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六龜高中 高一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物理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龍騰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28.58 KB
頁數
3
作者
TIGER-XP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1,离现在 0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高雄市六龜高中 108 學年度 1學期四年級第三次段考物理科試題卷
範圍: 134 命題教師: 蘇育田 班級:四年_____ 座號: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單選題(每題 4,100 )
1. )若利用靜止的傳統雷達朝一目標物發出 5000 茲的射頻脈衝訊號,而偵測到 8000 赫茲的回波訊號,則下列何
者為可能的原因? (A)目標物正在遠離雷達 (B)目標物朝向雷達前進 (C)訊號的能量在空中傳遞的過程中損
失了 (D)回波訊號在空中的傳播速度變快 (E)單純是測量上的誤差,為正常現象
2. 如圖所示,無風的情況下一部救護車
S
作等速直線運動。圖中的圓表示救護車發出的聲波波前。ABCD
分別站立有一位靜止觀察者,下列各項有關救護車、觀察者的敘述,何者正確?
(A)波源正在向 A運動 (B)A點觀察者測得聲速最快 (C)B點觀察者測得的波長最短 (D)C點觀察者收到的頻
率最高 (E)以上皆非
3. 一物體靜置於無摩擦水平地面上施予一向 + x方向的外力推動且力的量值與位置的關係如圖所示則由開始x
= 0 處)至位置 x = 5 公尺處,作用力作功為多少焦耳?
(A)5 (B)10 (C)15 (D)20 (E)30
4. 在某高度處以相同速率將球向三個不同方向拋出經不同時間後球落於相同高度的水平面上則在整個飛行過程
中,重力作功的量值由大到小依序為何?
(A) > > (B) > > (C) > > (D) > = (E) = =
5. )質量 m的物體,當動能為 K時,其速率為何? (A)
K
m
(B)
K
m
(C)
2K
m
(D)
mK
(E)
2
K
m
6. )將固體物質加熱,其內部的分子與原子之振動振幅會如何改變?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轉向 (E)
先變大轉而變小
7. 下列有關太陽的輻射能描述何者錯誤 (A)釋出能量的反應式與地球上的核能發電相同 (B)在很高的溫度下
進行 (C)在很高的壓力下進行 (D)輻射能中有許多頻率不相等的電磁波 (E)輻射能中有許多高能量的粒子
8. )下列哪一種元素是一般核能發電廠發電所使用的燃料? (A)239 (B)238 (C)235 (D)226 (E)
207
9. 有些建築物,例如醫院會在一些特定地區入口處的門板或牆壁上張貼如圖所示的圖案。此為國際通用的一個標
誌,下列有關此標誌意義之敘述,何者正確?
2
(A)此地區為發電機放置區 (B)此地區有緊急逃生設備 (C)此地區使用電風扇通風 (D)此地區使用超聲波 (E)
此地區有放射源
10. )下列哪一個溫度較高? (A)274K (B)34°F (C)C (D)77K 的液態氮 (E) 78°C 的乾冰
11. 有關物體「熱能」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物體內原子、分子間的位能稱為熱能 (B)物體內原子、分子的
動能稱為熱能 (C)熱能亦稱為內能 (D)兩物體接觸,熱能由質量多者流向質量少者 (E)兩物體接觸,熱能由
熱能多者流向熱能少者
12. )如果我們只考慮發電方式而暫時不考慮其他因素,請問下列何者對於空氣汙染最為嚴重? (A)水力發電 (B)
風力發電 (C)太陽能發電 (D)火力發電 (E)地熱發電
13. )如圖為氫、氦、汞原子的發射光譜,三位同學觀察後發表見解如下:
甲生:正如條碼可用來辨識不同商品,不同原子產生的譜線,可用來辨識原子的種類
乙生:不同原子產生的譜線波長不同,是物質呈現不同顏色的主因
丙生:原子僅發射特定波長的光譜線,這是原子具有不連續能階的證據
哪幾位同學的說法是正確的?
