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六龜高中 高三 108 上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龍騰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06.89 KB
頁數
7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1-18,离现在 5 34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 7,【 背面有題】
高雄市立六龜高級中學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定期考查高三國文科試題卷( 7頁)
【範圍】:第五冊第 59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單選題(每題 2.5 分,佔 80 分)
說明:第1題至第32題,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將正確選項填寫在答案卷。各題答
對者,得2.5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請判斷下列何者讀音兩兩相同? () 臨渴「掘」井/「淈」泥揚波 ()千「乘」之國/大「乘」佛教 ()
伯東「嚮」坐/雲集而「響」應 ()夢「魘」/笑「靨」
2. 下列文句中「見」字與「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中用法相同的是: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蘇軾留侯論) ()都督「見」委,自當效勞(羅貫中用奇謀孔明借箭)
()岳父「見」教的是(吳敬梓范進中舉) ()漁父「見」而問之(屈原漁父)
3. 以下是節錄自楊牧的一段散文,請依照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選項是:
「我們傾心盡力在追求詩的完美,(甲)而你既然選擇了詩作為你企及那方向的手段, (乙)在你心智和體能
所允許下突出了特色, (丙)為的是肯定生命無憾, (丁)為你所接受, (戊)則詩的獲得, 也為他
人所接受。」
()丙丁戊甲乙 ()丁甲丙乙戊 () 丙甲戊乙丁 () 丁戊甲丙乙
4. 〈論語〉「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反映古代士大夫對於「出仕」「退隱」的
態度,下列文意和這種態度最不相關的選項是: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
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 下列文字所描繪的人物,其時代先後順序正確的選項是:
(甲)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乙)王業不偏安,兩表於今懸日月;臣言當盡
瘁,六軍長此駐風雲 (丙)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丁)你原
本是一朵好看的青蓮,腳在泥中,頭頂藍天,無需潁川之水,一身紅塵已被酒精洗淨
()甲丙乙丁 ()乙丁丙甲 ()丙甲乙丁 ()丁乙甲丙
6. 關於〈黑暗沉落下來〉一詩,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詩人以「黑暗」來說明因地震而停電的大地漆黑一片 ()詩人將地震與死亡轉化為「黑暗沉落下來」,也藉由
該詩句在形式上的變化來書寫地震的慘怖 ()詩人先提出疑問,探詢災難的真相,再用堅定的語氣,歌頌災後重
生的希望 ()「黑暗,未經允許」「黑暗,毫不知會」可知黑暗的來臨是不知不覺的
7. 關於〈鴻門宴〉一文所呈現出的人物性格,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樊噲──勇猛過人 ()張良──從容沉穩 ()范增──深謀遠慮 ()項羽──聽言納諫
8. 關於楊牧〈十一月的白芒花〉,下列選項敘述正確的是:
()對於母親捨身相救的過往,作者寫來慷慨激昂,蕩氣迴腸
()作者對當時的旅程感到沉鬱,是因為無法解釋惘然的心情所為何來
()白芒花是「美麗的夢魘,美麗而哀愁」,主要原因在於作者回想起他戰亂的童年
()全文多使用冷靜的「獨白」語調表現對過往之回憶,以及對母親深刻的懷念
9. 「漁父」在中國文學中,大多屬於避世隱身、欣然自得或孤傲清高的隱者。下列選項中的主人翁不屬於此類的是: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
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
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 / 7,【 背面有題】
