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7,【 背面有題】
9. 請根據上下文意,選出□□、○○、△△中最恰當的答案:
龍應台曾說:「我寫批評文章的時候,有幾個『堅持』。第一是□□的掌握盡量完備,批評絕不超過□□範圍,也
就是以□□論斷,但不能做動機揣測。第二是對自己○○,保留一個空間:會不會有一個我看不見的死角呢?第
三是我自己必須經得起△△的考驗。我所高舉的道德標準,必須是我自己做得到的。」
(A) 事實/存疑/實踐 (B) 科學/誠實/輿論 (C) 資訊/負責/讀者 (D) 典籍/嚴格/時代
10. 以下是曹操的短歌行,其亦引用詩經之詩句,但已轉化原意為他用,請閱讀後判斷下列選項何者說明正確?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輟?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指對象為曹操心生戀慕之人,描述其飽受思念之苦
(B)曹操的短歌行模仿詩經的手法,亦有重章複沓、一唱三歎之感
(C)曹操引用詩經之詩句,表達時光易逝、賢才難得之感慨,並藉此抒發求賢若渴的心情
(D)此詩說明曹操在赤壁之戰戰敗後,悵惘所失、無處可歸之心情
11. 以下這首詩為余光中的著名詩作〈鄉愁〉,請閱讀後判斷下列關於這首詩的賞析,何者錯誤?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A)以「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貫穿全詩,概括了詩人短暫的生活歷程和對妻子的思念
(B)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強烈表達豐富的情感
(C)全詩把個人對祖國之愛、民族之戀與親情之思,利用「鄉愁」作為關鍵字,交融在一起
(D)詩中運用了比喻、想像、疊詞等多種藝術手法,使詩歌具有迴旋往復的美之韻律
12-13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12-13 題。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
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
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
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禮記.學記》)
12. 依據上文,請問下列何者最符合第一段(「 凡學之道……無北面,所以尊師也。」)的主旨?
(A)國家要行太平之治,貴在朝廷需君臣有禮 (B)為君也要求學尊師,才能上行下效,讓人民學習尊君
(C)為臣要尊君尊禮,才能讓君王也以禮相待 (D)為學貴在尊師重道,如此人民才會敬重學問、認真學習
13. 第二段「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以撞鐘為喻,所要強調的道理最接近:
(A)學思並重 (B)學不躐等 (C)因材施教 (D)教學相長
14-16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14-16 題。
一百年前發明電話的那人,什麼不好姓,偏偏姓「鈴」(Alexander Bell),真是一大巧合。電話之來,總是從顫
顫的一串鈴聲開始,那高調,那頻率,那精確而間歇的發作,那一疊連聲的催促,凡有耳神經的人,沒有誰不悚然驚
魂,一躍而起的。最嚇人的,該是深夜空宅,萬籟齊寂,正自杯弓蛇影之際,忽然電話鈴聲大作,像恐怖電影裡那樣。
舊小說的所謂「催魂鈴」,想來也不過如此了。王維的輞川別墅裡,要是裝了一架電話,他那些靜絕清絕的五言絕句,
只怕一句也吟不出了。電話,真是現代生活的催魂鈴。電話線的天網恢恢,無遠弗屆,只要一線嫋嫋相牽,株連所及,
我們不但遭人催魂,更往往催人之魂,彼此相催,殆無已時。古典詩人常愛誇張杜鵑的鳴聲與猿啼之類,說得能催人
老。於今猿鳥去人日遠,倒是格凜凜不絕於耳的電話鈴聲,把現代人給催老了。
古人魚雁往返,今人鈴聲相迫。魚來雁去,一個回合短則旬月,長則經年,那天地似乎廣闊許多。「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那時如果已有電話,一個電話劉十九就來了,結果我們也就讀不到這樣的佳句。至於「斷無消息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