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阿諾趁暑假到美國大峽谷旅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他驚嘆,請問造就美國大峽谷的營力為何? (A)冰蝕作用 (B)
河蝕作用 (C)火山作用 (D)斷層作用。
22.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夏天常見的天然災害,下列何圖可正確表示其型態?
(A) (B) (C) (D)
23.美國早期東北部大工業帶的發展條件,「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氣候溫和 (B)便利的交通 (C)煤鐵礦產豐富
(D)廉價的水電。
24.美國總統川普主張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煤礦使用將會不受限制,有助於美國就業機會增加,但另外一派學者
認為,生產技術改變才是造成工人失業的主因,就算煤礦禁令解除,也未必能挽救美國的失業率,請問何項生產技
術的改變,可能造就煤礦產業的發展困境?(甲)頁岩油開採技術進步,生產成本下降;(乙)生產流程規格化,工人將
被機械取代;(丙)煉鋼技術革新,對於煤的需求不如過往;(丁)太陽能科技進步,使太陽能單位生產價格低於煤礦。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25.美國的濕潤和乾燥氣候分界–500 毫米等雨線的分布,主要是以哪一條經線為主? (A)100W (B)120W (C)100E
(D)120E。
26.以下對於歐洲在工業革命之後,各地區農牧業發展的敘述,哪些正確?(甲)地中海地區除了傳統的橄欖與葡萄栽培
外,蔬果及花卉等時鮮作物的栽培面積日益增加;(乙)英國乃將三年輪耕的圈田改為敞田,麥田改為飼養綿羊以供
應毛紡織業的原料;(丙)丹麥轉而經營畜牧業,飼養牛、豬、雞等禽畜,並種植牧草、大麥及燕麥等飼料作物,有「歐
洲牧場」之稱;(丁)比、荷兩國則轉為發展園藝及酪農業,供應都市居民的需求。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乙
丁 (D)甲丙丁。
27.西歐平原區氣候溫濕,土質黏重,中古時期的農耕以馬為役獸,耕地主要分三區:一區種穀物,一區種豆類及燕麥,
除可補充食物外,也提供馬匹飼料,另一區休耕,兼作牛、羊牧場,以恢復地力,形成兼具農、牧業活動的三年輪
耕制度。請根據其特性,研判上述農牧類型轉為現代何種商業性農牧業? (A)地中海型農業 (B)酪農業 (C)商業
性穀物農業 (D)混合農業。
28.2017 年6月,葡萄牙和西班牙南部發生嚴重的森林大火,火勢不僅迫使上千人撤離,也造成許多人喪命,甚至影響
兩國的經濟發展及生態保育。此季節的南歐地區,受哪些因素影響使當地氣候乾旱,易造成森林火災? (A)暖流、
西風帶 (B)涼流、西風帶 (C)暖流、副熱帶高壓帶 (D)涼流、副熱帶高壓帶。
29.歐盟在東擴後,短期內東歐產業的轉型大致上會有哪些變化?(甲)發展高技術性製造業;
(乙)西歐資金向東歐流動;(丙)發展勞力密集產業;(丁)呈現區域分工現象;(戊)高汙染性
產業由東歐移至西歐。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丁戊。
30.右圖為歐洲以某種指標為劃分方式繪製而成,以「甲」和「乙」分別表示「有」和「無」
此現象。請問「甲」區域內的國家內部樣態與歐洲工業發展有何相關? (A)都市化程度
(B)種族紛爭 (C)犯罪率 (D)時鮮作物比例。
◎圖為獨立國協地形分區簡圖(含土庫曼、喬治亞及烏克蘭),圖上共分為 A~E五區。請問:
31.何區在天然植物上,兼具苔原、針葉林、混合林、草原等變化? (A)A (B)B (C)C (D)E。
32.對於 D區環境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地表植被為溫帶濕草原,當地稱為泰卡 (B)地表土壤為乾漠土 (C)當
地聚落多位於水運便利處 (D)屬年溫差極大的地區。
33.國協內成員的產業發展受氣候影響頗深。請問國協內哪兩個共和國自古就是帝俄時期主要農產穀倉?(甲)白俄羅斯;
(乙)烏茲別克;(丙)摩爾多瓦;(丁)亞美尼亞。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34.國協內中亞盆地區主要的經濟作物為何? (A)棉花 (B)小麥 (C)小米 (D)羊毛。
35.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報告,加州、德州未來將繼續保有美國人口最多和第 2多的優勢,而未來 20 年內,弗羅里達州極
有可能躍居為第 3位。除了氣候較為溫暖之外,這幾州人口快速增加的原因最可能為何? (A)拉丁裔移民持續湧入
(B)跨州交通運輸的改進 (C)都市更新快速,再度繁榮發展 (D)石油帶來的就業機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