10. 以下甲乙二資料皆是針對屈原及〈離騷〉的評價,關於二文的比對說明,何者正確
甲、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蟬蛻濁穢之中浮游塵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
推此志,雖與日月爭光可也。(淮南王劉安《敘離騷傳》
乙、今若屈原,露才揚己,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然責數懷王,怨惡椒、蘭,愁神苦思。強非其人,忿
懟不容,沉江而死,亦貶絜狂狷景行之士。多稱崑崙冥婚宓妃虛無之語,皆非法度之政、經義所載。謂之兼
《詩》風雅,而與日月爭光,過矣。然其文弘博麗雅,為辭賦宗,後世莫不斟酌其英華,則象其從容(班固
〈離騷序〉
()甲文的觀點重視文學的政教功能,乙文則重視作品是否能文如其人
()乙文認同屈原〈離騷〉文辭弘麗,為後世辭賦家師法的對象
()二文皆認同屈原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心志
()二文皆認為〈離騷〉的思想內容可與《詩經》中的〈風〉〈雅〉相媲美
11. 根據下文,敘述最適當的選項是:
「當百年森林一夕之間被山鼠囓盡,成群野鳥在網罟懸翅;溪川服食過量之七彩毒液,大批游魚在河床曝屍。
那千里御風而來的春婦,蓬頭垢面於島嶼上空痛哭:『福爾摩沙!你遺棄我!福爾摩沙!何以故?』(簡媜〈天涯
海角給福爾摩沙〉
()福爾摩沙已面目全非,生機蓬勃的美好春天難以再現
()環境遭到破壞,使熱愛自然的福爾摩沙人民傷心欲絕
()外來物種入侵,使生態失衡成為福爾摩沙滅亡的主因
()福爾摩沙遺棄春婦的原因是為了追逐文明世界的繁華
12-13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12-13 題。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 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
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執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
王侯政由羽出號爲「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
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節錄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12. 司馬遷所言:「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其核心的意義是:
()能夠不仿效古人,軍事反而才能特別傑出 ()雖以武力奪得天下,但絕對不能以武力統治天下
()驕兵必敗,若能好好向古人學習,更能發揮軍事才能 ()保持戰事親征,充分運用智慧而不必參考兵書
13. 依據上文,符合太史公觀點的選項是: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
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擬力爭。隔岸故鄉歸不得,十年空負拔山名。
()忍辱從來事可成,英雄蓋世枉傷神。但知父老羞重見,不記淮陰胯下人。
14-15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14-15 題。
經濟學中有一種稱為「囚犯困境」賽局理論,此理論內容主要說明當兩位嫌疑犯被隔離,分別接受偵訊時,將會
發生以下三種情形:
一、兩人都不願意招供:可能只會同時被關上一陣子。
二、僅有一人招供,而另一人未選擇如此:則招供者因配合偵訊可得到減刑,
另一位不招供者因其不願配合之舉而被判處重刑。
三、兩人最終皆選擇招供,則皆無法獲得減刑的待遇。
在「的情形下,雖然就囚犯個人的利益考量而言,選擇兩者皆否認犯罪的作法能獲得最少
的刑期,但在雙方無法進行信賴溝通與合作的情況下,他們無法預知風險的大小,這將攸關到自己未來的命運走向!
於是,雖然雙方明確知道均不招供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卻依然會出現均招供的選擇。
葛瑞格利.史塔克的《答案,在你心中》書中有一則比囚犯理論更具挑戰性的生死兩難問題。在雙方都知道規則
的情況下,需要在六十分鐘內,在你和深愛的人之間作出生死抉擇。其中一方選擇按下按鈕,則另一方存活;兩人都
遲遲不肯下手,等待時間一到,雙方都會沒命。
3 / 7,【 背面有題】
此困境問題亦會產生以下三種可能:
一、雙方之間擁有無須溝通便存在的默契:自認應該犧牲的一方會選擇
按下按鈕保全對方。
二、雙方皆決定保住另一方而自我犧牲。
三、雙方皆認為自己應該繼續存活:沒有人願意犧牲自我按下按鈕。
這類的兩難問題因為關乎個人與他人或社會利益之間的衝突,所以總能引起大眾的興趣,而這種兩難困境讓人去
思考看似簡單卻深不可解的問題:任何一種情況下,是否都存在符合情理的行動呢?
