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物體具有慣性 (B)斜面的傾斜角一定時,加速度與物體的質量無關 (C)物體運動的距離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D)物體
沒有加速度 (E)物體的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平方成正比
20. ( )如圖,將質量 1公斤的木塊放在光滑桌面上分別作三個實驗。木塊在三次實驗中的加速度分別為 a1、a2與a3,
重力加速度為 9.8 公尺/秒2,則:
(A) a1 = 19.6 公尺/秒2 (B) a2 = 19.6 公尺/秒2 (C) a3 = 19.6 公尺/秒2 (D) a2 > a3 > a1 (E) a1 = a2 = a3
三、題組 (每題1分 共10分) :
1. 因應收費電子化的趨勢,政府在主要的高速公路建置電子收費系統(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簡稱 ETC),採用計
程收費,以達到「使用者付費」的原則。經過幾次更新後,目前 ETC 採用無線射頻識別系統(屬微波波段),當車輛通過
架設於車道上的偵測系統,即可記錄通過時間與其他資訊。最近交通部打算善用 ETC 科技,研擬「區間測速」的可行性,
達到取締超速的目的,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當車輛在高速公路行駛時,ETC 可以記錄通過各個偵測點的時間,藉此可以算出車輛駛經各區間所花費的時間。將
高速公路該區段的距離,除以車輛通過所花費的時間,即可得到其平均速率。一般的測速照相是利用都卜勒效應,所測
得是車輛當下的瞬時速率,跟平均速率是不同的概念。
由於超速駕駛者往往在測速相機前大幅減速,遠離後又加速,嚇阻效應不大。區間測速採用平均速率,若是一時不
小心超速,只要稍微減速行駛,該區間的平均速率仍會在速限內,具有長程穩定車流的效益。分析國際上採用區間測速
的成果,發現能有效降低超速現象,提高用路安全。但藉由 ETC 執行區間超速,目前仍有侵犯隱私權的疑慮,尚未在國
道上正式實施。無論採用哪一種測速方法,與其斤斤計較瞬時速率與平均速率的差異,在法定速限內安全駕駛,才是正
途。
( )(1) 紀錄顯示某車輛自國道 20 公里處南下至 100 公里處,共費時 40 分鐘。除此之外,該車輛亦通過 2次測速照相
機,其瞬時速率分別為 130 公里/時、100 公里/時。由以上資料可知,該車輛於此區間的平均速率為多少公里/時?
(A)100 (B)115 (C)120 (D)150 (E)180
( )(2) 假設某駕駛收到 ETC 裁罰通知,載明某日行經桃園到新竹區間時,其平均速率為 120 公里/時,已超過國道速
限。該駕駛不服裁決,提出平均速率不等於瞬時速率,不應裁罰。請問該駕駛的論述是否合理? (A)合理,平均
速率超過速限,不代表瞬時速率超過 (B)合理,單就 ETC 資料分析,不足以推算出瞬時速率 (C)不合理,平均
速率超過速限,代表某時刻瞬時速率必定超過速限 (D)不合理,ETC 資料顯示,有一半時間的瞬時速率超過速限
(E)ETC 提供資料不足,無法判別是否合理
2. 外星人是人類對地球以外智慧生命的統稱。人類對外星人一直存在著想像,以外星人為主題的科幻電影,如復仇者聯盟、
變形金剛、E.T、異形、阿凡達等都是極為賣座的電影。
雖然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
霍金曾幾度表示,在宇宙裡外星人是肯定存在的,而且大部分的科學家也都相信外星人
的存在。但時至今日,科學家仍沒有掌握外星人存在的確切證據。不過,科學家不遺餘力的努力著,其中探索太陽系是否存
在生命,也是科學家努力的方向。除了行星,行星的衛星也是重要研究的對象。
土星最大的衛星稱為「土衛六」,又稱為「泰坦」,其體積甚至比行星水星還大(雖然質量沒有水星大),在太陽系中它
的大小僅次於木星最大的衛星—木衛三。由於它是太陽系第一顆被發現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衞星,因此被高度懷疑有生命體的
存在。土衛六的一些軌道參數大略如下: