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六龜高級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定期考查二年級國文科試題卷
【範圍】: 三民版第五冊 L10.L11.L13.L14. 班級: 座號: 姓名:
*答案請填寫在答案卡,請用 2B 鉛筆作答
一、 選擇題(50 分,每題 2分)
1.下列各組「 」中的讀音,何者前後相同? (A)求木之「長」/身無「長」物 (B)「載」舟覆舟/一年半
「載」 (C)「樂」盤遊/仁者「樂」山 (D)殷憂而道「著」/不「著」痕跡。
2.下列各段文字,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花蓮的叢山浚嶺,真是造物主的偉大傑作 (B)邂怠拖延的息性不可長
養,否則容易導致失敗 (C)作家無不企盼繆思女神的眷顧,能讓他們寫出曠世巨著 (D)縱橫擺闔的能力,是外
交家悍衛主權的保障。
3.下列各組「 」中的字形,何者前後相同? (A)無疆之「ㄒㄧㄡ」/「ㄒㄧㄡ」身養性 (B)情辭「ㄎㄞˇ」切
/「ㄎㄞˇ」旋歸國 (C)聽信「ㄔㄢˊ」言/一時嘴「ㄔㄢˊ」 (D)「ㄌㄧˋ」精圖治/再三鼓「ㄌㄧˋ」。
4.下列「 」中的字音,何者兩兩相同? (A)「蒲」團/花「圃」 (B)俄「頃」/「傾」心 (C)「酌」飲/
「灼」熱 (D)「忻」慕/「芹」菜。
5.下列各組文句,「 」內字義相同的選項是? (A)叩而與語,理甚玄妙。請「師」之/「師」乃翦紙如鏡 (B)素
髮垂「領」/帶「領」眾人 (C)神廟「觀」宇/神「觀」爽邁 (D)叩而「與」語,理甚玄妙/初不盈尺,至
地,遂「與」人等。
6.下列「 」中的字,何者字義前後相同? (A)寄雁傳書「謝」不能/閉門「謝」客 (B)「為」有源頭活水來/
梅花「為」寒所勒 (C)治病不蘄「三」折肱/佛天「三」寶 (D)想「得」讀書頭已白/既出,「得」其船。
7.「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關於此句的詮釋,下列何
者正確? (A)「亂之所自起」意指自己是動亂的根源 (B)「焉能治之」意為「怎麼能把天下治理好」 (C)說
明治天下須先正本清源,查明亂之根源 (D)強調治國的開端是效法聖人「反求諸己」的功夫
8.下列對於〈兼愛〉文句的解釋,何者正確? (A)「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聖人以治理
天下為己任,不可以不知道禍亂的起源 (B)「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治國者
應當明白禍亂是起自不相愛,也就是臣子不能妥善奉侍國君 (C)「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
者乎」:即使能夠讓天下人都彼此愛護,仍然會有不孝的行為發生 (D)「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把父
兄和君主當作自己一樣看待,就不會有不孝的行為
9.下列關於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先秦兩漢時期為小說發展的濫觴,代表作品有《山海經》中
的「夸父逐日」,寫出堅毅的原民性格 (B)魏晉南北朝為筆記小說時期,具小說的雛型,但尚無法在簡短篇幅
中,展現人物性格特色,《世說新語》為代表作品 (C)唐代的傳奇為文言短篇小說,〈虬髯客傳〉以道士所言說
明天命不可違,是為志怪類代表作品 (D)明清時期章回小說興起,如《聊齋志異》便以鬼狐故事傳承志怪小說
風格,充滿誇張豐富的想像。
10.下列關於〈勞山道士〉一文的文意分析,何者正確? (A)「一道士坐蒲團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寫道士
仙風道骨,泰山其頹的形象 (B)「過月餘,手足重繭,不堪其苦,陰有歸志」呼應文章開頭「少慕道,聞勞山
多仙人,負笈往遊」一句 (C)「仙仙乎!而還乎?而幽我於廣寒乎」寫嫦娥歡唱終能擺開廣寒桎梏,重返人間
(D)「俛首驟入,勿逡巡」寫道士教導王生穿牆術的法門在於心無雜念,勇於挑戰。
11.下列文句中的「景」字,與魏徵〈諫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的「景」字,用法相同的選項是:
(A)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B)晚「景」淒涼 (C)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
「景」從 (D)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2.閱讀下段引文,魏徵指出人君共同的弊病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