(改寫自左岸文化《囚犯的兩難:賽局理論、數學天才馮紐曼,以及原子彈的謎題》
14. 根據上文,下列關於困境兩難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是:
()人們面臨自我與他人利益衝突時,會透過決策風險與預期效益評估作出可獲最大效益的抉擇行動
()當其中一個犯人選擇招供,而另一方卻不願意招供,雙方均可因另一方的誠實獲得減刑的待遇
()當兩個犯人同時在不同房間受到警方偵訊時,雙方皆會選擇不招供以獲得最少的刑期處置
()犯人在無法進行溝通以達成共識的情況下,雙方均會選擇招供來避免判刑增加的可能
15. 文末以疑問句作結,帶給讀者無限想像空間。依據上文觀點,下列最適合置於疑問之後作為結語的選項是:
()他我利益衝突,人們選擇自我犧牲高於保全自身 ()建立信賴關係,有助於在兩難中做出最佳的抉擇
()主觀思緒牽動人性,別太過高估自己的理性判斷 ()面臨生死交關,自我的求生意志遠超越道德倫理
16-19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16-19 題。
交阯山中有石室,唯一路可入,周圍皆石壁,交人先置芻豆於中,驅一雌馴象入焉。乃布甘蔗於道以誘野象,俟
來食蔗,則縱馴雌入野象群,誘之以歸。既入,因以巨石窒其門。□□□□,人乃緣石壁飼馴雌,野象見雌得飼,始
雖畏之,終亦狎而求之。益狎,人乃鞭之以箠,少馴則乘而制之。凡制象,必以鉤。交人之馴象也,正跨其頸,手執
鐵鉤,以鉤其頭。欲象左,鉤頭右;欲右,鉤左;欲卻,鉤額;欲前,不鉤;欲象跪伏,以鉤正案其腦,復重案之。
痛而號鳴,人見其號也,遂以為象能聲喏焉。人見其群立而行列齊也,不知其有鉤以前卻左右之也。蓋象之為獸也,
形雖大而不勝痛,故人得以數寸之鉤馴之。久久亦解人意,見乘象者來,低頭跪膝,人登其頸,則奮而起行。(周去
非《嶺外代答》)
大象是象科動物的通稱,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現僅存兩屬三種:非洲象屬與亞洲象屬。亞洲象屬,也稱印
度象,性情較溫和、較易馴服。非洲象有兩種,一種是普通非洲象,生活在熱帶草原,性情較凶猛、較不易馴服;另
一種是森林象,體型較小,目前已瀕臨絕種。有句諺語說:「大象永遠不會忘記。」大象記憶力絕佳,一隻被馴化的
大象,能記住超過四十個指令,也能認人。
人類馴象大約從四千年前的印度河文明開始,最先被馴化的是亞洲象,主要用於農業。除此之外,馴化後的大象
還能用於拖運重物、觀光娛樂,舉凡跳舞、踢球、畫畫等都難不倒牠們,甚至還能用於戰場。據載,古印度人大約在
西元前一千年,首次乘象上戰場,中國則在同時期的商朝有將象群編入軍隊的記錄。
亞洲國家中,就屬印度與泰國與大象的關聯最密切。印度神祇甘尼沙,即為象頭神,一般認為祂親切仁慈,能消
除災厄並帶來智慧,是當地廣泛的傳統信仰。而在泰國,大象更是國家象徵:泰國國教為佛教,傳說佛祖釋迦牟尼的
母親在誕下祂前曾夢到白象,因此象被視為祥瑞吉兆,許多政府機構的徽章都有大象圖樣。在泰國,從事馴象工作者
被稱為象奴,多是底層人民,一生與大象休戚與共。
相傳印度民間曾有一套馴化野象的方法,不必非得從小象開始,即使是成年野象也可以訓練。生活在森林裡的野
象具有很強的攻擊性與防備心,捕到野象後,不能直接馴服,要先將牠們和馴化後的象群關在一起,時間一長,野象
受其影響,便開始接受人類的馴養。
16. 最適合填入甲文□□□□內的選項是:
()野象饑甚 ()馴象懼甚 ()野象猛躁 ()馴象病焉
4 / 7,【 背面有題】
17. 根據甲文,下列敘述最適切的是:
()交阯人只馴服較溫順的母象 ()甘蔗最適合作為大象的主食
()鐵鉤是交阯人的主要馴象工具 ()大象的天然棲地之一位於石洞
18. 根據乙文,關於馴象歷史,敘述最適當者為:
()亞洲象較非洲象溫馴,是最早被馴化的象屬,非洲則無馴象記錄
()人類約於四千年前開始馴象,之後再過一千年左右始驅象上戰場
()馴象須從小象開始,因成象有強烈的攻擊性與防備心,不易馴服
()大象在中國、印度、泰國等地是文化脈絡重要的一環,關係緊密
19. 比較甲乙二文,下列何者敘述最為恰當?
