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高雄市立六龜高級中學 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定期考查高三國文科試題卷(共2頁)
【範圍】:飲食文學、社會評論、電影心得 班級: 座號: 姓名:
◎請直接作答在題目卷的作答區(共5題,總分 100 分)
1. 從蘇軾的〈東坡羹頌〉中,我們可以看到蘇軾在顛沛流離的一生中,仍然保有一絲灑脫和釋然。「 甘苦常從極處回,
鹹酸未必是鹽梅。」請問粗體這句話代表什麼樣的涵義?(提示:4個字)(10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下是李欣頻的飲食文學新詩,請問這首新詩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技巧?(10 分)
材料及做法:
把4盎司的無花果,浸在酸橙汁中失眠 24 小時,讓果皮和果肉分開。
然後把受傷的果皮去掉,讓等得心焦的糖以無情擊潰,與殘餘的尊嚴泡在淚水 15 天。
下一步把哀傷蒸餾出來,再將 2磅半至死不渝的誓言徹底地溶散在水裡,
加進 8盎司煎熬變稠的絕望,攪拌過剩的思念,
以40%酒精的白蘭地麻痺激情
並快速將恨過濾乾淨,取出時以冰水孤獨放涼,
消瘦 5公斤後食用風味最佳!
(A)具體情緒抽象化 (B)抽象情緒具體化 (C)具體事物擬人化 (D)抽象事物擬物化
答:______(單選)
3. 以下是《論語・子路第十三》,請回答以下兩小題。( 30 分)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 1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
隱,直在其中矣。」
(1)孔子認為其父偷羊的情況下,「子證之」跟「子為父隱」,哪一種行為更正直呢?(10 分)
答:_______________
(2)偷羊是犯罪、不良的行為,那為什麼孔子反而讚揚「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是更盡善盡美的行為?你認為與現
代法治社會有何不同?(兩個問號都要回答,20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