(A)僅有甲 (B)僅有乙 (C)僅有丙 (D)僅有甲丙 (E)僅有乙丙
14. )某生清晨被鬧鐘喚醒,以電動牙刷洗漱,早餐吃的是烤麵包機烤的吐司。出門搭公車上學時,遇到同學提起,
猛然發現忘了整理昨天數學課的筆記,於是拿出手機內建的相機拍攝同學的筆記參考,再使用太陽能電池計算
機輔助驗算。在上述過程所應用到的工具中,下列哪一選項中的組合最可能應用到光電效應? (A)鬧鐘和電動
牙刷 (B)電動牙刷和公車 (C)烤麵包機和手機內建的相機 (D)手機內建的相機和太陽能電池計算機 (E)烤麵
包機和太陽能電池計算機
15. 如圖所示,緊急前往失火處的消防車發出頻率為 f的單頻警示聲。
)若乙聽到的頻率為 f,在車子等速度接近乙的過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聽到聲音愈來愈大聲,頻率 f
> f且愈來愈高 (B)乙聽到聲音愈來愈大聲頻率 f > f且愈來愈低 (C)乙聽到聲音愈來愈大聲頻率 f
> f且保持不變 (D)乙聽到聲音愈來愈小聲頻率 f > f且愈來愈高 (E)乙聽到聲音愈來愈小聲頻率 f >
f且保持不變
16. )有一移動的人攜帶聲源以等速靠近一個靜止反射面。當聲源發出頻率為 f0的聲音時,若反射面接收到的聲音頻
率為 f1人接收到來自反射面的聲音頻率為 f2,則三種聲音頻率關係為(若聲源移動速度小於音速) (A) f0 > f1
> f2 (B) f0 > f1 = f2 (C) f0 < f1 = f2 (D) f0 = f1 > f2 (E) f0 < f1 < f2
反射面接收頻率f1
也會反射 f1
f2
f1
f0
17. )首先提出能量不連續概念而成功解釋熱輻射實驗的科學家是誰? (A)牛頓 (B)惠更斯 (C)馬克士威 (D)普朗
(E)愛因斯坦
3
18. 首先提出光量子概念而成功解釋光電效應的科學家是誰? (A)牛頓 (B)惠更斯 (C)馬克士威 (D)普朗克 (E)
愛因斯坦
19. 根據愛因斯坦光量子現象光子的能量E與其波長λ的關係為 (A) E
1
(B)
(C) E
2
(D) E
2
1
(E)
兩者無關
20. )首先提出物質波觀念的科學家是下列何者? (A)牛頓 (B)馬克士威 (C)法拉第 (D)卡文迪西 (E)德布羅意
21. )運動電子的波動性已經由實驗證實,然而一般運動中的物體例如慢跑中的人,偵測其波動性卻相當的困難,這
是什麼原因所致? (A)慢跑中的人並未帶電 (B)慢跑中的人物質波波長太長,現有的儀器無法偵測 (C)能夠
使慢跑者的物質波產生繞射的狹縫尺度實在太小了,因此生活中無法觀測到慢跑者物質波產生的繞射現象 (D)
換算物質波動性的普朗克常數太大(超過 1030 (E)物質波只是一種未經證實的假設,真實世界根本不存在
22. 在波耳氫原子模型中電子處於什麼樣的運動狀態? (A)在原子內部某處靜止不動得到能量時才會運動 (B)
在任意的軌道上繞原子核運轉 (C)在特定的軌道上繞原子核運轉 (D)只能以 10 奈米的軌道半徑繞原子核運轉
(E)慢慢以螺旋軌跡掉進原子核內
23. 千盛進行「都卜勒效應」實驗,他與救護車在一直線上運動若他在救護車的左方而救護車持續發出聲波,如圖
所示,則下列哪一選項千盛觀測到的頻率會比救護車發出的頻率小?
(A)千盛速度為 9公尺/救護車速度為 9公尺/ (B)千盛速度為 8公尺/救護車速度為 5公尺/
(C)千盛速度為 5公尺/救護車靜止不動 (D)千盛速度為 7公尺/救護車速度為 5公尺/ (E)千盛
速度為 7公尺/,救護車速度為 9公尺/
24. )陳老師在實驗室裡用鍋子煮開水,鍋內的水溫度逐漸升高,在旁觀看的 4位同學依次做出以下的推論,正確的
為何者?
文華:鍋內的水加熱溫度升高,導致水的內能增加
友孝:鍋內的水加熱溫度升高,導致水的動能增加
依珊:鍋內的水加熱溫度升高,導致水分子的熱運動更激烈
新穎鍋內的水加熱溫度升高導致水分子的平均動能變大 (A)文華、友孝依珊、新穎 (B)友孝、依珊
(C)依珊、新穎 (D)文華、友孝、依珊 (E)文華、依珊、新穎
25. )電子經過雙狹縫後打中屏幕,並在螢光屏上形成干涉條紋。下列何者是產生亮、暗干涉條紋的主因? (A)電子
釋放電磁波電磁波經狹縫後形成干涉 (B)電子只會朝幾個特定方位前進 (C)電子通過狹縫後落在屏上某些
特定位置的機會較小某些特定位置的機會較大 (D)電子通過狹縫後有些位置產生反射(暗紋)有些位置產
生折射(亮紋) (E)電子通過狹縫後,有些位置產生干涉(暗紋),有些位置產生繞射(亮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