()甲文旨在敘述馴化野象的方式;乙文旨在說明大象與人的歷史關聯
()甲文旨在說明何以野象難以被馴化;乙文旨在敘述象神信仰的由來
()甲文論及不同地域中大象的習性;乙文敘述大象則聚焦在特定地區
()甲文提及管理與照顧象群的方法;乙文論及大象的生物屬性與歷史
20-23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20-23 題。
人們常容易忽略身上所出現的小傷口,而當身體狀況出現不適,就診問醫時,竟發現小傷口已感染成「蜂窩性組
織炎」!究竟皮膚組織與蜂窩之間存在著何種關聯呢?
蜂窩性組織炎乃因皮膚底下的軟組織受到細菌感染所引發的症狀,患者通常會服用醫師所開的抗生素,幾天後症
狀可能有所改善但也可能日漸嚴重演變成患者難以預想的地步大多數人可能認為蜂窩性組織炎的發炎症狀輕微,
僅會發生於淺層表面皮膚組織,容易大意的是:倘若細菌入侵至更深層的筋膜肌肉,便會引發壞死性筋膜炎
necrotizing fasciitis;更甚者,當細菌入住人類的淋巴系統與血液之中,恐因敗血症而造成生命垂危。
當局部傷口遭受感染而引起腫脹、發紅與熱感,且長期出現疼痛現象,即罹患蜂窩性組織炎,此症尤以患者下肢
的皮膚最常出現,亦可能擴及全身。至於蜂窩性組織炎是如何發生的呢?我們要知道,皮膚可防禦外來感染源入侵,
為把持人體健康的第一道屏障。此時,若患者擁有開放性的皮膚外傷,便增加了這些原先生活在皮膚表面細菌(葡萄
球菌鏈球菌)的潛入機會使真皮與皮下組織受到感染而引起發炎除了外傷有時這些傷口可能是手術後的傷口、
患者個人膚況(濕疹、乾癬等),或皮膚內存有異物,這些條件都可能提高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機率。
上述僅為較容易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條件,若就此認為身體條件較佳的年輕人能避免任何受到感染的可能,那就
大錯特錯了!別倚仗優勢條件而輕忽小傷口可能帶來的致命威力。
較易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條件
皮膚受傷
皮膚擦傷或刺傷、骨折、燒傷、凍傷等。
皮膚疾病
濕疹、乾癬或帶狀皰疹等疾病。
體重過重
提高罹患機會,且容易反覆致病。
免疫力不佳
糖尿病、白血病(血癌)、長期使用類固醇、肝硬化,或後天免疫
缺乏症候群等。
血液循環不良
糖尿病、高血壓。
(改寫自白映俞〈小問題,大麻煩——蜂窩性組織炎〉
20. 依據上文,此疾病治療欲對患者呼籲的核心概念,與下列何者最能相互呼應?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
()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於不可為 ()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21. 陳大勢為三民醫院外科主治醫師為了讓病患對蜂窩性組織炎有更詳細的了解陳醫師將上文資訊張貼於診療間的
牆面上。近日陳醫師發現此文章缺少標題,欲進行增補。下列最適合作為此文章標題的選項是:
()你不可不知的秘密:蜜糖毒藥定理 ()別太大意!紅、腫、熱、痛恐致命
5 / 7,【 背面有題】
()戒掉 NG 壞習慣,痘痘瞬消超有感 ()保持習慣動次動,身輕如燕不是夢
22. 依據上文,關於蜂窩性組織炎病症的敘述,正確的是:
