出自訴
(B)非告訴乃論之罪依法僅限檢察官偵查與公訴,被害人不得提告
(C)對重傷與死亡之犯罪被害人,政府提供犯罪被害人協助與補償
(D)檢察官須嚴守偵查不公開原則是為避免法官在審判前受到影響。
( )16.有政治人物表示:「母語應回家學習,不要浪費學校資源,學校應加強中文及英文教學,政府僅提供母語學
習優良且通過檢定者獎勵。」此言引發爭議,批評者指出此主張忽視母語及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政府推行的
語文教育經常排擠到各族群的母語學習,且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教導母語與傳統文化。關於上述情形,從
社會規範將產生的影響來看,請問下列何種分析較為妥適?
(A)家庭教育資源匱乏,不利母語與傳統文化傳承(B)統治者藉此強推特定語言及文化,強化同化作用
(C)語文教育資源的分配將影響不同語言的發展機會(D)學校實施母語教育有助各族群培養自我優越感。
( )17.根據統計發現通姦案件通常受罰對象是女性,丈夫出軌通常會被妻子原諒而獲撤告,但妻子出軌則較少獲得
原諒。性別平權團體因而主張通姦除罪化,他們強調婚姻是私法關係,對於婚姻的不忠應由私法規範即可,
以免刑罰遭受濫用。請問上述性別平等團體之主張包含下列何種思維?
(A)不告不理(B)刑法謙抑(C)罪刑法定(D)無罪推定。
( )18.甄白慕到浿佩珠的小吃店消費後覺得東西賣相不佳,便向浿佩珠提出改良建議;然而浿佩珠事後在網路上公
開表示「奧客刁難小店家」。甄白慕看到後覺得自己好心被糟蹋,便狀告浿佩珠誹謗罪,並附帶民事訴訟要求
浿佩珠賠償六千元,並須在四大報頭版登報道歉。刑事庭法官判決浿佩珠有罪,但民事庭法官審酌後僅判浿
佩珠賠六千元,並駁回甄白慕「四大報頭版登報道歉」之訴求。請問民事庭法官駁回甄白慕的訴求,最可能
是基於何種原則的考量?(A)禁止權利濫用原則(B)比例原則(C)信賴保護原則(D)誠實信用原則。
( )19.台北內湖發生隨機殺童案,合議庭法官認為行為人有精神障礙,判決無期徒刑。請問下列四人發表看法,何
者符合「特別預防理論」之精神?
(A)秋涵:「兇手有精神障礙問題,現代司法應協助解決以避免再犯」
(B)璟鋒:「無期徒刑以外,同時應考量犯人狀況,予以輔導或治療」
(C)勝文:「若不判處死刑,未來恐會讓人以精神障礙為由逃離死刑」
(D)念莘:「無論如何,殺人償命乃天經地義,法官應判決兇手死刑」。
( )20.有民間團體認為台灣主流商業媒體亂象叢生,需要修訂相關法規來約束之,除了強化媒體專業自律,還要針
對失職的媒體行為進行輔導與懲罰。已知下列是推行該草案須經過的環節。根據我國法定立法程序,請問何
者排序正確?(甲)第一讀會、(乙)第二讀會、(丙)第三讀會、(丁)遊說立委修法、(戊) 委員會審查、(己)立
委提出草案。
(A)丁己甲戊乙丙(B)甲己丙乙丁戊(C)丁己戊甲乙丙(D)甲乙丁丙己戊。
【第2頁,共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