()若傷口不幸遭受感染而引發此症,只要確實服用醫師開的抗生素劑量,病症便能好轉
()人體的皮下脂肪層若發炎腫大會呈現蜂窩狀,故以此特徵將病症命名為蜂窩性組織炎
()此症狀為皮膚的開放性傷口遭受感染所致,發病時,不適感僅會發生於淺層表面皮膚
()除了擦傷類開放性傷口,患者若有皮膚病或於皮下組織內存有異物,亦可能患有此症
23. 下列為不同患者的病症,請根據病患發病特徵,選出最不可能患有蜂窩性組織炎者:
()芳庭擁有先天性皮膚乾癬,皮膚經常會出現紅斑且有脫屑症狀
()翟九患有糖尿病,且小腿血液循環功能不佳引發沉重與疼痛感
()碧兒發生車禍後,四肢嚴重擦傷,傷口灼熱且長時間發紅腫痛
()奇峰的體重過輕,導致皮膚表面油脂分泌不足而呈現暗沉蠟黃
24-25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24-26 題。
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
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颻之態,無風亦呈嬝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
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在人為應得之。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
罪於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
可目者也。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
並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無
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有五穀之實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種植之利有
大於此者乎? (李漁〈芙蕖〉
24. 從本段文字,可知芙蕖和其他開花植物最不同的地方為:
()此花最宜在夏、秋之際觀賞 ()花、莖、葉和荷蓬皆可欣賞
()荷花本身的花朵比莖葉更值得欣賞 ()一年四季皆可開花,其他植物則無
25. 上文□內與下列文句「」中的相同的字詞相比較,字詞義亦相同的選項為: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26-27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26-27 題。
霧落下潮起一般地沖襲/那時仍舊聽到鏗鏘的斧金/響自逐漸隱退的山頭/啄啄地,彷彿空谷鳥鳴/悄悄地,霧
侵佔了小村
霧落下黃昏一般地來臨/此時已經不見落漠的葉蔭/憐視開始發芽的小樹/緩慢地,我展讀父親遺下的信/迅速
地,霧來窗裏讀我的眼睛 (向陽〈霧落〉)
26. 由詩中的詩意及線索來研判,本詩用來作為顯例、描述的對象與主題最可能為?
()臺灣漁業的衰退與從業人員的失落感 ()臺灣科技業的興起與從業人員的富足
()臺灣餐飲業的沒落與從業人員的落寞感 ()臺灣礦業的沒落與從業人員的無所依恃
27. 從現實的變化與內在的感受兩個方面來解讀,第一段的「霧」可以有兩種指涉,分別是下列何者?
()戰爭局勢的改變/砲彈爆炸揚起的煙塵 ()人口結構的轉變/對亡國滅種的恐懼
()產業結構的改變/內心的慌張失落 ()村中生態的轉變/對自然物種消失的擔憂
28-30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28-30 題。
我第一次注意到那野櫻,可能就是去年初秋的時候吧。在那以前我時常看到它,可是並沒有認真想它。我注意到
它的葉子正在逐漸轉黃,有時劇烈地拍擊著,那是凜然的秋氣感動了它。金黃的小葉映在嫩綠廣被的草地上,如夜來
蒼穹發光的星座。我坐下,又站起來,迫近窗玻璃去看,像一個中世紀寺院裡追蹤星體的僧侶,架起簡陋的望遠鏡,
聚精會神地尋覓;沒有太多重要的目標,只有一些假設,一些想像。時常就那樣久久地,久久地注視,對著千萬陌生
的發光體,看它們交替閃爍,穿插著神話和傳說,我難免就相信了,相信眼前多了一片輝煌的小宇宙,群星的故鄉,
6 / 7,【 背面有題】
在秋風裡持續拍擊著的,本來就是一棵樹葉金黃,一天比一天濃烈的,是瞬息變化的野櫻。我那時真正注意到它。
野櫻開始落葉起先稀奇地飄下幾片在強風中翻滾一下子就飛到眼睛找不到的地方去了而樹上兀自顫抖的,
是環環層疊的星辰。有一天草地很溼,我注意到黃葉落下來大半停在上面,再也飛不起來了。秋還不那麼深,遇到多
風的下午,野櫻依然搖擺細枝,那樣落拓地讓葉子一片一片跌到土地上,似乎是沒有一絲怨尤的,帶著垂老的寧謐和
果敢,也沒有任何拒斥或介入的神色,對時間完全漠然;歲月悠悠,有情天地裡獨多一種無情,一種放棄。然而我又
設想,寒冷的土地裡,誰說它那堅持的鬚根不又向下延伸了三尺?
就有那麼一夜,我走到任何房間都聽到松濤澎湃,是來自遙遠的谷壑,我所不能確定的甚麼方向,浪遊了許多海
岬和山頭,吹過來的陣陣大風,誇張地撼動著蒼鬱的巨松,發出一種令人入神的呼吼,彷彿帶著憤怒和驕傲,在山坡
下狂吹。隔了兩道玻璃,我終於聽見風聲了。那風聲不停地響著,綿綿翻滾,真如同曩昔童稚伏枕傾聽的浪頭,一波
接一波向我們黑暗的沙灘攻打著,在四季平常的光陰裡,我敏感地數著那潮水的速度,想像岸上幾盞捕魚人的風燈在
殘星下明滅;數著潮水數著燈,眼瞼垂落下來,沉沉睡在蚊帳裡。然而在通過無數歲月的磨難後,我坐在籐椅上側聞
那熟悉的濤聲,試著摸索時光隧道向前追憶,似真似假,終於了悟一切都是假的,那些已經退隱到愚騃世界的一隅,
而我木然想像,燈在遙遠的天涯,潮水在失去了我的海角。我在深秋的子夜思量著,看到自己遲緩的腳步,跋涉了許
多道路,似真似假,卻又都是真的。
就有那麼一夜,我睡在重來的愚騃世界裡。夢裡海灣的水位在漲,浮滿悉數出現的星光,複沓的歌謠交錯進行,
一再來往拉長。我忽然驚醒,披衣外望,在那勁挺凌厲的空氣裡,彷彿天外射進無窮的光,我看到那野櫻正無告地脫
落著千萬片發亮的葉子枝幹劇烈地擺動向四個方向旋轉而細微的葉子就在我目睹之下快速地飄舞狂飛掉下,
如夢幻的○○○。 (節選自楊牧〈野櫻〉)
28. 依據上文,下列關於本文的敘述何者錯誤
()作者主要描寫的野櫻狀態是秋天的野櫻,顯現的姿態是落葉與凋零
()作者從野櫻的生長姿態體悟自我生命的意義,屬於體物寫志的抒情散文
()「跋涉了許多道路,似真似假,卻又都是真的」代表作者已經分不清幻想和現實的差別
()「愚騃世界」象徵作者的童年時期,作者在夢裡重回童年
29. 依據上文,作者自喻像一個「中世紀寺院裡追蹤星體的僧侶」,其中所指意涵是
()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天文星象專家 ()自然天體變化莫測,難以細究
()見證生命變化的成長過程 ()慨歎人生如夢的虛幻不實
30. 請根據文意,判斷最後一句的「○○○」中適合填入下列何者?
()流星雨 ()龍捲風 ()聖誕樹 ()彩花燈
31-32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23-25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
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
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
所聞皆歎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節選自陶淵明〈桃
花源記〉)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
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小國寡民〉)
31. 依據上文,關於甲、乙兩文的說明何者正確?
()甲文桃花源的居民為漢朝人 ()乙文小國寡民的居民安土重遷,所以不隨意搬家
()小國寡民結繩記事是因為造紙術尚未發明 ()兩文所描述的世界雖與世隔絕,但皆有無心之人闖入
32. 依據上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雖脫胎於老子的〈小國寡民〉但兩者仍有所差異請問下列何者為其差異之處?
()交通:桃花源的交通工具較小國寡民多樣化 ()飲食:小國寡民能自給自足,但桃花源需要依靠進口
()政治:小國寡民較桃花源混亂,需要甲兵戡亂 ()人情:桃花源居民熱情好客,小國寡民則與鄰國互不往來
7 / 7,【 試題結束】
二、多選題(每題4分,佔20分)
說明:第 33 題至第 37 題,每題有 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選項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
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 4分;答錯 1個選項者,得 2.4 分;答 2個選項者,得 0.8 分;答錯
多於 2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33. 下列文句「」中的字義,哪些選項三者的意思完全不同
()是以「見」燥也/匹夫「見」辱/慈父「見」背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今日「幸」逢一妹/寧以義死,不苟「幸」生/隋煬帝之「幸」江都也
()閉門「謝」客/使君「謝」羅敷/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君王為人「不忍」/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34. 在語文當中有所謂「比較複句」,也就是用說明兩件事情的句子,表達兩件事情的句子,表達兩者間的利害得失。
下列屬於「比較複句」的是:
()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
俗之塵埃乎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35. 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1915 愛因斯坦發表由廣義相對論方程式推導出一個數學解──黑洞他發現我們所身處的宇宙任意點上存
在著加速度與重力,而這兩項物理單位並不能被加以區分,故稱為「等效原理」。廣義相對論中的重力足以影響任
何事物,天體物理學家發現,耗盡核反應燃料的巨大恆星能使抵抗自身重力的壓力瞬間消失,星體便會向內坍縮、
反彈,引發超新星爆發,星爆後所剩餘的核心質量如果夠高,即會形成黑洞。黑洞將宇宙物質撕裂和吞入,但大部
分卻又隨著黑洞噴流被吐出去,重新成為星際介質,僅剩少許的物質進入無人知曉的事件視界。(改寫自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人類首次拍得黑洞照片,再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黑洞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核反應燃料耗盡後發生塌縮所形成的 ()愛因斯坦透過廣義相對論方程式推
導出一個屬於「黑洞」的數學解 ()宇宙中的物質會被黑洞的引力吸入,待消化後成為自體中的一部分
()人類至今仍然無法得知被黑洞吞入的宇宙物質最終所通往的視界面貌 ()廣義相對論中的重力能影響任何
事物,故學者將其與加速度區分開來
36. 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張杲卿丞相知潤州日,有婦人夫出外數日不歸,忽有人報菜園井中有死人,婦人驚,往視之,號哭曰:「吾夫
也。」遂以聞官。公令屬官集鄰里就井驗是其夫與非,眾皆以井深不可辨,請出屍驗之。公曰:「眾者不能辨。婦
人獨何以知其為夫?」收付有司鞠問,果奸人殺其夫,婦人與聞其謀。(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二)
()本文旨在彰顯集結眾人智慧破案的重要 ()婦人之夫乃因生前得罪奸吏招怨而遇刺身亡
()張杲卿的作為可用「片言折獄」一詞來形容 ()婦人依照身體特徵得知井中的屍體為自己的丈夫
()「往視之」和「請出屍驗之」,二「之」字描述對象相同
37. 請根據道家老子的思想判斷,下列最接近道家作為的選項是: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飯疏食飲
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本試題共 37題,到此結束,請檢查畫卡有無寫錯!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